家里有“成化青花”的朋友必看,教你鉴别成化青花的真正价值!
明成化与清雍正两个时期的瓷器,都有着与前一个时代不同的瓷器烧制风格,并在瓷器的烧制、釉料使用和绘画工艺风方面达到了前 所 未 有的水准,因此我们的确可以从这两个时期的瓷器中,看出明清两朝的瓷器烧制的最 高水准。
明初随着政局的稳定,社会经济得到不断发展,大大推动了制瓷工艺的进步。青花瓷器的烧造,在元代的基础上更加完善,制作技术更加纯熟,并且不断创新,无论从数量或质量上看,都有很大提高,成为当时瓷器生产的主流。成化官窑瓷器,是明成化年间(公元1465-1487年)景德镇生产供皇 家使用的瓷器。以青花与斗彩最负盛名。成化时期器物因以小件为多,其器造型,多以规整周正、小巧精致、浑圆丰满著称。故有“成化无大器”之说,现所能见到的传世品多在27公分以内,类如永乐、宣德时期的大器比较少见。器物品种主要有瓶类、罐类、杯类、炉类、碗碟类、盘类、壶类和一些文房用具。
成化一朝瓷器胎质(高岭土)洁白细腻,也有麻仓土区别胎薄灯照麻仓土显肉红色或粉红色,高岭土显洁白色、釉质温和莹润,玉质感极强,明成化官窑器质量为明代瓷器之冠,中国重要传世名瓷之一(大明成化年制)年款式出自成化帝朱见深八岁手书。
在成化朝瓷器中,大家可能更多的目光都放在斗彩瓷上,一方面可能是斗彩属于创新品种,深受皇帝重视,数量上会相对多些,另一方面可能就是市场的炒作了,尤其是刘益谦买了个斗彩鸡缸杯回去“喝茶”以后,一时间目光都聚焦在斗彩瓷上了。殊不知还有句行话叫“ 成化青花少,半件都是宝”!半件当然不是指瓷片或者残器,过去这类东西是没有收藏价值的!而是特指缺了盖子的盖罐或者只有少许磕碰的碗盘花瓶。成化青花少,是相对其斗彩而言的,这个不难理解。但是青花作为传统品种,其地位肯定也是很难动摇得了的。虽然数量上可能会少于斗彩,但工艺和品质肯定是不会逊于斗彩的。正是因为其烧造量较斗彩少些,而品质又不低于斗彩,所以才有了上述的那个说法吧!这个说法今天看来,仍然是对的!无论是国内外的馆藏还是私人收藏,成化青花的藏有量远远少于斗彩。
成化瓷器种类繁多,其中青花瓷,斗彩最有名。这时的瓷器精致细腻,car体细腻而晶莹,色料纯正,色泽柔和宁静,油画雅致。 ,其轻巧典雅的风格独树一帜。
成化青花瓷器的总体风格,简洁明快,趋向于小巧玲珑。从北京故宫博物院传世作品来看,大件的少,多是一些中、小型器,胎骨较薄,常见有:高足杯、盘、碗(敞口、撇口、卧足、高足)、碟、洗,其次还有瓶(瓜棱瓶、葫芦瓶、梅瓶、玉壶春瓶、鹤颈瓶),腹部接口不明显,讲究修胎。还有盖盒、长方花盆、各式盖罐、象耳炉、三足炉等,这其中以小巧的高足杯、卧足碗数量最多。成化青花没有永乐、宣德青花瓷器造型丰富。这时期对于瓷器审美观点有了很大的转化,反映出由雄浑变为秀美。这些精巧玲珑的器物,轻灵典雅,线条柔和,深受世人的赞赏与推崇。
成化民窑青花纹饰的变化和绘画笔法的变化有关。成化开始,青花纹饰采用了深色单线勾勒轮廊后浅色填染的方法,称“分水”或混水。就民窑而言,成化青花有多种方法:主题纹饰单线平涂、辅助纹饰勾勒点染;全部单线平涂或全部勾勒点染;用粗而圆柔的线条一笔勾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