秃发就是拓跋,吐蕃可能是拓跋,那西伯利亚究竟是不是拓跋利亚?
众所周知,自从匈奴被汉朝攻灭(西迁)以后,取代匈奴地位的,便是当年被其打趴下的东胡一族——鲜卑。西晋末年至五胡十六国时期,逐渐强大起来的鲜卑曾在中原地区建立了十几个国家,其中包括鲜卑慕容氏的前燕、后燕、西燕、南燕、吐谷浑,鲜卑拓跋氏的代国和北魏,鲜卑秃发氏的南凉,鲜卑乞伏氏的西秦,还有鲜卑段氏建立的“段部”政权和鲜卑宇文部建立的“宇文部”政权等等。
细心的人会发现一个问题,那就是建立南凉的秃发氏和建立北魏(代国)的拓跋氏中的“秃发”和“拓跋”发音几乎相同,很多人认为“秃发”其实就是“拓跋”,只是因为翻译过来的汉字不同而已,意思就是说这两个姓氏其实是一家。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他们是一家,为何又会被人刻意区分开呢?
我们不妨来了解一下有关“秃发”这个姓氏的起源,其中说法有三种:
1、东汉末年,拓跋部的首领拓跋诘汾生有两个儿子,哥哥拓跋匹孤是庶长子,弟弟拓跋力微则是太子。父亲拓跋诘汾去世后,拓跋力微继位,两兄弟便因为各种原因相处不太和睦,身为哥哥的拓跋匹孤一怒之下率领部众由塞北地区迁往河西地区(所以被称为河西鲜卑),而且后代以“秃发”为姓,以示区别和决裂。
2、第二种说法是因为率众出走的拓跋匹孤的儿子秃发寿阗是在棉被中出生的,而且棉被在鲜卑语中读作“秃发”,于是部众的人便以“秃发”为姓氏。
3、第三种说法就是,拓跋氏建立的北魏统一北方以后,编纂史书的官员认为北魏皇族拓跋氏才是正统,所以故意贬低南凉王室称其姓为“秃发”。
不管怎么说,秃发氏和拓跋氏是同根同源的,以至于南凉灭亡后,北魏皇帝拓跋嗣承认其王室后代和自己同出一源,还特意将他们赐姓为“源”,其中投奔北魏的南凉王子——“秃发破羌”就被改名为“源贺”。
“吐蕃”这两个字和“拓跋”的发音也比较相似,历史上有一种观点认为吐蕃人是南凉国王秃发氏的后代,由于国家灭亡而不得不迁徙到青藏高原。后来,他们在青藏高原建立政权,为了纪念自己的祖先,便将国家命名为“秃发”,后来因为发音相似被讹传为“吐蕃”。
其实,关于吐蕃人的起源也有三种说法,除了前面说的吐蕃是拓跋后裔之外,还有一种说法是吐蕃族是古羌人的后代(出自《新唐书》和《后汉书》),最后一种说法是吐蕃先民来自印度(一说是出自佛教徒的臆造)。
至于现在俄罗斯的西伯利亚地区,那里曾经是我国古代鲜卑人生活的地方,所以很早就被称为鲜卑利亚(“利亚”一般是指某某的地方)。直到明清时期,原本地处欧洲的俄罗斯向东扩张时才这片土地吞并,音译时就被讹传为“西伯利亚”。也有人说“西伯利亚”这个名称源于蒙古语“西伯尔”(意为泥土、泥泞的地方),由于生活在当地的蒙古人认为那一带比较泥泞,所以称之为“西伯利亚”。
不管是西伯利亚还是鲜卑利亚,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这片土地原本不属于俄罗斯,也不是俄国人命名的,因为它在俄罗斯的东方,和“西”这个字格格不入,倒是中国自古就和西伯利亚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
早在汉朝时期,霍去病就曾登临贝加尔湖附近的山峰;
唐朝时期,朝廷以朝贡的方式统治着西伯利亚地区的部族;
元朝时期更不用说,不光西伯利亚,连整个欧洲几乎都成了蒙古的国土;
明朝也曾在那里设立奴儿干卫;
直到清朝时期,两国曾因为边界问题产生争端,西伯利亚地区才正式被划归俄罗斯管辖。
参考资料:《魏书》、《晋书》、《新唐书》、《后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