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医书里的各种防疫奇招,可以试试哦!
古代医书里的各种防疫奇招,可以试试哦!
防疫这个词在今天可以说人人皆知,我们今天有口罩还有防护服可以从头到脚地武装起来,古人并没有这些东西,但是他们很善于利用草药来达到类似的效效果。比如东晋医药学家葛洪的《肘后备急方》里就有“赤散方”,还有“姚大夫”、“辟温病粉身方”都是把药材捣碎、过筛然后涂抹在身上用来避瘟的。
《肘后备急方》治瘴气疫疠温毒诸方第十五:
“赤散方,牡丹五分、皂荚五分炙之,细辛、干姜、附子各三分,肉桂二分、真珠四分、踯躅四分,捣,筛为散,初觉头强邑邑,便以少许纳鼻中,吸之取吐,温酒服方寸匕,覆眠得汗,即瘥,晨夜行,及视病,亦宜少许以纳粉,粉身佳。”
《肘后备急方》治百病备急丸散膏诸要方第七十二:
“姚大夫辟温病粉身方。芎、白芷、本,三物等分。下筛,内粉中,以涂粉于身,大良。”
其中这个“姚大夫辟温方”还被孙思邈收录在了《备急千金要方》中,而且它只用了三味药材。这里三味药,一个叫藁本,一个是白芷,一个是川芎。
川芎的性质是祛一切风,可以把所有的风都挡在外面,有时候我们用川芎治疗风性的头痛,还有我们在养血的四物汤里面也有川芎,它也叫做血中气药,就是在血中走,亦可行气的药。可行气、活血与祛风,所以川芎在祛风中是最重要的一个药材之一。
而白芷呢,也很善于祛风,它同时还可以燥湿、活血和排脓。
藁本是一个非常经典的祛太阳经风的药,我们身体第一层防御叫做太阳经,太阳经的风祛除最好的一种药就是藁本,它有祛风散寒,还有除湿止痛的作用。
用法是把这个三味药一起研磨晒干,所以先要把它们捣碎,捣碎了之后研磨成粉。因为以前研磨时要加水,会有点湿,所以用磨子把它磨成粉后再晒干,晒干后放在瓶子里。就这三味药的药粉放在瓶子里,到要用的时候,在里面加上一点滑石粉。把它放在一起后,不是直接拍在身上,而是把它放在纱布里包起来,然后用纱布去沾身体。
《备急千金要方》第九辟温第二:
“雄黄散辟温气方。雄黄(五两)、朱砂、菖蒲、鬼臼(各二两),上四味治下筛,以涂五心、额上、鼻人中及耳门。”
《白蛇传》里面,白蛇它变成了一个娘子跟许仙一起,法师为了让它现出原型,用的是什么呢?用的就是雄黄酒!白蛇精是一个邪灵,跟病毒都是属于一类的,当碰到雄黄这一类药的时候,它就会被逼出来。但是雄黄本身是毒性蛮大的一味中药,所以目前一般是不用它的。
麻油涂鼻
除涂抹药物之外,还有一招特别有意思,就是把油涂抹在鼻孔里面。很多明清时代的医书中,比如《山居便宜方》、《古今医鉴》、《急救良方》、《寿世保元》、《万氏济世良方》、《串雅内外编》、《松峰说疫》等等都记载了这么一条:
凡入温疫之家,以麻油涂鼻孔中,然后入病家,则不相传染。既出或以纸撚,探鼻深入,令嚏之为佳。
进入病人家之前,用芝麻油涂抹在鼻孔中,出来后能打个喷嚏,把油擤出来最好。那这么做的原理是什么呢?这个麻油就是芝麻油,本身有个特性叫做芳香辟秽,它的香气本身就能够辟除污秽之气。用这个方法最关键的就是它在涂抹了之后,从外面回来的时候一定要探鼻取嚏。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因为我们当麻油涂到鼻腔之后,我们知道鼻腔的内腔里面是弯曲很长,里面有很多的鼻毛,当我们放了麻油之后,麻油在呼吸的时候就把空气里的病毒粘住了。这个病毒离开了人体,特别是离开了唾液之后,能存活的时间很短,而它在麻油的表面上附着就不容易存活,所以在处于一种静止状态的时候,你打一个喷嚏,把它们全部喷出来,这样的话它就不会真正进到身体。
香囊 :
草药除了直接涂抹在身上之外,也可以随身佩戴。我们都知道古人特别爱用香囊,把其中的香料换成草药的话,不仅实用而且美观。这里给大家介绍一款非常经典的辟瘟香囊。它里面一共有八种成分,每种成分你只要把它等份地混在一起,捣碎了之后就可以做成了。那么这八种成分是:沙姜、细辛、羌活、苍术、柴胡、荆芥、吴茱萸和大黄。
羌活,属于辛温解表散寒,多用于在瘟疫刚刚初起的时候。苍术是用来除湿气,在这一次的肺炎中是一个必用之药,它对祛湿气、驱瘟和避秽的作用特别的显著,所以我们基本在很多的配方,不光是外用的,还有内服的药中,都会用到这一个药。
细辛,可以祛风散寒、止痛,同时可以温肺化饮通窍,什么意思呢?就是它可以温暖你的肺脏,在肺里面如果滞留了一些水分,就叫做饮,可以把它化掉,然后可以通窍,可以把肺泡、支气管、细支气管、一直到鼻腔,可以把它打通,但是内服的话是有毒的,所以大家要非常小心。我们在临床用的时候有句话叫,细辛不过钱,就是用量在药里面是不过一钱的,但是作为芳香的香囊里面用这个药,它的香味非常的正。
沙姜在广东人,或者南方人来说很喜欢这个药,广东人有一道菜叫沙姜鸡,沙姜炖的鸡味道特别好,因为沙姜本身有个温中化湿的作用,还可以行气止痛,在这次瘟疫中也能够在除掉秽气和恶气上起到很大的作用。如果是在饮食中跟鸡一起炖可以养胃,起到保护脾胃很好的作用。
再来介绍一下荆芥,荆芥的香味也很好闻。加一点点,香味就能够散发出来。它的一个很重要的作用,除了祛风解表,发散风寒,还可以行气宽中,对于脾胃不是很好的时候,吃荆芥泡的茶能够让肠胃舒服起来,外用的时候我们主要是取它的香气。
吴茱萸是一种植物的种子。它有辛散苦泄的作用,性质比较偏热,可以祛掉寒气。而现在研究发现吴茱萸有非常强的抑菌的作用。
柴胡,它可以和解表里、疏肝、升阳,去肠胃中的结气,就是积聚在肠胃中的硬结,对饮食的积聚有很大的散解作用。在寒热邪气,还有推陈致新这方面,柴胡都是首屈一指的,所以在治疗瘟疫病中,一般柴胡是必不可少的。
熏香 :
除了的悬挂香囊的方法之外,还有一种办法,可以更有效地给空气消毒杀菌,那就是熏香。这种其实比我们现在用的消毒水、酒精来得更好,因为那些东西散发出来的味道非常的刺鼻,但是熏香可以达到静心安神的效果。在药王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里,就有超级多的避瘟疫的熏香配方。比如说“太乙流金散”,在遭遇瘟疫的时候,把药材装进袋子里,就可以在院子里烧,也可以给感染了瘟疫的病患熏香排毒。
《备急千金要方》第九 辟温第二:
“太乙流金散”辟温气方。
雄黄(三两)、雌黄(二两)、矾石(一两半)、鬼箭羽(一两半,即卫茅)、羊角(烧,二两),上五味治下筛,三角绛袋盛。一两带心前,并挂门户上。若逢大疫之年,以月旦青布裹一刀圭,中庭烧之。温病患亦烧熏之。
“杀鬼烧药方”辟温气。
雄黄、丹砂、雌黄(各一斤),羚羊角(羊角亦得),芜荑、虎骨、鬼臼、鬼箭羽、野丈人(即白头翁)、石长生、猪屎、马悬蹄(各三两),青羊脂、菖蒲、白术(各八两),蜜蜡(八斤),上十六味末之,以蜜蜡和为丸如弹许大,朝暮及夜中,户前微火烧之。
还有“虎头杀鬼丸”、“辟温杀鬼丸”、“雄黄丸”等等,都是把药材和蜜蜡,也就是不透明的琥珀,合在一起做成药丸,在屋内或者庭院里焚烧,也可以放在香炉里做香薰。
但是现在有一些药材实在是难找,那现在有什么药材是比较容易取得,适合在家里焚烧的呢?熏香的药材最经典的就是艾叶,艾叶的神奇之处就不多说了,使用的时候可以加一点点沙姜、苍术和羌活,这三样东西做香囊的时候是用得着的,因为它有一个芳香的气味,用作熏香也非常的好。往往我们是用艾叶做主角,然后上面适当的加一点苍术、一个羌活,就可以点着了。你只要在边上点着,不用一分钟,看到有一点火星出来,就好啦!
药方
刚才说的都是草药外用的方法,其实我们对中药最普遍的认识还都是内服的!古代的医书里也有很多预防瘟疫的药方。大家可能听说过过年要喝“屠苏酒”,这其实原本是《肘后备急方》里记载的避瘟方子。据葛洪写道,这是神医华佗的药方,后来孙思邈和李时珍都在书中引用了“屠苏酒”的方子,并且说“一人饮一家无疫,一家饮一里无疫”,把药渣放到井中,能每年都喝,一辈子没病。后来在大年初一喝“屠苏酒”就演变成一种过年的习俗。
《备急千金要方》第九辟温第二
屠苏酒,辟疫气令人不染温病及伤寒之方。
大黄(十五铢),白术、桂心(各十八铢),桔梗、蜀椒(各十五铢),乌头(六铢),菝(十二铢),上七味咀绛袋盛,以十二月晦日日中悬沉井中令至泥。正月朔旦平晓出药,置酒中煎数沸,于东向户中饮之。屠苏之饮先从小起,多少自在,一人饮一家无疫,一家饮一里无疫,饮药酒得三朝,还滓置井中,能仍岁饮,可世无病。当家内外有井,皆悉着药辟温气也。
这个显着就特别神奇了,一辈子不得病,反正老韩是没试过!
如果您觉得本文不错,请转发点赞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