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黄梅】商宏志:一腔冰雪“来萧山”

投稿邮箱

297235310@qq.com

“来萧山”,是黄梅人民对一代名宦、明代万历年间黄梅知县来三聘的尊称。
来三聘(1540—1612),字任卿,号熙庵。明嘉靖庚子年(1540)十一月十五日,出生于浙江省萧山县长河里(今属杭州市滨江区),是南宋绍熙四年(1193年)进士、龙图阁大学士来廷绍的十三世孙。
来廷绍(1150—1202)原籍河南鄢陵,和南宋爱国主义词人、将领辛弃疾是莫逆之交。嘉泰二年腊月,在赴任绍兴知府途中病逝于萧山祗园寺,安葬于湘湖方家坞。廷绍长子来师安便在此结庐守墓,遂占籍萧山,卜居于冠山之阳。
自南宋以来的八百余年,萧山来氏子孙始终铭记崇德尚文的祖训,勤耕苦读,甲第绵延,明清两朝涌现出进士24位、举人57位和一大批诗词大家,亲民好官来三聘,也是其中的一位杰出代表。
明穆宗隆庆四年(1570年),来三聘高中浙江乡试举人。神宗万历十一年(1583年),荣登癸未科朱国祚榜进士。十二年(1584年),被分发到湖北黄梅,担任知县。
来到黄梅,他亲笔书写了这样一幅楹联悬挂于县署两旁的廊柱之上:“四野桑麻,不羡河阳花作县;一腔冰雪,偏教寒谷黍知春”。他要以联抒志,既告诫自己要为民一任、造福一方,同时也向黄梅人民宣示了他要以善政惠民的坚强决心,让黄梅这块贫瘠的土地遍地黍谷,以满足老百姓的温饱需求。
事实证明,来三聘不仅是这样说的,而且也是这样做的。他在黄梅任上严于执法,关心百姓,赏罚分明,惩恶扬善,官声卓著。时有“若要黄梅安,除是来萧山”之誉。
他大胆整顿衙门作风惠及人民,颇具孔子的弟子宓子贱“鸣琴治邑”的遗风。他处理案件,对那些被波及受累的人往往免除处分。征收田赋,能消灭火耗,如果有羡余,便充作解运费。
有一次,他在野外发现万工池有尸缚于凳上,就召集木工观察,推知那凳的主人是谁,讯问他的奸状,依法治罪。因此,不到一年时间,就树立了威信,也施行不少仁政。在奉朝廷之命重新清丈田亩时,他坚持公正,不避权贵,深受民众爱戴。
万历十四年(1586年),来三聘奉调安徽合肥,黄梅人民都依依不舍地挽留他。此后黄梅每逢有冤案、疑案,都去合肥找他,他十分热情地帮助判决,并盖上合肥官印,陈情于新任县令,故当时有“黄梅案牍合肥印”之谣。
“肥之有麦,自公始”,他在合肥任上,在稳定米价、鼓励百姓引种小麦等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合肥任满,来三聘改任山东副使,不久入晋参政。备兵山东兖西时,他强化治安,抚赈流亡,到处受到百姓称赞。晋升山东按察使,他牵头开浚洄河,于河边筑起小屋理事,工竣,迁江西右布政使。

来三聘为官二十余载,性甘淡泊,事必躬亲,“座不置茵,卧不设褥”,时人称赞他“廉于官,惠于民,肃于家”。

来三聘与著名戏曲家、《牡丹亭》的作者汤显祖是同科进士,两人志趣相投,关系友善,虽有二品之俸,然以“吏事清严见重”。

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来三聘欲以“引年”为由辞官归隐,汤显祖听其言,颇不为异,责其“何其腐也”。他终因陶醉于山川之至境辞官,朝廷极力慰留,仍不为所动。汤显祖以其“有所致”,“非凡世人所能慕用也”。

辞官后,来三聘归隐长河故里,留下了不少诗作,著有《西轺漫稿》《薄游吟稿》等。万历四十年(1612年)十一月初四日病逝,享年七十三岁。葬在萧山湘湖青山后,入祀萧山乡贤祠和黄梅名宦祠。

“一牌三额到黄梅,藉甚当年祷雨台。二十七村人报赛,一人一梃舁神来”。
相传,黄梅民间曾流传的“酬神”习俗,发端于来三聘在梅的任上。
某年夏夜,来三聘正在县衙的书房阅卷,因过度疲劳,呼呼欲睡。迷迷糊糊之间,一位眉清目秀的青衣童子,将他引到考田山黄龙潭游玩。青衣童子分开水浪,将他带到龙潭的水晶宫,那金光闪闪的龙床之上,睡着的并不是龙王,而是黄梅黎民百姓崇祀的福主菩萨宋益。青衣童子叫他坐在案桌边,等候福主醒来再与他会见,来三聘点头应允。童子给他斟了一杯香茶之后,便退避出去了。他闲坐无聊,随手翻阅起桌上摆放的宋益文稿。他翻开一看,发现文稿中有一篇《二十七村恨状》,主要内容是怨恨黄梅西乡村民,只要求年年五谷丰登,却不知是谁在为丰收呼风唤雨,对宋益既不烧香礼拜,也不唱黄梅戏予以酬谢。因此,不愿再给西乡各村广施雨露,要让禾苗干死、村民渴死!
来三聘读后大惊,拿起宋益用的毛笔,连忙将“恨状”全文抄了下来。趁宋益未醒,他跪在龙床前作揖叩头说:“黄梅西乡的二十七村,是卑职管辖的范围,因才疏学浅,对村民们教化不够,有愧于福主,千罪万罪,罪在三聘!从今年乡村秋收之后和福主菩萨诞生日起,我即到乡村晓谕百姓,唱乡村采茶戏酬谢福主,请勿降罪于民,请继续广施雨露”。
来三聘许完愿之后,赶紧回到县衙。惊醒过来,一身冷汗,竟是南柯一梦!然而,袖子里却真有他抄下的恨状。自此,他告示西乡各村及全县里正,每年在福主菩萨的诞生日,即农历八月二十二日至秋收结束,摆上供果,点燃蜡烛,鸣放炮竹,迎神报赛,结额立牌,唱戏“酬神”。
“多云山下稻荪多,太白湖中鱼出波。相约今年酬社主,村村齐唱采茶歌。”此习俗,一直沿袭到民国时期。

作者: 商宏志,号风草堂主,1973年2月生,湖北黄梅人,供职于县民政局。热爱书法、写作和摄影。现为湖北省书法家协会会员、湖北省书画研究会会员,黄冈市书法家协会理事,黄冈市作家协会会员,黄梅县书法家协会秘书长,黄梅县作家协会常务理事。对地方文史有深入研究,曾负责黄梅“千年古县”地名文化遗产申报和红十五军军史馆的布置工作,并参与了《黄梅县地名志》《古县黄梅》《大美黄梅》《黄梅县老区革命故事选》《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五军军史》《黄梅县姓氏志》的编辑、校对工作。

编委会

曹锦军

总编

魏鲜红

主编

唐亚红

执行主编

征稿启事

黄梅曹锦军围炉,传播民间文化和旅游的文艺自媒体,主要方式是文学和摄影,广泛征集湖北黄梅以及鄂赣皖一带稿件(自然风光、民风民俗,家乡故事等文学、摄影、美术、书法作品),要求原创首发,文责自负,所有投稿,视作授权围炉结集出版,其他媒体采用,须给原创作者相应稿费。

投稿信箱:297235310@qq.com

285590079 @qq.com

微信公众号:caojingjun19731216

推荐链接: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