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眼中的小大人,也许正在承受一个过度消耗的童年!
随着心理学在中国的普及,这些年来我们或多或少的都听到过一个词,叫做原生家庭。
在心理学里,当解释一个人的一些行为的时,有很多心理学家都是习惯于从最开始的原生家庭谈起,原生家庭是指幼年和青少年时期与父母组成的家庭。
我们很多长大后的潜意识,抉择的习惯,心理状态都是源自于原生家庭带来的。
谈到原生家庭,就得谈原生家庭的角色,妈妈,爸爸,孩子。
这个复杂的三角关系,大多数的家庭问题都来自于三角关系的错位。
最容易错位的开始是俄狄浦斯期,即孩子的3岁到6岁的时间,俄狄浦斯期就是性的萌芽期。
孩子开始对父母的关系,和对两性问题开始比较敏感,这时候初步建立了性别的意识。
这个时间同性相斥,异性相吸,这时间的孩子会对异性的父母更加亲密。但是也并不是简单地说是恋父或者恋母,而是孩子对母亲从依恋到相对分离的一个过程。
这个时期是孩子心理发展重要的时刻,对未来的亲密关系有着很大的影响。
而在这个过程中,国内社会比较常见的问题是,父亲的缺席,父亲忙于工作或者应酬等等,往往容易造成在原生家庭中的缺席,这时候往往孩子会承担了父亲的角色,严重的原生家庭甚至孩子可能承担了父母的双重角色。
这时候孩子成了半个父母,而父母则可能有一些退行成了孩子。
这时候小大人们开始了对父母长辈的“喂养”。
过分注重成绩的家庭,孩子在努力的学习,用成绩喂养着父母,因为他们觉得只有好的成绩才会给父母带来快乐。
还有那些不断地接受父母给自己定各种学习班的孩子,他们也是在用自己的坚持给父母欣慰,但是往往绝大多数他并没有兴趣,只是为了迎合父母的心情。
很多人从小学会照顾家人,围着锅台做饭做菜,很多人将光宗耀祖背在身上,即便已经压弯了脊柱。
很多人从小就努力的哄妈妈开心,虽然最终他也不能理解妈妈为什么不开心,更有人为了弟弟妹妹放弃自己学习的机会,出来打工,目的就是不想父母为了学费为难。
在这些原生家庭中,孩子和父母的角色在很多时候都调换了。孩子成了小大人,成了照顾者。
而我们生活中比较普遍的父亲缺失,造成很多家庭孩子和妈妈的关系过于紧密。
这些在日后会产生很多的蝴蝶效应,其中比较严重的是,妈妈很难在孩子结婚后抽离出来,从而产生婆媳问题,对孩子婚后生活介入过多等等,都是由于这个理由。
那么,那些小大人的父母到底通过什么样的方式将孩子变成了小大人呢?
严厉和恐吓
很多家长还是传统的棍棒下出孝子的理论,比方说学习考试考不好,回来就是一顿皮鞭沾凉水,这其实是用一种威胁的方式,来挑剔孩子,让孩子通过恐惧的方式,来实现对家长的喂养,即上文提到过的,用成绩来喂养家长。
然后有人想,严厉和恐吓不应该,那我用表扬的方式就好了吧。
表扬的教育方式是可取的,但是要懂得控制度,任何事情都是过犹不及,有一部分家长,不论孩子做什么都只是夸奖,一点成果就极度夸大的夸奖,并且恨不得全小区的人都知道,有一些父母嘴里“别人家的孩子”往往就是这种。
这种夸奖在小的时候会让孩子很容易陷入自恋,长大后出现一些无法容错的现象,他们走出社会,不能容忍别人对他产生的真实态度和看法。工作中更把自己逼得喘不上气,因为害怕出错。
还有一种比较可怕的方式,就是父母会和孩子说,我为了你怎么怎么。你要不怎么样对得起我们吗?
或者生活中不断提醒着孩子,自己为他做出了牺牲,这一些行为会让孩子产生极大的愧疚感,从而会为了“喂养”父母做很多事情。
通过以上的方式很多家庭培养出了许多的小大人,这些孩子在长大后往往都会遇到两个方向的问题。
一种人会类似讨好型人格,不停地在生活中满足其他人,甚至委屈自己去照顾别人的情绪。
另外一类则因为从小一直在喂养父母,没有机会做一个真正孩子,所以会在后来的生活里寻找可以做成孩子的可能,要么是在伴侣身上寻找,如果伴侣身上不能满足,他们则自然的在孩子身上寻找,最后产生了恶性循环。
最后我亲爱的读者,你是否曾经过分在意他人的感受,最后自己委屈难受,在夜深人静的房间里孤独地哭泣。又或者你是否正在过度的依赖孩子,希望孩子对你的付出给与回报?
如果有这些现象的发生,我们是时候思考下是否有去更改现状的必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