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军师真的只是一级不辖部队的指挥机构?——师​作战框架:形成节奏与决心制定

●作者/爱德华V·罗

●译者/凡是非凡的非

●取材/lsco-the-division-fight


实施大规模行动(LSCO)的师运用行动框架,清晰地在时间、空间和意图上明确和分配下级任务。这一框架使该师能够控制行动的节奏,并使参谋人员能够更好地为指挥官的决策提供信息。熟练运用指挥官和其参谋人员所构建的行动框架,有助于该师夺取、保持和发挥主动权——使指挥官能够控制行动的节奏。该框架还允许参谋人员监控实际结果与预测结果之间的对比,使其可根据这些差异研判趋势以调整指挥官的决心。作战框架成为一个背景,在这个背景下,师指挥官可以精准的下达一个灵活的计划,以适应友军和敌军行动之间动态的相互影响。作战框架帮助指挥官领导和率领部队执行该计划,同时评估结果以决定定下什么决心,以及何时制定这些决心。

作战框架制定

如《野战条令 3-0,作战》所述:

1

作战框架有四个模块。首先,指挥员被分配一个作战地域(AO)以实施行动,以此遂将行动基于形象化方式将作战地域下达给所属部队。对各部队,应根据其应对内部所发生事情的能力,分配相应的作战地域。其次,在他们指定的作战地域中,指挥官可以明确指定纵深、浅近、支援和巩固地域以描述时间、空间和目的上的部队实际任务部署。第三,在一个作战地域内,指挥官们依据任务目标明确划分一个作战任务,组织决定性的、塑造性的和持续性的作战行动。最后,指挥官指派主要任务和保障工作,以确定资源的调整和优先次序。1

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对作战框架的解释取代了以前熟知的对战场组织的计划结构。然而,划分主攻方向和辅助方向以集中资源分配并不是新方法。在2017年10月颁布的野战教范《FM 3-0》的首要,就是指挥官通常会在近距、纵深与警戒地域之间,以及决定性、塑造性和持续性行动之间做出选择。新的野战条令有助于指挥官明确纵深、近距和支援地域来建立空间关系,同时亦明确决定性、塑造性和持续性行动来确立这些地域内实施的行动间的重要关系。

根据规定要求,师一级指挥官还可以在需要时划定一个巩固地域。巩固地域是机动旅战斗队(BCT,以下简称机动旅)控制下的作战地域,该旅负责全部或部分避免潜在的威胁以及维稳任务需求的资源不足。划设巩固地域是为了让一支部队(通常是机动旅),通过减轻迂回敌军和稳定任务产生的危险和可能造成的破坏作用,有助于保持近距离战斗的节奏。巩固地域使位于浅近地域的机动旅可继续战斗,减少大规模行动中暴露在预计紧邻的敌军面前,这些敌军可充分以其毁灭性火力打击友军。如果有效运用,巩固地域可以有助于延伸作战进展并防止止步不前。

作战框架辅助作战节奏

2

节奏是指军事行动在一定时间内相对于敌人的速度和节奏。节奏指的是指挥官控制行动进展的能力。2指挥官在指示对敌战斗时,习惯性地希望控制行动的节奏,以尽力夺得部队的胜利时机。控制节奏是夺取和保持行动主动权的一个成果。

陆军的作战观念要求部队作战具有行动主动权。这一观念被称为联合地面作战,在《陆军条令参考出版物(ADRP)3-0》中“作战”一章做如下定义:

3

作为联合行动的一部分,以同时的进攻、防御和稳定或防御支持民事当局的任务,以夺取、保持和发挥主动权,塑造作战环境,防止冲突,巩固成果,打赢我方国家的战争。3

该作战框架通过将复杂的环境有目的地划分为一定规模的若干地域,分配给各旅以最好的适应其能力、任务和目的,协助师指挥官掌握作战主动权。指挥员运用这种概念,将权力赋予下级指挥员们,并下达给其部队以目标驱动的任务,这些任务共同一次性或分阶段完成总体使命任务。

为了使作战框架有效,在浅近地域的机动旅必须具备完成其任务的能力。每一个机动旅必须拥有并熟练地运用优势战斗能力应对作战地域内的威胁。领受的任务、当面的威胁和作战地域的规模决定了师分配给机动旅最小的本方旅资源需求。师通过任务组织贯彻这一点,指派某机动旅为主要或辅助任务,并在时间和空间上分配师属作战能力。如果该师的作战框架在每个作战地域内形成优势的战斗力,该师将夺得主动权。一旦该师掌握了主动权,该师将控制作战行动的节奏。

在浅近地域夺取和保持主动权,直接关系到纵深地域取得的战果。纵深地域的塑造性作战,必须达到使近距离战斗中的各机动旅,取得当前战斗胜利并为下一次战斗做好准备的效果。在纵深地域的塑造性作战,应阻敌方部队针对友邻部队集结作战兵力,实施在该地域的作战行动。与此同时,这些行动为该部队在空间上向其目标前进创造条件。临近地域与纵深地域之间的联系是空间性的,纵深地域的塑造性作战与临近地域的决定性作战之间的联系是有目的性的。

纵深地域和浅近地域间任务的空间分配,使得师机关参谋人员和指挥官能够根据计划中明确的预期结果,持续评估友军和敌军情况。该师必须保持灵活地运用战斗力——包括火力、得到近距离空中支援(CAS)和空中遮断(AI)支援——根据需要对纵深地域进行调整,以达到预期战果或利用稍纵即逝的机会。

个人的主动性各有千秋,但对掌握作战行动的主动性有不可估量的贡献。个人主动性产生于,当基层指挥官使用他的权力,在指派的作战地域内自如地开展工作时(根据已批准的行动流程做坚决的调整)。当获得上级指挥官的意图并执行时,它就变成了有纪律的主动行为。纪律严明的主动行为负责应对师级与旅级计划中未曾预料的作战环境变化。

在该师的作战框架内,将作战地域分派给所属部队,准确地建立起有纪律的主动行为施展的地方。师指挥官将作战地域内行动的权力和责任赋予机动旅指挥官。师机关还通过指派任务目标,分配实现该目标的预期任务,以及通过资源(达成目标的战斗力)分配,聚全力于为机动旅指挥官的行动自由创造潜力。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没有师与机动旅指挥官之间所需的信任,作战框架本身无法做到有纪律的主动行为。此外,作战框架不会影响独特的指挥官领导潜力,这是战斗力一个更重要的决定因素。

作战框架对决心的影响

一旦指挥官确定了作战框架,并且下属指挥官开始执行着他们的计划(或通过有纪律的主动行为方式对计划进行调整),师机关遂根据计划基准评估进展情况,以支持决策制定。按照有关作战节奏论述,师指挥官制定了一个决心是调整浅近与纵深地域区域,并且在可能情况下,建立或扩大巩固地域。当在纵深地域中的塑造性作战达成预期战果,使机动旅移动至近距离战斗前锋,师指挥官遂调整两级前沿分界线以利用进展。

在推进到新的纵深与浅近地域之前,该师将对预测的有关作战能力进行评估,并明确一段时间内对所有可持续作战的可能调整。为了指挥官制定的每项决策,参谋人员都要监控友军信息需求(FFIR),以及与该决策相关的敌军信息。该信息成为优先信息需求(PIR)。FFIR和PIR合起来称为指挥官的关键信息需求(CCIR),即指挥官制定决心时必须了解的敌军和自己部队的信息,知己知彼才能将作战推进一个或多个阶段线。如果预期环境有利于制定决心,参谋人员会向指挥官提出建议,由指挥官决定是否推进。如果所需的条件不满足,指挥官则决定使用哪些资源来实现这些条件——包括时间、附加作战能力,或其他等。在其他情况下,即使所需的条件还不存在,指挥官则会接受果断定下决心的风险。

计划人员在一个称为作战推演的模拟过程中分析作战的阶段划分,以确定每个作战地域内的相关战斗力,并形成行动计划。该分析的一个结果是根据师属各部队在一段时间内的预期使用情况测算消耗比率。补给消耗和战损率是计划人员需要用于预测需求的必不可少的信息,在恰当位置满足该需求将比作战本身花费更长的时间。每个计划参谋的职能分组还对他们负责监控的资产的使用情况进行运行间评估。这些资产例如,包括机动兵力、情报平台、火炮的弹药消耗和工兵任务等。

在特定专业领域具有作战经验的计划人员确定资产将被加强的潜在时间和地点,从而使其在受到损失、疲劳或损耗等威胁之处得到持续的有效使用。计划人员识别确定潜在的极限界限——对作战构成隐患的风险。一旦确定,计划人员可以通过调整作战节奏,通过任务或资源重新分配补充或替换资产,或在出现损失的情况下,通过再补给、维修或替换来降低这些风险。

师属计划人员在近距离作战中预防极限的另一种方法是调整对高价值目标影响值或在纵深地域内进行的塑造性作战的队形。转换灵活的战斗能力运用,如火炮射击,近距离空中支援,或人工智能,可以预防威胁到极限的困境。这些类型的调整是为什么师机关计划人员和目标团队必须在整个作战过程的所有活动中无缝地工作的原因。(见第45页图3.1)

如果任务指定,支援地域也与浅近地域与巩固地域的作战相关(参见图3.1)。各机动旅和其他旅在浅近地域的作战均依赖保障,也许是通过巩固地域继续战斗。当补给不足,输送能力不足,或者敌军行动阻碍了补给和保障的分配时,就会限制作战行动。计划人员有义务确定这些潜在的危险,并在规划期间提出减少残余风险的方法建议。

浅近地域的保障需求必须同时满足浅近地域与纵深地域部队取得战果的需求。炮兵部队,在浅近和纵深地域都可以获得战果,但需要消耗大量弹药。同样地,装甲机动旅在浅近地域作战时则消耗大量的燃料,也许还有弹药,同时产生零件和保障的维修需求。无论部署位置,航空旅也会消耗大量的燃料和弹药。随着攻击胜利并且输送距离的增加,这些挑战只会加大困难。这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支援地域转移的能力有限,无法保持与浅近地域机动旅速度同步。

在巩固地域的作战,旨在阻截绕过正规军和非正规军,直接影响补给路线安全的敌军。如果在巩固地域的机动旅能够确保这些供应路线的安全,那么补给输送就能有效地进行——使补给品在需要的时候到达需要的地方。如果补给路线不安全,补给品就不能在需要的时候送到需要的地方,从而影响作战的节奏。这种作战的中断恰是敌军目标。如果在任何作战地域内的作战,使得支援行动更容易受到威胁中断,师指挥官可能需要做出调整,例如增加巩固地域的作战力量,以警戒这些路线或保护车队。任何作战力量从浅近地域转移到巩固地域都会对浅近地域作战产生二次或三次影响,潜在的影响作战节奏。

正确使用作战框架对保持作战能力(训练有素的士兵、车组和部队)至关重要——可使他们能够为未来作战作出贡献。也许最关键的是对每个作战地域内及其相关任务中相应的战斗力的正确判断,因为这是胜利的一个重要预测因素,并与逐渐减少损失有关。熟练运用作战框架使计划人员能够在其能力范围内更精准地预判有限资源的使用,诸如情报收集、火力、旋翼和固定翼飞机等,并可为当前和未来的战斗进行后勤准备。在其组成领域内正确使用框架和资源分配可以保持机动部队的作战力量潜力。

小结

作战框架的使用需要为旅和机动旅明确下达作战地域,以使指挥官们能够在他们的有纪律的主动性指导下,以积极主动实施作战。计划人员必须协助师指挥官,通过使用纵深地域、浅近地域、巩固地域(视情使用)和支援地域,以时间、空间和目标设想与描述战斗。类似地,计划人员协助指挥官设想与描述塑造性作战、决定性作战和持续性作战之间围绕目标的关系。最后,计划人员必须帮助指挥官通过划分主要和辅助作战任务的机制,设想与描述资源和风险分布情况。

形成节奏和调整决策是指挥官使用作战框架的两个有用的副产品。师指挥官可以使用作战框架来划分任务地域、不同行动的目标、资源分配以及在时间、空间和目的上的行动顺序。该框架对于指挥官是一种有效的方式,可以从具有不同作战作用的所有参战兵力中分配资源任务,通过在不同的地点和行动集结优势作战力量来达到预期战果。相应地,它亦是一种有用的工具,用于监测对计划的作战行动实施构成隐患的现有和正在出现的危险。当指挥官部署兵力时,相反地也许也是有意的,他也将风险分配给下级指挥官。在指挥官分配风险的每个地方,他的参谋人员应该预备有灵活的作战力量运用,以备迅速改变战斗力量对比。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