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村】走进建德上吴方村
走进建德上吴方村
大慈岩镇上吴方村由于离黄店镇的芝堰较近,我常常到上吴方村去游一游。
上吴方村位于建德市大慈岩镇东北部,离镇政府所在地5公里,距离国家级大慈岩风景区6公里,紧靠新叶古民居村,现有人口1239人,耕地面积869亩,以种水稻为主,园地555亩,主要种植柑桔、枇杷、水蜜桃等水果,柑桔面积达400多亩,占水果面积80%,也是该村农民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上吴方村是一个人多地少,以种植为主的农业村庄。2014年11月,上吴方村被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城乡建设部等部门列入第三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公示名单。
玉华山坐落在大慈岩镇境内,高耸壮丽,尤其是西面的壁崖,垂直陡立如刀削一般。玉华山巍峨,滋养了著名的新叶古村,而就在新叶古村旁,玉华山山脚,还滋养了另一古村——有着640余年历史的上吴方村。上吴方村至今还保存着完整的明清建筑65幢,厅堂6幢,与李村和新叶村被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上吴方村的名字很特别,村民多姓方。族谱上记载:相传村庄所在地原居住吴三桂后人,后来吴氏后人为避灾迁至他处。其中一位留了下来和方氏结合,子孙繁衍,村庄不断壮大起来。后人以“方”为姓,并为纪念“吴氏”,在村名中缀“上吴”二字。
大慈岩到新叶村的公路穿上吴方村而过,在路旁,便可看到依傍着池塘的白墙黛瓦。与新叶村相比,上吴方村的建筑有个显著特点:密集,一座连着一座。村民景芳家是大家公认的摄影绝佳地,登上屋顶,大片的黛瓦连绵。
村中的不少古建筑建造精美,保存完好,独具特色。方正堂建于明宣德十年(公元1435年),由五进六厢房组成,是村民祭祀先祖和议事的重要之地。内有狮子抱球等精美雕刻,竖立着的粗壮木柱单人合抱不过来。至今,大年初一,村民们还会集聚在堂内,敲锣打鼓、拜天地。还有长弄堂,结构复杂,原内设六十四道门,住有七八十户人家,家家相连。
上吴方村的村庄的风水设计十分神秘。村庄如婴儿卧于玉华山怀中,山的两条龙脊将村庄包围。方正堂前方有一三角形水塘,与第三条延伸出的龙脊组成利箭将村庄的污秽之气射出,而在村庄的东面、供奉方氏先祖的仙翁庙填补了村庄的东面缺口,与龙脊将整个村庄围合一起,将财气、佳运一直汇聚在村内。
每年农历正月二十,上吴方村有为纪念方氏先祖方储而开展的祭祖、耍布龙板凳龙灯、舞狮子和演大戏的传统,以盛大的祭祀和仪式向传统文化表示敬重和传承,是典型的“节大于年”的当地民俗代表。
祭礼是由三个房派各选8对老人小孩参与集体祭礼。上午8点,来自上吴方村三个房派的祭者身着统一的长褂,聚集在方正堂参加集体祭祖敬春礼。“吉时已到,祭祖开始,请各位参加祭祖人员就位!”
在宣礼之后,参加祭礼的人员在司仪的引导下正衣冠束带,上香敬酒,行叩拜礼。“一叩首,不忘先祖丰功伟绩,继承贤德”;“二叩首,不忘当下幸福之源,不负国恩”;“三叩首,不忘我族兴盛之责,共创大业。”
9点光景,糯米香味阵阵来袭,弥漫在弄堂小巷。在永成茶馆里,阿婆端出一个个香喷喷的粽子来迎接十里八乡的亲朋游客。“这个叫红军粽,是上吴方自己的粽子。”看着来往的客人吃得津津有味,阿婆笑呵呵吆喝着。
一盏阿婆茶,一个红军粽,还有鸡仔粿、懒人饼等这些都是上吴方村的特色小吃。
龙狮巡游是当天民俗文化节的重头戏。上吴方村的“龙”,早在明代天启六年就已形成,也有其独特、严谨的操作流程:下午3点三乐堂请龙之后,各家各户上仙坛岗接龙,然后舞狮醒龙,接着以布龙和狮子开道,迎板凳龙仙坛岗起龙,进行龙狮巡游。
上吴方的齐心板凳龙由120节组成,每节一米五左右。夜幕降临时分,百米巨龙自仙坛岗盘山骤起而下,场面十分壮丽。期间,两条布龙在前面翻腾起势,领着板凳龙巡村盘龙表演,布龙和板凳龙沿着两条不同路线巡游,辉映交错,沿路各户开门迎龙、迎狮,村民忙着讨吉利、讨彩头。结束后,各家背回龙灯,放在堂前、灶前祭拜。
作为一项优秀传统文化的沿袭,上吴方村正月二十的恢复与固定,成为当地人集体的文化记忆。
锣声、号角、铳声、喝彩声此起彼伏的氛围里,每一个上吴方村人都能在娱己娱人的生活习俗和乐善方正的家族信仰中,找到一份属于自己的家族归属感。这成为了一项凝聚村民思想,加深文化认同,实施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