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医鉴》伤寒

伤寒以浮、大、动、数、滑为阳,沉、涩、弱、弦、微为阴。其弦、紧,浮、滑、沉、涩六者,为残贼脉,能为诸经作病。春弦,夏洪、秋毛、冬石、土缓,为四季之正脉;浮、沉、迟数为客脉。左为人迎,右为气口。呼出心、肺为阳,吸入肝,肾为阴。一呼一吸为一息。寸口为阳,尺泽为阴,中为关界。阳主气,阴主血。血为荣,气为卫。寒伤荣,风伤卫。所谓伤寒之病,从浅入深,先以皮肤肌肉,次入肠胃筋骨。其阴阳,表里、寒热、虚实,俱在浮、中、沉三脉有力无力中分。有力者为实、为阳、为热;无力者为虚、为阴,为寒。若浮、中、沉之不见,则委曲而求之。若隐若见,则阴阳伏匿之脉也,三部皆然。杂病以弦为阳,伤寒以弦为阴,杂病以缓为弱,伤寒以缓为和。伤寒以大为病进,以缓为邪退。缓为胃脉,有胃气曰生,无胃气曰死。伤寒病中,脉贵有神。脉中有力,即为有神。神者,气血之先也。两手无脉曰双伏,一手无脉曰单伏。寸口阳脉中,或见沉细者,但无力者,为阳中伏阴。尺部阴脉中,或见沉数者,为阴中伏阳。寸口数大有力为重阳,尺部沉细无力为重阴。寸口细微如丝为脱阳,尺部微而无力为脱阴。寸脉浮而有力,主寒邪、表实,宜汗;浮而无力,主风邪、表虚,宜实;尺脉沉而有力,主阳邪在里为实,宜下;无力,主阴邪在里为虚,宜温,寸脉弱而无力,切忌汗下。初按来疾去徐,名曰内虚外实;去疾来徐,名曰内实外虚。尺寸俱同名曰缓。缓者,和而生也。汗下后脉静者生,躁乱身热者死。乃邪气胜也。如寒邪直中阴经,温之而脉来断续为歇止,正气脱而不复生也。纯弦之脉名曰负,负者死。按之如解索者,名曰阴阳离,离者死。阴病见阳脉者生,阳病见阴脉者死。今将浮、中、沉三脉下,注证治之法,使因脉以知证,缘证以明治;以此达彼,由粗入精,亦可以为后学之窥鉴矣。

浮脉∶初排指于皮肤之上,轻手按之便得,曰浮。此为寒邪初入足太阳经,病在表之标,可发而去之。

虽然,其治法则有二焉,寒伤荣则无汗恶寒,风伤卫则自汗恶风。一通一塞;不可同也。

浮紧有力则无汗,恶寒,头项痛,腰脊强,发热,此为伤寒之表,宜发汗。冬时用麻黄汤,余三时用羌活冲和汤。有渴加石膏、知母。

浮缓无力则有汗,恶风,头项痛,腰脊强,发热。此为伤风在表,宜和卫。冬时用桂枝汤,余三时用加减冲和汤。腹痛,小建中汤。痛甚,桂枝加大黄汤。

中脉∶按至皮肤之下,肌肉之间,略重按之乃得。谓之半表半里。然亦有二焉,盖阳明、少阳二经,不从标本从乎中也。长而有力,即微洪脉也,此为阳明在经,其证微有头痛,眼眶痛;鼻干不得眠,发热无汗,用葛根解肌汤。若渴而有汗不解,或经汗过,渴不解者,白虎加人参汤。无渴不可服。此药为大忌。

弦而数,此为少阳经脉,其证胸胁痛而耳聋,寒热,呕而口苦,用小柴胡汤。或两经合病,则脉弦而长,此汤加葛根、芍药。缘胆无出入,有三禁,止宜和解表里耳。

沉脉∶重手按之,至肌肉之下,筋骨之间乃得,此为沉脉。然亦有二,阴阳寒热,俱在沉脉中分。若沉而有力,为阳、为热;沉而无力,为阴,为寒;沉数有力,则为阳明之本,表证罢而热入于里。恶寒头痛悉除,及觉怕热,欲揭衣被,扬手掷足,谵语狂妄,躁渴,或潮热自汗,五、六日不大便,轻则大柴胡汤下之,重则六一顺气汤选用。

沉迟无力为寒。初病起,外证无头痛;无身热,便就怕寒,四肢厥冷,或腹痛吐泻。或口吐白沫,或流冷涎,或战栗面如刀刮,引衣蜷卧,不渴,或手足指甲青,此为阴经自中其寒,非从阳经传来,急温之,轻则理中汤,重则姜附汤、四逆汤之类。故经云∶发热恶寒发于阳,无热恶寒发于阴也。

夫伤寒者,冬时天气严寒,水冰地冻,而成杀厉之气。体虚之人,触犯之者,中而即病,名曰正伤寒。不即病者,乃寒邪藏于肌肤之间,伏于荣卫之内,至春因温暖之气而发者,名曰温病。至夏因暑热之气而作者,名曰热病。热重于温病也。虽曰伤寒,实为热病,热病乃汗病也。非时行之气,春应温而反寒,夏应热而反凉,秋应凉而反热,冬应寒而反温。此非其时而有其气。故一岁之中,长幼病皆相似也。是时行不正之气,非暴厉之气。暴病者,疫病也。疫病者,乃春分至秋分前,天有暴寒,皆为时行之寒疫也。又有四时之正气者,春气温和,夏气暑热,秋气清凉,冬气凛冽。然正气亦能为病。春伤于风,夏必飧泄;夏伤于暑,秋必疟痢;秋伤于湿,冬必咳嗽;冬伤于寒,春必温病。总曰伤寒。病自外入,或入于阳,或入于阴,皆无定体。非但始太阳,终厥阴论也。或有自太阳始,日传一经,六日传至厥阴,邪气衰而不传自愈者;亦有不能再传者;或有间经而传者;或有传之二三经而止者,或有始终只在一经者;或有越经而传者;或有初入太阳,不作郁热,便入少阴而成真阴证者;或有直中阴经而成寒证者;有变证者;有脉变者;有取证不取脉者;有取脉不取证者;又有二阳,三阳同受而为合病者;或太阳、阳明先后受而为并病者;有日传二经而为两感者。盖病有标本,治有逆从。若夫常病用常法,理固易知。设有感冒非时暴寒,而误作正伤寒者,有劳力感寒,而误作真伤寒者,有直中阴经真寒证,而误作传经之热证者,有温热病而误作正伤寒治者,有暑证而误作寒证者,有如狂而误作发狂者,有血证发黄而误作湿热发黄者,有蚊迹而误作发斑者,有动阴血而认作鼻衄者,有谵语而认作狂言者,有独语而认作郑声者,有女劳复而认作阴阳易者,有短气而认作发喘者,有痞满而误作结胸者,有心下硬痛,下利纯清水,而俗名为漏底,而治之以燥热药者,有哕而误作干呕者,有并病而误作合病者,有正阳明腑病而误作阳明经病者,有太阳无脉而便认作死证者,有里恶寒而误作表恶寒者,有表热而误作里热者,有阴极发躁而误作阳证者,有少阴病发热而误作太阳证者,有标本全不晓者。此几件终世不相认者,比比皆然。胸中若不明脉识证,论方得法,但一概妄治,则杀人不用刀耳。且如麻黄、桂枝二汤,仲景立治冬时正伤寒之方,今人通治非时暴寒温暑之证,则误之甚矣。

又将传经之阴证,作直中阴经之阴证,误人多矣。若夫寒邪自三阳传次三阴之阴证,外虽厥逆,内有热邪耳。若不发热,四肢厥冷而恶寒者,此则直中阴经之寒证也。盖先起三阳气分,传次三阴血分,则热入深矣。热入既深,表虽厥冷,而内真热邪也。经云∶亢则害,承乃制。热极反兼寒化也。若先热后厥逆者,传经之阴证也。经云∶热深厥亦深,热微厥亦微是也。故宜四逆散、大承气汤,看微、甚而治之。如其初病便厥,但寒无热,此则直中阴经之寒证也。轻则理中汤,重则四逆汤辈以温之。经云∶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尚何疑哉。有病一经,已用热药,而又用寒药。如少阴证用白虎汤、四逆散寒药者;少阴证用四逆汤、真武汤热药者。是知寒药治少阴,乃传经热证也;是知热药治少阴,乃直中阴经之寒证也。辨名定体,验证用药,则治伤寒之法判然明矣。

伤寒汗、下、温之法,最不可轻。据脉以验证,问证而对脉。太阳者,阳证之表也;阳明者,阳证之里也,少阳者,二阳三阴之间;太阴、少阴、厥阴,又居于里,总而谓之阴证也。发于阳,则太阳为之首;发于阴,则少阴为之先。太阳恶寒而少阴亦恶寒,太阳之脉多浮,少阴之脉沉细,与其他证状亦自异也。发热恶寒,身体疼痛;或自汗,或无汗,是为表证,可汗。不恶寒,反恶热,手掌心、腋下 而汗。口燥咽干,壮热腹满,小便如常,不白不少,而大便闭硬,是为里证,可下。厥冷蜷默,自利烦躁而无身热头痛,是为阴证,可温。单浮与浮洪、浮数、浮紧者,此表病之脉。滑、实、弦、紧,中间数盛者,此里病之脉。在表者,邪传于荣卫之间;在里者,邪入于胃腑入内。胃腑而下,少阳居焉。若传次三阴,则为邪气之脏矣。荣与卫居,为表也,亦均可汗也。然自汗者为伤风。风伤卫气,卫行脉外,其脉浮缓而病尚浅,则以桂枝汤助阳而汗之轻。无汗者为伤寒。寒伤荣血,荣行脉中,其脉浮紧而病稍深,则以麻黄汤助阳而汗之重。荣卫固为表也,胃腑亦可以为表也。然以腑脏而分表里,则在腑者谓之表,在脏者谓之里。胃取诸腑、可以表言。若合荣卫脏腑而分之,则表者,荣卫之所行。里者,胃腑之所主,而脏则又深于里者矣。审脉问证,辨名定经。真知其为表邪则汗之,真知其为里邪则下之;真知其为阴病则温之。表有邪,则为阳虚阴盛,而发表之药温;里有邪,则为阴虚阳盛,而攻里之药寒;阴经受邪,则为脏病,而温之药热。是三者,贵平得中,不则宁可不及,不可太过。得中者上也,不及者次也。

夫苟太过,则斯为下矣。盖得中者。如此而汗,如彼而下,又如彼而温。桂枝承气投之不瘥;姜附理中,发而必中。重者用药紧,轻者用药微。不背阴阳,深合法度。故曰得中者上也。宁可不及者,证与脉,大同而小异。名与证,似异而实同。当五分取汗,而三分之剂散之;当五分转下,而三分之剂导之;当纯刚温里,而略温之剂扶持之。未可汗下者,与之和解;未可遽温者,且安其中。若犹未也,则增减于其间,细细而加消详,徐徐而就条理。虽无遽安,亦无传变,故曰宁可不及者次也。太过者,粗工不知深浅,轻举妄动者为之。或问证而不知脉,或执脉而不对证,或名实之不辨,或日数之为拘。是有汗下太早之失。甚者诿曰∶不问阴阳,当汗而反下,则为痞、为结胸、为懊 ;当下而反汗,则为谵语、为亡阳动经、为下厥上竭。至于阳厥似阴之类,但以刚剂投之,是以火济火,以致舌卷囊缩,烦乱可畏。性命至贵,可轻试哉?故曰∶夫苟太过,则斯为下矣。大抵治伤寒有法,与他病不同,条例审的,药进病除,七剂少瘥,生死立判矣。

古人处方立论,曰可汗,曰可下,曰可温,曰和解,曰少与,曰急下,曰随证渗泄。与夫先温其里,乃发其表,先解其表,乃攻其里。惟知者若网在纲,有条不紊,此固中者之事也。若班固所谓有病不服药。当得中医。

许仁则以为守过七日,最为得计。此非宁可不及之意乎。王叔和善脉,而且以承气为戒。初虞世善方,而论伤寒一节,且谓麻黄、桂枝,非深于其道则莫之敢为。又非所以为太过者之戒乎?论而至此,则知古人之立论甚严。如伤寒汗、下、温之法,固自有定论矣。经云∶伤寒六、七日,目中不了了,无表证,脉虽浮,亦有可下者;少阴病二、三日,无表、里证,亦有可汗者。阴证四逆,法当用温。而四逆有柴胡、枳壳,此岂属诬哉?曰∶医在九流之中,非圆机之士,不足与语也。何者?脉虽浮,而可下者,无表里证,谓六、七日大便难也。藉使大便不难,其可轻下之乎?少阴病亦有可汗者,谓阴证初病,便属少阴,而反发热。少阴本无热,今反发热者,是表犹未解,故用温药,微取其汗也。藉使身不发热,其可轻汗之乎?四逆汤用姜附,四逆散用柴枳,一热一寒,并主厥逆,固不侔矣。然传经之邪,与阴经受邪初病便厥者不同。故四逆散用药寒,主先阳而后阴也;四逆汤用药热,主阳不足而阴有余也。其敢例视阴逆,一切温之乎?不特此耳,伤寒有始得病,其脉沉数,外证腹痛,口燥咽干,即为阳盛入内之证。医当以下剂攻之,不可概以一、二日太阳而发表也。前所谓阴证伤寒,初病以来,便见脉沉,厥冷恶寒,更无头痛,即是少阴受病之证。医当以干姜、附子辈温之,又不可概以三阴传次,先太阴而后少阴也。张仲景论曰∶日数虽多,但有表证,而脉浮者,犹可发汗;日数虽少,若有里证,而脉沉实者,即须下之。是日数之不可拘也如此。孙思邈曰∶服承气得利,谨勿中补。热气得补复成,此所以言实热也。王叔和有曰∶虚热不可攻,热去则寒起,此所以言虚热也。二人之言,殊途同归。是虚实之不可辨也如此。又况寒、温、热,同实而不同名。暑、湿、风,异种而有兼病。异气之相承,他邪之并作,表证中之有不可汗,里证中之有不可下。三阴可温,而攻积证者不同。表里俱见,与半表半里无表里有异,伤寒、伤风,脉证互见。中暑、热病,疑似难明。阳明本多汗,而有反无汗之形;少阴本无汗,而有反自汗之证。或阴极发躁,阳极发厥,阴证似阳,阳证似阴,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又有痰证,食积、虚烦,香港脚,证似伤寒,不可以伤寒之法拘之。自非心领意会。达变知机,体认之精,发用之当,则纵横泛应,几何而不昧哉?孔子曰∶可与适道,未可与立,未可与权。是说也,亦在夫人权之而已矣。

六经证

足太阳膀胱经,头为诸阳之首,故多传变受病为先也。其脉起于目内 ,从头下后项,连风府,行身之背,终于足之至阴也。其证头疼项强,腰痛骨节痛也。经曰∶太阳头痛脉浮,项背强而恶寒,若发热汗出恶风,脉浮缓者为伤风;若脉阴阳俱紧,头痛恶寒,呕逆身疼,或已发热,或未发热者,名曰伤寒。宜发汗,不可辄下之。表邪乘虚内陷,传变不可胜数,又不可利小便。

利之则引热入里,其害不浅。若本病烦热,小便不利者,乃利之,则不为禁也。如小便自利如常,则不可利也。凡有汗不得再发汗,汗多不得利小便,有汗不可服麻黄,无汗不可服桂枝也。

足阳明胃经,乃两阳合明于前也。一曰府者,居中土也,万物所归也。其脉起于鼻 ,上头额,络于目,循于面,行身之前,终于足之厉兑也。经曰∶伤寒三日,阳明脉大。又曰∶尺寸俱长者,阳明受病也。其证头额痛,目痛、鼻干,身热不得卧,乃标病也。若本病,则身热汗出而恶热也。本实则潮热大便不行也。在标者,当解肌,在本者,宜清热。本实者可下。夫阳明有三∶一曰太阳阳明,大便难者,小承气汤主之。二曰正阳阳明,胃家实也,大承气汤下之。三曰少阳阳明,胃中燥热,不大便者,大柴胡汤主之。

足少阳胆经,其脉起于目锐 ,上头角,络耳中,循胸胁,行身之侧,终于足之窍阴也。前有阳明,后有太阳,居二阳之中,所以半表半里。经曰∶尺寸俱弦,少阳受病也。其证头痛目眩,口苦耳聋,胸胁满痛也。或心烦喜呕,或胸中烦闷而不呕,或心下病硬,或寒热往来,或发热,寅申时尤盛,或身微热者,皆少阳也。凡治有三禁,不可汗、下、利小便也。只宜和之,惟小柴胡汤出入加减,用之神效,凡头角痛,耳中痛,耳中烘烘而鸣,耳之上下前后肿痛,皆少阳所主部分,其火为之也。

若口苦者,少阳之胆热;胁下硬者,少阳之结也。

足太阴脾经,为中宫之坤土也。其脉始于足大指之隐白,上行至腹,络于嗌,连舌本,行身之前也。若寒邪卒中,直入本经者,一时便发腹痛,或吐或利,宜温之。如四日而发腹满嗌干者,此传经之邪也,宜和之。若太阳病下之早,因尔腹痛者,此误下之而传也。凡治太阴证,自利不渴;脉沉细,手足冷,急温之。若脉浮者,可发汗,宜桂枝汤主之。若发热脉数者,少阳之邪未解,须以小柴胡汤主之。如自利不渴者。脏有寒也,宜理中汤。寒甚加附子.腹痛呕吐不下食者,宜治中汤。手足冷,脉沉细者,宜四逆汤。若传经邪热内陷腹痛,宜桂枝芍药汤。

足少阴肾经,为人身之根蒂也。其脉始于足涌泉,上行贯脊,循喉,络舌本,散舌下,注心中,行身之前也。若因欲事肾虚者,寒邪直中之也。其证一、二日便发,故发热脉沉足冷,或恶寒倦怠,宜温经而散寒也。若五、六日而发,口燥舌干者,此传经之邪热,宜急下之,恐肾水干也。如其脉沉细,足冷者,又不可下,急温之。脉沉疾有力者,乃可下之。凡少阴饮水小便色白者,下虚有寒,引水自救,非热也,宜温之。盖夹阴伤寒,多因劳伤肾经所致。有紧有慢,其害甚速,不可以寒凉之药妄投之也。但脉沉足冷,虽发热者,急宜温肾以扶元气。

足厥阴肝经,厥者,尽也,为六经之尾也。其脉始于足大指之大敦,上环阴器,抵小腹,循胁肋,上唇口,与督脉会于巅顶,行身前之侧也。若寒邪直中本经,一日便发吐利,少腹痛,寒甚者唇青、厥冷、囊缩,急宜温之,并着艾灸丹田、气海以温之。若六、七日发烦满囊拳者,此传经热邪,厥深热亦深也。若脉沉疾有力者,宜急下之。若脉微细者,不可下也。凡伤寒传至厥阴经,则病热极矣。此生死在于反掌,其可不谨察之也。大抵热深厥亦深,则舌卷囊缩。阴寒冷极,亦见舌卷囊缩,在乎仔细消详,其冷热之治法,亦微矣。

一调治伤寒之法,先须识证,察得阴阳表里虚实寒热亲切,更审汗、吐、下、温、和解之法治之,庶无差误。先观两目或赤或黄,次看口舌,有无胎状,后以手按其心胸至小腹有无痛满,再问其所苦所欲,饮食起居,大小便通利若何,并服过何药,曾经汗下不,务使一一明白,脉证相对,然后用药无瘥。若有一毫疑惑,不可强治。故君子不强其所不能。或见利妄动,视人命如蝼蚁,非君子之用心也。慎之!

一看伤寒,先观两目,或赤或黄。赤为阳毒,六脉洪大有力。燥渴者,轻则三黄石膏汤,重则大承气汤。

一看口舌,黄白色者,邪未入腑,属半表半里,宜小柴胡汤和解。舌上黄苔者,胃腑有邪热,宜调胃承气汤下之。大便燥实,脉沉有力而大渴者,方可下。舌上黑苔生芒刺者;是肾水克心火也,不治。急用大承气下之。此邪热已极也,劫法用井水浸青布片子,舌上洗净,后以生姜片子浸水,时时刮之,其苔自退。

一次以手按其心胸至小腹有无痛处。

若按心下硬痛,手不可近,燥渴谵语,大便实,脉沉实有力,为结胸证,急宜大陷胸汤加枳桔下之。量元气虚实,缓而治之。反加烦躁者死。

若按之心胸虽满闷而不痛,未经下者,非结胸也。乃邪气填塞胸中。尚为在表,只以小柴胡汤加枳桔以治其闷。如未效,本方对小陷胸,仍加枳桔。

若病患自觉心胸满闷而不痛者,为痞满也,宜泻心汤加枳壳、桔梗。

若按之小腹硬痛,当问其小便通利不。如小水自利,大便黑,兼或身黄,谵语燥渴,脉沉实,则知蓄血在下焦,宜桃仁承气汤,下尽黑物则愈。

若按之小腹胀满不痛,小便不利,则知津液留结,即溺涩也,宜五苓散加木通山栀子利之。亦不可大利,恐耗竭津液也。

若按之小腹绕脐硬痛,渴而小水短少,大便实者,有燥粪也,大承气汤下之,劫法治心胸肋下有邪气结实,满闷硬痛,用生姜一斤,捣渣去汁,炒微燥带润,用绢包于患处,款款熨之。稍可,又将渣和匀前汁炒干,再熨许久,豁然宽快。一方用韭菜如前法熨之。

一治伤寒,若烦渴欲饮水者,因内水消渴,欲得外水自救。大渴欲饮一升,止可与一碗,宁令不足,不可太过,若恣饮过量,使水停心下,则为水结胸。若水射于肺,为喘为咳。留于胃,为噎为哕。溢于皮肤,为肿。蓄于下焦,为癃。渗于肠间,则为利下。皆饮水之过也。又不可不与,又不可强与。

经云∶若还不与非其治,强饮须教别病生,此之谓也。

一治伤寒,若有吐蛔者,虽有大热,忌下凉药,犯之必死。盖胃中有寒,则蛔上膈,大凶之兆,急用炮干姜理中汤一服,加乌梅二个,川椒十粒,愈服。待蛔定,却以小柴胡汤退热。盖蛔闻酸则静,得苦则安矣。

一治伤寒,若经十余日以上,尚有表证宜汗者,以羌活冲和汤微汗之,十余日,若有里证宜下者,可以大柴胡汤下之,盖伤寒过经,正气多虚,恐麻黄、承气太峻。误用麻黄,令人亡阳;误用承气,令人不禁。若表证尚未除,而里证又急,不得不下者,只可用大柴胡汤通表里而缓治之。又老弱及气血两虚之人有下证者,亦用大柴胡汤下之,不伤元气。如其年壮力盛者,不在此例,从病制宜。

一治伤寒,若先起头痛发热恶寒,以后传里,头痛恶寒悉除,反觉怕热,发渴谵语,或潮热自汗,大便不通,或揭去衣被,扬手掷足,或发黄狂乱,或身如涂彩,脉沉有力,此为阳经自表传入阴经之热证,俱当攻里之药下之。设或当下失下,而变出手足乍冷乍温者,因阳极发热,即阳证似阴,名曰阳厥。

外虽厥冷,内有热邪,三一承气汤下之。又有失于汗下,或本阳证,误投热药,使热毒入深,阳气独盛,阴气暴绝,登高而歌,弃衣而走,骂詈叫喊,燥渴欲死,面赤眼红,身发斑黄,或下利纯青水,或下利黄赤,六脉洪大,名阳毒证。轻则消斑青黛饮,重则三黄石膏汤去麻黄、豆豉、加大黄芒硝下之,令阴气复而大汗解矣。

一初病起,无头疼,无身热,便就恶寒,四肢厥冷,腹痛吐泻,引衣蜷卧不渴,或战栗面如刀刮,口吐涎沫,脉沉细无力,此为寒邪直中阴经,即真阴证。不从阳经传来,当用热药温之,如寒极手足厥冷过肘膝者,因寒极发厥,谓之阴厥,宜四逆汤温之,凡腹满腹痛,皆是阴证,只有微甚不同,难以一概施治。腹痛不大便,桂枝芍药汤;腹痛甚者,桂枝大黄汤;若自利腹满,小便清白,当温之,理中四逆,看微甚用,轻者五积散;重者四逆汤。又有初病起,外感寒邪,内伤生冷,内既伏阴,内外皆寒。或本真阴,误投凉药,使阴气独盛,阳气暴绝,以致病起。手足厥冷,腰背强重,头疼目痛,呕吐烦闷,身如被杖,六脉沉细,汤饮不下。以后毒瓦斯渐深,入腹攻心,咽喉不利,腹痛转深,心下胀满,结硬如石,燥渴欲死,冷汗不止。或时郑声,指甲面色青黑,此名阴毒。速灸关元、气海二三十壮。或葱熨脐中,内服回阳救急汤,令阳气复而大汗解矣。

一看伤寒有口沃白沫,或睡多流冷涎,俱是有寒。吴茱萸汤、理中、真武汤之类,看轻重用,切忌凉药。或用甘温补元气,四君子汤加附子。血虚用仲景八味丸,此条杂病亦然。

一伤寒头痛发热,恶寒微渴, 然汗出,身作痛,脚腿酸疼,无力沉倦,脉空浮无力,名曰劳力感寒。不可误作正伤寒,大发其汗。故经云∶劳者温之。温能除大热,此之谓也,补中益气汤主之;有下证者,大柴胡汤主之。

一伤寒头痛发热,口干,口鼻血出,腹胀,午后昏沉,声哑耳聋,胁痛,俗云血汗病也,犀角地黄汤合小柴胡汤。血盛加茅根、韭汁,汗出如雨随瘥。

一伤寒吐血不止,用韭汁磨京墨,其血见黑必止。如无韭之时,用鸡子清亦可,正谓赤属火而黑属水也。

一伤寒发黄,用生姜渣时时周身擦之,其黄自退。

一伤寒热邪传里,服转药后,用盐炒麸皮一升,将绢包于病患腹上,款款熨之,使药气得热则行,大便易通矣。

一伤寒发狂奔走,人难制伏,宜于病患卧室生火一盆,将好醋一大碗浇于火上,令病患闻之,即安。

一伤寒鼻衄不止,用水纸搭于顶门,再将山栀炒黑,为细末,吹入鼻内,其红即止。其成流久不止者,方可用此法。如点滴不成流者,其邪在经未除,不必用此法。

一伤寒痰症,拥结胸中,用皂荚末、半夏末,生矾末,入麝少许,用姜水汁调服,其痰立吐。轻者用贝母、皂荚、麝香、姜汁吐之。杂病吐之亦可。

一伤寒腹皮外痛,用炒麸皮布包,款款烙之,痛止。其自汗不止,亦用此法。如再不止,方可用温粉扑法。

十神汤

治时令不正,温疫妄行,感冒发热恶寒,头痛身疼,咳嗽喘急。阴阳两感伤寒,并能调治。

川芎 甘草 麻黄 紫苏 白芷 升麻 陈皮 赤芍药 干葛

上锉,每服一两,生姜煎热服。欲汗,以被覆之。如发热头痛,加葱白。潮热,加黄芩、麦门冬。咳喘,加桔梗、桑白皮、半夏。心胸胀满,加枳实、半夏、枳壳。饮食不进,加炒仁、白豆蔻。呕逆,加丁香、草果。鼻衄不止,加乌梅、干葛。冷气痛,加玄胡索、良姜。大便闭,加大黄、芒硝。

痢,加枳壳、当归。泄泻,加木通、滑石、肉豆蔻。

人参败毒散〔批〕(按此方治四时感冒,辛平发散之剂)

治伤寒头痛,壮热恶风,及风痰咳嗽,鼻塞声重。四时温疫热毒,头面肿痛,痢疾发热,诸般疮毒。

柴胡 甘草 桔梗 人参 羌活 独活 川芎 茯苓 枳壳 前胡

上锉,每服一两,生姜、薄荷煎服,咳嗽,加半夏。热毒,加黄连、黄芩、黄柏、山栀。风热,加荆芥、防风名荆防败毒散;消风散和合,名消风败毒散。酒毒,加干葛、黄连。疮毒,加金银花、连翘,去人参名连翘败毒散。

双解散〔批〕(按此方治内外两感,发表攻里之剂)

治风寒暑湿,饥饱劳役,内外诸邪所伤。以致气血怫郁,变成积热,发为汗病、杂病、非此不除。但觉不快,便可用此通解。小儿疮疹,用此解去尤快。其大黄、芒硝、麻黄三味,对证旋入。自利去大黄、芒硝,自汗去麻黄。(即防风通圣散、益元散和合)

羌活冲和汤〔批〕(按此方治太阳膀胱经,辛凉发散之剂)

治春、夏、秋非时感冒暴寒,恶寒头痛,发热无汗,腰脊项强,脉浮而紧。此足太阳膀胱经受邪,是表证,宜发散,不与冬时正伤寒同治法。此法非独治三时暴寒。春可治温,夏可治热,秋可治湿。治杂证,亦有神也。可代麻黄桂枝汤,青龙各半等汤,乃太阳经神药也,又名神解散。

羌活(三钱,治太阳肢节痛,大无不通,小无不入,乃拨乱反正之主也)

防风(一钱五分,治一身尽痛,听君将命令而行,随所使引而至)

苍术(一钱,米泔制,雄壮,上行之气能除湿气,下安太阴,使邪气不传脾经)

川芎(一钱五分,治厥阴头痛在脑) 白芷(一钱五分,治阳明头痛在额)

黄芩(一钱,治太阳肺热在胸) 生地黄(一钱,治少阴心热在内)

细辛(三分,治少阴肾经苦头痛) 甘草(三分,缓里急,和诸药)

上锉,作一剂,生姜,葱白水煎,发汗热服,止汗温服。胸中饱闷,加枳壳、桔梗,去地黄。夏月加石膏、知母,名神术汤。作渴亦加之。如再不汗,加紫苏。喘加杏仁、桔梗。汗后不解,宜汗下兼行,加大黄,为釜底抽薪法。如欲止汗,去苍术,加白术,再不止,加黄 、桂枝、芍药立止。

麻黄汤〔批〕(按此方治太阳膀胱经无汗,辛温发表之剂)

治冬月正伤寒,头痛发热恶寒,腰脊项强,遍身骨节酸疼,脉浮紧而无汗。是足太阳膀胱经受邪,为表实证,当发表散邪。若头如斧劈,身如火炽者,宜用此方。

麻黄(去节,二钱) 桂枝(一钱三分) 杏仁(十四个) 甘草(六分)

上锉,作一剂,生姜三片,葱白三根,豆豉一撮,水煎热服,被覆取汗。如再不汗,加麝香半分,汗如雨注。

若服二三剂,汗不出者,死。

桂枝汤〔批〕(按此方治太阳膀胱经有汗,辛温实表之剂)

治冬月正伤风,发热头痛恶风,腰脊项强,浑身肢节疼痛,脉浮缓而自汗,是足太阳膀胱经受邪,为表虚证,当实表散邪,此汤无汗不可服。

桂枝(二钱五分) 芍药(二钱五分) 甘草(一钱)

上锉,一剂生姜三片,大枣二枚,水煎温服。如汗不止,加黄 。

葛根解肌汤〔批〕(按此方治阳明胃经,解肌之剂)

治足阳明胃经受证,目痛鼻干不眠,微头痛,脉来微洪,宜解肌,属阳明经病。其正阳明府病,别有治法。

干葛 柴胡 黄芩 芍药 羌活 白芷 桔梗 甘草

上锉,每服一两,生姜三片,枣一枚,石膏末一撮,水煎热服。

无汗恶寒,去黄芩,加麻黄。

小柴胡汤〔批〕(按此方治少阳胆经和解之剂)

治足少阳胆经受证,耳聋胁痛,寒热呕而口苦,脉来弦数,属半表半里,宜和解。此胆经无出入,有三禁,不可汗、下,利小便也。

柴胡 黄芩 半夏 人参 甘草

上锉,每服一两,生姜三片,大枣二枚,水煎服。小便不利,加茯苓。呕,加陈皮、竹茹、姜汁。胁痛,加青皮。左胁痛,加枳壳、赤芍药、牡蛎、桑白皮;右胁痛;加枳实、姜黄。痰多,加栝蒌仁、贝母。寒热似疟,加桂枝。渴,加知母,天花粉。齿燥无津液,加石膏。嗽,加五味子,金沸草。饱闷,加枳壳,桔梗。虚烦类伤寒证,加竹叶、炒粳米。本经与阳明经合病,加葛根、芍药。热入血室,男子加生地黄,女人加当归、红花。坏证,加鳖甲。若腹痛恶寒者、加芍药、桂,去黄芩。心下痞满,加黄连、枳实。若内热甚,错语心烦,不得眠,合黄连解毒汤。若脉弦数,无外证,内热甚,恶热烦渴饮水者,合白虎汤。若发热烦渴,脉浮弦而数,小便不利,大便泄泻,加四苓散。内热多者,此名协热,加炒黄连、白芍药。若脉弦虚,发热口渴,不饮水者,去人参,加麦门冬一钱半,五味子十粒。若脉弦虚,发热口渴,不饮水者,去人参,加麦门冬一钱半,五味子十粒。若脉弦虚发热,或两尺脉浮而无力,此必先因房事,或曾遗精,或病中精不固者,加黄柏、知母,酒炒各二钱,牡蛎二钱,名滋阴清热饮。若脉弦虚,发热口干,或大便不实,胃弱不食,加白术、茯苓、白芍药各一钱半。血虚发热,至夜尤甚,加四物汤各一钱。口燥舌干,津液不足,去半夏,加天花粉,麦门冬各一钱半,五味子十五粒。

桂枝大黄汤〔批〕(按此方治太阳脾经腹痛之剂)

治足太阳脾经受症,腹满而痛,手足温,脉要沉而有力。此因邪热以阳经传入阴经也。

桂枝 芍药 甘草 大黄 柴胡 枳实

上锉,生姜三片,枣二枚,临服,入槟榔磨水三匙。

大柴胡汤〔批〕(按此方解表攻里之剂)

治伤寒表证未除,里证又急,内实大便难,身热不恶寒,反恶热,宜此药通表里而治之。

柴胡(三钱) 黄芩(二钱五分) 半夏(二钱) 大黄(二钱) 芍药(一钱五分) 枳实(一钱五分)

上锉,作一剂,生姜三片,大枣二枚,水煎温服,以大便通利为度。如未利,再投。

黄连解毒汤〔批〕(按此方大解表里,清凉之剂)

治伤寒大热不止,烦躁口渴,干呕喘满,阳厥极深,蓄热内甚,及汗、吐、下后,其热尚未退者。

黄连 黄芩 黄柏 山栀(各二钱) 加柴胡、连翘(各一钱半)

上锉,一剂,水煎服。

六一顺气汤

治伤寒热邪传里,大便结实,口燥咽干,怕热谵语,揭衣狂妄,扬手掷足,斑黄阳厥,潮热自汗,胸腹满硬,绕脐疼痛,并皆治之。可代大小承气、谓胃承气、三一承气、大柴胡、大陷胸等汤之神药也。

柴胡 黄芩 芍药 枳实 浓朴 大黄 芒硝 甘草

上锉一剂,先将水二碗,滚三沸,后入药煎至八分,临服入铁锈水二、三匙。如潮热自汗,谵语发渴,扬手掷足,揭衣狂妄,斑黄便实,但属正阳明府症,根据本方。口燥咽干,大便实者,属少阴,根据本方。如下利纯清水,心下硬痛,属少阴,根据本方。如怕热发渴谵妄,手足乍冷乍温,大便实者属厥阴,根据本方。舌卷囊缩者难治,须急下之。若谵语发渴,大便实,绕脐硬痛,有燥粪也,根据本方。热病目不明,此神水已竭,不能照物,病已笃矣,急下之,根据本方。如结胸证,心下硬痛,手不可近,燥渴谵妄,大便实者,根据本方,去甘草,加桔梗、甘遂。伤寒过经,及老弱并血气两虚之人,或产后有下证,或有下后不解,或有表证尚未除,而里证又急,不得不下者,去芒硝。

蜜煎导法

治自汗,大便闭结不通,及老弱之人,日久燥硬,又难服峻利之剂者。炼蜜如饴,乘热拈如指大,长二寸许,两头如锐,纳入谷道中,良久下结粪,加皂荚末少许更效。如无蜜,以香油代之,效。

猪胆汁导法〔批〕(按此方治表里实热。通利之剂)

治阳明自汗,小便利,大便结,不可攻者。猪胆一枚,和醋少许,以竹管灌入谷道中,一时许通。

桃仁承气汤〔批〕(按此方治发狂便血之剂)

治热邪传里,热蓄膀胱,其人如狂,小水自利,大便黑,小腹满痛,身目黄,胆语燥渴,为蓄血证,脉沉有力,宜此下尽黑物则愈。未服前,如血自下者,为欲愈。不必服。

桃仁(十个,去皮) 桂枝(一钱半) 大黄(三钱) 芒硝(一钱半) 甘草(一钱)

上锉一剂,生姜三片,水煎去渣,入芒硝,再煎一、二沸温服,血尽为度。

白虎汤〔批〕(按此方治发渴之剂)

治身热而渴,有汗不解,或经汗过,渴不解者。

知母 石膏 甘草 粳米

上锉一剂,水煎,待米熟,去渣温服。如口燥烦渴,或发赤斑,根据本方加人参,名化斑汤。如秋感热之疫疠,或阳明下后,大便不固,热不退者,或湿温证,热不退而大便溏者,根据本方加苍术、人参,一服如神。

无汗脉浮,表不解,而阴气盛,虽渴不可用白虎汤,汗后脉洪而渴,里有热,乃可用。

三黄石膏汤

治阳毒发斑发黄,身如涂朱,眼珠如火,狂叫欲走,六脉洪大,燥渴欲死,鼻干而赤,齿燥,过经不解,已成坏症。表里皆热,欲发其汗,热病不退,又复下之,大便遂频,小便不利。亦有错治温症而成此症者。又有发汗后三焦大热,脉洪谵语不休,昼夜喘息,鼻时加衄,狂叫欲走。

黄连 黄芩 黄柏 山栀 麻黄 石膏 豆豉

上锉一服,生姜三片,细茶一撮,水煎温服。

三白饮 治伤寒时气,热极狂乱者,及发热不退。

鸡子(一个,用清) 白蜜(一大匙) 芒硝(三钱)

上合作一处,用凉水和下。如心不宁者,北人谓之心慌也,加珍珠末五分。

地龙水〔批〕(按此方治发狂之剂)

治阳毒伤寒,药下虽通,结胸硬痛,或发狂乱。大白颈地龙四条,洗净研烂,入生姜汁一匙,白蜜一匙,薄荷汁一匙,再入片脑半分,研匀,徐徐灌令尽。良久渐快,稳睡少顷,即与揉心下片时,再令睡,当有汗则愈。若不应,再投一服。

柴胡连翘汤〔批〕(按此方治伤寒谵语之剂) 治伤寒大热,谵语呻吟,睡卧不得。

柴胡 黄芩 枳壳 赤芍药 桔梗 连翘 山栀 栝蒌仁 黄连 黄柏 甘草

上锉,生姜三片,水煎温服。

泻心导赤饮〔批〕(按此方治不语之剂)

治伤寒心下不疼,腹中不满,大便如常,身无寒热,渐变神昏不语,或睡中独语,目赤唇焦,将水与之则咽,不与则不思,形如醉人,俗医不识,呼为死证,遂以针灸误人多矣,殊不知邪热传入少阴心经也。因心火上炎而逼肺,所以神昏,名越经证。

山栀子 黄芩 麦门冬 滑石 人参 犀角 知母 茯神 黄连(姜汁炒) 甘草

上锉一服,生姜一片,枣二枚,灯心二十茎煎。临服。人生地黄汁三匙。

消斑清黛饮〔批〕(按此方治发斑之剂)

治热邪传里,表实表虚,血热不散,热气乘虚出于皮肤而为斑也。轻如疹子,重则如锦纹,重甚则斑烂皮肤。或本属阳,误投热药,或当汗不汗,当下不下;或汗下未解,皆能致此,不可发汗,重令开泄,更加斑烂也。其或大便自利,怫郁短气,燥粪不通,斑如墨,皆不治。汗下不解,足冷耳聋,烦闷咳呕,关前阳脉洪大,便是发斑之候。

柴胡 玄参 黄连 知母 石膏 生地黄 山栀子 犀角 青黛 人参 甘草

上锉一服,生姜一片,枣二枚,水煎入醋一匙服,大便实,去人参,加大黄。治赤斑,用独脚乌 根研酒服,神效。

茵陈汤

治阳明里热极甚,烦渴热郁,留饮不散,以致湿热相搏,而身发黄胆。但头汗出,身无汗,小便不利,渴饮水浆,身必发黄,宜茵陈汤调下五苓散,通利大小便,立效。

茵陈(去梗,五钱) 大黄(二钱五分) 山栀子(五个)

上锉一剂,水煎服,以利为度。

治伤寒发黄。目不识人。(黄宾江传)

生葱火煨熟,去粗皮,扭出汗,蘸香油,点目两 。

三川刘尚书 治湿热发黄,死在旦夕。

用乌骨白雄鸡一只,干 去毛,破开,刳去肠杂,刀切烂,铺心胸间,黄退病愈,神效神效。

小陷胸汤 治小结胸,心下痞满而软,按之则痛。

黄连(二钱,炒) 半夏(五钱) 栝蒌仁(三钱)

上锉一剂,生姜三片,水煎,不拘时服。

开胸散 治结胸。

柴胡 黄芩 半夏 枳实 枯梗 黄连 栝蒌仁 山栀子 甘草

上锉一剂,生姜三片,水煎温服。

玄参升麻汤〔批〕(按此方治咽痛之剂)

治伤寒失下,热毒在胃,发斑咽痛,甚则谵语。

玄参 升麻 甘草(炙,三钱) 加石膏、知母。

上锉一剂,水煎温服。

栀豉汤〔批〕(按此方治懊 之剂)

治汗、吐、下后,心烦满闷或痛,头微汗,虚烦不得眠,又复颠倒。心中懊 ,乃燥热怫郁于内也。

山栀子 淡豆豉

上锉一剂,水煎服。烦躁者,不得眠也,懊 者,郁闷不舒之貌也;烦者,火入肺也;躁者,火入肾也,故用栀子以治肺烦,豆豉以治肾躁。呕哕加生姜,陈皮。有宿食而烦躁者,加大黄。下后腹满而烦躁,加枳实、浓朴。下后身热而烦,加干姜、甘草。瘥后劳复,加枳实。

竹叶石膏汤

治伤寒已经汗、下,表里俱虚,津液枯竭,心烦发热。气逆欲吐,及诸烦热,并宜治之。

石膏(二钱) 半夏(一钱五分) 麦门冬(去心,一钱) 人参(一钱) 甘草(一钱)

上锉一剂,青竹叶、生姜各五片,粳米百余粒,煎服。热极发狂,倍石膏、知母。呕,加生姜汁。

温胆汤〔批〕(按此方治不眠之剂) 治虚烦不得眠。

陈皮(去白) 半夏(制) 茯苓 枳实(炒,各二钱) 竹茹(一钱) 甘草(五分) 加酸枣仁(炒,二钱)

上锉一剂,生姜三片,水煎温服。如心胆虚怯,触事易惊,加麦门冬、柴胡、人参、桔梗。

柴胡升麻汤〔批〕(按此方治声嘶之剂) 治伤寒咳嗽声嘶,或咽喉痛。

柴胡 黄芩 半夏 升麻 干葛 枳实 桔梗 知母 贝母 玄参 桑皮 甘草

上锉一剂,生姜三片,水煎温服。

柴胡竹茹汤 治伤寒潮热作渴,呕逆不止。

柴胡 黄芩 半夏 竹茹 知母 甘草

上锉,生姜一片,水煎服。

柴胡枳桔汤〔批〕(按此方治喘咳之剂) 治伤寒胸胁痛,潮热作渴,痰气喘。

麻黄 杏仁 桔梗 枳壳 柴胡 黄芩 半夏 知母 石膏 干葛 甘草

上锉一剂,生姜三片,水煎温服。

解热下痰汤(云林制)〔批〕(按此方治痰嗽之剂) 治结胸痰热气滞,咳嗽失声。

紫苏子 白芥子 枳实 黄连 黄芩 黄柏 栝蒌仁 石膏 杏仁 乌梅 桔梗

上锉一剂,生姜三片,水煎温服。

瓜蒂散〔批〕(按此方治痰喘上吐之剂) 治伤寒痰壅脑膈,昏不知人,以此吐之。

甜瓜蒂(炒,一钱) 赤小豆(一钱)

上为末,每服一钱,豆豉煎汤调服,以吐为度。

定心汤(秘方)〔批〕(按此方治心慌之剂) 治伤寒瘥后心下怔忡。

生地汁、童便各半盏,二味和合,重汤煮数沸服。

治伤寒瘥后交接,复发欲死,眼不能开,口不能语。

栀子三十枚,水三升,煎至一升服,

(0)

相关推荐

  • 柴胡系方剂(2)柴胡桂枝汤

    乔巴小一笔记 把中医重点整理给你看 239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点击上方卡片关注我

  • 收藏 病机版《伤寒论》(二),开启伤寒论奥秘的一把新钥匙!!

    张胜兵中医 2021-08-25 ↑ 点击上方 "张胜兵中医" 关注 长按图中二维码,关注"张胜兵中医",每天为您分享精彩中医文章和医案! 上一篇文章是关于太阳 ...

  • 《伤寒杂病论》“辨六病”方证集(第一篇)

    老中医理度居士 第一篇 阳病类 第一章 太阳(单一)病类方证 (一)桂枝证类方证 1.桂枝汤方证:(太阳) 要点:发热,汗出恶风,脉浮缓,表虚证. 1)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浮缓,浮弱者. 2)病 ...

  • 伤寒六经用药诀

    至道汇 昨天 痔疮 牙痛 伤寒症传变六经必须熟认 霜降以后春分前,伤寒即病六经②传,传过六经当自愈③,请观素问④不虚言.若然两感伤寒症,一日两经表里病,水浆不入不知人,六日之间当殒命.是故伤寒不服药, ...

  • 黄煌经方言论精辟 伤寒总结性讲解

    一.黄煌经方言论精辟 1 舌苔不必过于在意.在杂病中,舌质比舌苔重要:体型体貌比脉象重要:精神状态比主诉重要. 2 本人研究经方 的着眼点,可能更重视整体,重视'人'的感受. 3 经方是中医学的一支流 ...

  • 刘渡舟:解析伤寒里的六个载药上浮经典方

    <伤寒论>中具有"载药上浮"作用的共有六方:三物白散.栀子豉汤.瓜蒂散.大陷胸丸.调胃承气汤.大柴胡汤. 六方的治疗不尽相同,药物也有所差别,但从某种程度讲都和&quo ...

  • 谨记“固护阳气”,治疗“夹阴伤寒”

    杏林飘香 公众号 导读:今天跟着朱莘农先生学习治疗夹阴伤寒证. 此证(夹阴伤寒)用药,当处处卫护阳气.古人谓:伤寒伤人之阳. 于此证尤须特别强调,凡甘寒伤阳,香燥破气之品,切须忌用. 苦寒药惟知柏最为 ...

  • 这位近代伤寒学家郑火神,善用四逆汤

    清代,川省名医辈出,但能卓然成家,著书立说以传世的,实为少见.直至晚清,成都医林中才出了个郑钦安.他长期致力于<伤寒论>研究,善用经方治病.为近代具有代表性的伤寒学家. 尤其善用大剂量姜( ...

  • 远怀说伤寒(24)——条文三十、卅一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 从今天开始,我们讲讲太阳病的中篇,这是条文最多,方剂也最多,达38首.上篇主要讲太阳病中要类型之一的太阳中风--桂枝汤证及相关变证,在最后还举例了如何"观其脉症,随证治之 ...

  • 【自学中医必背】伤寒、金匮要背的条文!(别管为什么只管背)

    太阳病篇 1.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2.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3.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 太阳病本证 一 中风表 ...

  • “黑话”白云阁版伤寒经方(十)脏结 癌症 肿瘤物语

    不管是桂林本还是宋本,六经中的篇章,我大抵是挑着论述,一些简单方剂不会解读,不过最后总结的时候会罗列出来.各个篇章框架也会详细的论述一下,有些是我不常用到,或者我认为大家自己可以读书就能看懂的,比如像 ...

  • 伤寒六经辨证概要太阳主表,阳明主里,少阳...

    伤寒六经辨证概要 太阳主表,阳明主里,少阳主半表半里,而三阴病统属于里:三阳病多属热属实:三阴病多属寒属虚.但三阳有寒证:三阴亦有热证.腑病轻,脏病重,三阳病证以六腑病变为主,三阴病证以五脏病变为主. ...

  • 黄耳伤寒

    黄耳伤寒     [概述]     概念  由于脓耳失治而出现高热头痛,神志不清.抽搐,项强等症状.称为黄耳伤: 寒.是脓耳变症的重候.本病相当于化脓性中耳炎颅内并发病的危重阶段,若治之不及 时.每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