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舞九天——湖南省博物馆楚文化
彩绘对凤纹漆圆耳杯 战国(公元前475—前221年)
长径15.7、宽径10、高3.3厘米
1982年湖北江陵马山1号墓出土
荆州博物馆藏
耳杯是古代用来盛酒或盛羹的器具,外形多为椭圆形,两侧附有双耳。由于其双耳颇似鸟之羽翼,故而古人又称之为“羽觞(shāng)”。耳杯最早出现于东周,一直沿用至魏晋,以战国时楚人制作的漆耳杯最为精美。楚人宴饮多以双手捧执耳杯相互敬酒,若能伴以音乐鼓瑟,则宾主更能尽兴。《楚辞》曰:“瑶浆密勺,实羽觞兮”;《礼记·投壶》亦云:“请行觞”,即举杯劝酒之意。这种儒风雅俗传至东晋王羲之时,演变成饮酒赋诗的“曲水流觞”活动,传为千古佳话。
漆耳杯造型上有圆耳、方耳之分,还有带流杯和豆形杯等异形杯。其纹饰丰富多彩,花鸟鱼龙、花草枝蔓等皆是楚人擅长的题材,但主流纹饰仍以凤鸟居多。对凤纹漆耳杯,用朱红、黄、浅黄、金粉彩绘首尾相连的双凤,全图华丽,柔美中透出力量。
兽面纹玉琮 战国(公元前475-前221年)
高5、宽6厘米
1978年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出土
湖北省博物馆藏
玉琮是一种内圆外方的柱形玉器,表天圆地方,分别象征天、地。文献记载和考古发掘表明,玉琮的功能和意义有两方面:一是作为祭祀用的礼器,即《周礼》所说的“以黄琮礼地”,它是一种祭祀苍茫大地的礼器;二是权势和财富的象征,有玉琮出土的墓葬规格高,规模大,随葬品较丰富。战国以后玉琮较少出土。
此件玉琮为和田青白玉制成,器表四面各刻一个狰狞的兽面纹,雕工精致,出土时平置于墓主头顶左侧。玉琮多光素无纹,此件是战国时期唯一有纹饰的玉琮。《周礼·考工记·玉人》有“瑑(zhuàn)琮八寸,诸侯以享夫人”之说,“瑑”即纹饰的意思。此琮能证明《周礼》所述瑑琮的真实性。此句之意是将瑑琮献于所朝聘君之夫人。
组玉佩(26件) 战国(公元前475-前221年)
湖北荆州熊家冢墓出土
荆州博物馆藏
组玉佩是服饰的组成部分。大型组玉佩为西周首创,是由多件玉器串联组成悬于身上的佩饰玉。其主体多以璜、牌形饰、管、珠等串联而成。春秋战国时期的楚国贵族,仍盛行饰以华丽的组玉佩,表现其高贵身份。不同的是,他们以丝绶串联各式璜、璧、环、龙凤虎形佩等作为主要构件,且多成组对称使用。这些组玉佩的构件,既可单独作为佩件,又可成组串联,且更添富贵气息。考古发掘显示,社会地位越高的贵族,所佩戴的组玉佩串饰愈复杂愈长,制作愈精巧;身份较低者,佩饰就变得简单而短小了。此种现象的背后则与当时贵族间所标榜的步态有关,身份愈高,步子愈小,走得愈慢,愈显得气派出众,风度俨然。而带上长长的组玉佩不便疾行,贵族们则步履徐缓,由此反衬其高贵身份之矜庄。可见,组玉佩的功能作用是节步,其礼仪意义是表示身份。这套组玉佩由璧、璜、环、龙形佩等26件串联而成,件件雕琢异常精美。据考证,其主人为战国时期地位显赫的楚国贵族。
玉璧与龙形玉佩 战国
1965年湖北江陵望山2号墓出土
湖北省博物馆藏
透雕双龙形玉佩 战国
长11.3厘米
湖北荆州熊家冢出土
荆州博物馆藏
玉覆面 战国(公元前475-前221年)
长20、宽13.9、厚0.25厘米
1997年湖北江陵秦家沱1号墓出土
荆州博物馆藏
覆面为葬玉。葬玉是指专门为保护尸体而制作的玉器。古人认为,以玉殓葬,可保护尸身不腐,使魂魄复活再生。“金玉在九窍,则死人为之不朽。”据《仪礼·士丧礼》载,周代关中及中原一带流行以丝质的冥目覆盖死者面部的风俗。一些冥目上面缝缀若干小玉片,组合成人面形象,学者们称之为玉覆面或玉面罩。这种由小玉片组成人面的玉覆面在楚文化区迄未发现。然而此件玉覆面以整块大玉片制作,发、眉、耳、鼻及胡须为阴刻,眼、口及鼻孔为镂空,周缘有8个小圆孔供缝缀于冥目上之用。出土时覆盖在死者面部。据考证,墓主当为中原人或秦人,长期生活于楚地,虽为楚人同化,但仍受原籍文化的一些影响。像这样用一块整玉制成的覆面,是迄今为止我国发掘出的唯一用整块玉做成的丧葬面具,弥足珍贵。
谷纹玻璃璧 战国
直径11.5厘米
1965年长沙梅子山6号墓出土
湖南省博物馆藏
云纹玉梳 战国
长9.6厘米
1978年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出土
湖北省博物馆藏
木雕虎座立凤 战国
通高108厘米
2000年湖北荆州天星观2号墓出土
荆州博物馆藏
青铜鹿角立凤 战国(公元前475—前221年)
通高143.5厘米
1978年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出土
湖北省博物馆藏
作为“曾侯乙作持用终”(见鸟喙右侧铭文)的重器之一,鹿角立凤出土时置于主棺东侧。它由凤鸟、鹿角、座板以榫卯连接组装而成,可自由拆卸。这是目前所见楚国最大的青铜动物雕像之一。
楚地流传着各种有关于凤鸟的神话传说。《庄子·逍遥游》记载“鲲(kūn)鹏展翅”:鲲鱼化为鹏鸟,振翼拍水,水浪远达几千里,乘风高飞,扶摇直上九万里。这种似鹤非鹤,似鹿非鹿,构成一种非禽非兽、禽兽合一的超现实的复合动物形象,一般认为是古代风神飞廉。飞廉是凤的别种,楚人把它当做风神。屈原《楚辞·离骚》有诗句:“前望舒使先驱兮,后飞廉使奔属”,意即“月神望舒在前面引路,风神飞廉在后面助力”。此器可能被巫师当成沟通人、鬼、神的灵媒。
持剑木俑 战国
高52厘米
长沙近郊战国墓出土
湖南省博物馆藏
木雕龙纹苓床 战国
长177厘米,宽43.5厘米
1953年长沙仰天湖25号墓出土
湖南省博物馆藏
攫蛇铜鹰 战国(公元前475—前221年)
通高17、长24.7厘米
1933年安徽寿县朱家集楚王墓出土
安徽省博物馆藏
方形底座之上浮雕鹰在攫取到蛇后腾空而起的瞬间情景:一只双翅伸展疾飞的鹰,双爪紧紧攫住一条单头双身蛇,蛇在鹰爪之下奋力挣扎,身躯极度扭曲,作盘绕弯曲之状。
神话传说中,蛇类狞恶怪异,蛰(zhé)居阴湿的地下,袭击伤害人畜,而双身蛇更被认为是不祥之物,它会给人类带来旱灾和饥馑。此物本意,可能带有祈求风调雨顺的寓意。《韩非子·十过》记载了黄帝合鬼神于泰山时动物护卫盛况:“虎狼在前,鬼神在后,腾蛇伏地,凤凰覆上。”而鸟蛇相斗,蛇制于鸟,象征征服凶险。墓中随葬此物件,可能被当做辟邪压胜、逢凶化吉之神物。
彩绘木雕卧鹿 战国(公元前475—前221年)
通高96.8厘米
2002年湖北枣阳九连墩2号墓出土
湖北省博物馆藏
鹿整体圆雕成反首盘曲状,头上插有一对真鹿角。通体髹黑褐色漆,彩绘斑纹。造型生动别致,色泽鲜艳,表现出鹿恬静安详的神态。
鹿是实角动物,几乎所有雄鹿都长角,年年脱落,年年生长,各式各样,蔚为大观。鹿这种生性警觉、温顺可爱的动物,不仅是先人主要的狩猎对象,是宗教仪式中的重要祭物,还被楚人视为具有特殊生命力的神物,能给人们带来吉祥、幸福和长寿。与中原及北方地区受外来文化影响常将动物翼化不同,南方的楚人将动物角化,不论是神禽还是异兽都被添加上了一对神秘的鹿角。墓中随葬木雕卧鹿,可能是把它当成为死者祈福的吉祥动物。
彩绘木雕单头镇墓兽 战国
高97厘米
1980年湖南临澧九里1号墓出土
湖南省博物馆藏
木雕双头镇墓兽 战国
高52厘米(未计角)
1986年湖北江陵雨台山6号墓出土
湖北省博物馆藏
木雕双头镇墓兽 战国(公元前475—前221年)
高170厘米
1978年湖北江陵天星观1号墓出土
荆州博物馆藏
镇墓兽背向的双头曲颈相连,两只兽头雕成变形龙面,巨眼圆睁,长舌伸至颈部。两头各插一对巨型鹿角,鹿角杈桠横生,枝节盘错,转侧变幻,意象极为奇异生动。通体髹黑漆后,彩绘兽面纹、勾连云纹、几何形方块及菱形纹等,显得神秘而魔幻。这是楚墓镇墓兽造型中最为怪诞、最为壮观的一件。
漆羽人 战国(公元前475—前221年)
通高65.7、器座通高17.6、长50.3、宽32.8厘米
2000年湖北荆州天星观2号墓出土
荆州博物馆藏
羽人是楚国巫风最盛时代最具创意的木雕作品。它长着人的身形,却有着鸟的尾巴和爪子,腿上还依稀可以分辨出羽毛的麟状。他站在一只凤鸟头顶,立在蟾蜍底座之上,造型十分怪异奇特。
羽人的出现与楚地流行的宗教信仰和神话传说有关。屈原《楚辞·远游》:“仍羽人于丹丘(昼夜常明的地方)兮,留不死之旧乡(神灵的居所)。”《山海经》中曾有记载,在楚的发源地荆山,“其神状皆鸟首而人面”,更提到“羽民国”有“不死之民”。发展到汉代,羽人与仙人联系在一起,成了长生不老的象征。羽人被当做天上的神灵,蟾蜍代表月亮之精,凤鸟是飞翔于天地之间的神鸟,羽人又是变化莫测的神人,三者合而为一,寄托楚人遨游九天、生命永恒的愿望。
人物御龙帛画 战国(公元前475—前221年)
长37.5、宽28厘米
1973年长沙子弹库1号墓出土
湖南省博物馆藏
丧葬中使用的“魂幡”,出土时平放在椁盖板与外棺中间的隔板上。画面正中绘头戴高冠、身穿博袍、腰佩长剑的男子,当为墓主人形象。他侧身立于龙身,头顶有一华盖;龙昂首卷尾,弓身成舟,舟尾立鹤(凤),舟旁有一鲤鱼随行。人物衣着的飘带、华盖的垂穗都表示了风动的方向,可见龙舟迎风前进的态势。
画面简洁而颇具神秘意味,大多数学者认为是一幅“引魂升天”图。楚人迷信人的灵魂可以四处游荡也可以归天为神,这种“魂幡”源自于楚地为死者招魂的习俗,可能被巫师当成“招魂复魄”、“魂归天为神”的转换法器。帛画线条流畅舒展,人物形象生动传神,不愧为中国早期肖像画的杰出代表,人们将其与“人物龙凤帛画”一起并称为先秦绘画艺术中的双璧。
人物龙凤帛画 战国(公元前475—前221年)
长31、宽22.5厘米
1949年长沙陈家大山楚墓出土
湖南省博物馆藏
帛画是指绘在细绢上的图画。画面描绘一个高髻细腰、广袖长裙的贵族女子,当为墓主人形象;她侧身站立在一弯月状物上,合掌祈求,头顶凤鸟展翅,前方夔龙升腾。
关于该帛画的用途,多数学者认为是龙凤导引灵魂升天的“魂幡”,出殡时引为前导,葬时放入棺椁。这种“魂幡”,在楚墓中首次发现,著名的长沙马王堆汉墓T形帛画与之有着一脉相承的关系。与古代埃及人相信灵魂与遗体同在的观念不同,楚地流行魂魄二元观念,认为人死之后魂气归天为神,形魄入地为鬼;与周人“敬鬼神而远之”不同,楚人“敬鬼神而娱之”,巫师通过祭祀或歌舞沟通人与鬼神,魂幡就成为巫师导引灵魂升天的法器。这种楚地葬俗,在江南地区一直延续至今
藏家群
找对圈子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