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P波的三维空间分布
在地震学上,把向上振动的P波记为“+”号,它是一种压缩波,给人以来自地下的一个突然挤压的感觉。把向下振动的P波记为“-”号,它是一种膨胀波,给人以突然拉伸的感觉。
在对地震的早期研究中,人们就已注意到P波到达时地面的初始振动,有时是向上的,有时是向下的。20世纪的10~20年代,许多地震学者在日本和欧洲的部分地区几乎同时发现,同一次地震在不同地点的台站记录,所得的P波初动方向呈四象限分布。研究者们发现,只要记录足够多,且台站对应点S在震源球面上的分布范围足够广,则总可找到两个互相垂直的大圆面,将震源球面上的正、负号分成四个部分,即四象限分布。[15]
在地震波发射模型中,P波是一维线性波,初动方向呈二象限分布;那么,在实际观测中,为什么会出现四象限的分布特征呢?下面就来解答这一问题
波源G点所受到的力,是由震源传递过来的。在推导P波和S波的起源时,为了简明起见,只设定了一种作用力,即舌岩体向上作用产生的撞击力。而震源体脱落时,舌岩体存在多种运动形式,震源向上传输的作用力不应该只有一种;如果存在两种以上力的作用,那么,由此所产生的P波,其初动方向就会表现出多象限的分布特征。
为了阐明震源的结构性运动,要建立一个地震区位结构模型。在两碰撞板块的交汇地带,设立一个三维坐标系,把Z轴设定在板块碰撞的边界线上。MN表示舌岩体上的断裂带,MN以下部分为震源体。设舌岩体从M点开始张裂,到N点为止完全断裂,震源体发生脱落,N点即是震源所在位置。根据地震学的定义,MN在X轴上的投影,称微观震中;它是一个点状震源,也是通过仪器测定出来的震中,又称理论上的震中。MN中心在Z轴上的投影,称宏观震中;它是极震区的几何中心,是整个地震破坏最严重的的地区。
参考图示:
地震发生时,震源体沿断裂带MN脱落,断裂带以上的部分,即余下的母体板块将产生重力反弹现象,导致弹性运动。母体板块的弹性运动有两个分量,一个运动分量垂直于板块平面,另一个运动分量与板块平面相平行。来自震源的这两个运动分量,对岩石层中的G点分别产生了不同的作用效应。
第一运动分量,在纵向方向上,由于下潜板块向下弯折呈弓形,蕴含了巨大的弹性势能;因此,震源体脱落时,弓形的岩石层就会像跳板一样向上弹起,发生弹性振动。
在震源N点,由于震源体脱落重力反弹,产生了向上的作用力F,F力大小等于震源体重量减去岩浆流产生的浮力。F力在板块平面和垂直板块平面方向可以分解为两个力F1和F2,F1力和F2力分别产生了以下作用效应:
F2力沿着板块向上传递,到达舌岩体与岩石层的结合部位G点,对地壳岩石层产生作用。在地震波发射模型中,所讨论的就是F2力的作用效应。它以一定的倾角作用于岩石层,使岩石层振动并发射出弹性振动波,之后分别转换为P波和S波,标记为P0波和S0波。P0波传播方向与F2力的作用方向相同,通过测定P0波的传播方向,也可以反推出舌岩体的倾角。
如果把三维坐标系(XYZ)围绕OZ轴逆时针转动θ角,使XOZ面与母体板块板面重合,就可以得到一个新的三维坐标系(X'Y'Z')。在新的三维坐标系(X'Y'Z')中,P0波沿着X'轴传播,X'轴正方向传播的是P0(+),X'轴负方向传播的是P0(-);表明P0波初动方向以Y'OZ'平面为界,呈二象限分布。
F1力垂直于板块平面,转化为弹性力,使母体板块在垂直板面的方向上发生弹性运动。F1力对G点的力矩作用为:
M1=F1×L;(L为舌岩体的纵向长度)
在力矩M1的作用下,岩石层G点产生振动,也会发射出弹性波,并转换为P波和S波,标记为P1波和S1波。P1波的传播方向与F1力相同,在新三维坐标系(X'Y'Z')中,P1波沿着Y'轴传播,Y'轴正方向传播的是P1(+),Y'轴负方向传播是P1(-);表明P1波初动方向以X'OZ'平面为界,呈二象限分布。
第二运动分量,在横向方向上,下潜板块是一个扁平状岩体,跨度可达几百公里。在断裂带MN张裂过程中,下潜板块的重心将发生偏移,处在侧向倾斜状态。震源体脱落时,母体板块会像钟摆一样,平行于板块平面方向左右摆动。
在震源N点,使母体板块发生摆动的作用力是F力的分量,用F'表示,F'力大小用公式表示为:
F'=Fsinα;(α为侧向倾斜角)
F'力对G点的作用力矩为:
M2=F×Lsinα;
同样道理,在力矩M2的作用下,岩石层G点产生振动,发射出弹性波,并转换为P波和S波,标记为P2波和S2波。P2波的传播方向与F'力相同,在新三维坐标系(X'Y'Z')中,P2波沿着Z'轴传播,Z'轴正方向传播的是P2(-),Z'轴负方向传播是P2(+);表明P2波初动方向以X'OY'平面为界,呈二象限分布。
上述三种纵波传播方向各不相同,其中,P0波和P1波的传播方向与舌岩体的倾角θ有关。参照贝尼奥夫带倾角,如果θ取值为45°,那么,相互垂直的P0波和P1波都将射向地表面。P2波沿Z'轴传播,相当于在水平方向沿着地壳岩石层传播。因此,在震中以外的地区,能够观测到的是P2波和P0波组合,或P2波和P1波组合。以P2波和P1波组合为例,P1波垂直于板块平面传播,初动方向以板块平面为界,呈二象限分布。P2波平行于板块平面传播,初动方向以垂直于板块的平面为界,呈二象限分布。在实际观测中,是无法区分P2波和P1波的,所观测到的P波初动方向是P1波和P2波的组合效应,因此,呈现出四象限的分布特征。
综上所述,地震过程中,在舌岩体的作用下,波源G点将同时发射出三组弹性波。第一组弹性波转换为P0和S0波,P0波沿X'轴传播,S0波在Y'OZ'平面内传播。第二组弹性波转换为P1波和S1波,P1波沿Y'轴传播,S1波在X'OZ'平面内传播。第三组弹性波转换为P2波和S2波,P2波沿Z'轴传播,S2波在X'OY'平面内传播。三组P波分别占据新三维坐标系(X'Y'Z')三个坐标轴,传播方向相互垂直。三组S波分别占据新三维坐标系(X'Y'Z')三个坐标平面,三个传播平面也相互垂直。这就是P波和S波的三维空间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