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三百首》五言绝句 (3卷) 选入37篇古诗
中国是诗的国度,唐朝是中国诗歌的巅峰。唐诗对中国文学的影响极为深远,历朝历代的文人视唐诗为圭臬,奉唐人为典范。唐诗与宋词、元曲并称,题材宽泛,众体兼备,格调高雅,是中国诗歌发展史上的奇迹。
目录:
五言绝句 (1)
五言绝句 (2)
五言绝句 (3)
五言绝句 (1)
鹿 柴
王 维
空山不见人, 但闻人语响。
返影入深林, 复照青苔上。
作者有《辋川集》诗二十首,本书共选二首,此为其一。前有序,列举孟城坳、华子冈、文杏馆等二十景,每首都有裴迪“同咏”,大概当时想自为一帙的。
一二两句写幽静却又非寂灭,唐汝询所谓“幽中之喧也”。
写感觉,捉印象,是王维诗一大特色。
竹里馆
王 维
独坐幽篁里, 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 明月来相照。
这也是《辋川集》诗之一,在绝诗中是“古绝”。
作者在竹林深处弹琴长啸,这情趣是别人不易领会的,倒是明月能够懂得,所以来相照了。
送 别
王 维
山中相送罢, 日暮掩柴扉。
春草年年绿, 王孙归不归。
山中送别,回来闭门后,心情就寂寞起来,也更加想念了。惜别的深情,却体现在看似平淡的两句话里。
相 思
王 维
红豆生南国, 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 此物最相思。
据唐范摅《云溪友议》所记,安禄山之乱,玄宗奔蜀,乐工李龟年流落湘中,曾于采访使筵上唱“红豆生南国”及“清风明月苦相思”两诗,在座的人听了,莫不南望玄宗所在而惨然。
但王维写此诗时只是托物以寄相思,作为抒情诗看,那种感情也还是健康的。
杂 诗
王 维
君自故乡来, 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 寒梅著花未?
原诗共三首,此为第二首。合而观之,似是女方家住孟津河边,男方旅居江南。看到从江南来的船,便隔河托带个口讯。船又回到了江南,就把口讯转达了,男方又问带口讯的人,绮窗前的寒梅可曾开了。于是对方紧接着回答说: 不但寒梅开了,鸟也啼了,阶前的青草也长出来了,可是这春色只能使她伤心。
另两首并录于下:
家住孟津河,门对孟津口。常有江南船,寄书家中否。
已见寒梅发,复闻啼鸟声。愁心视春草,畏向玉阶生。
送崔九
裴 迪
归山深浅去, 须尽丘壑美。
莫学武陵人, 暂游桃源里。
【作者介绍】
裴迪,关中人。与王维同居终南山,以诗唱和。天宝后为蜀州刺史。又与杜甫、李颀友善。曾为尚书省郎。其诗也以在辋川诸作为佳。
诗是劝崔九既要隐居,必须坚定,入山后,无论深处浅处,都要尽赏丘壑之美,莫学武陵人之暂游即出,因为当时正有些“终南捷径”之类的假隐士。
终南望余雪
祖 咏
终南阴岭秀, 积雪浮云端。
林表明霁色, 城中增暮寒。
雪霁后寒气反重,因此而想到城中人的受冻,和罗隐《雪》诗的“长安有贫者,为瑞(瑞雪)不宜多”同意而蕴藉。
据《唐诗纪事》,此诗本为应试而作,应是律体,所以末两句是对的,作者却写了四句就交给考官,人家问他下半首,他说:“意尽。”也实在尽得恰好。
宿建德江
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 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 江清月近人。
一首小诗,写出一个境界。三四两句中的情景,从前在水乡坐过船的人,可能也有这种感觉。诗里没有用秋字,但野旷加上江清,秋色就萦绕在读者眼前了。
月近人的近,也可解作亲近的近。因为是在枯寂的旅途中,一月临江,也倍有亲近之感,犹杜甫的“江月去人只数尺”。
这首诗,也可看做截五律之上半首。
春 晓
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一场风雨,不知道给春花带来多少灾难。幸喜天已晴了,处处都有鸟儿们在啼唱。
字数不多,语言浅明,含意却曲折深远。这就是好诗。
夜 思
李 白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二十个字,抵得了多少话。感人语正不在多。不少人在儿童时代就读过无数遍,后来离乡他去,读来仍然感到新鲜亲切,就因为大家都有一个故乡。沈德潜所谓“旅中情思,虽说明却不说尽”。
看了这首诗,也想起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来。一个是因明月而疑霜,因霜而思乡;一个是连月亮也不及故乡之明。
怨 情
李 白
美人卷珠帘, 深坐颦蛾眉。
但见泪痕湿, 不知心恨谁。
李白另有一首七言的《怨情》,写一个因丈夫恋新负旧的弃妇的怨情,和这首诗的主题有相似处。
末句“不知心恨谁”,虽未明说,但实际已对读者作了暗示。
八阵图
杜 甫
功盖三分国, 名成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 遗恨失吞吴。
杜甫初到夔州时作。刘备的伐吴,关系到蜀国的得失极大,诗的第四句,也可看做是对刘备晚年的微词。
此诗也可看做截五律的后半首。
登鹳雀楼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作者介绍】
王之涣(688—742),字季凌,原籍晋阳(今山西太原市),其高祖时已迁绛州(今山西新绛)。曾任衡水主簿,因被诬解官,家居十五年,复出任文安(今属河北)县尉,卒。葬于洛阳。
他早年负侠气,每击剑悲歌,放禽纵酒,又家居绛郡,这和他诗歌中表现的气息也相吻合,墓志铭也说:“尝或歌《从军》,吟《出塞》,噭兮极关山明月之思,萧兮得易水寒风之声。”这些诗,当时是“传乎乐章,布在人口”,但存于《全唐诗》中的只有六首了。即此六首,便足传世,王世贞且以《出塞》为唐人七绝第一。又如《送别》之“杨柳东门树,青青夹御河。近来攀折苦,应为别离多”,也可诵。
1961年8月号《文物》曾刊《唐故文安郡文安县尉太原王府君墓志铭并序》,这里的生卒年等即据墓志。
一首二十字的小诗,却写出了那么雄浑浩茫的气魄,也写出了宇宙之无限。末了两句,一直被人们作为一种追求崇高的精神世界的象征。
沈德潜云:“四语皆对,读去不嫌其排,骨高故也。”
又,沈括文中的畅当,据1979年版《唐诗别裁集》卷十九校记所考,应作畅诸。诸,汝州人,官许昌尉。
送灵澈
刘长卿
苍苍竹林寺, 杳杳钟声晚。
荷笠带斜阳, 青山独归远。
诗似是写灵澈将远行,作者到竹林寺去送他。第三句的“荷笠”,就写出了行僧模样。
灵澈去的地方,可能是沃洲山,可与后面的《送上人》参看。诗题也一作《送灵澈上人》。
五言绝句 (2)
弹 琴
刘长卿
泠泠七弦上, 静听松风寒。
古调虽自爱, 今人多不弹。
诗是感慨世无知音,故古调冷落,实有自伤意。作者另有《客舍赠别韦九建赴任河南》,中云:“清琴有古调,更向何人操。”命意相同,也正是刘诗之短。
送上人
刘长卿
孤云将野鹤, 岂向人间住。
莫买沃洲山, 时人已知处。
诗中的上人就是前首的灵澈,权德舆有《送上人庐山回归沃洲序》,刘禹锡《送僧仲剬东游末句呈澈》诗,也有“一旦扬眉望沃洲”句,都是指灵澈。末两句意谓,如果你要隐居学道,就莫到那种名山去,这会让人们知道你的居处。用意和裴迪《送崔九》相似。
秋夜寄丘员外
韦应物
怀君属秋夜, 散步咏凉天。
空山松子落, 幽人应未眠。
韦应物在苏州时,曾屡与丘丹往还。《唐诗纪事》中曾录韦、丘唱和诗数首。这时丘丹在临平山学道。
施补华《岘佣说诗》谓此诗“清幽不减摩诘,皆五绝之正法眼藏也”。意为五绝中的正统。
听 筝
李 端
鸣筝金粟柱, 素手玉房前。
欲得周郎顾, 时时误拂弦。
【作者介绍】
李端,字正己,赵州(今河北赵县)人。少时居嵩山,晚年师事高僧(见所作《戏赠韩判官绅卿》)。大历进士,授秘书省校书郎。初至长安时,驸马郭暧颇结纳文士,端曾入其馆。旋以多病居终南山,不久复为杭州司马。后又移家隐居衡山,自号衡岳山人。
他是大历十才子之一,以敏捷称。他以闺情为题材的诗,还有《拜新月》、《闺情》等,也清新曲折。大概因为这是他作品的特色之一,所以这里就独选此诗。
诗里写的弹筝人为一女子。为了逗取对方聆赏她的乐曲,故意把曲子弹错。末两句转了一个小小的弯,诗意就出来了。王勣的“不应令曲误,持此试周郎”是另一种写法。
新嫁娘
王 建
三日入厨下, 洗手作羹汤。
未谙姑食性, 先遣小姑尝。
【作者介绍】
王建,字仲初,颍川(今河南许昌市)人。大历进士。曾任县尉、县丞。文宗时为陕州司马。后又从军塞上。最后退居咸阳原,有《原上新居》十二首。
他与张籍皆以新乐府著称,也是元白新乐府运动的先导。张籍《逢王建有赠》中云:“年状皆齐初有髭,鹊山漳水每追随。”可知两人年岁相齐,行踪相亲。其生年当在代宗大历二年(767)前后。他的《自伤》诗说:“衰门海内几多人,满眼公卿总不亲。四授官资元七品,再经婚娶尚单身。图书亦为频移尽,兄弟还因数散贫。独自在家长似客,黄昏哭向野田春。”从此诗也可略知他的身世。总之,他是一个出身寒门,官卑职低,中游塞上,晚犹贫困的人。这些经历,也使他对当时的社会现实深为关心,写出了内容上有鲜明倾向,风格上有民歌色彩的乐府诗,其中有些还是以妇女生活为题材。例如《失钗怨》,写贫女为了失却一枚铜钗,哭了三天,因为铜钗上还留着她新婚时的暖意,可是,“高楼翠钿飘舞尘,明日从头一片新”,这就不单是描写贫女的个人得失了。
除乐府诗外,他还写过《宫词》百首,比起乐府诗来,内容就差得多,在文学史上占不了什么地位。
或以为此诗为新入仕途者而作,意谓因未熟悉上司习性,只得先多向同僚请教。如果不是作为正面的做官秘诀、乌纱世故来宣扬,而是作为一种讽喻,倒有些比兴上的巧妙。但这里就诗论诗,也真实地刻画了古代新妇那种怯弱谨畏的心情,如同沈德潜所说:“诗到真处,一字不可移易。”
玉台体
权德舆
昨夜裙带解, 今朝蟢子飞。
铅华不可弃, 莫是稾砧归?
【作者介绍】
权德舆(758—818),字载之,天水略阳(今属陕西)人。十五岁时曾以其文编为《童蒙集》十卷。曾任监察御史。德宗闻其名,征为太常博士,转左补阙。宪宗时拜相。后出镇兴元,不久因病诏许回京,卒于途中。
他为政尚宽,又好学,其乐府诗也为后人称道。严羽曾说:“权德舆之诗或有绝似盛唐者,或有似韦苏州、刘随州处。”但其实不及韦、刘。
《玉台新咏》收《古决绝词》四首,中有“稾砧今何在,山上复有山(隐‘出’字)。何当大刀头(刀头有环,隐‘还’字),破镜飞上天(圆镜如月,既破则半分,隐‘半月’)”一诗,即是“丈夫外出,半月当还”的隐语。此诗是戏效其体。结末两句,说明丈夫不在时,女主人是不施铅华的。实是用《诗经·伯兮》的“岂无膏沐,谁适为容”意而变化之。
江 雪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所有的鸟,所有的人都不再出来了,雪还在飞舞。老渔翁却披蓑戴笠,独钓江边。作者用了极其警辟的“钓雪”两字。诗作于贬谪永州之后,诗人的傲睨一切的性格也力透于纸背了。
此诗和他的七古《渔翁》,可以看做姊妹篇,而且都以入声字为韵,更显得峭陡挺拔。
行 宫
元 稹
寥落古行宫, 宫花寂寞红。
白头宫女在, 闲坐说玄宗。
诗中的“说玄宗”,即指开元、天宝间事,距作者生活的时代,还不到一百年。自开元至天宝,已经感到盛衰之烈,到了这时,面对寂寞红花,白头宫女,自更有沧桑之感。
这首诗概括性强而又很蕴藉,潘德舆《养一斋诗话》卷三云:“‘寂寞古行宫’二十字,足赅《连昌宫词》六百余字。”只是“寥落”和“寂寞”嫌复。
问刘十九
白居易
绿蚁新醅酒, 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 能饮一杯无?
作者在江州时作。在冬天的生活中,小饮取乐,或兼御寒,确是常有的事,一经作者信手写出,却成为一种将雪未雪的诗的境界。诗人的本领就在于从朴素的生活中觅取诗情。
何满子
张 祜
故国三千里, 深宫二十年。
一声《何满子》, 双泪落君前。
【作者介绍】
张祜,字承吉,南阳(今属河南)人,一作清河(今属河北)人。颇有才思而不工应试文。令狐楚镇天平时,曾草表推荐,却为元稹所抑,说他的诗是雕虫小技,不宜过于奖激,故其《寓怀寄苏州刘郎中》有云:“天子好文才自薄,诸侯力荐命犹奇。贺知章口徒劳说,孟浩然身更不疑。”自此以处士终身。后客淮南,时杜牧为度支使,颇相善待。宣宗大中时,卒于丹阳隐舍,和他《淮南》中“人生只合扬州死,禅智山光好墓田”,恰巧相合。
他性爱山水,多游名寺,又放荡任侠。其诗以七绝胜,山水诗外,还写过好些宫词,内容在王建宫词之上。本书中选的几篇,可以作为他在这两方面的代表。
关于他的名字,他处也作张祐,和他的字承吉,都可通。明胡应麟《诗薮》内编卷四云:“一日偶阅杂说,张子小名冬瓜,或以讥之,答云: 冬瓜合出瓠子。则张之名祜审矣。”
此外,《儒林外史》中张铁臂虚设人头会的故事,就是以他的受骗于假侠客事为本事。旧题冯翊之《桂苑丛谈》曾记之。受骗者还有一个崔涯,这样便成为小说里的“两公子”,又把张祜之姓套在那个侠客身上。
据《唐诗纪事》,唐武宗疾笃时,意欲孟才人相殉,孟唱“一声何满子”后,即气亟立殒。后张祜作《孟才人叹》,词云:“偶因歌态咏娇颦,传唱宫中二十春。却为一声《何满子》,下泉须吊旧才人。”
杜牧、郑谷皆有诗咏祜此歌,牧诗云:“七子论诗谁似公,曹刘须在指挥中……可怜‘故国三千里’,虚唱歌辞满六宫。”故谷诗云:“张生‘故国三千里’,知者惟应杜紫微。”杜牧官终中书舍人,唐曾改中书省为紫微省,故以杜紫微称之。
五言绝句 (3)
登乐游原
李商隐
向晚意不适, 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 只是近黄昏。
作者另有一首同题的七绝:“万树鸣蝉隔断虹,乐游原上有西风。羲和自趁虞泉宿,不放斜阳更向东。”都是慨叹流光易逝,也可能有盛衰之感,清管世铭所谓“消息甚大”。
纪昀说:“末二句向来所赏,妙在第一句倒装而入,此二句乃字字有根。”对的。若写成登古原才意不适,就乏味了。施补华云:“叹老之意极矣,然只说夕阳,并不说自己,所以为妙。”
寻隐者不遇
贾 岛
松下问童子, 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 云深不知处。
【作者介绍】
贾岛(779—843),字浪仙,一作阆仙。范阳(今北京市)人。初为僧,韩愈劝之还俗。屡举不第。文宗时为长江(今四川蓬溪县)主簿,故世称贾长江。后改普州(今四川安岳县)司仓参军。卒于普州官舍。
贾岛是所谓苦吟诗人,以清奇幽峭见称,颇为韩愈赏识,韩有《赠贾岛》云:“孟郊死葬北邙山,从此风云得暂闲。天恐文章浑断绝,更生贾岛著人间。”其推崇可知。后世又流传因推敲而冲道的故事。
由于求奇僻求瘦硬,诗的情调也多阴沉峭冽,缺少强烈的感染力,其古怪的则有《哭柏岩和尚》的“写留行道影,焚却坐禅身”。闻一多先生以为这与他前半生的蒲团生涯有关,但他的影响却极深远,不但下逮晚唐五代,即南宋的永嘉四灵和江湖派,晚明的竟陵派,也都受到影响。
有些诗却也朴素自然。他的《送无可上人》诗有“独行潭底影,数息树边身”句,其下自注道:“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知音如不赏,归卧故山秋。”也许诗人在构思过程中确实经过苦心冥索,但就诗论诗,也还平易明白。宋魏泰《临汉隐居诗话》就曾说:“不知此二句有何难道,至于三年始成而一吟泪下也?”
《全唐诗》校: 一作孙革《访夏尊师》诗。
以常见的景物,未经人道的意境为题材,给人以哲理的思索,是贾诗的一个特色。
渡汉江
李 频
岭外音书绝, 经冬复立春。
近乡情更怯, 不敢问来人。
【作者介绍】
李频,字德新,睦州寿昌(今浙江建德市)人。大中进士。调秘书郎,迁武功令,以其赈恤饥民,扼抑豪强,为懿宗嘉奖,擢侍御史。为建州刺史时,地方赖以安定。殁后父老相与扶柩哀悼,葬于永乐州,并为立庙。
他早年时,给事中姚合以诗为世所重,他不远千里求其品评,合颇赏识,以女嫁之。合答频诗,有云:“思归知病长,失寝觉勤劳。”郑谷《哭建州李员外》云:“旧友谁为志,清风岂易书。”皆可略见其生平。其诗多写山水别离。严羽说:“李频不全是晚唐,间有似刘随州(长卿)处。”
诗里写的其实是一种正常的心理,却从反面说起,这种正意反说,也必须真实自然,不能刻意求工,一经做作,就不是生活里面的东西了。
作者自己在《长安书情投知己》中说是“精华搜未竭,骚雅琢须全”,这首诗却不是因“琢”而工。
春 怨
金昌绪
打起黄莺儿, 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 不得到辽西。
【作者介绍】
金昌绪,余杭(今属浙江)人。《全唐诗》仅录这一首诗,却是好诗。
丈夫从军到了辽西,妻子只好让感情在梦中起飞。然而时当阳春,正是黄莺们歌唱季节,为了免得它来惊醒梦境,只好把它打走了。看诗意,这梦似乎是晓梦或者午梦。令狐楚有《闺人赠远》:“绮席春眠觉,纱窗晓望迷。朦胧残梦里,犹自在辽西。”用意相似。
哥舒歌
西鄙人
北斗七星高, 哥舒夜带刀。
至今窥牧马, 不敢过临洮。
这是当时西面的边地人民怀念哥舒翰的诗歌,西鄙人即西方边地之无名氏。沈德潜说:“与《敕勒歌》同是天籁,不可以工拙求之。”其实,此诗即以工拙求之,何尝不好。首两句的发端就是一种美学上的力量,天上人间,何其令人神往。
乐 府
长干行二首
崔 颢
一
君家何处住? 妾住在横塘。
停船暂借问, 或恐是同乡。
二
家临九江水,来去九江侧。
同是长干人, 生小不相识。
诗共四首,此选第一和第二。《长干曲》多以水上人家为题材。诗中通过两方的对话,认出了果然是乡亲。未选的第三首,写女的暗怪男的不等她一同回去,却独自逆潮而归。
玉阶怨
李 白
玉阶生白露, 夜久侵罗袜。
却下水精帘, 玲珑望秋月。
乐府的《玉阶怨》本多咏被幽闭的宫女怨意。从玉阶、罗袜、水精帘看,也许竟是妃嫔。但这种高贵的生活和空虚的内心,恰好成为讽刺性的对照。全诗不明说怨而怨意深藏其中;也不明说作者自己的观点,但读者已可觉到,诗人是在为她们说话。好诗往往如此。
塞下曲四首
卢 纶
鹫翎金仆姑, 燕尾绣蝥弧。
独立扬新令, 千营共一呼。
林暗草惊风, 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 没在石稜中。
月黑雁飞高, 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 大雪满弓刀。
野幕敞琼筵, 羌戎贺劳旋。
醉和金甲舞, 雷鼓动山川。
题一作《和张仆射塞下曲》。张仆射当指张延赏。原诗共六首,选四首。以一将帅为主。从下令出发,千营一呼,经过雪夜奇袭,终于得胜回来,于是张宴慰劳,乘醉起舞。军纪的森严,行动的矫捷,边塞的艰苦,以及克敌后全军的欢腾,都写得历历分明,文字也极精炼活泼,写出了我国古代将士英勇机智的传统素质。
江南曲
李 益
嫁得瞿塘贾, 朝朝误妾期。
早知潮有信, 嫁与弄潮儿。
失望使人痛苦。在诗中女主人公看来,潮倒是最能守信的。因为潮能守信,弄潮儿的行踪,就能随潮信而如期归来。因此,这首诗也写出了古代妇女候夫不归的怨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