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惊世界的陕北“石峁遗址”所在地属于“中原地区”吗?】
前言:“石峁遗址”位于陕西榆林神木市高家堡镇石峁村,距今有4300~3800年,面积超过425万平方米,是目前发现的中国最大的史前“城址”。石峁遗址以“中国文明的前夜”入选2012年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世界十大田野考古发现”和“二十一世纪世界重大考古发现”。2019年5月,石峁遗址被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以“石峁遗址”为代表的遗址群被考古学界命名为“石峁文化”。
“石峁遗址”给我们展现了四千年前成熟的城防布局,集中的人口(光吃过的羊就有几十万头),发现了中国最早的“马面”、“瓦当”,二十多个的影响后世几千年的石雕纹饰、壁画、类似文字、青铜器(冶炼)、陶鹰、乐器、纺织品内衣外衣、鳄鱼骨板以及大量闻名世界精美绝伦的“石峁玉器”。“石峁遗址”被著名历史学家沈长云先生称为“黄帝都邑”,也有学者认为是“夏墟”或者“夏都”,但石峁“石破天惊”的发现仅仅只是一个开始。
“石峁遗址”和“陶寺遗址”横跨黄河遥相呼应
关于石峁遗址的文化归属是近些年学者经常探讨的话题,有些学者认为石峁遗址属于“北狄”,有的说属于“老虎山文化”,有些学者甚至不承认石峁遗址属于中原文化。我们今天就关于这个话题进行一下讨论。
首先我们看看什么是“北狄”?“北狄”的称谓最早起始于周代,或称“白狄”,是居住于今山西、河北的非华夏部落。周人以华夏自比,周朝时期以关中京畿之地为中心把周围非华夏的四方,称为东夷、南蛮、西戎、北狄,以区别华夏。战国以后,“北狄”代指匈奴及鲜卑等游牧民族。
下来我们看看什么是老虎山文化?老虎山文化是距今4500年~4000年存在于内蒙古中南部以“石城聚落群”为代表的龙山文化早期的一个古国文化,考古学家结合“鬲形器”等综合分析认为,老虎山文化曾经沿汾河谷地南下,首先占据晋中盆地以北地区,再向南直接影响“陶寺古国”文明的出现,向东经张家口影响到了夏家店下层文化的发展。因为石峁古城也是“以石筑城”,自然会引起学者的联想。
石峁遗址出土的“石雕”
著名历史学者王巍先生在一次央视关于“石峁考古专题节目”的直播访谈中说“石峁遗址”地处陕北高原,不在“黄河中游”,不属于“中原地区”。那我们今天就看看“石峁遗址”到底在不在“黄河中游”?到底属不属于“中原地区”?“石峁文化”到底算不算“中原文化”?
黄河流域图
黄河自内蒙古河口镇至河南郑州市的桃花峪为“中游”,中游河段长1200公里,除过河南境内350公里外其他850公里全在陕西和山西境内。“石峁遗址”远在“河口镇”的下游,地处黄河西岸,此地从古至今都是很繁忙的渡口,航运发达。“石峁遗址”所在地区有多条河流流入黄河,不但属于“黄河中游” ,而且属于标准的黄河流域。
下来我们看“石峁遗址”是否属于“中原地区”。《辞海》对“中原”的解释是指黄河中下游汉人居住地,从这个定义看“石峁遗址”是标准的中原地区。
榆林古称“上郡”、“夏州”,是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的三十六郡之一,是最早的“河南”地,历史上处在夏文化和汉文化的中心地带,被誉为“塞上明珠”,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榆林位于陕西省的最北部,东过黄河是山西,西连宁夏、甘肃,南接延安,北与鄂尔多斯相连,系陕、甘、宁、蒙、晋五省区交界地,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南塔北台中古城,六楼骑街天下名”的榆林城在著名作家老舍笔下是:“长街十里,城扁街宽,坚厚的墙垣,宽敞的庭院,铺户家宅,都略具北平的局面”,这是半个多世纪前《绿树清泉的榆林》里的文字,老舍先生用如此诗句深情地礼赞古城榆林。他还写下长诗《清涧·榆林》,回味了对榆林的留恋。榆林古城内有很多建于明清时代的衙署、寺庙、府邸、店铺等,就连一般的民居,也多是正宗的京式四合院,所以榆林亦有“小北京”之称。榆林出过哪些名人呢?大宋朝的英雄杨继业(杨家将群英谱就是他家)、韩世忠(和巾帼英雄梁红玉是两口子)、路遥(著名作家《平凡的世界》的作者)、杜聿明(民国陆军上将),个个都是如雷贯耳。
著名历史学家苏秉琦先生划分的六大考古学文化区
下来我们再来看著名历史学家苏秉琦先生是如何划分“中原”的。看上图,“以关中(陕西)、晋南和豫西为中心的中原”。其实这也就是一个基本的史学常识,是一个存在了上千年的基本认知传统,各种史籍证据有成百上千条。陕西自古是中原文化的中心,关中自古是中原腹地,长安自古是中原文化的代表和标识。为什么苏秉琦先生要在“关中”后面加括号把(陕西)并列上?确切的讲中原就是以“陕西”为中心构建的,陕北、关中、陕南都属于中原地区,关中属于中原的核心区,晋南和豫西属于重要辐射区而已。中原指的是以长安为中心的关中(陕西)、晋南和豫西地区,洛阳以东属于关东,不属于历史学意义上的中原,这就是“中原”概念的本质。《辞海》对中原的注解已经是一种“泛指”。
“中原”的概念最早出现于西周,狭义中原单指关中平原,“中原”二字最早的出处就在《诗经·小雅》:“漆沮之从,天子之所。瞻彼中原,其祁孔有”句,指的就是“关中的原野”。“原”这种名词只有关中有,譬如:白鹿原、周原、咸阳原、五丈原等有上百个。“原”通“塬”,本指“高台之上的平地”。“中原”者,“原中”也,必须要有中心点,必须要有山岳相拥,类似关中平原、汾河平原、伊洛平原和汉中盆地的地理特点,洛阳以东属于黄淮大平原,不属于“中原”的概念。
以关中方言为基准音的“中原官话区”
“中原文化”就是以长安为中心,以周秦隋汉唐五大中原王朝为主轴,以儒家思想为主流、以汾渭平原为核心的雍洛地区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所衍生出的一种社会现象的总称。“中原王朝”一般指在雍洛地区建都的大一统王朝,诸如周秦汉隋唐五大中原王朝。“中原官话”是指以关中方言基准音,以西周雅言为发端所形成的周秦汉隋唐五大中原王朝的官方语言,后世流传甚广,涉及陕甘晋冀鲁豫皖苏等广大中原文化区。无论从地理学、历史学还是文化方面讲,自古中原文化的中心在关中,在古都长安,对应的是周秦汉隋唐五大中原王朝。
汉中是汉文化发源地,虽然地处秦岭以南,但也属于中原文化圈,也属于中原,就是这么划分的,汉中盆地具备中原内涵的一切要素。“一部秦岭史,半部中国史”,“秦岭南北皆华夏”。秦岭既是中国南北地理分界线,也被誉为“中华龙脊”和“中国人的父亲山”,明代著名学者缪希雍在《葬经翼》中说:“关中者,天下之脊,中原之首也”。陕北“上郡”很早就被纳入中原版图。关中是中原王朝的心脏,以关中为中心的的中原文化最先辐射到的就是秦岭以南的汉中和陕北地区,陕北是前线 ,陕南是大后方,都决定生死存亡,都至关重要。唐玄宗幸蜀和唐肃宗灵武继位就是两地重要性的真实写照。
周初形势图
中原的概念诞生于西周王朝的京畿之地关中。中国文化最核心的东西形成于周,秦则是周文化的衣钵传人,秦是一个集大成者,最终统一了六国,创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集权帝国,秦进一步将周文化发扬光大。汉承秦制,最终形成以“汉”为品牌的伟大民族——汉族,汉人、汉地、汉字、汉语、汉服应运而生。所以说周秦汉是中原文化的创建者,后来的隋唐则把中原文化推向巅峰。周秦隋唐都发源于关陇,隋·王通《中说》记载:“周都雍洛,皆中原之囯也”,雍是陕西的旧称,陕西皆中原也。汉发源于汉中,所以说关陇和汉中都是中原文化的滥觞之地。
《三国演义》记述:“蜀兵已到祁山,入寇中原,卿安忍坐视乎”?祁山位于甘肃省陇南、天水一带,兵临祁山即意味着侵犯中原地区。
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写道:“北定中原,还于旧都”。蜀国位于秦岭山脉之南,这里的“中原”指的是关中,旧都指西汉都城长安。
宋代谢采伯在《密斋笔记》中记述:“关中,中原一大形胜之地”。
宋代薛季宣在《浪语集》中记述:“论中原形势,常以关中为诸夏首”。
宋代陆游记述:“经略中原必自长安始”。
元代方回在《瀛奎律髓》中记述:“金陵可以北望中原唐都长安,故太白以浮云遮蔽,不见长安为愁焉”。
通过我前面的论述,不用多讲,我想“石峁遗址”属于中原地区已经是确凿无疑的了,国家“文明探源工程”在发布时使用的也是“中原地区的陶寺遗址和石峁遗址”的用语。
去年复旦大学金力院士团队接受国际组织委托,综合运用语言学和遗传学等多学科交叉分析方法,揭示了汉藏语系起源及分化的时间和地点。时间大约为5900年前,地点与仰韶文化和马家窑文化有密切的关系。
分子人类学基因测序的科学性毋庸置疑
吉林大学生命科学院的科研团队经过对2位石峁人古DNA的测定,证明O系那位石峁居民是现代汉族的主流类型,属于汉族三大支M117的下游支系;C系那位居民属于C系的南支。这两例样本出自“石峁文化”的神圪垯梁遗址,神圪垯梁与石峁同期,是拱卫石峁的小型聚落之一。 石峁居民具体为M117下游的F2137,在甘肃一带的齐家文化磨沟遗址、辽宁和内蒙古一带的大山前遗址等都有发现。23魔方统计出F2137在中国男性中的比例为1.86%,F2137是现代汉族的主流类型。发现F2137的磨沟遗址属于齐家文化,齐家文化基本上是由M117这一大支的人群所创造,西北是M117人群发展的大本营,而陕西更是F2137的高频率分布地。 另外,石峁这位F2137居民的母系是D5,D5类型高频于殷墟遗址,有学者认为“石峁石雕为商周青铜器纹饰的源头”,石雕的风格与二里头玉牌饰、商周青铜器上的饕餮纹几乎一致,进一步说明了石峁人和殷商有千丝万缕的关系。
中科院《河南二里头遗址夏代人群的分子考古学研究》通过分子人类学配对fst值看出与二里头关系最近的群体为内蒙古东部蒙古族、山西汉族、青岛汉族、淄博汉族。与华南汉族差距较远,但以往河南古人都更接近华南汉族。二里头从一期到四期墓葬都在西北方向,与宫殿基址方向一致,这反应了当时对西北的一种信仰。有学者提出:上古时期众多部落都有把一个方向当做吉位的传统,那个方向正是其民族起源。 据DNA分析,二里头该族群分散于亚洲东部,各种基因模式检测与中国西北人群最为接近,应该是西北族群迁徙融合所致,同时也受到西北文化影响。
以“渭河谷地”为中心的中原文化,也是“半月形文化带”的中心。
大家都知道有个著名地理学家胡焕庸先生提出过“黑河-腾冲线”;著名学者傅斯年发表过著名史论《夷夏东西说》;著名历史学家原故宫博物院院长张忠培先生说过“渭河孕育了中华文明”;苏秉琦先生有过“华山玫瑰燕山龙”的论述;著名历史学家童恩正先生提出过“半月形文化带”,他曾说:“越是人类历史的早期阶段,当人类改造自然、利用自然的能力还相对的处于低下的阶段时,自然环境对人类社会的制约能力就越大,在人类文化中留下的烙印就越深”。中国民间也有“西来祖宗东来娘”的说法。
在此需要指出:中国史前人类由于受地理气候环境的限制,主要生活在以“渭河谷地”为腹心的“半月形文化带”。通过最新的分子人类学和遗产学、语言学、地理考古学等综合研究表明,关陇渭水流域是中华文明的核心发源地,是黄河文明的摇篮,黄河流域文明是以关中为基地的自西向东传播的。炎黄故里,大美陕西,陕西作为汉民族的主源,关中作为中国的地理原点、历史原点和文化原点早已是一种定论。陕北地区在石峁人生活的时代水草丰美,气候宜人,是各种文化的融合之地,是华夏文明的中心和先民生活的天堂,客省庄文化、齐家文化、朱开沟文化、老虎山文化、杏花文化等都在此留下了历史的烙印。
以陕西为中心的仰韶文化
文明因交流而互鉴,文明因丰富而自新。中华文明五千年,铿锵有力,绵延不绝,最终一脉相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