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新增一所顶级医学院!中国“新医都”建设加速

在深圳大学医学院、南方科技大学医学院、中山大学深圳医学院成功开设后,深圳又新增了一所医学院校了。

作者|萧秦 子叶

来源|看医界(ID:vistamed)

深圳又新增一所医学院校了!

在深圳大学医学院、南方科技大学医学院、中山大学深圳医学院成功开设后,深圳又新增了一所医学院校了。

据深圳市卫健委消息,8月17日上午,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举行医学院成立暨创院院长任命仪式,这标志着经过两年多的筹建,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医学院正式成立。

据了解,首批临床医学本科专业已于今年招收新生,并将于9月在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医学院启动大楼入学。随后,医学院将分阶段开设公共卫生、药学、护理学等专业,最终计划在校生总规模超过6000人。

深圳新闻网曾报道,医学院将采用国际水准的医学生选拔方式和医学教育方法,同时开展本科、硕士和博士培养(八年制临床医学博士),全英文教学,颁发香港中文大学学位。

而首任医学院院长郑仲煊是加拿大健康科学院院士、加拿大皇家内科和外科医师学会会士、英国皇家医学会会士。作为具有世界权威的心脏外科手术、麻醉和围手术期的循证医学研究专家,郑仲煊曾担任WHO认证的全球围手术期手术与麻醉护理联合中心的联合创始人与医学主任等职务。

据《看医界》了解,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创立于1981年,是全球排名前50位的医学院。2019年1月,深圳市政府、香港中文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签署了合作协议,共建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医学院及其附属医院。

据悉,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医学院将在深圳设置一家直属医院、两家附属医院。其中,港中大(深圳)直属附属吉华医院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康复于一体的三级甲等综合医院,规划建设床位3000张,占地面积近6万平方米,已于2019年开工。

一批医院划转医学院

据了解,加上本次新增的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医学院,目前深圳医学院校已经达到4所。

作为深圳市本土第一家医学院(部),深圳大学医学部于2013年4月组建;而中山大学深圳校区由原基础医学院(深圳)、临床医学院(深圳)于2017年5月11日调整组建成立;南方科技大学医学院正式立项成立于2018年。

值得关注的是,除了上述几所高校医学院落地深圳,在3月25日的深圳市深圳市政府办公厅印发《深圳市医学科学院建设方案》显示,深圳市将再添深圳市医学科学院,据悉医科院计划2025年建成。

公开资料显示,深圳大学医院院附属医院及教学医院有20家,其中包括深圳大学总医院等直(非)属附属医院10家医院、深圳市康宁医院教学医院等10家医院。

而中山大学深圳校区将重点建设三家大型综合性附属医院,其中中山大学第七附属医院已于2018年5月开业运营,而中山大学附属第八医院位于深圳市中心地段,由原福田区人民医院转制而成。

南方科技大学医学院目前医学院的附属医院包括南科大第一附属医院(深圳市人民医院)、第二附属医院(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和第三附属医院(原深圳南山区西丽人民医院),还有多所共建和教学医院。

为何大手笔引入医学院校,并将大批医院划转医学院附属?实际上,这和深圳决心发展医疗卫生事业、打造知名医院有关。

据《看医界》了解,深圳人口已超过2000万,逐渐成为一个超大规模的城市,但优质医疗资源非常不足。和北上广相比,深圳作为最年轻的一线城市,无论是国家级的医学重点学科数量还是三甲医院数量都和其他几个城市相差较大。

公开数据显示,三甲医院数量上,北京有78家,上海66家,广州有62家。而2021上半年,深圳三甲医院数量仅为23家。

不仅数量上不占优势,在复旦大学医院管理研究所发布的历年中国医院排行榜百强榜上,来自北上广的医院经常会占总数的一半以上,而深圳医院却难觅踪影。

有内业人士表示,一个城市的优质医疗资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临床、教学、科研一体的强医学院校,没有知名医学院校,很难沉淀出知名医院。而深圳近年来大手笔引入医学院校,并划转多所医院成为医学院的直属、附属医院,可谓决心极大。

政策助力,吸引名医

8月18日,深圳大学附属华南医院举行了一场名医工作室的揭牌仪式。据了解,中华医学会内科学分会主任委员黄慈波教授内科疑难病/风湿病诊疗工作室正式揭牌。而这也是深圳市“三名工程”的落地项目之一。

为全面提升深圳经济特区医疗卫生质量,打造国际医疗中心,推进现代化国际化先进城市建设,2014年底,深圳市政府决定实施以引进和培育名医(名科)、名医院、名诊所为重点的“医疗卫生三名工程”,以此来吸引一流医学人才和团队,支持高水平医院发展,营造集聚名医(名科)、名医院、名诊所。

据深圳市卫健委巡视员孙美华介绍,三名工程实施六年后,截至2020年底,深圳市累计引进六批共253个团队,与知名医学院校合作共建了6家合作办名院,建设了10家名医诊疗中心,汇聚了1012名高层次人才为深工作,其中诺贝尔奖获得者1人,两院院士60人,国外院士16人。

一方面引进学科带头人,另一方面,在吸引港籍医生在深圳执业方面,深圳也颇费心思。据了解,8月5日,香港大学深圳医院37位港籍医生获得正高级职称证书。据了解,这是在深圳工作的港籍医生首次获得该证书,为港籍医生在粤港澳大湾区内陆城市获得手术资质、科研教学项目资质等方面提供便利,打通壁垒。

“新医都”正在崛起

2012年,作为深圳医改试验田的香港大学深圳医院正式开业,这是由深圳市政府全额投资,与香港大学合作共管的三级甲等公立医院。

2019年底,国务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发布了第88期简报,内容为香港大学深圳医院建立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取得明显成效,作为深港医疗合作的重要平台和深化医改的“试验田”,在管理体制、运行机制、服务模式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改革,改革红利正在逐步释放,为建立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推进医院高质量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借鉴。

而据了解,继香港大学深圳医院后,2020年9月18日,深圳市政府举行“合作举办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医院协议签署仪式”,深圳再次与香港合作,建立第二家深港合作公立医院。

公开资料显示,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医院将按照三级综合医院的标准设置诊疗科目,规划床位3000张。目前医院建设工程已于2019年12月开工,预计于2026年12月31日前正式开业。

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方面,据悉,今年6月份,深圳发改委发布“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扩大优质医疗资源供给。优化提升“医疗卫生三名工程”,实施三甲医院倍增计划,推进高水平医院建设,完善医学重点学科建设体系,谋划建设国际医疗城。

在肿瘤、心血管等领域建设国内一流、国际领先的专科疾病防治中心,在儿科、精神卫生、神经外科、口腔、眼科等领域建设辐射粤港澳大湾区的区域医疗中心。到2025年,三甲医院达30家,新增国家(或达到国家水平)临床重点专科5个以上,每千人病床数达4.5张。

而前不久,深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消费扩容提质创造消费新需求的行动方案(2021—2023年)》,方案提出,支持医疗美容机构集团化发展,引导医疗美容医院、门诊部、诊所等机构精细化管理和规范化发展,形成一批特色品牌,打造全国领先、全球知名的“医美之都”。

据了解,以武汉为例,其三甲医院在省会城市里一马当先,因医疗资源充沛,武汉素有“中部医都”之称。业内人士称,深圳的一系列大手笔,吸引名医,打造知名医院,不断扩容优质医疗资源,中国南部的这一“新医都”将给未来中国医疗版图带来哪些变化,值得期待。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