尔书记:从《聊斋志异》到《红楼梦》
朋友送的书里有一套《聊斋志异》,居然是1981年内蒙古人民出版社的版本,貌似不多见。
小时候看的《聊斋志异》,还有印象的封面是一个仕女,花前月下站着,月亮朦胧,圆圆的闪着黄晕,浪漫,也有神秘感。设计者把一个讲鬼故事的书的封面设计的如此诗意,真是难为了。也可见聊斋此书在他心目中的形象。
我喜读书,三四年级,或者更小一点,识字不多,就抱着什么三国西游水浒看,现在想想,也只是看的热闹。
儿时,父亲和母亲在两地工作,河南和宁夏,母亲带着两个弟弟,我呢,父亲带着。父亲经常出差,有时候没法管我,就把我放到同事家。同事家有书,我就看,不吭气。父亲出差,有时候也会带我,办事的时候,就把我放在宾馆,放下几本小人书,嘱咐服务员,没事过来看看我有没有啥事。其实也没啥事,父亲回来服务员给他报告说,我就没动窝,一直在那看小人书。
不过小时候可看的书实在不多。四大名著,再就是什么红宝书,家家都有,我哪看得进去。偶尔见着一本书,就觉得是最好的。
像聊斋这样的书,好像大人们是不愿意给小孩子们看的。想来是鬼怪故事,还有狐仙恋情的故事,儿童不宜看么。
记得我看三国的时候,还听过一句话,说是少不看红楼,老不看三国。意思不解释了,大家都明白。
我对红楼还真是没什么兴趣,一大家子的事,琐琐碎碎,写了那么多页,吃吃喝喝,打情骂俏,争风吃醋。更烦的贾宝玉,一个大男人哼哼唧唧,没有一点男子汉的气势,在一群女人中间,屁事都不会干,怎么会有那么多女人喜欢他。
那会是少不更事,只喜欢打打杀杀、神仙鬼怪之类的书,喜欢孙悟空,李逵,岳飞之类的英雄,压根不懂人家曹雪芹写的是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还掺杂影射了许多现实之类。
现在回头想想红楼,其中喜欢的人物还是妙玉,干干净净,安安静静地呆在自家小庐,烹茶,念经,清雅自然,挺好。所以一提起红楼,眼前就会浮现妙玉清净脱俗的形象。
这,或许就是作家的本事吧,把一个人物写得是如此完美。(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