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我们日常生活的视角来看,闭环就是把一件事情做完。——《人生算法:用概率思维做好决策》判断一个人是否靠谱有三点:凡事有交代,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罗辑思维完成比完美重要(Done is better than perfect)——Facebook完成一件事情既然很重要,那是不是就很容易就做一个靠谱的人呢?未必。造成不能完成闭环的原因主要包括:事情本身难以形成闭环;个人能力有限,不能形成闭环;不愿意脚踏实地;有完美主义倾向。事情本身难以形成闭环。如果只是自己一个人的事情,其实还是比较容易完成的,哪怕最后结果不好,但是做的事情如果是需要时间长、跨度大、协调的人众多,有的人甚至没办法协调,那就不容易形成闭环。比如企业每次需要做生产许可的申请,很多事情往往是在预料外且不受控制的,这个时候也只能选择等待了。个人能力有限。做的事情超过自己的能力范围,同样会“无可奈何”,不知道怎么继续推进下去,只剩下一个“烂尾”。灵感很容易,落地很难。无论是谁,都在某些时刻出现过灵感,灵感就是一个念头,一个设想,一个假设,到底能不能成,谁也不知道,有闭环意识的人,会继续考虑如何把灵感落地,没有闭环意识的人,则不愿意面对真实世界里需要一点点踏实往前推进。确切一点说就是空有口号,毫无实干。做事三思而后行好么?好,考虑越全面,成功的几率越大。可就怕变成了另外一个极端,一定要等到所有条件都成熟,才开始行动。首先不是所有事情都能等到条件都完美,其次,做的事情本来就是有不确定因素的,有意料之外的情况甚至是从来没有见过的情况发生,太正常不过。没有完美的时刻。没有办法完成一件事情还有可能是因为是“表现型人格”而非“成长型人格”,表现型人格的人更在意的是自己在别人的眼里看起来如何,在意他人的评价,更愿意为了得到赞美而努力。外在驱动力确实可以在一定程度让我们进步,但是我们面对的人是各种各样的,人民币尚且做不到人人都喜欢,如何让所有人都喜欢你呢?“成长型人格”的人,则是把自我驱动力内化,追求成长是不断学习的动力,这也是《终身成长》里提到的更有利于个人进步的认知模式。回到今天要说的主题,为什么我们要让自己有闭环意识呢?为了取悦他人么?还是为了取悦自己?都不是,取悦他人和取悦自己其实都是在“表现”,我们之所以要有闭环思维,要尽可能完成交付到手里的每一件事情,是因为,我们最后交付的对象,是未来的无数可能。《微精通》里也提到了,想要给人生创造一个抽奖系统,那就去学习微精通,微精通的核心则是在一个具体的事情上完成一个最小闭环。只有完成了这个闭环,你才能掌握其中的最少必要知识,才能迅速入门,走上另外一条道路。凡事有交代,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想靠系统来做这件事,又可以利用之前提到的GTD和滴答清单的联动使用。整理一下,看看自己有多少没完成的事情吧,然后,赶紧完成它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