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爱民教授皮肤病辨治典型案例分享(9)
整理:徐茗圆
指导:刘爱民
一般情况:
患者男性,4岁,北京人,2018年12月24日就诊
主诉:
反复口周密集丘疱疹伴瘙痒三年
治疗前照片:
现病史:
三年前患儿口周出现密集丘疱疹,轻痒,三年来患儿家长带孩子奔走于北京各大医院就诊治疗,无数次经历了外用各种激素药膏后皮损消退,停用则复发的揪心历程。经朋友介绍找到刘爱民教授。现症见:口周密集丘疱疹,伴少量渗出,瘙痒,纳可,大便时干,小便正常,舌尖稍红,苔白腻,脉细。
诊断:
西医诊断:口周湿疹
中医诊断:口周湿疮
证型:脾胃湿热
治法:清脾除湿,化积导滞
首次方药:
一次复诊:
药后口周丘疱疹大部分消退,少量红斑。纳可,大便干,舌尖红,苔厚腻淡黄,脉平。
中药原方加炒杏仁6g 7付,水煎服
二次复诊:
药后口周丘疱疹基本消退,仍有少量红斑,舌尖红,苔厚腻淡黄,脉弱。
方药:
三次复诊:
口周红斑减少,舌尖红,苔白腻厚,脉弱。
方药:
药后皮损消退,为求疗效巩固,避免复发,又按上方加减连续服用1个月,皮损完全消退,随访半年余,未复发。
治疗后照片:
治疗后半年随访照片:
按语:
口周湿疹,常见于儿童,与儿童习惯性流涎或舌舔唇周或吃南方水果有关。脾开窍于口,口唇疾病多从脾胃论治。此例患儿皮损出现在口周,且皮损色鲜红,故与脾胃之热密不可分。皮损多为丘疱疹,少量渗出,苔白腻,提示兼有湿热,以清脾除湿,化积导滞为原则,初诊以泻黄散加减。泻黄散为北宋儿科名家钱乙所创,脾属中土,其色为黄,泻黄即泻脾之意。此方具有泻脾胃伏火之功效,原为主治小儿脾火口疮常用方。
导师刘爱民教授在泻黄散的基础上灵活加减,加炒白术、生薏苡仁健脾化湿;炒牵牛子、神曲消积和胃;白蔻芳香醒脾;黄芩、黄连消脾胃伏火上炎之势;丹皮清血分之热;赤小豆利水泻热走下焦。结合中医特色外治,外用中药湿敷,一方面可以清热收敛,另一方面因药味苦涩,可改善患儿舌舔口周的不良习惯。7日后复诊丘疱疹大部分消退,舌尖红,苔淡黄,湿气已祛,增清热类药物,兼以顾护胃气。三年顽疾,两月纯中药治愈,随访患儿半年余,未复发。
导师刘爱民教授认为,小儿心常有余,脾常不足,现代家长多以肥甘厚味喂养,易造成脾胃积热,因脾通窍于口,积热循经上炎,发于口周。治疗上注重清脾除湿,兼以化积导滞,使脾经湿热与积滞一同清除,是治疗的关键所在。另外,刘爱民教授还要求家长,不给患儿吃过多的肥甘厚味,不喝饮料,养成按时吃饭,不吃零食的好习惯。这些都是取得良好疗效的重要因素。在治疗上应注重调畅脾胃气机,芳香化湿与清利结合,使脾经湿去热除,疾病乃愈。
刘爱民
医学博士,主任中医师
个人简介:
刘爱民
二级教授
主任中医师
医学博士
博士研究生导师
河南省名中医
国家自然基金评审专家
河南省干部保健局特聘专家
河南省中医院皮肤科名誉主任
河南中医药大学皮肤性病研究所所长
中华中医药学会皮肤科分会常委
中国民族医药学会皮肤科分会副会长
中国整形美容协会中医美容分会副会长
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皮肤性病分会副会长
河南省中医药学会皮肤科分会主任委员
世中联中药养颜分会副理事长
日本九州大学皮肤科访问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