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篆刻闲章欣赏

与中国三千年的印章艺术相比,闲章是后起之秀。元代以前,篆刻印章的材料中,金银铜铁一直占据霸主地位,其次还有玉、象牙、牛角等质地坚硬的材料。这些材料不易受刀,不仅妨碍印文的变化,而且篆刻方法也不易掌握,制约了篆刻艺术水平的提高。当时,书画家篆写的印稿,在工匠镌刻后,要么降低了设计时的艺术价值,要么改变了原稿的艺术风格,因此,书画家都在呼唤一种便于镌刻的新材料。

解决这个问题,元代画家王冕功不可没。据说王冕在游玩浙江丽水县宝华山时,发现山上有色彩斑斓、细腻柔润的花乳石,用刀在石上试刻,效果很好,他就自刻了“会稽佳山水”等几枚印章。这个不经意的举动为印章取材开辟了一种新途经。花乳石质地松脆细洁,色彩丰富,行刀脆爽。在花乳石上篆刻印章,不仅易于镌刻,而且富于表现力,笔划线条遒丽,显出一种古朴的金石之气。用花乳石做印材还解决了篆写刻工相分离的问题,从而激发了文人自篆自刻、操刀耕石的热情。

闲章虽小,却能纳天地于方寸之间,蕴闲情于金石之上,既可于掌中把玩,又可观赏和收藏,历来为文人学士所喜好。如果是名家所刻、所用,或用珍稀石材雕制,更是身价不菲。作为印海奇葩,一些名贵闲章的收藏经历极富传奇色彩。

闲章如诗。诗言志,闲章上面的文字最能代表古人冲淡平和的心态以及磊落旷达的胸襟。“天道忌盈人贵知足”“所欲不求大得欢常有余”,是古人乐天知命的写照,“抱松柏之坚心”“心境如冰”“一园水竹权为主”“闭门读奇书,开门延高客,出门寻山水”,也无不反映出古人“吾善养吾浩然之气”的胸怀。

闲章如画。古人常常啸傲林泉,风流山水间。其所篆印章,于三五字间,竟能豁显出生动的意境、明艳的图画。品“听鹂深处”,犹如置身森林木间,听黄鹂鸣春。观“寒香深处”“梅花作伴”,似有一缕暗香,正从篱边的腊梅边散发出缕缕清芬。至于“家藏七十二峰”“三十六峰常周旋”“万水千山独往来”,自是古人纵情山水、师法自然的表现,既可体味“山静如太古,日长如小年”,又可以“看尽落花能几醉”,以“占断烟霞不老身”为豪。那些“纸窗竹屋灯火青荧”的幽雅和“亭映江月”的静谧,怎能不使“身在绿竹翠柏黄花红药之间”的人忘却尘世的烦忧,将人与自然融为一体。

闲章如史。潘奕隽以“两登泰岱再游黄海三宿五台”的闲章,体现出他“看尽九州山水”的豪迈情怀。康有为在维新运动失败后,以一方“维新百日,出亡十六年,三周大地,游遍四洲,经三十一国,行六十万里”的四厘米见方的朱文印章,把一生重大的政治活动,囊括在印文里,堪称“印史”。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