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两代王朝交替之际,吴三桂绝对算得上是叱咤风云的一号人物,人们普遍认为李自成农民军起义失败和满人入主中原造成汉人失势这两个过错,全都是吴三桂的责任,于是吴三桂就成为了卖主求荣的代名词。
吴三桂是将门之后,发迹于崇祯年间,不到二十岁就考中武举人,同其父亲吴襄和舅舅祖大寿四处征战。吴三桂一开始算是忠于明朝的将领,数次率军与清军进行激烈的厮杀,即使其舅舅祖大寿投降皇太极之后,面对皇太极的招揽也没有立即投降。
清军作战时也知道吴三桂驻守的宁远是一块硬骨头,加上还有招揽的机会,专门避过宁远,进攻山海关外其他三座城池,不到十天就全都失陷。这时明朝除了要面对关外来势汹汹的清军,还面临着李自成起义军的威胁,将希望全都寄托在吴三桂的身上。崇祯十七年三月,朝廷下诏命吴三桂率军火速回京支援,只是吴三桂尚在途中的时候,就听到京城已经被李自成占领,崇祯帝也自缢而亡。朱明王朝已经陨落,吴三桂曾想要投靠同时汉人的大顺朝,只是听闻自己的亲人和陈圆圆全都被李自成抓了起来,吴三桂不得已同意归附李自成。只是吴三桂担心李自成反悔秋后算账,同时又找了清军做他的助力,派人让多尔衮率军火速入关。此时李自成亲自带着大军正在赶来山海关的路上,而多尔衮在接到吴三桂的消息后,立即整顿精骑悍将,彻夜急行赶往山海关关口。
只是多尔衮并没有选择立即出手帮助吴三桂,反而是利用此时吴三桂的危机局面,逼迫他彻底归顺大清。在得到吴三桂的选择后,才同吴三桂一起击败李自成,之后清朝正式定都在北京城,封吴三桂为平西王。
清朝满人也就是女真族,自古以来就生活在我国北方,直到其中出现了一代天骄努尔哈赤。努尔哈赤同成吉思汗一样,从一个部落开始东征西战,终于统一了女真族各个部落建立后金政权。我们熟知的满清八旗制度也是由他的创举,在这种制度下,八旗将耕战发展到了极致“出则为兵,入则为民”。
后金人人都是战士,让努尔哈赤敢于将下个目标定在明朝的身上,尽管明朝已经调集各路大军前去抗击清军,但又对自己的实力过分的自信,兵分四路意图一举歼灭清军。努尔哈赤洞悉了明朝军队的目的,集中兵力将明朝四支军队各个击破,在整个辽东即将全部失陷时,努尔哈赤败给袁崇焕后病逝。接着由皇太极接替其父亲努尔哈赤的位置,皇太极也是一位极其有能力的领袖,为了能够顺利入住中原,进行积极的备战,扩张八旗编制,在他的指示下研制出了火炮,并设计借多疑的明崇祯之手除掉了袁崇焕。皇太极深知国家存亡的关键之处在于民,除了重用汉族归降的文臣武将之外,还多次强调大军入境之时不准滥杀掠夺、奸淫妇女等等。并且皇太极在称帝之后,将国号改为“清”,改族名为“满洲”,为了更能使汉人接受。
清朝如日中兴,而明朝的黑暗则已经让百姓们失去了希望,尽管皇太极不久后逝去,但是清朝已经做好了入关的积极准备。腐朽的明朝军队根本抵抗不住清军的进攻,吴三桂常年和清军作战,自然也知道对方的实力。加上李自成攻陷京城后,刘宗敏抓了他的家人,对吴襄严刑拷打,更是强占了陈圆圆,这才导致吴三桂选择投靠清朝。
吴三桂降清之后为了向清朝表示自己的忠心,对剩余的农民军进行残酷镇压,这也成功的得到了顺治帝的信任。而顺治帝为了更好的笼络汉人,在诸多事宜上对吴三桂大开特权,之后更是封其为亲王。
吴三桂为清朝立下了赫赫战功,而这些战功正是他向清朝索取赏赐的本钱,在总管云贵事务后更是权势滔天。借着自己的特权,四处网罗人才,建立自己的势力,招兵买马,稳固自己的地位。以各种理由聚敛钱财,对治下百姓横征暴敛,对朝廷虚报边事,索要大量粮饷军需,清朝一年财政收入的一半,都送到了吴三桂这些藩王的手中。在康熙帝登基之后,清朝就开始一点点的剥夺吴三桂的权力,吴三桂假意称病,向朝廷请求解除自己的职务,实则试探清朝的态度。康熙帝在同大臣商议之后,决定撤销吴三桂的职务,令督抚代理。之后又过了十年,双方之间的矛盾愈加激烈,康熙帝想要召集大臣商议撤藩事宜,尽管多数大臣都不同意撤藩,康熙帝依然决定撤藩。而撤藩令一出,吴三桂此时是不反也得反了,本来他只想做一个作威作福的藩王,所以才没有在明朝尚有残余力量的时候反叛,而是到明朝彻底覆灭之后的现在才反。从降清到后面的反叛,透露出吴三桂是一个实打实的既得利益者,哪边能让他享受的更多,他就会倒向哪方的怀抱。明朝已经彻底覆灭,残余势力根本无法抵抗其他两方的清扫。而李自成的大顺朝对旧官员是赶尽杀绝,不向百姓征税就只能抢光那些达官贵族,父亲被严刑逼供爱妾被强占,吴三桂也因此同其结下仇怨。两个一排除就只剩下关外的满清了,只是满清后来嫌吴三桂吃的太多了,康熙决定对其削职撤藩。吴三桂这才被逼谋反,否则何必等到现在清朝稳定下来才反,至于“反清复明”的口号纯粹是为了拉拢人心。《试论吴三桂降清》
《论吴三桂叛清》
《吴三桂史事新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