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中的10条天规

关于《易经》,我们听过太多它的传奇。譬如两仪四象八卦、再譬如阴阳五行、河图洛书、太极图等等等等。它们神秘晦涩,却又引人遐思。似乎好像只要得到了《易经》真传,就能预测未来,避祸就福。

从本质上来讲,《易经》是阐述关于变化之书,长期被用作“卜筮”。所谓“卜筮”,就是对未来事态的发展进行预测,而《易经》便是总结这些预测的规律理论的书。

下面就是《易经中》中的10条天规,人在做,天在看,人生之路千万要谨言慎行,越早知道越受益。

一、以自我为中心的人,将作茧自缚

每个人都是以独立个体的姿态,出生在这个世界上。我们想要在这个世界存活下来,利己行为几乎是本能!

但人之所以要受教育,要成为文明人,那就是要克服以自我为中心,完成社会化进程。只有适度利己,且愿意利他的人,才不会落入“我执”中,被“我”困住的人,终将被自己所伤。

二、过分在意别人的眼光,将丧失自我

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可是许多人偏偏喜欢按照别人的眼光和说法生活。就像寓言中那个邯郸学步的人一样,这种人将丧失自我、个性及其所能带来的一切。本色最美。

三、想要超越别人,需先超越自己

现代社会的竞争压力大,你不做的工作,有的是人来做。所以有些人就会把自己的全部心思,盯在自己的竞争对手身上,时刻想着打压别人。

其实如果你想要比别人好,最应该先做的,是比自己好,专注于自身,才是超越的关键。

四、送花的人周围满是鲜花,种刺的人身边满是荆棘

所谓“赠人玫瑰,手留余香”,善待别人的人,最终会被别人善待;而那些总是对别人怀有恶意,给别人挖坑种刺的人,最终自己会把自己给坑了!

毕竟“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人生道路是鲜花,还是荆棘,全看你自己!

五、适度是药,过度是毒

骄傲如满月,日渐亏缺;骄傲的人,总以为自己有学识、有能力,然而骄傲的真正原因是无知。请记住列夫?托尔斯泰的巧喻:“如果把一个人的真实能力比作分数值,那么他的自我评价就是分母;分母越大,分数值就越小。”

六、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世界是无时无刻不在变化之中,但宇宙人生的规律是不变的,只要掌握了这个规律,随顺外界的变化,那就无所不通,天长地久。

七、见善则迁,见过则改

学好千日不足,学坏一日有余,所以我们努力改变这个不良习气,见到善人善事,就要毫不犹豫地去学习,去仿效,发现自己身上的错误,就要毫不迟疑地改正,这样才能提高我们自己的修养品行。

懂得了《易经》的这些道理,就会坚定信念。知道自己应该把握的基本原则,进而度过人生一道道关卡的考验。

八、交友是人生重中之重,关乎一生成败

友谊对于人生的意义,大概怎样夸张也不过分。有太太多的人因为朋友而决定了一生的命运。一句“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令人们从两千年前一直感慨至今。正是这一点,使择友、交友的话题万古常新。

九、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这种因果报应的观念,是中国几千年来一贯的教学目标,并不是佛教传来以后才有的。学习传统文化,就是要我们做一个好人,好人必有好报,恶人必有恶报,这里之所以用了一个“余”字,就是说不一定报在当生,也可能报在子孙后代,所以我们看孔子的家族,历经两千多年,一直都是长盛不衰,成为中国的第一大家族。

十、成功的秘诀在于更智慧,而不是更辛苦

很多人都认为,只要努力了就一定会成功,然后费了一番好大劲儿后,得了一句“至少我努力过了”这样自我感动的话。

其实对于人来说,成功的秘诀在于智慧,而非更辛苦。因为即使你再努力,点没找对,也就是无用功。所以凡行动之前,多思考一下,养成这样的习惯,你会事半功倍。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