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上飞机母舰,属于早期的航母,多是商船或货船改装,较为简陋。后来出现真正的航母,就把它们叫做水上飞机母舰。
百年前,它是中国最早的水上飞机母舰。八十四年前,它在青岛演绎了自沉阻敌的悲情壮举!这就是“镇海”舰。
“镇海”舰原来是一艘2708吨级的德国海军运输船,1904年3月23日在德国不莱梅瑞克莫斯船厂建成,建成之后命名为“马尼拉”号。一战后被改为商船使用。1921年,烟台政记轮船公司从德国北德意志劳埃德公司购入该船,更名为“祥利”号。1923年,东北海军从烟台政记轮船公司买下了这艘“祥利”号商船,改装后命名为“镇海”号,最初作为葫芦岛航警学校“的练习舰使用。后再次改装为海军炮舰,改装以后的“镇海”舰配置了4.7英寸口径阿姆斯特朗海军炮2门、3英寸口径陆军炮4门,动力为烧煤锅炉往复蒸汽机,1200匹马力,航速10.8节,成为东北海军的第一艘大型军舰。1925至1926年初,东北海军对“镇海”舰再次进行了改装,加装了航空设施。张作霖从法国购买了8架史莱克FBA-19型水上飞机,并成立了一支"水面飞机队"。将“镇海”舰上首尾楼和中部建筑群之间的甲板空间改造为水上飞机搭载平台,可以搭载两架水上飞机,因此它成为中国第一艘“水上飞机母舰”。只不过每次起飞之前都要先将船停稳,利用吊运货物的吊臂收放水上飞机,将飞机放到水面上进行起飞,舰船本身是不支持直接起飞降落的。改装成水上飞机母舰的“镇海”舰,可载运飞机执行任务,是中国最早的飞机母舰。
“镇海”舰尽管不是正规航母,但它在中国第一次实现了军舰与飞机的结合,首次实现了航空机动作战的战例,"镇海"舰称为中国航母的鼻祖,绝不为过。
“镇海”号水上飞机母舰,图中可见舰身冒充“大昌”号商船涂装以欺敌。1927年3月27日,东北海军“镇海”伪装成“大昌”号商船,与伪装成意大利军舰的东北海军“海圻”舰突袭吴淞口,重创了加入国民政府的原北洋政府闽系海军军舰。1927年7月22日,“镇海”舰与“威海”舰再次抵达江苏连云港外海,将舰上搭载的“史莱克”飞机吊放至海面起飞,向海石、新浦一带实施空袭轰炸,这是“镇海”舰首次使用舰载机参战。1927年9月3日,“镇海”舰又抵达长江口外,这次舰载飞机的目标是上海高昌庙的江南造船厂,这是上海第一次遭受空袭,这次轰炸虽然没有造成较大的损伤,但却震撼了上海。一时间,东北海军“镇海”舰威震四海。至1928年5月,“镇海”舰与东北海军舰队一起参与了14次针对闽系海军的作战行动,夺取了制海权,为东北海军创造了优势。青岛海军学校(以下简称青岛海校)最初名为葫芦岛航警学校,创设于1923年4月,由东北张作霖政权的海军司令沈鸿烈所设,1933年8月迁往青岛改名青岛海军学校。1928年6月3日皇姑屯事件后,张学良接替张作霖成为东北的领导人。7月4日,张学良在沈阳就任东三省保安总司令。1928年12月10日,东北江海防司令部成立,由张学良兼总司令,沈鸿烈任副总司令,谢刚哲任参谋长。沈鸿烈对东北海军又进行了全面调整整顿,东北海军达到了全盛时期。1928年12月29日,东北易帜,中国完成形式上的统一,东北海军加入国民政府海军。此后,“镇海”舰调离舰队,被编入葫芦岛航警学校,成为了一艘训练舰,主要任务是供航校学生训练、实习,以及参加演习。
青岛海校成立后,“镇海”舰多作为海军军校学员上舰实习的练习舰使用,许多中国海军官兵是从"镇海"舰开始了他们的海军生涯。
1930年4月18日,中英两国《交收威海卫专约及协定》签署,威海卫的主权又回到了祖国的怀抱。为了接收这块失地,外交次长王家桢和威海卫管理公署专员徐祖善等率领东北海军"海琛"和"镇海"舰在10月1日收回了这块回归的国土,"镇海"舰成了这个重要历史时刻的见证。
1932年7月23日,“镇海”舰前往台湾基隆港访问,当时报纸上刊登了这一消息,这是报纸上的“镇海”舰照片。
1933年7月5日,南京国民政府会明令改组东北海军,依国家海军序列编为海军第三舰队,由原参谋长谢刚哲任司令。沈鸿烈担任青岛市长后,依然控制着对舰队的影响力。成立了3000余人的海军教导总队,外附有水面飞机一个中队。总队部设威海卫,海军陆战队和飞机队驻青岛,"镇海"舰又一次成为海军第三舰队的主力军舰。
1934年8月,青岛海校首批毕业生,第三期乙班的马纪壮、刘广凯、俞柏生等22名学生开始乘“镇海”舰实习,期满后分发各舰及海军教导服务。
沈鸿烈
“七七”卢沟桥抗战爆发后,因中日海军力量悬殊,已基本无力在海上拒敌作战。沈鸿烈在日寇来犯之前实施了“焦土抗战”,炸毁日本纱厂。为迟滞日舰进攻,根据国民政府指令安排将所有第三舰队所属舰艇等进行自沉阻敌。东北海军(第三舰队)各舰在抗战爆发后自沉于青岛大小港中1937年12月26日,在第三舰队司令谢刚哲的命令下,将装满沙石、煤渣的以“镇海”舰为首的6艘舰艇(“镇海”、“定海”、“楚豫”、“同安”、“江利”、“永翔”)及港务局所属的五只小火轮,驶到大港和小港附近的航道上,打开舱底的海底门,放水入舱,全部沉入海底。“镇海”等舰虽然被迫自沉,但是从舰上卸下的火炮、重机枪等武器,由精选的各舰优秀水兵所装备,组成了舰炮总队从青岛出发,投入了抗战前线。当时由于我国军队装备薄弱,这些拆卸下的舰炮也成为了威力最大的装备之一,这里面当然也有来自“镇海”舰上的那几门炮,“镇海”虽沉,其魂犹在。
为了阻滞日军进攻,中国海军第三舰队主力,以集体自沉堵塞航道、延阻日军进攻的惨烈战术下,几乎全数葬送。中国第一艘水上飞机母舰的命运就到此结束,海军第三舰队的建制不复存在,自此走入了历史。
"镇海"舰是中国最早归类为"飞机母舰"的舰艇,搭载了中国最早的海军航空队,并进行了最早的海空实战,它是东北海军绝对的中心力量,见证了东北海军兴衰历史的整个过程,同时,它为中国近代海军中占有重要地位的青岛海军学校培养了大批的人才。在其晚年,为收回我国失地作出了贡献。最终,为抗击外寇而悲壮捐躯在阻塞之线。“镇海”舰在中国海军史中占据着独特的地位,它应当存于历史,被后人所铭记。参考资料:《东北海军军舰考》、《民国海军舰船志》、《民国时期海军第三舰队兴衰记》等本组图文由青岛城市档案论坛公众号、青岛城市记忆头条号编辑整理发布,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