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不为书所累 ——读《海滨故人》有感
娜拉读书后,反而觉得读书自苦。
——题记
读庐隐的《海滨故人》,通篇充斥着压抑彷徨和悲哀到近乎矫情的沉闷痛苦。这跟创作的时代背景有关,也与作者自身的经历和性格有关。
不去探寻那个风云际会的时代,包括陷于时代洪流中颓废迷茫的新青年们。只是有感于读书之惑,百年皆同。
露沙曾叹道,“十年读书,得来只是烦恼与悲愁,究竟知识误我?我误知识?”云青也说,“若果知道越有知识,越与世不相容,我就不当读书自苦了。”
是啊,或许真的是这样。若只求衣食无忧,安逸地卧于自己的小天地,读些子曰诗云,不去听什么时政,看什么新闻,想什么是非因果,大概也不会觉得可怜。反倒是见识多了,眼界广了,什么悲愁烦恼孤独,逐件发明了。
只是,无知当真便可无忧吗?
怎么可能!人总是社会的产物,不会脱离环境而独存。“躲进小楼成一统”的想法既不正常也不现实。身处红尘凡世,一个无知的人,哪怕保持着最淳朴本真的天性,哪怕是个最人畜无害的分子,恐怕也很难在处处危机的丛林社会中存活下去。就象那句诗里说的,“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人人自危的时代,无知即罪恶。
摆脱无知,读书是首选。读书自然是好的。不过,若读书自苦,就有悖了读书的初衷,不但非是书误了人,而是人误了书。
读书以明智,但读书却不一定非要有目的。心怀功利的去读书,压力自然随之而来。不要把读书作为谋生的手段,哪怕是安身立命的所在离不了文字和书籍,读书也都该是最纯粹的欲望和快乐,至于其他,就是意外之喜了。
弗吉尼亚·伍尔芙说过,读书是为了自己高兴,既不是向别人传授知识,也不是为了纠正别人的看法。只有这样去看待读书这件事,就像吃饭睡觉一样,当做生活中再自然不过的一部分,自然就可以免受读书之累了。
所以,读书本身就是目的,读书过程就是收获。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