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若计较,人生处处有怨言。【晚课】第483期
作者:云谷禅师
来源:日行一善共修平台(ID:RXYSGXPT)
结尾曲:无果
心若计较,福气绕道。
心生万物随识转,心能生出万法,万法存乎一心。万事万物,皆随我们心识而变。
正如《华严经》所云:心如工画师,能画诸世间。
心宽,则天地宽,人生处处是青山;心有计较,则天地狭小,难容一叶存留。
心若计较,人生处处都是怨言。
1
人生,留一半清醒留一半醉
唐代宗曾说:不痴不聋,不作家翁。
他也的确是这样做的。
郭子仪乃是三朝元老,在平定“安史之乱”中立下了赫赫战功,忠心耿耿。唐代宗曾赐他“铁券”,言明无论什么情况,都不会加罪于他。
后来,唐代宗女儿升平公主许给了郭子仪的小儿子郭暖。
公主性骄,但郭暖次次忍让。直到一次,郭子仪七十大寿,两人又有争执,郭暖终于大怒:“你以为你爹是皇上,你就了不起?我爹还不稀罕当皇上呢!”
公主急了,这可是大逆不道的话,于是哭闹着回到宫中向皇帝告状。
唐代宗听完却说:“你懂什么?他说的很对,郭子仪很有实力,他要当皇帝,早没咱们的事了。”
而这时,郭子仪也把郭暖绑了起来,在殿前向皇上请罪。
唐代宗说:“俗话讲,不痴不聋,不作家翁。儿女们吵嘴的话,又何必当真呢?”
唐代宗没有治郭暖的罪,而是教育起了自己的女儿。倒是郭子仪回家后打了郭暖几十大板。
人生,半梦半醒是福气。精明不如厚道,计较不如糊涂。何必事事追根究底,留一丝糊涂,也留一条余地。
物过刚则易折,锋芒太盛,只会伤到自己。
人生,留一半清醒留一半醉。看得太清,就容易被生活所困;看得太重,就容易被岁月所迷。其实,生活不就是一半烟火,一半清丽;人生不就是一半清醒,一般沉醉。
而在这人世间,看得透不执着,是智慧,看不透不执着,是聪明。
人活着,无需计较。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也是放过自己。
2
心若计较,人生处处有怨言
《六祖坛经》上说:心不住法,道即通流。心若住法,名为自缚。
心中若有千千结,则人生四处路难通。
下雨天的公交车十分拥挤,突然,有一个人觉得某个人的雨伞尖戳到了他的脚踝。
他很想转头去教训教训那个人,但拥挤的车厢容不得他转身。车子摇晃之间,那伞尖却越刺越重,他的怒火也渐渐高涨。
终于下了许多乘客,当他兴冲冲地转身准备教训那人时,却发现对方竟是一个盲人!而刺他脚踝的也不是什么雨伞,而是他的拐杖。
一瞬间,他心中难以抑制的怒火消失地无影无踪,而脚踝也似乎没那么痛了。
为什么会有这突如其来的转变呢?是由于他心中的想法改变了。
心若计较,人生处处都是怨言。计较的人,会有数不清的抱怨。抱怨,会让身边的人渐渐失去耐心,最终离你而去。
人活着,不要太计较了。这世上没有绝对的占便宜与吃亏,所以的得到都会有另一种付出,而所有的吃亏,都会有另一种得到。
心有怨恨,则事事不顺。心中充满怨恨的人,看不到身边的幸福。于是五彩斑斓的世界,便只有灰色留存。
世事皆纷扰,红尘多琐事。斤斤计较的人生,留不下寻找幸福的空间。
3
人越计较,福气越少
《华严经》上说:唯心所现,唯识所变。一切法从心想生。
人世间所有,皆由心想成。好事坏事,取决于你如何去看待。
有位妇人向禅师诉说着过去种种的不平:“我会如此难过是因为那个人实在太过分了……”
禅师回答:“嗯,你过得确实不如意。但你有没有想过,你的痛苦都是来自于你自己呢?那些人和事,都已经变成了往事,可你现如今的痛苦又是从何而来呢?那是因为你抓着过去不放,心中反复去想,就好像经历过了千百次的伤害。你的念念不忘,才是你如今痛苦的根源啊!”
心中执着痛苦,于是情绪痛苦,于是身体痛苦,于是痛苦围绕。
人活着,把心放宽,别太计较。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悲惨后总会迎来曙光。如果执着于此刻的痛苦,又怎能等到曙光的到来?
人,越计较,命越不好。计较的人,充满了负面情绪,看待事物,往往只能看到坏的一面,这样的人生,充满了灰色,又怎能不苦。
人越计较,福气越少。当你斤斤计较的时候,所有的福气都会绕道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