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与写作
文化与写作
曹胜高教授对国学的最新定义是中国古代优秀传统文化的学理总结,受曹教授的启发,我对日常思考与研究的文化有了新的思考,即文化是现实世界与俗常生活的学理总结。而且,启示不仅限于此,我还重新认识了写作。
我认为写作应该与文化相结合,不仅是理念上的认知,更是具体艺术上的实践。而且,这很有价值,我们必须真切的认识到认知与实践之间有着巨大的差距,且这种差距会导致天地般的区别。2017年八月,哥伦比亚大学刘禾教授、中国政法大学王人博教授和中国人民大学杨念群教授曾围绕思想史的问题做过一个讨论,他们的中心观点是我们仍处在思想史的阴影之下。其实这是对以往思想史研究视角与方法的反思,甚至反驳。最终他们的结论是思想史研究要走向人们的日常生活,因为日常生活中的资料比如书信、文章、著作等也具有思想史价值。在这个讨论中,如果用反推的方法来思考,我们就会得到非常深刻且丰富的写作启示。
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既然可以用生活中的书信、文章、著作等来研究思想史,那么我们可以在写作上多多少少有着这么一个自觉,即让我们的写作具有思想史的价值。我想这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推论。当然,这种在写作上的自觉并不是要我们在思想文化领域作假,而是给我们一个警示,让我们在写作中对自我负责、对时代负责、对历史负责。
文学反映生活也许是一个不诚实的命题,在于我认为生活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她具有片段、静止的特点,或者说,能够被我们所认识的生活世界并不是完全真实的,甚至更多的是不真实的,试想我们对生活的认知多数是通过别人的口述和自己的想象来完成的,自己亲历的只是很有限的一部分。因此,我认为在写作领域,我们应该有一个新的理念来代替这个命题,那就是写作来表现人性、人心、思想等精神文化领域。文化和写作属于精神领域,生活属于物质领域,它们是不同质的存在,因此不容易互相交流。文化与写作属于同质的存在,它们的互相交流才是可能的、可行的。甚至,我认为写作一旦发生,表面来说是对生活的反映,而实际上呈现在文字上的生活已经不同于真实的生活,她已经有着流淌着文化血液的内心。所以,既然用文化来标示写作更符合写作发生和结束的实际,那我们为什么不呢。事实上,对于孩子或者愿意写作的成人来说,没有对写作清晰的认知,要走进写作实践,的确是不容易的,甚至要走很远很远的弯路。
写作的根应是人性、人心、思想等精神文化领域,不仅在于它们比生活更深刻、更核心、更具体,还在于写作者对它们的把握更加可能。写作面向生活、反映生活只是一个后知后觉的读后总结,她可以作为写作的标准,但不能作为指导写作的方法或者说有效方法。如果文学离开了对人性、人心、思想的关注、思考和表现,那么她终将成为文字的堆积,这样的文学也会成为无根的文学。
人是世界与生活存在的前提,如果人不存在,一切都不存在。这并不是一句妄自尊大的诳语,而是对人、人文、人生、人生在世的强烈呼唤。很多时候,我们对写作的关注只是停留在写法上,如情节、语言、形象等,反而忽略了文字里面的人、人文、人生、人生在世。假如抓住了写作的心灵——人的存在,我想我们的思路就会变得无比广阔。观察与体验生活是必备的,但对文化与人性的认知则是必须的,此外,思维的力度也是需要的。
下面是全国中小学生创新作文大赛高中组初赛的一些题目,它们无一例外都体现着对文化与思维的考察。
2016年10月13日,瑞典文学院宣布,将2016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美国音乐人兼作家鲍勃·迪伦,以表彰他“在伟大的美国歌曲传统中创造了新的诗歌表达”。这是诺贝尔文学奖有史以来第一次颁给音乐人。
的确,鲍勃·迪伦的作品虽然是让人“听”的,但完全可以把它们当作诗歌来“读”。下面就是鲍勃·迪伦的代表作《答案在风中飘荡》的歌词,请仔细阅读并领会其中的深刻寓意,然后以“答案在风中飘荡”为题写一篇文章,立意自定,体裁不限,字数限1500——1800 之间。
《答案在风中飘荡》
一个男人要走过多少条路
才能被称为一个男人
一只白鸽子要越过多少海水
才能在沙滩上长眠
炮弹在天上要飞多少次
才能被永远禁止
答案,我的朋友,在风中飘荡
答案在风中飘荡
是啊一座山要存在多少年
才能被冲向大海
是啊一些人要生存多少年
才能够获得自由
是啊一个人能转头多少次
假装他只是没看见
答案,我的朋友,在风中飘荡
答案在风中飘荡
是啊一个人要抬头多少次
才能够看见天空
是啊一个人要有多少耳朵
才能听见人们哭泣
是啊到底要花费多少生命
他才能知道太多人死亡
答案,我的朋友,在风中飘荡
答案在风中飘荡
请以“新旧之间”为题写一篇文章,文体除诗歌外不限,1500字左右。
阅读下面的材料,写一篇文章,题目自取,文体除诗歌外皆可,1500字左右。
人们都知道,赫拉克利特说过: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但很少有人知道,赫拉克利特还说过:上坡的路和下坡的路是同一条路。
请以“得失寸心知”为题写一篇文章,文体除诗歌外不限,1500字左右。
有人说,没有谁是一座孤岛;也有人说,我们每个人都是孤岛。岛屿往往是不为人知的所在。大洋一些岛屿,距离任何一块大陆都非常遥远,只是偶尔出现在地图中。因为距离,岛屿又总是承载着人们的想象,比如蓬莱,古人认为那是神仙居住的地方。请你以“岛屿”为题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1500字左右。
从以上的题目来看,今后的写作应当是文化的写作,思维的写作,要真正实现中文写作理念的转变和写作境界的提升。
曹胜高教授对国学的最新定义给了我在文化理解上的很大启示,从而开启了我对写作理念的反思。这里的思考仅仅是一个开始,对于文化与写作如何互动还需要深入具体的研究与实践。此外,还要对生活与艺术的关系进行彻底的理清。
江一
戊戌元月
【作者简介】
江一,青年作家,诗人,中文课程设计师,原名金江昆,1988年生,2012年7月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育硕士,师从著名儿童文学研究专家侯颖教授,现为衡水市作协委员,河北衡水中学语文教师,《衡中诗韵》编委,著有长篇小说《渡缘》《一江琴声》、诗集《桃花坞雨》、美学著作《美的唤醒》、学术著作《情境之门》《一个诸境斋的故事》《洒落的从前》《唐宋诗发展史简话》等,指导中学生创作诗文集《繁荇集》《化境风》等。发表的论文有《叙事类写作限制初探》《传统文化传承问题探究与解决》等。曾独立开发课程《汉字硬笔书法入门与提高》《美的唤醒》《中西思想小史与文学写作》《知“古”与知“己”》,并教授北大先修课《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主持和参与的科研课题《青少年心理问题与对策探究》《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传承》《责任教育》和《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和青少年职业规划》等。曾长期负责全国创新作文大赛的指导工作,并担任第十二届全国中小学生创新作文大赛河北省决赛评审委员会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