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死而生是人生的一种境界》

德国哲学家马丁·海德格尔在1926年出版的《存在与时间》一书中,以生命意义上的倒计时法,第一次提出了“向死而生”的哲学概念。作者站在哲学理性思维的高度,论证了“死”和“亡”是两种不同的存在概念,在“向死而生”的概念之下,死是过程,亡是结果,人只要还没有亡故,就是向死的方向活着。他认为,在“亡”到来之前,每个人的生命都是可以无限延长的,但这种延长属于“内涵式”延长,即通过内在精神成长的方法,珍惜生命的存在,焕发生命的内在活力和进取意识,从而达到提高生命质量和长度的目标,让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在有限的时间内展现出无限的可能性。

在“向死而生”的概念中,“死”是生命的本质,“死亡是最无法逃避的事”,而“生”则是活在当下的一种状态,“先行决断是在死亡之前唯一能做的事”。因此,向死而生本质上是提倡这样一种生活态度:以一种不避讳死亡的态度来生活,在明白了生与死的关系之后,既能勇于面对生活的挑战,又能勇敢地面对死亡的到来。海德格尔认为,真正的人是应该在看清生命本质之后依然热爱生活,并且以一种高于物质利益的精神,引导人们和睦、向善、友爱,从而体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这有点像法国思想家罗曼·罗兰说过的那句名言:“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在认清生活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

可见,“向死而生”地活着,是一种更有意义、更有尊严、更加高贵的活着,因而成为人生的最高境界,而“向死而生”这个概念也成为人生哲学上的一个经典表述。古往今来,基于不同的哲学观,有不少伟大的思想家在人生意义的思考上,也得出过与“向死而生”殊途同归的结论。比如古罗马哲学家西塞罗就说过,懂得生命真谛的人,可以使短促的生命延长。鲁迅先生也曾经说过,使一个人的有限的生命更加有效,也即等于延长了人的生命。日本著名作家村上春树则认为,死并非生的对立面,而是作为生的一部分永存。对于任何一个自然人,生都是偶然,而死是必然,只有生死之间才完全属于自己,站在“向死而生”的角度,思考并直面死亡,是为了更有价值、更有意义地活着。但令人遗憾的是,在这个短暂的属于自己的人生中,人们极易为长生不老的假象所蒙蔽,要像海德格尔等先哲一样体察到生命的真谛,并且做到向死而生,谈何容易。正如马克思指出的那样: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坚定的人,才能达到彼岸。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