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国富论》和烤蛋糕卷

READING
从烤蛋糕说起

我打开电脑,一边回忆所读过的《国富论》章节,一边感受着家里的这一幕:

大宝趴在地上,指着一张汽车挂图,一字一顿地认着上面的字:东风标致、日产、丰田……另一边二宝正在呼唤:妈妈,帮我擦屁屁——同时,烤箱里正弥漫出香葱蛋糕卷的香味——这是明天的早餐。

《国富论》这本书可谓是经济学的圣经,在看它之前,我已经对它产生一种敬畏感。为了好消化,预先听了我的第二母校浙江大学教授的讲书,印象中只是在讲这本书的地位及重要性。另外一个哈佛大学的经济课,听了十来集只记得两个名字,一个人名“曼昆”,一个书名曼昆编写的《经济学原理》。

打开书后拜读,发现不用做什么铺垫,这本书其实很易读,而且引人入胜。也许作者的伟大之一就在于能用人话写出整个社会经济运作的大道理。整本书读了大概,有一部分读起来似曾相识,比如关于分工、货币、价格等的阐述,因为我们大学时学的马克思主义哲学、邓小平理论也吸收了亚当斯密的精华。

既是经典的一本书,也是经济学入门书籍,我是不敢发表见解的,只能循着我生活的蛛丝马迹来试图理解书本内容。拿开头发生的一幕来说,我为什么要烤蛋糕做早餐?为什么要承担起照顾孩子的责任?这正是因为分工的存在,合理的分工使产量增加,并且减少时间的耗费。

试想一下,让许久不下厨的我先生来烤蛋糕会出现什么样的景象?而促成这样明确分工,我在家烤蛋糕,先生出差明确分工的是“交换”,交换使分工具有倾向性。并非一开始我就擅长烤蛋糕,而是先生能够提供足够的生活资料,而我又应用这些资料来维持和提高全家人的生活,久而久之,我烤蛋糕的技术越来越精进。

斯密写道,分工的存在使各行各业 的产量大幅增加。这也是为何许多赚钱的大厂分工非常精细的原因。

我烤蛋糕是劳动,写作也是劳动,但为家人烤蛋糕是非生产性劳动,而且是不可存储的,等明天我的蛋糕吃完,这项劳动的价值也就终结。写作不仅是我的爱好,也许可以在未来出创造出利润,如果写得优秀还有更长远的价值,比如现在还有那么多的人在读《鲁迅全集》,我认为后者可以算作生产性劳动。在选择职业上,同样可以用此概念来区分。如果你有一大笔钱,你愿意把你的大部分钱花在雇人生产产品上,还是为你的别墅宅院服务上呢?这跟理财上讲的“生钱资产”和“耗钱资产”是一回事。

为什么我要自己烤蛋糕不去买蛋糕呢?因为要省钱。节俭可以带来资本的积累,勤劳不能,但我要做到节俭,又必须勤劳。然而只有勤劳,没有节俭,资本是不能增加的。为什么要买一套价值好几千的烘焙工具,而不去买几十块钱马上就能享用的蛋糕呢?因为购买比较耐用的物品,可以减少以后的开支,但可以直接消费的物品则无益于未来。个人财富如此,国民财富也如此。

由于时间原因,开头铺垫的大宝说的汽车——关于制造业以及重农或重商主义的感想,则暂时不展开了。这本书的读书笔记后面还会继续做。

盼望着,盼望着,你终于关注我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