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
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
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
满江红
秋瑾
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
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
“休言女子非英物,夜夜龙泉壁上鸣。”这是革命先烈秋瑾写下的诗句。
作为民族英雄,秋瑾的英勇事迹永远珍藏在我们心中,如今当人们再次想起她,却是因为岳飞的一首《满江红》,这首词在中小学语文课本中已经“消失”。
取而代之的,正是秋瑾的同名词作《满江红》。“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在争论此次修改是否有理可依之外,可以将目光投向这位美丽而深明大义的女侠,看看她的一生,是怎样度过的。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自岳飞因抗金被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在风波亭陷害致死之后,《满江红》便被后世的爱国志士、文人才子共推为表现忠君爱国情怀的名篇。不过,这一说法到了现代,却遭到了一些人的质疑。
其次,就是文中的“臣子恨,何时灭”,被指宣扬封建思想。质疑者声称,岳飞自称“臣子”,是将自己的人格矮化,与现代民主平等的主流价值观相违背。
全文的争议点还有一个,那就是“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有人指出,“胡虏”和“匈奴”就是现在的少数民族,该句子有“破坏民族团结”的嫌疑。
因此,教科书编写者便将岳飞的《满江红》,换成了秋瑾的《满江红》。然而,岳飞的《满江红》就真的是一无是处吗?
在岳飞的那个时代,君王就是国家的象征,岳飞在文中表白要为了维护君王和封建统治而奋勇杀敌,在当时就相当于自陈热爱祖国和人民。
文中诸如“胡虏”、“匈奴”、“臣子”等词,不过是岳飞不可避免的时代局限,使其选用这样的表述罢了。
岳飞的《满江红》“消失”之后,换上的是秋瑾的《满江红》:
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
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
秋瑾在这首满江红里,道尽了自己的爱国情怀。可是,为什么秋瑾会写下这一首《满江红》呢?这就要从秋瑾的一生说起。
1875年11月8日,秋瑾出生于福建省云霄县的一个官员家庭。秋瑾家世代为官,父亲秋寿南是湖南郴州知州,母亲单氏也是浙江萧山的望族之后。
和许多名存实亡的官员家庭不同,秋瑾父母很难得地感情深厚。而更加幸运的是,即使身处晚清重男轻女的大环境,家里又有几个哥哥,但家人从未将秋瑾与哥哥们区别对待。
看到秋瑾聪明好学,于是家里便安排她随同哥哥们去私塾上学,又准许她和表兄学习骑马、击剑等武术。
秋瑾在家人的悉心呵护和精心培养下,既会女红又擅骑射,性格里既有女性的细腻也有男性的大气,加上和睦的原生家庭给了她充足的安全感,长成一位颇具人格魅力的大家闺秀。
秋瑾长到19岁时,出落得亭亭玉立,因为貌美如花和才华横溢闻名于乡里。将她看作掌上明珠的父母决定将她托付给一个好人家,遂把秋瑾许配给了王廷钧为妻。
王廷均的家庭也十分优越,且婆家较为开明,即使在秋瑾婚后也还是让她出门与女伴唐群英、葛健豪等人来往。婚后的秋瑾一点没有被束缚住手足和头脑,还是一样自由自在。
不久后,秋瑾有了第一个孩子王沅德。三年后,女儿王灿之也出生了,此时的秋瑾儿女双全、家庭美满。出走的觉醒女性
但多年的社会历练让秋瑾总感觉十分惭愧。这种惭愧并非因为她做错了什么,也不是她辜负了什么人,而是她触目所见的一切,让她有了“幸存者的不安”。
她的眼光不再拘泥于大院里的天地,而是投向了这个广阔的世界。放眼望去,山河破碎,民生疾苦,与她的幸福生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她也开始沉思:怎样才能让那些痛苦的百姓,有机会和自己一样幸福呢?
秋瑾在沉思之余,也懂得“思而不学则殆”。她感到自己急需走出家门,去新式的学校接受新思想的洗礼,充实自己的头脑,解决内心的疑惑。
于是,当孩子们都已经长大一些的时候,她向丈夫提出:她要去日本上学。
作为旧时代的官员,王廷钧再怎么开明新潮,也不见得容得下出走的妻子,更何况秋瑾走得又是那么远。担心、不解、不安,统统化成了坚决的反对。
在秋瑾阐明了自己的想法和主张之后,深爱秋瑾的他经过再三考虑之后,最终还是答应了。为了让秋瑾在海外不至于颠沛流离、衣食无着,他还为她准备了不菲的生活费。
当然,学费必须秋瑾出,这也是她喜欢的方式。送别时,王廷钧希望秋瑾学成了就回来,还要和她在一起,而秋瑾也答应了。
只可惜,秋瑾没能信守这个诺言。为理想而流血牺牲
在日本的日子里,秋瑾彻底放飞自我。她穿男装,梳起高高的发髻,学习剑道和武士道,在一众留学生中过得风生水起。
她也因此结识了一些同道中人:其中有后来领导辛亥革命的孙中山、弃医从文的鲁迅、矢志抗日的黄兴。他们常常在居酒屋、旅店等地秘密聚会,探讨救国救民的道理。
作为接受新思想的女性,秋瑾比任何人都知道女性急需提升自己的权利和地位。她身先士卒,开办妇女运动团体共爱会,宣讲革命和女权的道理,创办旨在推翻清王朝的《白话报》并在其中担任要职。
这些事迹传到了丈夫王廷钧的耳朵里,他感到自己的妻子再也回不去了。王廷均是清王朝的官员,大清朝要是被推翻了,就等于砸了一家人的饭碗。秋瑾与家庭的决裂,成了一种必然。
秋瑾并未因此而怀疑自己的作为。她知道,为了四万万同胞的幸福生活,牺牲自己一点点小小的幸福是值得的,也是必须的。从今以后,她将以同胞的幸福为自己的幸福。
1906年,秋瑾因抗议日本政府颁布取缔留学生规则,愤然回国,开始了革命事业。她先是创办中国公学,试图以教育促进革命,后又前往绍兴女学堂任教。
不久后,她意识到教育还不足以启迪民众的思想,便计划着一场起义,打响辛亥革命的第一枪。
她与同仁徐锡麟等人一起,在浙江一带发起了萍浏醴起义。可惜,由于计划的不成熟,起义最终失败。秋瑾没有气馁,她冷静地分析了形势,吸取教训,为下一次起义积蓄力量。
准备下一次起义期间,她为了筹措所办的女权报纸《中国女报》的经费,曾回到湖南的家中。见到久未谋面的丈夫和心心念念的孩子们,秋瑾百感交集,感叹自己的人生曾经是那么幸福美满。
如今她已经跳出窠臼,个人的小幸福再也不能吸引她了,她还要为了全国人民的幸福而努力奋斗。为了保护自己的家人,她主动与夫家脱离关系,这样就不会连累他们。
孑然一身的秋瑾从此再无牵挂,她联合远在安庆起义的徐锡麟,以及自己在诸暨、绍兴一带结识的新会员,在绍兴再次发动起义。
她奋不顾身,哪怕赶回老家为母亲奔丧,都还不忘抓紧时间联络同道。然而因为有叛徒从中作梗,安庆和绍兴的起义相继失败,她听到了徐锡麟被剖腹挖心残忍杀害的消息。
他们似乎既是志同道合的革命战友,又是心心相印的灵魂伴侣。这个残酷的消息似乎也让秋瑾终于绝望。此后,任凭再多好友劝告她离开绍兴暂避风头,她都坚决拒绝,毅然留守大通学堂,直到被捕。
在监牢中,无论敌人如何严刑拷打、威逼利诱,要秋瑾供出其他人,但秋瑾守口如瓶。敌人拿出纸笔,她只在上面写下“秋风秋雨愁煞人”,作为仅有的遗言。
1907年7月15日,秋瑾在绍兴轩亭口英勇就义。这个幸福的女人,终于为了四万万人民的幸福,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秋瑾的《满江红》和岳飞的《满江红》一样,都被奉为爱国主义的名篇佳作,为中华民族的精神打下坚实的地基,同样值得作为当代青年学习的榜样。
秋瑾(1875年11月8日,一称1877年11月15日 -1907年7月15日),生于福建省闽县,中国女权和女学思想的倡导者,近代民主革命志士。
我国民主革命的重要领导人之一,她也是我国近代史上第一位为民主革命而牺牲的女英雄,为辛亥革命做出了巨大贡献;提倡女权女学,为妇女解放运动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1907年7月15日凌晨,秋瑾从容就义于绍兴轩亭口。
秋瑾,初名闺瑾,乳名玉姑,字璿卿,号旦吾。东渡后改名瑾,字竞雄,自号"鉴湖女侠",笔名秋千,曾用笔名白萍。籍贯浙江山阴(今绍兴市),1875年11月8日(光绪元年十月十一)出生于福建省云霄县城紫阳书院(七先生祠)。 1916年修的湘乡《上湘城南王氏四修族谱》载:"王廷钧配秋氏,字瑾,寿南公女。清诰封夫人,光绪三年丁丑十月十一日卯时生,光绪三十三年丁未六月初六辰时殁浙江山阴县,葬西湖,有碑亭。子,沅德,出抚一半子麒为嗣。女,桂芳。"
秋家自曾祖起世代为官。秋瑾父秋寿南,官湖南郴州知州。嫡母单氏,为浙江萧山望族之后。秋瑾幼年随兄读书家塾,好文史,能诗词,15岁时跟表兄学会骑马击剑。
1894年,其父秋寿南任湘乡县督销总办时,将秋瑾许配给今双峰县荷叶镇神冲王廷钧为妻。1896年,秋与王结婚。王廷钧在湘潭开设"义源当铺",秋瑾住在湘潭,也常回到婆家。
秋瑾在婆家双峰荷叶时,常与唐群英、葛健豪往来,"情同手足,亲如姐妹,经常集聚在一起,或饮酒赋诗,或对月抚琴,或下棋谈心,往来十分密切"。后来3个人被誉为"潇湘三女杰"。
1897年6月,秋瑾生下第一个孩子王沅德。
1900年,王廷钧纳资为户部主事,秋瑾随王赴京。不久,因为八国联军入京之战乱,又回到家乡荷叶。次年在这里生下第二个孩子王灿芝。光绪二十九年,王廷钧再次去京复职,秋瑾携女儿一同前往。
1904年7月,不顾丈夫王廷钧的反对,冲破封建的束缚,自费东渡日本留学,在东京入中国留学生会馆所设日语讲习所补习日文,常参加留学生大会和浙江、湖南同乡会集会,登台演说革命救国和女权道理。 秋瑾除在校学习外,还广交留学生中的志士仁人,如周树人(鲁迅)、陶成章、黄兴、宋教仁、陈天华等。在此期间,秋瑾积极参加留日学生的革命活动,曾与陈撷芬发起共爱会,作为开展妇女运动的团体;和刘道一、王时泽等十人结为秘密会,以最终打破了桎梏在身上的封建枷锁反抗清廷、恢复中原为宗旨,创办《白话报》,参加洪门天地会,受封为"白纸扇"(军师)。
在日本主编《白话》月刊过程中,孙中山建议她可"依据此特长,利用宣传工具,报告时事,解决实事,效果越直接越迅速越好"。秋瑾一贯以提倡女权为己任,她说"女学不兴,种族不强;女权不振,国势必弱",欲求男女平等,"女子必当有学问,求自立,不当事事仰给男子", "仿欧美新闻纸之例,以俚俗语为文,……以为妇人孺子之先导"。她以"鉴湖女侠"等笔名,在杂志上发表了《演说的好处》、《敬告中国二万万女同胞》、《警告我同胞》等文章,抨击封建制度丑恶,宣传女权主义,号召救国。她写道:"诸位,你要知道天下事靠人是不行的,总要求己为是。当初那些腐儒说什么'男尊女卑'、'女子无才便是德'、'夫为妻纲'这些胡说,我们女子要是有志气的,就应当号召同志与它反对。""但是从此以后,我还望我们姐妹们,把从前的事情,一概搁开,把以后的事情,尽力去做,……我们自己要不振作,到国亡的时候,那就迟了。"字里行间,充满了女权解放的激情。 秋,继入青山实践女校,并在横滨加入了冯自由等组织的三合会。
在日语讲习所毕业后,报名转入东京青山实践女校附设的清国女子速成师范专修科,随即回国筹措继续留学费用。1905年,秋瑾归国,春夏间,分别在上海、绍兴会晤蔡元培、徐锡麟,并由徐介绍参加光复会。徐锡麟、秋瑾先后加入光复会后,国内革命形势有了迅速的发展。
1905年7月,秋瑾再赴日本,不久入青山实践女校学习。由冯自由介绍,在黄兴寓所加入同盟会,被推为评议部评议员和浙江主盟人。在留日学习期间,她写下了许多革命诗篇,慷慨激昂,表示:"危局如斯敢惜身,愿将生命作牺牲。""拚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
1906年,因抗议日本政府颁布取缔留学生规则,愤而回国,在上海创办中国公学。先在绍兴女学堂代课,3月,往浙江湖州南浔镇浔溪女校任教,发展该校主持教务的徐自华及学生徐双韵等加入同盟会。暑假离职赴沪,与尹锐志、陈伯平等以"锐进学社"为名,联系敖嘉熊、吕熊祥等运动长江一带会党,准备起义。萍浏醴起义发生后,她与同盟会会员杨卓林、胡瑛、宁调元等谋在长江流域各省响应,并担任浙江方面的发动工作。到杭州后,与将去安徽的徐锡麟约定,在皖、浙二省同时发动。此时她在杭州新军中又发展了吕公望、朱瑞等多人参加同盟会与光复会。不久,萍浏醴起义失败,接应起义事遂告停顿。
同年秋冬间,为筹措创办《中国女报》经费,回到荷叶婆家,在夫家取得一笔经费,并和家人诀别,声明脱离家庭关系。其实是秋瑾"自立志革命后,恐株连家庭,故有脱离家庭之举,乃借以掩人耳目。"
1907年1月14日,《中国女报》创刊。秋瑾撰文提倡女权,宣传革命。 以"开通风气,提倡女学,联感情,结团体,并为他日创设中国妇人协会之基础为宗旨"。并为该报写了《发刊词》,号召女界为"醒狮之前驱","文明之先导"。
旋因母丧回绍兴,秋瑾又先后到诸暨、义乌、金华、兰溪等地联络会党。这时大通学堂无人负责,乃应邀以董事名义主持校务。遂以学堂为据点,继续派人到浙省各处联络会党,自己则往来杭、沪间,运动军学两界,准备起义。她秘密编制了光复军制,并起草了檄文、告示,商定先由金华起义,处州响应,诱清军离杭州出攻,然后由绍兴渡江袭击杭州,如不克,则回绍兴,再经金华、处州入江西、安徽,同徐锡麟呼应。原定1907年7月6日起义,后改为19日。
1907年7月6日,徐锡麟在安庆起义失败,事泄。
1907年7月10日,她已知徐失败的消息,但拒绝了要她离开绍兴的一切劝告,表示"革命要流血才会成功",她遣散众人,毅然留守大通学堂。13日 ,清军包围大通学堂,秋瑾被捕。她坚不吐供,仅书"秋风秋雨愁煞人"以对。
1907年7月15日凌晨,秋瑾从容就义于绍兴轩亭口,时年仅32岁。
秋瑾是华夏杰出先烈,民族英雄。蔑视封建礼法,提倡女权,常以花木兰,秦良玉自喻。早年学习经史、诗词,善骑射。 她与吕碧城被称为"女子双侠" ,与唐群英被后人誉为"辛亥革命的孪生女儿" ,与唐群英、葛健豪誉为"潇湘三女杰" ,她们的女权与女学思想成为近现代中国妇女解放思潮的重要组成部分。
"辛亥三杰"的多种说法之一为:徐锡麟、秋瑾、陶成章。
"绍兴三杰"为秋瑾、鲁迅和周恩来。
孙中山称秋瑾为"最好的同志秋女侠";题词:"鉴湖女侠千古巾帼英雄";楹联:"江户矢丹忱,感君首赞同盟会;轩亭洒碧血,愧我今招侠女魂!";"浙人之首先入同盟会者";"为推翻专制、建立共和,绍兴有徐锡麟、秋瑾、陶成章三烈士,于光复事业,功莫大焉!";在所著《建国方略·有志竟成》中再次把秋瑾与徐锡麟、熊成基等革命志士并称,褒扬其革命功绩。
周恩来给表妹王去病题词:"勿忘鉴湖女侠之遗风,望为我越东女儿争光!"他认为:"秋瑾是一个带头打破"三从四德"这种封建束缚的"新女性",是一个反帝反封建革命的"先驱者"。"秋瑾是资产阶级革命家"。
范文澜在《中国妇女》杂志发表一篇回忆性的学术文字《女革命家秋瑾》,径称秋瑾为"女革命家",认为:"秋瑾是中国历史上妇女的伟大代表人物。""她认定革命是救国的唯一道路",并"坚决走革命道路"。"她在轩亭口从容就义,用纯洁的血为中国妇女画出了一条鲜明的路线来,后来千千万万的爱国妇女,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参加了革命队伍,正像秋瑾所希望的那样,为"我中国女界中放一光明灿烂之异彩"。"
郭沫若为《秋瑾史迹》作序,称:"秋瑾烈士是中华民族觉醒初期的一位前驱人物。她是一位先觉者,并把自己的生命奉献了给反封建主义和争取民族解放的崇高事业。她在生前和死后都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秋瑾不仅为民族解放运动,并为妇女解放运动,树立了一个先觉者的典型。"
吴玉章题词:"为革命而英勇牺牲,秋瑾烈士永垂不朽!""秋瑾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伟大的女英雄,她为民族解放和妇女解放事业付出了自己的生命,从而成为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革命妇女的楷模。"
宋庆龄题词:"秋瑾工诗文,有'秋风秋雨愁煞人'名句,能跨马携枪,曾东渡日本,志在革命,千秋万代俦侠名。"
邓颖超题词:"秋瑾女杰,坚强不屈,英勇就义,永垂不朽!"
康克清题词:"秋瑾英烈,光照千秋!"
《南方报》称:"学界中人以秋女士实为女学界不可多得之人,名誉卓著,咸皆惨惜。"
《时报》相继发表秋瑾生前好友吴芝瑛的来稿《秋女士传》和《纪秋女士遗事》,认为秋瑾是一个如"俄之苏菲亚、法之罗兰夫人"一样的女权革命者。
《中华民国史》李新主编:"秋瑾是旧民主主义革命中牺牲的一位杰出的女英雄。"
《辛亥革命史稿》金冲及、胡绳武著,更是明确地认定:"秋瑾是辛亥革命时期最杰出的女革命家","是中国第一个为民族民主革命流血的女革命家。"
郑云山、陈德和著的《秋瑾评传》论证了这样一个中心论点:"秋瑾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杰出的革命家,中国近代妇女解放运动的先驱者,伟大的爱国者。" 这是大陆学者普遍接收的有代表性的观点。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