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深刻的变化来自课堂——把教室变成作坊,如何?
何为作坊?从事手工加工制造的场所。影视和文学作品中,怀旧或历史题材,常常出现作坊。通常地方不大,一两间小屋的样子,人数不多,三五个而已,也有一个人的作坊,从事某项加工工艺,或制作某种东西。
作坊是农业时代的产物,进入到工业时代,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升,社会分工的进一步细化,作坊渐渐被工厂所取代。大工厂蓬勃兴起,让小作坊再无立足之地,与此同时,小作坊所特有的温情和精致,也湮没于历史的尘埃之中。
工业化本身就像一台巨大无比的机器,把整个世界变成了工厂和流水线,人就像是这台机器的一个零件,或这条流水线的一个工位,其自身的价值正在被淡化,溶解在工业化的轰鸣中。
学校也未能幸免。学校的工厂化,教育教学的流水线化,无情的吞噬校园的文明之光,人性被压抑,生命被扭曲。教育的速度越来越快,就像是不断提速的高铁一样,似乎没有极限,但人们不知道它要去向何方。
叮叮当当,小作坊里发出的敲击声,从历史的隧道里传来,那充满温情和精致的画面,让人无限怀念。那出自匠人之手的,一件件精美绝伦,独一无二的手工制品,让人感受到创造的价值和生命的力量。
于是,“生命课堂”产生这样的联想:能否让课堂少些机器的轰鸣,能否让课堂响起叮叮当当的敲击声,能否把教室变成“作坊”?
朋友去芬兰考察基础教育,发回很多学校照片,教室里有各种各样的工具、设备,我眼前一亮,这哪里是教室,分明就是一个个“作坊”!把教室变成“作坊”,意味着以知识获取为主的学习目标转向以能力培养为主,教师“带领学生学”的方式必然会被“教师指导学生做”的方式所取代,基于项目的学习将越来越占据重要地位。
把所有课程和所有课堂都变成作坊,似乎真的没有必要,条件也不允许,因为教育不仅肩负着育人使命,虽然这是它的核心功能,但教育还担负着其他重要的社会功能,比如知识的传承、文化的延续、社会的分层、价值观的引导等等。所以,没必要也不可能把所有课程和课堂都变成作坊,但必须要改变其工厂化和流水线化的趋势,而且必须要拿出一部分课程和课堂,让它们变成真正的作坊。概括而言是两句话:分科课程不可废除,但综合课程必须加强;知识课程不可废除,但实践课程必须加强。
在我看来,当前中国的教育改革,正是沿着这一思路展开:变革教学方式,就是避免工厂化;开设综合课程(全国)、实践课程(北京)、拓展课程(上海、浙江),就是把课堂变成作坊。
纵观席卷全球的课程改革和“核心素养”,大致也是沿着这个思路进行。关注课程的实践性和综合性,关注学习的体验性和过程性,关注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培养。所有这些,恰恰都是在作坊里形成的。
由此可见,把教室变成“作坊”,是整个世界教育发展的趋势。
一度风靡美国,如今走向全球的“STEAM教育”,有别于传统的单学科、重书本知识的教育方式,让孩子们自己动手完成他们感兴趣的、并且和他们生活相关的项目,从过程中学习各种学科以及跨学科的知识。
全球瞩目的芬兰教育,于2016年秋季启动基础教育改革,在教学大纲中增加“基于现象(话题)的教学”,即在传统的学科制教学基础上,开设一些实验性课程,围绕学生感兴趣的现象或话题展开教学。芬兰教委首席新闻官汉努·于利莱赫托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在以现象为基础的教学项目中,学生可以同时与来自好几个学科的老师进行互动,这是一种将能力培养和科目教学相结合的新式教学法(新华网)。
美国的“STEAM教育”和芬兰的“现象教学”,就其本质而言,就是把孩子带进作坊,让他们自己动手、动脑,思考实际问题、解决真实问题。
系统的学科知识固然重要,需要系统的学习,但是有一点必须明确,知识的学习并非教育最重要的目的——教育要培养知识的主人,而不是知识的奴隶。
一年前,课程整合成为热门话题之时,我曾提出“课程整合是个伪命题”,意思是说:不指向真实的问题,课程整合只能是学科知识的拼凑,为了整合而整合,毫无意义。课程是分科的,但世界是个整体,人的发展是和谐统一的整体。通过分科教学的方式有助于我们清晰的认识纷繁复杂的世界,而一旦我们融入到世界之中与世界发生实质性的接触便会立即意识到,必须把对于世界的零散的、隔裂的认识整合到一起,才能应对世界的变化莫测。人类与世界发生实质性接触的哪怕一次小小的活动,都是各学科的综合运用,都是课程整合的现实例证。
在这篇文章中,我指出:只要回归到真实的世界,置身于具体的实践情境之中,那些帮助我们认识世界、发展自我所开设的分科课程便以整合的形式出现。所以,课程整合是个伪命题,回归真实的世界、回归具体的实践才是这个命题的真义所在。教育的目的不是为孩子描画一个理想的世界或虚幻的世界,而是帮助孩子更好的面对现实的世界,用自己的双手创造一个理想的世界。推动课程整合从一定意义上讲,是教育目标向真实回归、向实践回归。因此,没必要再绞尽脑汁的想“怎么整合”或是把谁整合,只要我们把目光投向真实的世界和具体的实践,整合无处不在!回归真实的世界、回归具体的实践、回归育人的核心,课程整合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把教室变成“作坊”,现实的困难不容回避。比如班额问题,动辄几十人,甚至上百人,如此之大的班级规模,只能建成工厂,如何变成作坊?还比如教室布置问题,横排数列整齐码放的桌椅,分明就是流水线、工厂,算是哪家子作坊?还比如课程设置问题,分科如此的清晰,界线如此的明显,语文老师和数学老师,在同一间教室上课,但老死不相往来,各自捍卫各自的学科尊严,各自追求各自的教学效益,岂不就是分工厂或是分包商?还比如教学内容问题,结构化、序列化的知识体系,就像是标准化的工艺流程一样,我们不正像工厂制造产品那样培养人吗?还比如教学方式问题,强调知识的记忆,强调经验的模仿,强调虚拟环境的学习,这怎么能够成为注重真实问题和实际操作的作坊呢?还比如评价方式问题,是不是更像工厂——看的是结果、重的是产量,而不像作坊——看的是手艺、重的是过程?……
无论客观的还是主观的,无论内容的还是形式的,把教室变成作坊,难度都很大,但这并不意味着不可能。最重要也是最关键的一步是,我们把教室当成传经布道的“教堂”,还是热火朝天的“作坊”?迈出这一步,后面的路就有了方向。“创客教育”悄然走进中小学校,“创客空间”也在一些学校安家落户,所有这些迹象都表明,教育正在发生变化。而我认为,教育最深刻的变化只能在课堂发生,教室发生了变化,教育才能真正发生改变。
人们常说,教室里要传出朗朗的书声;“生命课堂”说,教室里也要传出叮叮当当的“敲打”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