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赚不赔

稳赚不赔

作者:李广生

年轻时也有过发财的梦想。我们这代人正好赶上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方兴未艾之时,全民皆商、遍地是钱,胆子大一点、脑瓜活一点,发财几乎是一夜之间的事。经不住诱惑,也曾做过尝试,那时候称之为“下海”。

十八岁那年,我在昌平读书,学习机械制造。一个偶然的机缘,认识了两个摆地摊的小姑娘,一个四川人,一个河南人,一个叫小蒲,另一个记不清姓名了。她们让我见识到赚钱的容易,体会到摆摊的乐趣。经常跟她们跑北京的各大批发市场,还去河北的鸦鸿桥、白沟,参与选货进货;站在街边,和她们一起吆喝、招揽顾客、兜售商品。很快我就发现,做买卖原来很容易,赚钱一点不难,比解理论力学和材料力学习题简单多了。于是,我另立门户,用节省下来的生活费批发一堆袜子,在清河摆起了地摊。有一年多的时间,几乎每天下午放学(下午只上两节课),我立即背起书包,鬼鬼祟祟潜出学校,坐上345路公交,来到清河。街边找块空地,床单地上一铺,袜子啦、发卡啦、手套啦、内裤啦,一股脑倒在上面,摊开,还要故意弄得乱一点,开始大声吆喝:“瞧一瞧,看一看,袜子、发卡便宜啦,走过路过,您可不要错过……”两个多小时,稳赚十多块钱。随便吃点东西,急忙赶回去上晚自习。如果晚上出摊,赚的更多。

毕业后阴差阳错到一所学校当老师,工资一个月才一百多块钱,还不如我摆摊挣得多。课余时间又开始瞎琢磨,做过化妆品的销售代理,卖过烤串。但后来,我渐渐喜欢上教书,便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发财的梦想就此破灭。

做买卖,不管是大买卖还是小买卖,肯定会有赔有赚,只赚不赔,那是不可能的,就连投资大师巴菲特都做不到。读过一些关于投资理财的书,都是大部头的,像砖头一样厚。发财的梦想虽然破灭,但还是心有不甘——我怎么就不能挥金如土?看了几本之后,得出一个结论,能否赚钱,关键看投资是否对路,把钱投在那些有潜力、有前景的项目上,才能获得高回报。问题来了,哪些项目能赚钱,这里面扑朔迷离,老江湖都不免走眼,不实实在在交点学费,那是看不出来的。我这个人,不仅情商低,财商更低,即便交了学费,也不一定修成正果。没办法,只好作罢。但最近几年,我发现一个极好的投资项目,极少的投入,就能获得巨大的回报,可以说稳赚不赔。什么项目,听我慢慢道来。商界极为推崇案例教学,那些虚头巴脑的理论是蒙人的,要想赚到真金白金,必须真刀真枪的实战。下面我就以一个案例来说明。

几天前,路过菜市场,看到一个小摊,摆着两堆黄瓜,都是那种弯了吧唧,发育不良的小黄瓜。价钱便宜,两块钱一堆。这让我动心了,可虽然便宜,买回去干嘛呢,黄瓜家里还有一堆呢。犹豫之际,忽然灵机一动,这小黄瓜品相虽差,但用来做腌菜不是正好吗?于是把两堆黄瓜,都带回家中。

先是洗净,然后破刀,切成条状,装入盆中,加盐拌匀。腌制四个小时,腌出水分,挤一挤,倒掉。清水洗一下,再把黄瓜条包在纱布里,上面放一大盆,装满水,压一宿,压出水分。然后把瓜条放入一个干净的盆中,葱姜蒜切片,多来一点,和瓜条拌在一起,加一点高度白酒。起锅烧水,水开后放花椒、大料、香叶、辣椒、白糖、酱油、醋,酱油多放一些,煮十分钟,晾凉。煮好的料水,浇在瓜条上,保鲜膜密封,放入冰箱,腌上一两天,就可以食用,酸辣爽脆,可好吃了。

今天上午,想回老家看看,临走前把腌黄瓜取出来,分装三盒,一大两小,大的自己留着,两个小的,两边的老人,每家一份。

来的早了,岳父和岳母出去遛弯还没回来,蹲了会儿门。进门后赶紧呈上,一再说明是自己腌的,岳母尝了尝,说好。三个人坐在屋里聊天。岳父也毕业于通师,与父亲是校友,品学兼优,还获得了金质奖章;同样精通“小四门”,吹拉弹唱,都不在话下。退休后回到老家,种菜、唱歌、拉二胡,颐养天年,悠哉悠哉。小院被他们开辟成菜园,黄瓜、西红柿、豆角、茄子、辣椒,种了一院子,郁郁葱葱,硕果累累。

待了一会,我起身告辞,去看我的老爸老妈。见我要走,岳母忙活起来:拎出一袋子黄瓜,一袋子茄子,一袋子西红柿,一袋子大桃。出门时又从架上摘了两个大窝瓜,别看个大,但很嫩,一掐都流水。走到门口,看见绿油油的尖椒,又给我摘了一大捧。岳父帮我,把一大堆东西装上车。

离开岳父家,回到老家,照例献上一小盒腌黄瓜,换回一大推东西。下午,满载而归。

在老家跟母亲闲聊,说起这事,老太太一针见血地指出:“你小子购会算计的,多合算,拿这么点东西,换回一大堆,稳赚不赔!”

写到这里,估计大家明白我的意思了,把钱投到老人身上,包你稳赚不赔。这算不算一条投资的黄金定律呢?自己琢磨去吧。但要记住的是,投入的不仅仅是钱。

长按二维码即可关注

做真实的教育 过原创的人生

阅读原文了解更多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