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治理的成本

近来研发一个楼组治理项目,看了近百个案例,也去了现场,感受了一下社区最微观细胞的众生相。其中,谈到一个必然要涉及的话题——楼组分类治理

对于楼组治理,有一些基本要求:环境好、安全好、参与好,还有文化特色等等。

而楼组是千差万别的,高档住宅区,可谓门禁森严,社区干部进都进不去,这样的楼组,环境美、安全性一点不成问题,此类楼组的治理目标是什么?是大家肯从小家出来,参加活动,参与业委会,形成连接,形成文化特色,所以,治理就必须体现出社区融合和文化特色。

而另外的楼组,每个家里都没有独立的卫生间,20平米、30平米一户,肯定是熟人社会。这样的楼组,你不说,大家愿意到公共空间来活动。这里面什么最重要?环境美、生活便利最重要。

随着城市治理的精细化,像绣花一样的管理,颗粒度越来越细的趋势之下,分类治理成为一种必然要求。

小到一个楼组,大到一个社区,一个街镇,天然禀赋不同,针对的问题不同,就需要不同的治理方式。

对于越来越多的基层政府,分类治理成为必然课题。

而精细化的分类治理,说起来挺好,但你想去推的时候,有没有准备好?

如果不是分类治理,布置工作,就一个标准,就一个考核内容,这样其实是最简单的。

而倒过来,如果去推分类治理,就会产生了很多成本:

第一,怎么样分类?分类治理,到底怎么分类?科学性何在?

第二,治理的体系和机制是什么?怎么样去推动?动员体系如何做,像一个高档社区怎么治理的,治理目标是什么,细化指标是什么?因为分类之后目标真的不一样,到底追求的是什么?追求的是干净、整洁,追求的是人人参与,还是要搞活动,这里面差异就大了,要考虑清楚。

第三,可持续发展的模式是什么?如果仅是一种模式,行政化一点,钱从政府来,管你高兴不高兴,上面的模式定了,比如,就是“自治金”模式,就是搞社区菜园,商品房社区要搞,农民动迁社区也要搞,但是明显的,在动迁房小区,你种菜,基本上是鼓励毁绿。所以,习惯了的路径不管用了,原来的逻辑闭环也不一定成立了,这就提出了更多的考虑,所以,很多社区在提“一社区一方案”,就是精细化的分类治理的必然结果。

上海市宝山区彭浦新村美丽楼组

最后,成效如何评估?除了老百姓的感受度,还是内部的工作绩效评估,到底如何评,以前就一个标准,一个评估方法,也容易操作,现在如何评估,因为标准不一样了,如何评出优秀来。这里面要考虑很多东西,是不是分类型里挑最好的,但是最好的里面,又如何找出更优秀的来,不同类型的如何比较,这个又增加了协商、协商成本。

如果要推分类治理,这些问题就必须要回答。分类治理带来成本的提升,这是显而易见的。

事实上,一旦开启了分类治理,就开启了一场无限游戏,以往的有限游戏,变成了无限游戏。不分类,还有规则,有路径,有自信;一分类,就变成了不一样的规则,说不清的路径,不一样的评估方式,以及不一样的项目周期,绝大多数成了未知,绝大多数人变得迷茫。

精细化是个方向,管理能够可控,而治理不那么可预期,分类治理更加是不可控又不可预期,是有点挑战的。

因此,分类治理,精细化治理,永远在路上,成了一个无穷无尽的事。如果没有想清楚,条件不具备,还是不要把分类治理这个兽放出来。

图:上海市宝山区依云湾居委美丽楼组项目

因此,分类治理,精细化治理,永远在路上,成了一个无穷无尽的事。如果没有想清楚,条件不具备,还是不要把分类治理这个兽放出来。

其实也好理解,行政化管理有周期性规律,今年考虑完就是一个周期结束了。而分类治理、精细化治理,永远在路上,管理的颗粒度,细化,还可以再细化;分类的治理,分类还可以再分类。

针对社区的硬件,可以分成别墅区、商品房社区、动迁社区、老公房社区等等;细分到人群,可以针对老人、针对年轻人;细分到参与度,可以分为有参与积极性的人,和被动参与的人;细分到参与能力,有社区能人达人,以及普通志愿者,以及普遍居民。越到细化,分类治理越来越难,更要考验你的治理能力。

所以,分类治理是精细化治理的必然命题,越到后面,越不是政府逻辑,不是行政逻辑,不是一套标准、一个目标、一个项目;越变成了社会逻辑,以人为本、多样化、多元参与等等。

我们会说,这不就是社区治理的本来之意吗?但真实的工作中,分类治理基本由行政力量推动。行政力量的推动和社会化的参与治理有逻辑上的冲突。

而真正实现分类治理,

现在最最重要的就是要

提倡中央文件讲的

“治理能力和体系的现代化”

现代化一词,不仅是大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讲的现代化的大目标、硬目标,而且是细化到基层每一个细胞中的小目标、小任务、小方法、软目标、实任务!

如果要推分类治理,就要探索基层社会治理能力和体系的现代化。

体系上,要从行政体系变成社会化体系。怎么动员社区参与,各个类型的社区、单位、组织、居民,都愿意参与社区公共生活。

针对一个不同的对象有一个不同的动员体系,参与机制不一样、议事机制也不一样、标准也不一样、评估也不一样,这就是一个治理体系的精细化。

柏阿姨组织老年协会的老人包专列去旅游,多少个人设个大队长,多少个人设个中队长,多少个人设个桌长。

这对于柏阿姨这样的老年群体的是可以的,但是放在年轻人群体中,就不一定行。

一些在老社区可行的动员方式,放在高档社区,可能一个人都不会来。所以,一分类,就复杂,一复杂,就不可能只一种模式,这就对能力提出了挑战。

能力上,要从单一任务向多元融合能力发展。有没有能力面对这么多元、复杂的主体,以及复杂的分类。怎么样划分治理单元,怎么样确立治理模式,和什么样的主体合作,如何一层层培训提高大家的自治能力。

因为,基层的分类治理,成本高到了,不可能由单一主体主导、单一资源支持,这也是路径依赖,因为这个最简单,最实用,多年都如此了,但一细化,一分类,这一种模式就不一定行了。

并且,社区治理是复杂治理,再加上分类,以及任务的多线程,目标的不同,任务的不同,最终都要回到自治,要探索真正的自治,只有自治,在地化,不同的社区不同的特色,不同的模式,才有可能维持下去,才有可能精细化,才是可持续的发展模式。

最基层的楼组治理,可以放开了做,只要尊重自治就可以了;而社区的分类治理,人群的分类治理,需求的分类治理,都很难。

而推动的行政力量,又有天然的行政思维的约束,一个标准、一个模式都熟悉了,知道怎么做,而多个目标、多个标准、多个模式、多方着力,对自己的挑战有点大。

想起当前的一个热点——社区治理的数字化赋能,会形成两个体系:一个是网上的政府,一个是线下的政府。网上的政府是一个平台,一个模式,是联动协作的,而线下的政府还是分隔的、部门利益化的、有自己习惯节奏的,在这个时候,如何靠一个线上平台(一网统管、一网统办的线上政府)影响线下政府,挑战同样大。

线上政府和分类治理,都是精细化的方向,并且连挑战都有些类似,这个时候,都对线下政府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都提出了挑战。

一个线下政府部门,如何解决上述问题,就是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必答题;而解题的好坏,就是治理能力是否现代化的切实体现。

没有自治,怎么可能光靠行政力量去细分、细化再细致,因为行政力量是有限资源的法定职责,没有更严格的义务,更没有动力去做这么多的本属于社会领域的事,社会领域的细化、细分需要社会化的自治共治的动员。

激发自治,赋能不同的分类治理的主体,探索多样化的分类治理模式,这就是实实在在的必须提升的能力。

综上,在日益精细化治理的阶段,分类治理日益成为必然,治理成本提升也是必然,在这个时候就倒逼社区治理的现代化,既要营造现代化的体系,更要提升现代化的能力。

因为,大国方略在变,时代在变,人在变,所以,治理方式也必须要变。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