绥芬河极简史:两肩担道义,一座英雄城
随时随地 阅读就这么简单
新冠肺炎疫情来袭,绥芬河,这个位于黑龙江东南角、曾被人戏称为“要用放大镜才能在地图上找到”的中俄边陲小城,突然成为举世目光聚集的焦点,一时间常住人口仅7万的小城成了抗疫前线。这不是黑龙江的错,也不是牡丹江的误,这是两肩担道义的大爱无疆,这是为国分忧的侠义奉献,不让每一个中国籍的公民流离失所,这是怎样的牺牲啊?
绥芬河在哪?为什么是绥芬河?绥芬河的历史什么模样?为什么说绥芬河是一座英雄城?乔公子带你一起来找寻历史的脉络。
▲渤海国疆域图,绥芬河市在率宾府。
夜读日思:很多人以为绥芬河只有百年历史,其实,在四五千年前,绥芬河境内就有中华民族的祖先在此繁衍生息。到了诗意的唐朝,绥芬河地区隶属渤海国率宾府华州,那时的渤海国非常辽阔。渤海全盛时期,以吉林为中心,其疆域北至黑龙江中下游东岸,鞑靼海峡沿岸与库页岛相望,东至日本海,西到吉林与内蒙古交界的白城、大安附近,南至朝鲜之咸兴附近。设五京十五府,六十二州,一百三十余县。是当时东北地区幅员辽阔的封建强国。到了明代,隶属于奴尔干都指挥使司率宾江卫。
“黄金通道”
历史的时针转到1903年1月,这是一个特殊的时间点,因为,清政府设立“总理绥芬河铁路交涉局”,请记住,绥芬河第一次以一个城市的身份出现在地图上,不再是一个小村庄。
现在回想起来,如果没有铁路,也许根本不会有这座城市,你也许见不到绥芬河了。不过最初,小城与铁路本无缘份,是历史选择了绥芬河而已。
话说,在19世纪末,当时的沙皇俄国为了自己的战略目标,在中国领土上修建了一条以哈尔滨为中心,西至满洲里,东至绥芬河,连接海参崴的“中东铁路”,这可是个大工程。
这条铁路原本打算在当时的东宁县三岔口镇修建,并以东宁境内水系绥芬河作为站名。可修筑中铁路专家突然发现,三岔口镇的地质结构并不适合修建铁路,只好向北移动了50多公里,这就是现今没有绥芬河流过的绥芬河市。当地流传一句话:绥芬河没有河,一条小河没脚脖。这告诉我们,绥芬河这条河没有流经绥芬河市,很不可思议吧?
中东铁路建成之后,绥芬河因其距俄罗斯对应口岸波格拉尼奇内16公里、距俄远东最大港口城市海参崴210公里的独特地理位置,迅速成为连接东北亚和走向亚太地区的“黄金通道”,这也奠定了绥芬河地区交通、通讯、通商的基础,使它得以与哈尔滨、海参崴并肩前行的崛起。
据史载,1923年3月,设绥芬河市政分局;1927年4月,成立东省特别行政区绥芬河市;1933年7月,绥芬河公署成立。最牛的是20世纪30年代,有俄、日、朝、英、法、意、美等18个国家的使节和商贾云集于此,文化和经贸交流异常繁荣活跃,五颜六色的各国旗帜林立市区,时称“旗镇”,如果你现在去广场附近的台球厅去看,里面还有旗镇的一款雕塑呢。它还被称为“国境商业都市”,并获得了“东亚之窗”的美誉。
在旧中国还一穷二白的时候,小小的绥芬河在中国东北边陲最先开通了火车、汽车,最先有了电灯、电话,这是奇迹,一个时势造英雄的奇迹。那时,来自中国腹地和多个国家的商人有1万多人,常年往来于绥芬河与海参崴之间,从事着边境贸易,人称“跑崴子”。 这,让我想起自己的家乡,位于巴彦县的乔家崴子。
四年前,我挂职绥芬河的时候,住在武装部,附近就是已经被改造为中东铁路纪念馆的绥芬河老火车站,如果你现在去参观,就会通过一幅幅老照片,窥探寻觅到铁路为这座边陲小镇带来的繁荣,而在绥芬河老城内,一座座美妙的俄式建筑,也记录了这座小城曾经的繁华与昌盛。
国际红色秘密交通线
为什么这是一座英雄城呢?20世纪初期,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风起云涌,催生了绥芬河国际红色秘密交通线的建立,历史赋予了这个边境山城神圣的使命,这样的使命,是无比自豪的。
1919年3月,莫斯科召开了国际共产主义代表会议,共产国际成立。而且,共产国际远东书记处在上海、北京、哈尔滨设立了交通联络处,开通了从大连海路通往上海市,陆路通往北京的交通线。绥芬河地处中东铁路东线,被设立为地下交通中转站。从此,小城绥芬河成为中国共产党与共产国际联系的重要枢纽,地位极其重要。
八年之后,1927年大革命失败,我党独立领导中国革命。在这个重要的转折点,迫切需要召开一次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我们需要重点研究关于中国命运及革命成败的重大问题。但迫于国内严重的白色恐怖,很难找到一个安全的开会地点。最后,我们的中共六大确定1928年在莫斯科州纳罗法明斯克地区召开,这是一个重要决定。
据史料记载,参加中共六大的代表共计142人,其中从绥芬河出境的代表有瞿秋白、徐特立、何叔衡、方维夏、龚德元等,共计19人。从绥芬河入境的代表有周恩来、邓颖超、李立三、项英、张国焘等50余人。太重要的一次通行,中共六大与绥芬河这座年轻的城市紧密联系在一起,当真是:两肩担道义,一座英雄城。
嘎丽娅
东北开放的窗口
新中国成立后,绥芬河人民过上了崭新的生活。
三年后,绥芬河被认为是中苏边境的一个重要口岸,有设立边防检查站的必要,所以,就向东北人民政府报告建立绥芬河边防检查站。这是一个重要决定。
又过了一年,经东北人民政府批准,绥芬河边防检查站正式成立。建站初期,从绥芬河口岸出入境的人员非常的单一,基本是苏联军人,还没有贸易的往来。
1987年,当时的国务院经贸部授予绥芬河市对苏开展贸易和经济合作的权限。山城站在了新的历史起跑线上,开启了国际视野。
改革开放初期,绥芬河只是万人小城。后来,国际环境下,中苏关系缓和,80年代末,绥芬河市开始与相邻的波格拉尼奇内开展贸易合作。贸易一开,绥芬河迅速成为中国东北开放的一扇窗口,从此,再次繁荣。
就在1990年3月10日,双方举行盛大的典礼仪式,宣告绥芬河市至苏波格拉尼奇内区间国际公路正式通车,铁路、公路两条通道与苏联对接。
三代国门记录发展脚步
现在,如果你来旅游,可以看到,在天长山脚下小绥芬河南中俄边境附近,双方设立的一处铸铁手动挡杆,这就是绥芬河的第一代“国门”。
就在1991年10月1日,第二代国门在绥芬河落成使用,我们拥有了一座真正意义上的国门。这座国门就在我们能看到的边境口岸上,已经被围起来了。
众所周知,在2012年8月,绥芬河第三代国门正式开工,2014年底新国门终于落成。国门高51.8米,长81.8米,跨度54.1米,九层建筑双向8车道通行,看似简朴,却恢宏无比。
绥芬河的使命,向北开放,一往无前。
疫情当前,绥芬河人两肩担道义,用自己的奉献和牺牲,成就了一座新时代的英雄城,让我们铭记这段岁月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