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读系列第十九篇:南朝两百年之“内斗和失误”的强大破坏力

​上周我们了解到,在南北朝的历史背景下,南方没有几个战略据点,只有一个中心城市——建康(南京)。政权一旦离开建康向南或向西,都会失去根基。向南会进入蛮人区域,失去对中原地区的政治影响力;向西就会进入湖南、湖北和江西的口袋阵,让政权难以自保。

所以南方各个政权的交替都大致遵循以建康为中心,以荆州为次中心的“荆州——建康”哑铃模式。当荆州地区和建康同心同德,南方就进入了繁荣发展时期,一旦荆州地区反叛建康统治,南方就会陷入混乱。将近两百年的南朝史,就围绕着这条轴心不断展开。在荆州建康的互动下,湘江和赣江以南直到南岭地区也不断开发,湘江谷地和赣江谷底开始进入中原势力范围。于是一个轴心(荆州——建康)、两个重点区域(荆州、建康)、三个湖(洞庭湖、鄱阳湖、巢湖)、四条江(长江、汉江、湘江、赣江)、五座城市(镇江、马鞍山、九江、岳阳、武汉)就构成了南朝的全部政治地理架构。

在客观地理架构的影响下,“皇帝——权臣”的政治统治架构逐步形成。开创者是晋朝曾经的开国功臣王敦。

一、权臣时代的开启

公元307年司马睿被当时西晋的执政者东海王司马越派往江东镇守,临行前司马睿邀请名士王导辅佐自己。而王敦是王导的堂兄,也成为了司马睿的得力干将。王导擅长舞文弄墨,制定政策安抚民心,王敦被任命为扬州刺史,把江东不愿意归顺司马睿的各个州郡都征服了。在“两王”的辅佐下,司马睿的威望大增,成为了江东的实际统治者,同时由于“两王”的卓越功勋,东晋的政治格局形成了“王与马,共天下”。

等到南方初定,司马睿开始以皇帝身份自居,着手从“两王”手里夺权。他重用私臣疏远王导、王敦。王导为人洒脱,不在意功名,皇帝不想用自己,所幸放权。而王敦愤愤不平为王导鸣冤,加强了自己的军权和防备。

王敦的防备在皇帝看来就是反叛信号,这加剧了司马睿削弱的力度。这反馈给王敦,又激起了王敦的反抗。此时王敦控制着芜湖一带,距离建康很近,皇帝控制的区域除首都建康,只有江北的淮阴和合肥。公元322年,在王敦的猛攻下建康沦陷,司马睿被软禁,王敦开始着手禅让事宜。

令东晋皇室倍感幸运的是,王敦并没有比司马睿长寿多少,司马睿忧郁病死后,王敦也得了重病,很快病死了。他的死亡,宣告了司马氏的胜利,也同时创建了东晋“皇帝——权臣”的样板。

王敦死后,中央政府另一权臣庾亮借助妹妹——晋明帝皇后的势力执掌政权。和王导性格温和不同,庾亮毛糙偏激,引起了诸多大臣和朝外权臣的不满。为了中央集权,他开始着手对付手握军权的陶侃和苏峻。由于偏激不谨慎,激起了军阀苏峻的反叛。

公元328年,苏峻从历阳起兵进攻建康。此时另一巨头陶侃和各大军阀都愿意支持朝廷平叛,但是庾亮错误的估计,拒绝了军阀们的帮助,让首都陷入了孤军作战。为快速获得胜利,苏峻找到了历史上著名大将祖狄(中流击楫,不收复中原誓不再南渡的英雄将军)的弟弟祖约,此时祖狄去世,祖约坚守寿阳,对庾亮的政策极为不满,听说苏峻起兵,也开始攻打建康。

两大军阀的夹击下,东晋首都第二次沦陷,庾亮逃走。和王敦不同的是,不论苏峻还是祖约都不是军事超级大巨头,无法震慑南部的所有势力。首都攻陷后,真正的巨头陶侃,接受庾亮的请求,攻打建康讨伐苏峻和祖约。很快苏峻、祖约被平定。

这次的平叛为东晋社会的发展提供了短暂黄金时期。因为陶侃不是野心家,也不僭越皇权,在他的帮助下,东晋王朝在南方扎稳了根基,挽救了摇摇欲坠的政权,避免南方陷入军阀混战。

但好景不长,仅仅十几年后另一个惦记皇权的桓温就崛起了。公元346年,桓温率军进军荆州,兵锋直指四川的大成国。通过岷江到达成都南边的彭模(今彭山),然后攻克成都,灭了成汉。四川并入了东晋版图。四川的并入增加了南方政权的复杂度。让“荆州--建康”的轴心发生了微妙变化。

之后桓温占据长江中游的荆州、江州(今九江),同在建康的皇帝展开对峙。到了晚年,企图逼迫东晋皇帝禅让,但由于主政大臣谢安的斡旋和桓温屡次北伐的失败,让其改朝换代的梦想破灭。桓温死后,儿子桓玄太小,权力由其弟弟桓冲继承。幸运的是桓冲没有过多权力欲望,让东晋再此度过了权臣篡权的危机。此时,在桓冲和谢安的协调配合下,东晋众志成城打败了南下的前秦苻坚。

淝水之战后,桓冲和谢安相继去世,东晋政权再次朝着分裂发展。先是皇族内部分裂,宗室司马道子擅权,引发荆州刺史和青州、兖州刺史的反叛。趁着平叛桓温之子桓玄瞬间做大,成为了西部最大军阀。不仅担任荆州、江州刺史,还都督荆、司、雍、秦、梁、益、宁、江等八州,以及扬、豫所辖的八郡军事。加上桓氏家族其他成员的势力,桓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公元402年,桓玄开始反叛,顺江而下分两路大军讨伐东晋,建康第三次沦陷。第二年,晋安帝被迫禅位给桓玄,建立大楚国。本来大楚有机会成为南朝第一个新王朝,但却由于桓玄的放松,镇江、扬州一带的刘裕抓住机会,举起了光复晋朝的大旗,各州纷纷响应,让刚刚占领建康的桓玄匆匆向西撤离。逃亡西部后,协助四川反叛,谯纵建立了谯蜀政权。九年后刘裕大军灭了谯蜀,清扫了桓氏家族势力,东晋又回到了“权臣--皇权”模式。

二、南朝衰落:宋齐梁陈内部的斗争和失误

刘裕当权时代,公元410年,广州卢循的反叛,第一次让广州和珠江三角洲进入了中原视野。赣江道和湘江道的开发,让广州和珠江三角洲从中华的附庸上升到了可以逐鹿一战的战略地区。卢循两路大军,一路从湘江攻占长沙,过巴陵(今岳阳)进军江陵,另一路从赣江过豫章(今南昌),经寻阳(今九江)攻打建康,一路十分顺利。但本想着刘裕北上攻打南燕国会旷日持久,却不想刘裕军事才能杰出,很快拿下南燕国并返回了首都,加强了建康防守。经过了几场拉锯战后,卢循军粮不足陷入困境。在试图以三万主力进攻江陵失败后,卢循只能原路南逃。战败的消息传回广东,根据地脱离了控制,最终卢循被叛军杀死,反叛被彻底平定。

卢循虽然失败了,但却为后来陈朝开国之君陈霸先、唐末黄巢和孙中山,开创了北伐先例。

公元420年,刘裕废黜晋恭帝,建立了刘宋王朝,是为宋武帝。刘裕一生征战,灭掉了南燕和后秦,将南朝领土拓展的最大,北至黄河南岸,西至四川,南至广东,东至沿海。宋武帝、文帝时期成为了南朝最为强盛的时代。

但好景不长,文帝末期想改立太子,却被太子刘邵杀死。随后武陵王刘骏起兵灭了刘邵,史称宋孝武帝。孝武帝死后,太子刘子业即位,却因为倒行逆施被杀。权力真空导致荆州--建康两个重点区域的势力展开角逐。建康有宋明帝刘彧,荆州地区有晋安王刘子勋。此时刘彧手下吴喜因个人威望和魅力率三百人马迅速平定了吴越之地,保障了首都的粮仓。然后同刘子勋在长江决战,逆转了战局。

宋明帝性格猜忌、手段毒辣,杀死了所有威胁他的宋氏王侯,让刘宋统治基础崩塌,为齐朝的建立埋下了伏笔。明帝死后,公元479年,萧道成掌握了大权,以建康为基地,消灭了反对力量,攻占荆州地区后,篡夺了南宋的江山,建立南齐。

由于南朝的内乱,版图迅速缩小。山东境内黄河以南和以东领土尽数丢失,对中原地区的控制大幅缩水,很快黄河流域全部丢失。到了齐末梁初,就连淮河流域也只剩下一半了。

公元502年,萧衍废黜昏庸残忍的齐和帝,建立梁朝。之后长寿的萧衍为南方带来了四十多年的繁荣和平,形成了中兴。开创了佛教、儒家文化发展的黄金时代,让统一强大的北朝文人羡慕不已,纷纷认为南朝才是士大夫的正朔所在。

但是公元548年,八十多岁高龄的萧衍因为自己的失误断送了南朝的繁荣,也断送了梁朝的统治。这就是著名的侯景之乱。

萧衍统治晚期,北魏分裂成了东西魏,东魏权臣高欢去世,高澄即位,让和他不和的大将侯景坐立不安。于是侯景率部投奔南梁。侯景是羯族人,曾是北魏权臣尔朱荣手下大将,高欢胜利时,他转而投奔高欢。

侯景此时的身份是东魏太傅、大将军、河南大行台、上谷郡公,掌握着东魏的整个南部十三州。这里曾经被刘裕占领,此时成为了南北战争的主战场,谁获得这里就能掌控战争主动权。此时侯景愿意献给梁武帝,以表投诚决心。于是梁武帝率群臣商议,同意封侯景为河南王,并派军队接应侯景驻守侯景防区。

但是侯景和梁武帝都低估了东魏的实力。发现侯景叛乱后,高澄立刻派大军日夜兼程进攻侯景。而此时梁武帝军队还未到,侯景情急之下向西魏求救,许诺靠近西魏的土地交给西魏,同时许诺南梁剩下的土地。

不想,西魏获得土地后和侯景闹翻,梁朝军队来了之后和侯景合兵一处,却被东魏打的大败。致使侯景土地尽数丢失,梁朝颗粒无收。侯景别无他处,于是攻占了梁朝的寿阳为根基,名义上对梁朝称臣,实际上自己占山称王。为了扎稳脚跟和自保,在选择攻击东魏和南梁间,他选择了较弱的后者。于是公元548年,侯景向南方发动总攻,以赌博的决策,经过历阳、采石、姑孰,迅速攻克了建康。梁武帝成为了阶下囚,暴死于宫中。

本想着攻占建康后,自己可以挟天子以令诸侯,成为南朝的另一个开国之君。但他高估了皇帝在南朝的威望,另一个重点区域荆州根本不听其调遣,而且南方广州领袖陈霸先也开始北伐侯景。此时,侯景的正确做法应该是不管陈霸先,全力出击扫平荆州势力,再回头东西夹击陈霸先。但侯景却分兵两路想要两面作战,结果就是一支部队被陈霸先剿灭,另一支部队被缠斗于巴陵(今岳阳),随即战败。慌乱之余,侯景向东退回建康,后被逐出流落江东被杀。

湘东王萧绎在江陵即位,史称梁元帝。此时南朝在淮河流域的战略要地尽数丢失。更加雪上加霜的是,四川镇守的武陵王萧纪在成都称帝。为消灭竞争对手,昏庸的梁元帝竟然向西魏求助。很快西魏攻占了四川,又以四川为根基出武关,灭了江陵政权,印证了荆州地区的防御困境。从此南朝的防御不再完整,荆州成为了敌国领土,孤零零的建康只剩被吞并的命运。

获得四川和荆州之后,被东魏追着打的西魏逆转了局势,为后来北周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

在剩余的土地上,陈霸先和王僧辩发生冲突,很快陈霸先斩杀王僧辩。公元557年,陈霸先篡夺梁朝,建立了陈朝,控制着长江以南洞庭湖的狭小地区,苟延残喘。形势上和强大的西魏、东魏形成三国鼎立。长达两百年之久、轰轰烈烈的南朝,终于在内斗和失误中衰亡了。很快随着北朝的再次统一,隋朝即将登场。

好了,今天的文章就到这里,下周我们返回到北朝视角,迎接隋朝的建立。

(0)

相关推荐

  • 周易说“晋”之晋朝

    晋,繁体字为晉,上部像两支倒立的箭("矢"),下部是像"日"字的靶心,古代象形字都是有含义的,古文的晋就是代表箭要射中目标,代表成功.达成目的.其含义一是进,进 ...

  • 晋安帝被毒死,东晋灭亡,刘裕建立刘宋

    晋安帝被毒死,东晋灭亡,刘裕建立刘宋 关键词:刘裕北伐.元嘉之治 前因:刘裕北伐 刘裕建立军功,收复黄河以南.淮河以北.汉水上游故土. ▲刘裕北伐前的东晋 后果:元嘉之治 刘裕之子刘义隆即位,整饬朝政 ...

  • 晋朝历代皇帝列表及简介

    晋朝(265-420年),是中国历史上九个大一统朝代之一,分为西晋与东晋两个时期,它上承三国,下启南北朝,属于六朝之一. 司马炎逼迫魏元帝禅让,即位为帝,定有天下之号曰晋,建都洛阳,史称西晋,丞相.疏 ...

  • 君子报仇十年不晚,灭司马天下者,亦是司马懿漏杀之人

    从高平陵事变后,曹魏宗室失去了对军政大权的掌握,司马氏取而代之.司马氏取代曹魏的野心昭然若揭,"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的言论在曹魏上层广为流传.终于在公元265年,司马昭死后,其子 ...

  • 南北朝是一段怎样的历史?

    是一段华夏民族的探索.融合史,这其中充满了激情.热血.奋斗.改革,与此同时也充满了荒淫.背叛.暴虐.血腥. 可以说,这是一段亦正亦邪.悲喜交加的历史. 要搞清楚南北朝的历史,还要从那个从事织席贩履,但 ...

  • 精读系列第二十九篇:藩镇割据之时机和力度的重要性

    本周我们从世界视角返回唐朝视角,沿着时间脉络回看历史的变迁.安史之乱不仅深刻影响了唐朝国运,还深刻改变了社会结构,不仅在军事政治上,让唐朝迅速滑向藩镇割据,还在社会生活上开启了"江南时代&q ...

  • 精读系列第十八篇:两晋南北朝之“南北战争”

    谈起两晋南北朝的军事历史,淝水之战和刘裕北伐都是绕不开大事件.这两场战争之后,后来居上建立的鲜卑王朝北魏和南朝的宋.齐.梁进入长期对峙.直到北方叛将侯景被梁武帝收留,反被其造反破坏了南朝梁的繁荣稳定, ...

  • 精读系列第六十九篇:两代人的耕耘——“康雍之治”

    上周我们分享了清朝在文学和艺术上的造诣,从本周开始,我们重点了解三个阶段五位皇帝统治时期的大清.第一个阶段是康熙.雍正的大清兴盛,第二个阶段是乾隆的大清巅峰,第三个阶段是嘉庆和道光的大清中衰,从而更加 ...

  • 精读系列第二十八篇:中东亚民族融合大炼炉

    作为横跨东亚和中亚大陆的庞大帝国,唐朝深刻影响着亚洲历史进程和文化走向.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唐朝周边世界,感受各民族之间的互动 01 突厥帝国的兴衰 之前我们分享过,唐帝国开国君主李渊出生于"汉 ...

  • 基金理财系列第十九篇 买入几只基金比较合适

    这篇谈谈买入几只基金比较合适. 我先谈谈自己的经历,在我刚开始接触基金的时候,可以说忽然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里面的一切都是新奇的. 我不断看书.看帖吸收各种养分,但是当时完全没有任何条理,最开始接触的 ...

  • 【19】退休殇感★心思絮语(散文随笔系列之十九篇)

    [19]退休殇感★心思絮语(散文随笔系列之十九篇)--- 作者///桂西老庞说 - 题记: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退休的光景里,才知道那些曾经创痕过往,在心思絮语里,形成一行行象形文字所组成的斑痕 ...

  • 精读系列第二十六篇:唐朝困惑之“好坏的对立统一”

    精读系列第二十六篇:唐朝困惑之“好坏的对立统一”

  • 精读系列第十四篇:东汉衰三国起之刘

    一.刘备的颠沛流离 相对于曹孙两家红火的事业,刘备这边就显得颇为寒酸,缺乏整体性构想和当老大的事业.能力以及勇气,刘备的前半生都是依附他人,空有当老大的野心,却无法付诸实现. 起初刘备在东汉做小官,董 ...

  • 精读系列第十二篇:大汉天声落幕之东汉衰

    一.大汉天声的落幕 <燕然山铭>铭刻的这场战役,造就了历史上"振大汉之天声".但是这场战役也成为了大汉王朝的历史转折点.重大胜利并没有让汉朝如同班固铭文所说的那样&q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