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大医家----综合论述治疗脾胃之11例

01、叶氏茯苓饮的临床应用      □ 陈振斌 山东省新泰市泉沟镇卫生院                                      叶天士云:“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盖太阴之土,得阳始运;阳明阳土,得阴始安。以脾喜刚燥,胃喜柔润。                                                                                                            仲景急下存津,治在胃也;                                                                                                  东垣大升阳气,治在脾也。”                                                                                              笔者老师陕西渭南孙曼之据其医案,阐发了叶氏之通降阳明法,并提炼出叶氏通降阳明常用的六味药,冠名为叶氏茯苓饮。                                                                                     组成:茯苓、黄连、杏仁、枳壳、半夏、陈皮。                                                                   方解:方中茯苓----利水渗湿降胃气。                                                                                            陈皮----理气降气,芳香化湿,理气开胃。                                                                           半夏----辛温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燥湿散结。                                                           枳壳----降气化痰。                                                                                                             黄连----清热燥湿,苦降开胃。                                                                                             杏仁----味苦芳香,通络止痛,宣降肺气,盖以肺主一身之气,胃气下降实赖于肺气之肃降,故宣肺即所以降胃也。                                                                                                         全方合用,共奏通降阳明,和胃降气化痰之功。

方源:此方从外台茯苓饮化出。                                                                                                      但后者参术并用,功能益气降胃,补脾理气,化痰利湿,                                                      而前者主治在胃不在脾,这是我们应该留意的。

   适用范围:                                                                                                                             1、胃气壅滞停饮所致的胃气不降。临床表现为泛酸打嗝,脘腹胀满,嗳气频频等阳明不降的症状。大凡胃脘疼痛,胀痞,或剑下按痛,或心下有滞留感,均可加减使用。                       2、中焦湿热。临床表现为舌苔厚腻,纳差纳呆,不思饮食,口黏口苦,大便黏腻等胃肠湿热症状。                                                                                                                                 3、一切浊气不降、浮阳上扰清空引起的胸闷、头昏、目胀、耳鸣等症状。                    加减:大便干结----加桑叶、薏苡仁;严重者加全瓜蒌;                                                                 大便溏稀----去杏仁加厚朴;                                                                                               大便黏腻不爽者----以黄芩易黄连,再加祛湿热之品如茵陈、大腹皮、蚕砂、滑石、皂角子;                                                                                                                                       呕恶欲吐胃胀----加苍术、藿香、紫苏、佩兰、茯苓;                                                           燥痰----加海浮石、麦冬、瓜蒌;                                                                                         湿痰----加天南星、半夏、橘红、茯苓。

  注意事项:                                                                                                                           1、不可与甘草、黄芪等甘味药合用。甘味性缓壅滞,不利于通降。                                     2、用于胸痹等上焦疾患时,必须与风药川芎、桂枝等合用,以便升降并用,升清降浊,此时剂量应减半;否则,药物剂量过重,必然重滞不灵,不利于阳气流通,效果不显。              3、应用该方时必须保持大便通畅,大便干结会导致胃气难以下降,因而效果不佳。

  案例:以下是孙曼之应用叶氏茯苓饮医案1例:                                                                患者:田某某,女,30岁。                                                                                                  初诊:2008年5月29日。                                                                                                自述:胃痛4年,本次复发3日。                                                                                          刻诊:胃痛胀、反酸,似与进食时间无关,严重时泛酸水。纳正易饥,烦躁易怒,晚间口苦干,晨起口气秽。大便正常,近来便溏,伴咽燥色红,涕中夹血。观形瘦淡黄。脉右小软无力,左关沉细弱,舌瘦微红苔薄白腻。                                                                                     镜检:胃镜显示:胃底、胃体糜烂。                                                                                     处方1:半夏12克,黄连2克,枳壳10克,杏仁10克,茯苓10克,紫苏10克,厚朴10克。3剂,水煎服。                                                                                                                  二诊:胃痛大减,仍然便溏。脉两手小软短,舌稍胖,苔薄白腻。                                       组方2: 上方加肉桂5克。水煎服,5剂。                                                                         三诊:胃痛消失,仍便溏,日一行。询近食水果较多,嘱忌食生冷。                                     处方3:健脾丸(浓缩丸)1瓶、附子理中丸(浓缩丸)1瓶,照说明口服。

   ● 笔者:应用叶氏茯苓饮医案一则:                                                                                  患者:高某某,男,69岁。2012年11月28日出诊。                                                              症见:胃胀满、胃痛1月余,伴泛酸口干,食难用饱,大便先干后正常,日一行,眠可,脉右小洪关弱,左略大,舌红苔薄白腻。                                                                                处方1:黄连2克,杏仁10克,枳壳10克,半夏10克,陈皮10克,茯苓10克,紫苏10克,桑叶10克。5剂,水煎服,日1剂。                                                                                     二诊:服药后胃痛、胃胀明显减轻,惟胃酸。                                                                        处方2:上方加海螵蛸10克,续服3剂。                                                                          三诊:胃痛、胃胀已愈,胃酸亦减。上方3剂,以资巩固。

02、《伤寒论》“心中懊恼”是胃病      □ 张英栋 山西中医学院中西医结合医院                      经典与辩证:《伤寒论》通行本398条中有6条出现了“心中懊恼”,分别为:76条、134条、199条、221条、228条、238条。经过对于此6条反复揣摩发现,“心中懊恼”当指胃中较严重的不适感,与心无关。如果此结论成立,那么从这点出发,我们有理由怀疑论中的“烦”、“心烦”多是指胃而非指心(“烦”在条文中很多时候是指“懊恼”的轻症阶段);也有理由揣测栀子豉汤是治疗“胃”的一类方剂,并且并非催吐方。                                将上述6条条文主干化后可得:                                                                                               76条:“……发汗、吐下后,虚烦不得眠,若剧者……心中懊恼,栀子豉汤主之……”;                                                                                                                                           134条:“太阳病,脉浮而动数……头痛发热,微盗汗出,而反恶寒者,表未解也。医反下之……膈内拒痛、胃中空虚,客气动膈,短气躁烦,心中懊侬……则为结胸,大陷胸汤主之;若不结胸,但头汗出,余处无汗,剂颈而还,小便不利,身必发黄……”;                           199条:“阳明病,无汗,小便不利,心中懊侬者,身必发黄”;

                221条:“阳明病,脉浮而紧……发热汗出,不恶寒反恶热……若下之,则胃中空虚,客气动膈,心中懊恼,舌上苔者,栀子豉汤主之”;

                228条:“阳明病,下之……不结胸,心中懊恼,饥不能食,但头汗出者,栀子豉汤主之”;

                238条:“阳明病,下之,心中懊恼而烦,胃中有燥屎者,可攻……宜大承气汤”。

                6条中,有3条“心中懊恼”与“胃”并提:两条是“胃中空虚”;一条是“胃中有燥屎”。而另一条与“心中懊恼”连接的是“饥不能食”。

                6条中,有4条明言“阳明病”,阳明病提纲条文即已明言“胃家”;另外两条,一条是“发汗、吐下后”的坏病,还有一条是不典型太阳病“医反下之”。

                6条中,明文提到“下之”后得的有4条,还有一条是“发汗、吐下后”。下法最容易伤到的似乎是“胃”而不是“心”。

                如果将199条的主方假定为茵陈蒿汤的话,这6条中将有3条与大黄有关,分别为:大结胸汤、大承气汤和茵陈蒿汤。有4条与栀子有关,分别为:栀子豉汤和茵陈蒿汤。无论是“发黄”、“结胸”和“燥屎”、“胃中空虚”,与“心”相比较的话,似乎都要与“胃”联系更紧密一些。大黄“调中”(语出《神农本草经》),治疗“胃家”无疑,那么栀子是否是治疗“胃家”的另一类主药呢?

               “心中懊恼”讲的是“胃”,还有一个有力的佐证是“懊恼如饥”,此语见于《伤寒论》、《金匮玉函经》和《脉经》三书的“不可发汗”篇中。饥的只有胃,那么“如饥”的“懊恼”也应该是说胃的。

                将以上这些联系起来看,这6条都在讲述以“胃”为中心的气血结聚——原因或为热与水结、或者湿热结聚,或者单纯的热郁而结,用药后得效的标志或为汗、吐,或大便通、小便利,并不一定可以料定会出现哪种反应。治疗只为疏解结聚,条达气血,至于邪气会随着正气的排邪趋势从哪里出来,并非可以料定的。这就是76条“水药不得入口……吐下不止”而用药后还以“得吐”为见效标志的原因。

                栀子豉汤类方几乎都以“得吐”为见效标志,但是枳实栀子汤方后却云“温,分再服,覆令微似汗。若有宿食者,内大黄如博碁子五六枚,服之愈。”从方药组成上看,枳实栀子汤应该归入栀子豉汤类方。枳实栀子汤提示的是汗、下为得效标志,而其他栀子豉汤类提示的是吐,这是否是合起来提示——“用药只在开邪结,邪之所出要看人”呢?

案例:治疗胃溃疡                                                                                                                    患者:张某,男,52岁。1973年2月10日初诊。诊见上腹部间歇性疼痛十余年,伴吞酸嗳气,神差纳减。近月来症状加剧,发作频繁,饥饿则发,进食缓解,纳差口淡,时而口干苦,脘腹痞胀,大便溏薄。钡餐检查:胃小弯距贲门约2厘米处有一0.9厘米×1.6厘米椭圆形龛影,诊为“胃溃疡合并慢性肥厚性胃炎”。入院后曾用西药治疗8天,症状不减,疼痛反而加重。X线检查,其龛影增大为1.1厘米×1.6厘米,深约0.9厘米,似穿透至浆膜下层。经会诊主张及时手术,但病人不愿意接受手术治疗,要求中医诊治。诊查:舌质淡,苔白厚浊,脉弦细。                                                                                                                                  辨证:此为脾虚运化失职,气血湿浊郁滞所致。                                                                治法:用健脾胃化湿浊方药                                                                                                  组方1:党参、云苓、白术、扁豆、薏苡仁、萆薢、藿香、甘草;                                      二诊:2月11日,胃痛甚,每半小时至1小时剧痛一次,腹胀,吞酸如故,但胃纳略有改善,大便溏,舌淡,苔白厚,脉沉弦,拟健脾舒肝化湿治之。                                                  处方2:黄芪12克,党参12克,白术12克,素馨花6克,川连5克,法半夏10克,肉桂心1.8克(焗),鸡内金9克,枳壳6克,甘草5克。一天2剂。另为病人行按摩手法,点按肩井穴,按后阵痛减轻,次数减少。                                                                                                    三诊:2月12日痛减,发作次数亦减少,自觉舒适,苔转薄,脉稍有力而弦。仍守前法。                                                                                                                                            处方3:党参12克,黄芪12克,白术12克,茯苓15克,柴胡9克,白芍12克,枳壳8克,川连3克,肉桂心1.8克(焗),鸡内金9克,麦芽15克,甘草5克。加田七末3克,空腹冲服。上方加减连服10天。                                                                                                              四诊:2月22日,胃痛已很少发作,吞酸嗳气亦大为减少,精神、胃纳渐恢复,进食米饭无不良反应,大便成形。继续守前法治疗。                                                                            处方4:黄芪12克,党参12克,茯苓9克,白术9克,法半夏6克,柴胡6克,川连1.5克,肉桂1.5克(焗),浙贝母9克,炙甘草5克,丹参12克,乌贼骨18克,饴糖30克(冲服)。每天2剂。另田七末3克,空腹冲服。                                                                                                 五诊:3月1日。症状基本消失,                                                                                           处方5:为巩固疗效,再服上方到3月6日。                                                                       六诊:3月7日。                                                                                                             处方6:黄芪15克,党参15克,桂枝9克,白术15克,乌贼骨18克,大枣4枚,炙甘草5克,生姜6克,饴糖30克(冲服)。另田七末3克,空腹冲服。服至3月18日,一直无不适,X线复查,龛影直径仅为0.5厘米。上方或去桂枝,或加白芍、陈皮、法半夏,或加麦芽、鸡内金等,继续连服。                                                                                                                      七诊:4月18日。症见----头晕,睡眠差,检查血压、五官均正常,舌质稍红,苔白而润,中心稍厚,脉弦细数。   辩证----此为肝盛所致,治宜----和肝健脾。                                   处方7:太子参15克,茯苓12克,竹茹9克,生牡蛎15克(先煎),枳壳9克,橘红3克,旱莲草18克,女贞子9克,熟枣仁12克,甘草5克。                                                                     八诊:上方服3剂后,头晕消失,睡眠亦好。                                                                         处:8:乃改用四君子汤加柴胡、白芍、吴茱萸、黄芪等药连服。                                             进程:共住院46天,龛影消失出院。                                                                               评述:本病为慢性病而反复发作,故不能满足于症状的缓解而中止治疗,须坚持服药以巩固疗效。                                                                                                                            资料:(选自《中医临床家·邓铁涛》)

03、论治消化病       □ 洪文旭 陕西省中医药研究院

  邓铁涛为全国著名中医学家,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在中医教学、临床、科研方面成绩斐然,尤其擅长运用脾胃学说论治各种疑难病症,疗效卓著。

  邓老提出“治脾胃可以安四脏,调四脏可以治一脏”的著名论断,用以指导临床实践,如用于治疗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慢性结肠炎、急腹症及冠心病、慢性肝炎、重症肌无力等慢性消耗性疾病,获得显著疗效,扩大了脾胃学说临床应用的内涵。

  对于胃肠病证,概括起来有三个方面:一是消化性溃疡从体质辨证,消化性溃疡属于“胃脘痛”范畴,其病较为复杂,但以饮食、精神、体质因素为主,而尤以体质为关键因素;二是慢性胃炎从标本虚实辨证,本病属本虚标实之患,本虚即为脾胃受损后,以致体质亏虚,乃发病的前提和本质;标实是指脾胃虚损之后,继发瘀血、痰湿、阴虚等证,为发病的变化和症状,临床应根据标本虚实来辨证,方能收事半功倍之效果;三是急腹症从具体病症辨证,急腹症如急、慢性阑尾炎,肠梗阻,肠套叠,胆囊炎,胆石症,胆道蛔虫,尿路结石等病,可归属于“腹痛”范畴。由于病情复杂、部位各异,应根据发病的具体情况灵活辨证,不可拘泥于病名而踌躇不前。

  邓老则抓住疾病实质,圆机活法,自出机杼,收到良好的效果。如消化性溃疡,属肝胃不和者方用四逆散加茯苓、白术、大枣,如遇嗳气、泛酸、肝火、胃热、吐血证者随证加减,但肝郁化火者切忌用辛燥止痛药;脾胃虚寒者方用黄芪建中汤或桂附理中汤、香砂六君子汤、平胃散等据证化裁;脾虚肝郁兼瘀者方用四君子汤加黄芪、红花、桃仁、柴胡、白芍、海螵蛸等;胃阴亏损者方用麦门冬汤加减,虚甚加人参。慢性胃炎以补脾气、养胃阴为主,佐以活络祛瘀、除湿化痰、清退虚热诸法,用基本方(太子参、麦芽、鳖甲各30克,茯苓、淮山药、石斛、小环钗、丹参各12克,田七末3克,甘草5克),可据兼证加减。

04、名医名方----胃病宁      2013年03月20日      曹林

  曹林,男,1954年生,辽宁省海城市人。1977年毕业于辽宁中医学院(现为辽宁中医药大学)医疗系中医专业。现任辽宁省鞍山市中医院医疗副院长,主任中医师,全国第四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辽宁省名中医,辽宁省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鞍山市中医药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辽宁省中医药学会心血管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辽宁省中医药学会老年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辽宁省中医药学会亚健康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辽宁省中医药学会脾胃病专业委员会理事。

  从事中医教学、临床30余年,学验俱丰,擅长于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血管疾病、脾胃病、脉管炎、肾病,尤擅于中医内科疑难杂病如发热、心肌炎、冠心病、心律失常、脑血栓、胃炎等的治疗,主持或参与科研课题8项,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主编、参编专著5部。其中“胃病宁胶囊治疗消化性溃疡临床研究”获鞍山市政府科技进步一等奖。

  药物组成:姜半夏15克,黄连10克,干姜15克,三七10克,枳实20克,厚朴15克,柴胡15克,白芍20克,党参20克,白术20克,茯苓20克,炒麦芽15克,蒲公英15克,海螵蛸40克,炙甘草10克。

  功能:疏肝理气、健脾和胃、散痞止痛。

  主治:胃、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炎(包括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及各种胃病引起的胃痛、泛酸、打呃胀满、恶心、灼热等消化道症状)。

  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服,每日2次。

  方解:本方系由半夏泻心汤、四逆散、四君子汤等方化裁而成。

  方中柴胡、枳实、厚朴疏肝理气、消痞散结;党参、白术、炒麦芽、茯苓补益脾气、祛湿和中;黄连苦寒,清热和胃以泄其满;姜半夏辛温,和胃降逆以止其呕;干姜辛温,温中散寒以消其痞,三药相合,辛开苦降,调其寒热,并助枳朴行气开痞除满;蒲公英助黄连清热,更增解毒之力;海螵蛸收敛,亦彰显制酸之能;三七活血化瘀,祛瘀则新生;芍药、炙甘草缓急止痛,痛止则胃安。诸药合用,共奏疏肝理气,健脾和胃,散痞止痛之功。

05、张镜人治胃炎十法      □ 洪文旭 陕西省中医药研究院     2013年03月20日    张镜人

  张镜人主任医师是全国首批名老中医之一,上海中医药大学兼职教授,他在脾胃病等方面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精辟的见解。

  张老认为,胃肠的生理核心为升清和降浊,病理变化则有胃气不和、胃气上逆或胃气虚弱导致的纳少、嗳气、呃逆、呕吐,以及脾的运化失健,代谢障碍,积液内停,传导失常导致的浮肿、胀满、泄泻或便秘等。张老推崇吴鞠通“中焦如衡,非平不安”之说,指出脾胃的升降、润燥、寒温等均须平衡协调,强调脾胃强则诸脏强,脾胃弱则诸脏弱,所以无论养生或治病,都应重视脾胃。

  张老在探讨脾阴虚的证治中,认为脾胃的功能为脾气和胃气,脾的生理内涵是脾阴和脾阳,胃的生理内涵是胃阴和胃阳,这是形成脾胃升降机能的物质基础,故调治脾胃,须分阴阳,理脾健胃,应知补脾阳、滋脾阴之理,方能中土安和。辨证方面强调理论与临床、宏观与微观相结合,以提高临床诊疗水平。他通过对症状、舌象、胃镜、病检等分析,提出浅表性胃炎和萎缩性胃炎之不同:浅表性胃炎的病理改变主要是胃黏膜充血、水肿、糜烂等,多偏重于肝胃失调,而呈现肝郁气滞和郁热犯胃的证候,应从气滞、热郁论治;萎缩性胃炎的病理改变主要是胃黏膜腺体萎缩,多偏重于脾胃不和,而呈现脾胃气虚和胃络瘀阻的证候,应从气虚、血瘀论治。另外指出消化性溃疡多属寒属实,若久痛不已,寒渐化热,实亦转虚,以致寒热交错,虚实夹杂;慢性泄泻(如慢性结肠炎、肠功能紊乱、肠易激综合征、痉挛性结肠炎等)每多虚实夹杂,寒热交错,多因脾胃失调,脾气虚弱,水谷精微运化失司所致。但辨证当责之肝脾,重在脾虚,毋忘肝实。

  张老根据胃的生理功能及脏腑之间的内在联系,主张治胃当责于肝胆及脾,提出“治胃炎十法”:

  清热和胃法 适于郁热中阻、胃失和降之证,药用黄芩、连翘、铁树叶、知母、平地木、白花蛇舌草等。

  疏肝和胃法 适于肝胆失司、侵脾犯胃之证,药用柴胡、白芍、甘草、枳壳、香附、延胡索、九香虫、佛手片、玉蝴蝶等。

  益气养胃法 适于脾胃气弱、中气不足之证,药用太子参、炒白术、淮山药、香扁豆等。

  养阴益胃法 适于肝热犯胃、阴液亏损之证,药用南沙参、川石斛、淮山药、白芍、甘草,胃酸缺乏者加乌梅、木瓜、焦山楂等。

  清化瘀热法 适于肝火犯胃、热伤络脉之证,药用丹参、血竭、赤芍、白花蛇舌草、白英(后两味含硒量高,药理证实能杀伤胃癌上皮样细胞,有阻断肠化、不典型增生、抗肿瘤作用)等。

  调气活血法 适于肝脾失调、胃络瘀滞之证,药用太子参、白术、柴胡、香附、丹参、赤芍等。

  寒温相配法 适于寒热交错、气机阻滞之证,药用苏梗、黄芩、平地木、连翘等。

  升降并调法 适于胃气上逆、脾气不振之证,药用柴胡、黄芩、旋覆花、代赭石等。

  化湿和中法 适于脾运不健、湿邪内生之证,药用陈佩梗、生熟薏仁、半夏、陈皮等。

  消导悦胃法 适于脾胃虚弱、饮食积滞之证,药用六神曲、谷芽、麦芽等。临床应据证一法独用或数法合参,圆机活法,屡建奇功。

  张老验方三首:

  安中汤:治疗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等证属肝郁脾虚者,药用柴胡、苏梗、炒神曲各6克,炒黄芩、炒白术、香扁豆、炒白芍、制香附、炙元胡各9克,八月札15克,香谷芽12克,炙甘草3克。

  胃溃疡方:治疗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等证见疼痛、泛酸者,药用炒白术80克,炒白芍、浙贝母、川楝子、食盐各30克,炙甘草6克,制香附20克,炒枳壳、砂仁各15克,凤凰衣9克,共研细末,每次1匙,止痛迅速,屡试屡验。

  慢性结肠炎方:治疗慢性结肠炎等证属肝强脾弱者,药用生白术、杭白芍、防风炭、秦皮、条芩炭、香扁豆、炒楂曲、大腹皮各9克,炙甘草3克,陈皮、广木香、炮姜炭各5克,蚂蚁草(鸡眼草)、徐长卿各15克,香谷芽12克。

06、董建华论治消化病      □ 洪文旭 陕西省中医药研究院

  董建华教授生前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全国著名中医学家,从事中医药临床、教学,经验宏富,成就辉煌,著作有《温热病论治》、《内科心法》等。

  学术观点

  根据慢性萎缩性胃炎主证特点和病位所在,董老认为应称之为“胃痞”更为恰当,因其病机特点是虚实夹杂。虚指脾气虚弱、胃阴不足;实指胃气壅滞、湿热中阻、胃热内蕴、胃络瘀阻。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期病变应为“虚痞”,因久病必虚,其病本虚标实。董老具有独特的胃病理论体系:一是通降论,胃气以和降为顺,关键在于胃气润降;二是气血论,胃病日久,气滞血瘀互为因果,初病在经属气滞,久病不愈属血瘀;三是湿热论,湿热外邪是致病的重要因素,关键在于脾胃功能的强弱,若脾胃内伤,运化失常,水湿内停,蕴而化热,潜藏体内,加之外感湿热,便会同气相求,内外相引而发病;四是标本论,胃病日久及脾,可有虚象,但不能只见其虚,忽视其实,或只重其本,不顾其标,强调应从病证的虚实来确定标本治疗的先后。

  对于肠病泄痢主要有五论:一是标本虚实论;二是气血两调论;三是温清并用论;四是燥润相济论;五是通涩结合论,临床须根据病情需要分别选用。在辨证经验方面,他将胃的生理归纳为降、滞、通三个字,是对辨证论治经验的理论升华。治疗时他抓住根本从调和气血入手,根据气滞、血瘀和虚证三种辨证类型,本着郁结者解之、瘀积者行之、虚损者补之的原则,采用调气以和血、调血以和气、补气以温中及和血以养阴四法,常获良效。

  治疗经验

  董老针对不同的胃肠疾病,运用灵活多样的治疗法则。病在气属胃气壅滞证用胃苏饮(苏梗、香附、陈皮、香橼皮、佛手、枳壳、大腹皮等),肝胃不和证用疏肝和胃汤(柴胡、白芍、香附、枳壳、金铃子、延胡索等),胃热内壅证用清胃饮(黄连、黄芩、栀子、枳壳、香附、槟榔等),湿热中阻证用连朴苓草汤(黄连、厚朴、茯苓、通草、藿香、佩兰、陈皮等),胆胃不和证用清胆和胃汤(柴胡、黄芩、清半夏、竹茹、陈皮、枳壳等),寒热错杂证用温清饮(香附、黄连、清半夏、山栀、吴茱萸等)。

  病在血属瘀血阻滞证用胃痛宁加减(金铃子、延胡索、赤白芍、五灵脂、香附、枳壳等,重症与化瘀煎同用);虚证属脾胃气虚证用健脾汤(太子参、白术、茯苓、木香、砂仁、陈皮等),脾胃虚寒证用温胃汤(黄芪、桂枝、白芍、炙甘草、香附等),胃阴不足证用养胃汤(芦根、石斛、沙参、麦冬、香橼皮等)。

  治疗虚痞病采用三种方剂:气阴两虚证用甘平养胃方(太子参、炙百合、乌药、鸡内金、香橼皮等);虚火灼胃证用酸甘益胃方(沙参、麦冬、丹参、石斛、乌梅、佛手等);脾胃虚弱证用甘温健胃方(党参、黄芪、茯苓、白术、木香、当归、三七粉等)。

07、崔应珉治疗脾胃病经验                                                                                                         □ 刘明 河南中医学院基础医学院 李娟娟 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

  崔应珉是河南中医学院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从事医疗、教学、科研30余载,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在脾胃病的治疗方面有独到见解。笔者在跟师学习过程中,对其经验进行了整理总结,现介绍如下:

  崔老师认为:脾胃病证属本虚标实,本于脾虚,实为胃气壅滞;其病位在胃肠,与五脏相关;饮食不节、感受外邪、情志不畅是脾胃病的主要病因;脾失健运、胃失和降、肝气横逆,中焦气机失于通畅为基本病机。崔老师主张脾胃病应用药平和,剂量应轻,拟方以寒不抑阳、温不伤阴、润不滋腻、补不碍脾为原则,力求刚柔相济,升降和调。脾胃病以胃脘疼痛、脘痞腹胀、呕吐吞酸、纳呆便溏、呕血、便血等主要表现,以中虚失运、肝胃不和、脾胃湿热三证最为多见,临床亦多从此三证辨治。健脾以运为上,故在健脾药中常加少量砂仁、藿香、佩兰以醒脾;益胃以通为补,故于滋阴药中加入少许陈皮、青皮、枳实、厚朴以开胃;疏肝不忘和胃,故常以四逆散合四君子汤为基础方;理气先防伤阴,故柴胡、乌药等药用量宜轻。对于明确幽门螺杆菌感染者多辨为实热证,每加用清热解毒之蒲公英、金银花、连翘、败酱草等;久病者常加丹参、郁金、香附、川芎以活络;善后多用六君子汤加减以健脾助运,除湿化痰,防止反复。同时主张药补不如食补,每每嘱病人饮食调养或服用丸剂等以助药效,并告诫病人须调畅情志,注重心理治疗。

  ①健脾胃,首选六君子

  崔老师指出“久病多虚”,脾胃病大多病程迁延反复,其发病之本为中焦虚弱,其标是湿阻气滞血瘀。《金匮要略》曰“四季脾旺不受邪”,治脾当以扶正固本为主。崔老师最常用六君子汤加减来治疗脾胃气虚诸症。胃纳欠佳,食则腹胀者,此虽属胃气亏虚,却不可单用健脾,宜先予砂仁、陈皮、藿香、麦芽等醒脾开胃之后再行补气,以防虚不受补。中气下陷伴见腹胀呕吐者,多为脾胃升降失调所致,其本于脾虚气陷,治之不可单用升提,亦不可降胃太过,应在以柴胡、人参、白术、黄芪等升补脾气的同时配用半夏、陈皮、苏梗等和降胃气,复其升降则诸症自除。脾主健运,肝主疏泄,肝失疏泄横逆犯脾可致脾虚,故崔老师强调扶土必先抑木,常以六君子汤合用四逆散以健脾柔肝,或在健脾方剂中加用白芍、郁金等疏肝柔肝之品。

  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脾胃亏虚日久,胃壁失养。镜下可见黏膜变薄及腺体萎缩。崔老师认为,此脾胃亏虚是本,血瘀痰浊为标,治疗应以六君子汤加减,其党参、黄芪用量宜大。十二指肠炎症或溃疡者,加蒲公英、赤芍、郁金、丹参等清热化瘀;伴出血者,用白芨、三七、丹参、紫珠草等止血愈溃疡;伴萎缩性胃炎者,多用沙参、白芍等养阴益胃;如腺体萎缩伴有血管不清、糜烂及点状出血者多为热毒血瘀,还应加用连翘、蒲公英、虎杖、败酱草等以清热化瘀;病理诊断肠上皮化生者,加用白花蛇舌草、莪术、刺猬皮、八月札等解毒散结。

  ②调气机,善用四逆散

  崔老师常提及人体气机的升降开合,转枢在脾,调理在肝。当肝脾两脏功能失调,势必导致全身气血失调。镜下见胃蠕动减慢甚至消失、有大量黏液,症见胃脘饱胀,随感情波动而变化者,多为肝胃气滞所致;胃窦黏膜充血明显,呈斑点状或斑片状潮红,伴有散在糜烂或出血点,症见胃脘部嘈杂或胀痛,伴泛酸,口苦或胆汁反流者,则属肝火犯胃。明代医家吴瑭在《温病条辨》中云“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脾胃同居中州,脾升胃降,赖于肝的疏泄条达,故“欲和胃(脾)必先疏肝”。上述二者的病机关键均为气机阻滞,胃失和降,治疗重点在于调畅气机。崔老师调气机多以经方四逆散加减,湿重者去炙甘草,加藿香、厚朴、白术、茯苓、薏苡仁等健脾化湿;肝胃不和、泛酸嗳气者,加浙贝母、半夏、郁金、苏梗等行气宽中、和胃止呕;气郁化火者,加丹皮、栀子、黄芩及左金丸。女性患者因其自身特有的性格特点常致肝气不舒,故气机郁滞者多见,其治疗常以疏肝解郁、调畅气机为主。

  ③化湿热,多用三仁汤

  崔老师称现代人多食肥甘厚味,并佐辛辣调味,故湿热致病者四季皆有。临床上以胃脘灼热胀痛、渴不欲饮、泛酸,舌红,苔黄,脉弦或滑等脾胃湿热证表现者较为多见。湿性黏滞,与热邪交结,病情迁延反复,缠绵难愈,临床多用三仁汤加减治之。三仁汤乃清代名医吴鞠通所拟,主治湿温初起或暑温挟湿,邪在气分的病证。“治湿者当以温药和之”,方中以白蔻仁为君,盖其性温可化寒湿,气香能醒脾胃,使中焦湿化气行,则上下焦之气方可交通,停聚之湿方可随气而散;肺主一身之气,并主通调水道,肺气宣化,则湿邪自化,方选杏仁宣通上焦肺气,兼有提壶揭盖,开胸除满之意;湿在中焦,易阻滞气机,宜用化湿运脾之品以燥湿理气,故以茯苓、薏苡仁健脾渗湿,半夏、厚朴燥湿消痞,行气散满;“治湿不利小便,非其治也”,故伍以通草、滑石、淡竹叶清利湿热,导湿热之邪从小便而出。此方化湿、利湿、宣气之品俱备,寒温并用,共奏三焦宣畅,上下分消,清热化湿之效。脘痞腹胀甚者,加用佛手、苏梗等助其理气,使气化湿亦化;胃纳差者加麦芽、陈皮以健脾开胃消食,兼以清肝、化痰;兼有表证者,加藿香、苏叶、柴胡等祛风解表、散寒止痛;泛酸明显者可加用海螵蛸、煅牡蛎、珍珠母等以制酸止痛。

08、董德懋论治脾胃病经验     □ 洪文旭   陕西省中医药研究院

  董德懋生前为中国中医科学院主任医师。著述有《董德懋医话》、《董德懋医疗经验琐谈》、《脾胃学说初探》等书。董老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为气血生化之源,气机升降之枢纽,且与五脏、四肢百骸有密切关系,因此脾胃有病势必影响其他四脏,故提出“调理脾胃以治五脏,治五脏以调脾胃”之论断,了解其辨证关系,对提高临床诊治大有帮助。

  脾胃病的证候分类是为了便于辨证论治而分立,临床上可以从纳化、升降、燥湿诸方面的病理变化来判断证候,辅以寒热虚实。胃主纳,脾主化。胃纳反常,则病纳减、不能食,胃中嘈杂,或多食善饥;脾化失常,则病食后作胀,或食后思睡。升降反常,胃气不降则为噎、膈、胀、脘痛;胃气不降反升,则为呕吐、呃逆、反胃,病在血分则呕血。脾气不升则脘闷,食后困倦,腹胀腹泻,乏力消瘦;脾气不升反降,则中气下陷而致脱肛、阴挺,内脏下垂,泄泻、大便滑脱不禁等。内湿多由脾虚而生,外湿亦可由外入内伤脾而生;脾阳虚易从寒化,胃热者易从热化,可见寒湿困脾、胃蕴湿热、脾虚阳衰、湿邪内渍,为泄、为饮、为肿,胃滞胀满,邪从燥化,则为“胃家实”。

  董老认为,脾胃贵在健通和畅,脾运宜健,胃纳宜和,以维持正常生理活动。故总结出十种治法运用于临床:①益气用四君子汤;②举陷用补中益气汤;③温中用理中汤或吴茱萸汤、良附丸;④固涩用真人养脏汤、赤石脂禹余粮汤、诃黎勒散;⑤养阴若养胃阴用麦门冬汤、养胃汤,滋脾阴用慎柔养真汤或四君子汤加山药、扁豆等;⑥理气若行气用加味乌药汤、越鞠丸,降气用旋覆代赭汤、橘皮竹茹汤、半夏泻心汤;⑦祛湿若芳香化湿用藿香正气散、藿朴夏苓汤、五加减正气散,苦温燥湿用平胃散、二陈汤,清热利湿用三仁汤、甘露消毒丹、连朴饮,温化水湿用苓桂术甘汤、实脾饮;⑧消导用保和丸、枳实导滞丸、枳术丸;⑨泻下若寒下用诸承气汤、凉膈散,温下用大黄附子汤、温脾汤,润下用麻子仁丸、济川煎;⑩清热用泻黄散、清胃散、黄芩汤、白头翁汤、玉女煎、左金丸。应用上法必须针对具体病情,单用或数法合用,才能获效。

  对于泄泻,董老分为11种进行证治:寒湿泻用藿香正气散;湿热泻用葛根芩连汤;暑湿泻用六一散,可加玉枢丹;湿泻用胃苓汤;伤食泻用保和丸;脾虚泻用参苓白术散;虚寒泻用附子理中汤;肾泻用四神丸;痛泻用痛泻要方;滑泻用赤石脂禹余粮汤;久泻用补中益气汤。对症加减治疗,可获良好效果。

  他的验方“宁胃止痛胶囊”,药用枳实、槟榔、麦芽各30克,砂仁、白蔻仁、厚朴、党参各15克,香附20克,高良姜10克,制成胶囊剂内服。本方为香砂枳术丸合良附丸化裁组成,适于胃脘胀满,脘腹作痛,呃逆嗳气等证,有理气和胃、温中止痛之功。

根据胃镜治疗慢性胃炎

  对于慢性胃炎的治疗,中医的方法历来丰富多彩。但先生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针对胃镜下黏膜的不同状态,采用中药治疗,其所作出的贡献现已被临床实践验证,并得到丰富。如胃镜下见有炎症或溃疡者,加蒲公英、黄连、黄芪、白芨、三七等清热消炎,敛疮生肌;胃镜见胃黏膜腺体萎缩者,加生山楂、乌梅、木瓜、麦门冬等甘寒滋阴之品滋养胃阴,促进胃酸分泌;胃镜见肥厚性胃炎者,加乌贼骨、瓦楞子等以抑制胃酸分泌;若伴胆汁返流者,加茵陈、金钱草、郁金、石菖蒲等药;若发现幽门螺杆菌阳性者,加蒲公英、牡丹皮、乌梅等以抗幽门螺杆菌。

09、焦树德治疗胃脘痛案

  殷某,男,33岁,农民。

  问诊:上腹剧痛已2天余。

  两天前因吃萝卜过多,食后又受寒,而致剧烈胃痛。曾经当地医生给予内服阿托品片等,后来又注射阿托品针剂,均未能止住疼痛。昨晚注射度冷丁100毫克,才止住疼痛。今晨胃痛又作,上腹部痞闷胀满,不思饮食,疼痛剧烈,辗转不安,大便三日未行,要求中医治疗。

  望诊:发育正常,急性痛苦病容,侧卧于床上,怀抱热水袋暧腹。舌苔白满,中后部略浮微黄色。

  闻诊:言语清楚,偶有呻吟。

  切诊:痛处拒按,喜暖,脉象弦滑。

  辨证:高寒地带,时值严冬,饱食受寒,食滞中焦,寒食相加,胃腑气血受阻而致胃脘痛,观其喜暖,知有寒邪,痛处拒按知有实邪,脉弦主疼痛,脉滑知食滞中焦,舌苔白满,知中焦有滞,四诊合参,诊为寒食停滞之胃脘痛。

  治法:温中导滞。

  处方:高良姜9克,干姜6克,吴茱萸9克,木香5克,枳实9克,厚朴9克,酒军9克,焦槟榔12克,焦神曲12克,三棱9克,元胡12克。急煎1剂。

  方义:本方以高良姜、吴茱萸温胃祛寒为主药,辅以干姜以助温中祛寒之力,枳实消痞下气,厚朴行滞除满,酒军推荡积滞而定温中导滞之势。又以元胡活血行气而祛痛,三棱、神曲化食消积而导滞,为佐药,又以木香行肠胃滞气,焦槟榔消食并为使药。共成温中祛寒、消食导滞、通气血、止疼痛之剂。

  二诊:次日,胃痛已消,痞满亦除,且能进些稀粥,脐左处重按之尚有轻痛,大便仍未解,舌苔已化薄,脉象滑,重按有力。据此脉症,知中焦已温和,停滞已下行,故又投温下法,以荡邪外出。仍以上方结合大黄附子汤和当归通幽汤意,随证加减。

  处方:吴茱萸6克,干姜6克,酒军6克,制附片6克,枳实6克,当归9克,桃仁泥9克,焦槟榔12克,焦神曲10克,鸡内金9克,元胡9克。水煎服。

  三诊:第3日,大便已解,胃痛未作。腹部已舒适得其反。舌、脉已正常。嘱其停药,注意饮食调养。

  12月6日、8日两次追访,胃痛未作,病已痊愈。

  注:“痛在心口窝,三合共四合”是焦树德教授的经验方,三合汤方有良附丸、百合汤、丹参饮三方组成,药为高良姜、香附、百合、乌药、丹参、檀香、砂仁组成,加上失笑散即为四合汤,焦老在临床中凡是久治不愈的胃脘痛,投此方屡见奇效 D4

10、赵绍琴    治脾胃病经验       □ 洪文旭 陕西省中医药研究院

  赵绍琴生前系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著有《赵绍琴临床经验辑要》、《温病纵横》等。赵老毕生致力于温病及内科病的研究,特别是对脾胃病的体会颇深。现将其“内科新说”中相关内容列举如下:

  病因病机五说

  气机升降说 脾胃为人体升降之枢机,李东垣比喻清阳上行升浮像春夏之阳,浊阴沉降下趋像秋冬之阴,故治疗脾胃内伤之证,以升阳益气为首务。但气机升降乃五脏功能之所同,非独脾胃为然也。因此,以气机升降的观点分析病机,则凡病无问虚实寒热,皆可归于气机升降失常。邪气阻滞,气机不利,升降失度,则病作矣。脏腑功能失调,也即气机升降失度,临证当视其所在而调之,重在调其升降,复其功能,为治本之法。

  郁病说 郁是百病的共同病机,辨证上又有气、血、湿、痰、热、食六郁之说。六郁中互为因果,而以气郁为先,说明郁病也是气机升降失常的一种病理变化,常以气郁为多见。而血郁乃瘀证之先导;痰郁乃痰病之前奏;食郁多见应顾其胃气;诸郁不解可成热郁;湿郁之证亦多见,与脾虚关系密切,是产生痰、血、食、热四郁之诱因。

  痰病说 痰乃津液所化,生于脾胃而贮于肺。痰分有形、无形两类,有形之痰随咳咯而出,无形之痰则随气升降,无处不到,变生诸证,故有“怪病多痰”之说。与痰相关的是饮,二者皆为津液所化,清为饮而浊为痰,饮与水湿同类,常以蓄积盘踞于空腔(胸、腹、颅、关节腔)之中为其特征。

  瘀病说 气病日久,必及于血,虽有寒热虚实之分,然未有不兼瘀者,是为其特点。血瘀者,络脉瘀阻不通也,因于气病者,其形成与气滞、气虚、气逆乱有关,病及于血,无论寒热虚实均可致瘀。至于外感六淫之邪,内生痰饮水湿,无不可与血互结而成瘀病,加之脾胃乃气血生化之源,故发病与脾胃有密切关系。瘀病临床特征有痛久而有定处、肿块有形可征且固定不移。

  慢性腹泻多非虚说 腹泻反复发作,经久不愈,诸如慢性肠道感染、肠易激综合征、单纯性消化不良皆可出现,多数医家则认定非脾虚即肾虚,必投补剂而收效甚微。赵老认为此乃湿邪为患者恒多,亦有因湿邪化热而成湿热泻者;而五更泻辨为肾泻亦有误,其在时为寅,在脏为木,此为肝木乘脾,当疏调木土。验之临床,疗效确凿。

  赵老认为舌苔主要反映脏腑功能的变化,特别是胃肠和三焦功能情况。病苔为浊邪,受胃气熏蒸而成,主有形之邪,凡苔厚者邪重,苔薄者邪较少。若舌根苔特别厚,则为胃肠积滞较重。

  治疗经验三点

  赵老在数十年临床实践中,形成自己的诊治特色,主要有以下四点:一是以法统方,在详辨证、明病机的基础上,首先确立治法,法立而方药随之。如五更泻用疏调木土方,药用葛根、黄芩、白术、白芍、荆芥炭、焦三仙各10克,黄连3克,防风6克,冬瓜皮30克,方证相契,疗效确切;二是用药轻灵,处方药味少、分量轻、效果好,一般药用10克已足,药性较强的用1克~3克,药中病机,用之则灵;三是攻补兼施,此法适用于虚实夹杂证,具体用法非攻药补药同集一方,而是攻补分剂以投,临床证明优于攻补杂合一方;四是善用风药,质轻气轻具有疏散宣透之品称风药,他认为风药有升阳、疏肝、宣阳、疏卫、发散火邪、透热转气,透血分伏邪、胜湿邪、消水肿、利水道、治下焦病、疏调气机、通行经络、利咽喉、止搔痒、行药力等16种妙用,临床使用之达到出神入化的境界。

建中归脾、温清并用治消化性溃疡

  笔者治消化性疾病,喜用大剂蒲公英。考蒲公英为消痈疗疡之专药,性虽寒凉,但清热抑菌而不损胃气;章次公及朱良春先生均推崇此药治疗消化性溃疡之良效;现代药理研究证明该药不仅抑菌,且对胃溃疡及胃黏膜损伤具保护作用

  消化性溃疡是上消化道黏膜受胃酸和胃蛋白酶的消化作用而发生的慢性溃疡。临床特点为慢性、周期性、节律性上腹痛,服制酸药可缓解。本病的总发病率约占人口的10%~20%。本病属于中医学“胃脘痛”等范畴,多因饮食不节,情志郁闷,脾胃素虚,或外邪侵扰、药物刺激等,致使中焦失和,脾气虚弱,胃络受损而发病。

  辨治方药

  从消化性溃疡的成因及临床常见症状和治疗经验来看,本病生于胃,关键在脾,而脾气亏虚则为其最基本的病机。消化性溃疡虽以脾气虚寒者较多,但在临床选药配方时,可在健脾温中的基础上适当伍以蒲公英、黄连、黄芩等清热解毒之品。这出于两点考虑:其一是顺应“脾喜温、胃喜凉”之生理;其二是本病多为复杂的病理因素久积而成,久积多郁热,即所谓“久积之处有伏阳”。此外,脾胃之病,无论虚实,总是与情志和精神的变化密切相关,故肝气郁结、心神亏损往往也是本病不可忽视的病因病机。笔者临床主要分3型辨治本病:

  肝胃不和者,多兼郁热

  主症:胃脘疼痛痞满,或连及胁背胀痛,或有烧灼感,口苦口干,嗳气,情志郁闷或易怒,舌红苔薄黄,或淡黄而腻,脉弦。治宜疏肝和胃,清热消痞,予四逆散合半夏泻心汤加减:柴胡、枳实、黄芩、法半夏、党参各10克,白芍15克,黄连、干姜、炙甘草各6克。

  辨证加减:胃酸多者,加蒲公英,并可选加乌贼骨、煅瓦楞子;痛甚者,加元胡、炒川楝子;冷痛甚者,去黄芩,选加吴茱萸、高良姜、炒香附子、丁香等;夜间痛剧者,多伴有血瘀见证,去黄芩,选加丹参、檀香、砂仁,或五灵脂、蒲黄等;黑大便或大便隐血者,干姜改炮姜炭,加阿胶、仙鹤草、伏龙肝等。

  脾失健运者,虚寒为患

  主症:胃脘隐隐作痛,喜温喜按,空腹及遇冷痛重,时或泛吐清水、酸水,胃纳较差,食后腹胀,倦怠乏力,手足欠温,大便溏薄或见潜血,舌质淡嫩,苔白润,脉虚缓或沉细。治宜健脾益气,温中和胃,予黄芪建中汤加减:黄芪、白芍、党参各15克,桂枝、炒香附子、高良姜各10克,蒲公英各30克,炙甘草6克,生姜5片,大枣5枚。

  气血两虚者,需顾及心神

  此型常见于“十二指肠溃疡”,症见胃脘隐痛,或悸痛,或嘈杂,每于餐前饥时加剧,得饮食后则缓解,倦怠乏力,或大便隐血,或体虚胖而动则汗出,或形体消瘦、面色无华,或心悸气短,或虚烦失眠,舌质淡苔薄白,脉弦细或虚大。治宜补脾益气,养血安神,予归脾汤加蒲公英、石菖蒲。

  归脾汤加石菖蒲治疗饥时腹痛,最早见于陈修园《时方妙用》;上世纪七十年代湖南省中医名宿刘天鉴先生即介绍过用归脾汤治愈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经验(见《湖南省老中医医案选》,湖南科技出版社1980年出版)。笔者学习先辈经验,以归脾汤加减治疗十二指肠溃疡见有“饥时胃痛”证者,经多年临床证实,确属有效。

  另外,笔者治疗消化性疾病,喜用大剂蒲公英。考蒲公英为消痈疗疡之专药,归胃、肝二经,性虽寒凉而味微苦且甘,清热抑菌而不损胃气;近贤章次公先生及其高足、国医大师朱良春先生均推崇此药治疗消化性溃疡之良效;现代药理实验研究,亦证明该药不仅具有抑菌作用,且对实验性胃溃疡及胃黏膜损伤具保护作用,能显著抑制大鼠的胃酸分泌。

  此外,消化性溃疡为多因素长期影响、反复发作而形成,故久病久痛而致血瘀损络、郁热伤阴的情况亦不少见。余对久痛血瘀者,喜用四逆散合桃红四物汤加减治疗;对郁热伤阴者,习用百合汤合一贯煎加减治疗,常能取得较好疗效。

  验案举隅

  周某,男,51岁,1997年9月12日诊。胃脘部隐痛及嘈杂不适反复发作约2年,发作期以每天晚餐和午餐前尤为难受,得食后有所缓解。近十来天因工作繁忙而又生气,出现食欲不振,疲乏无力,心悸气短,大便溏泻而色黑等症,因同事提醒他近来脸色不好方来就诊。刻诊:除上述表现外,尚见面色萎黄,手足欠温,爪甲无华,舌质淡胖边见齿印,苔淡黄稍腻,脉细数。查血及大便的阳性指标:血色素8单位,大便隐血强阳性,查肝功能正常,B超检查:除胆囊小结石外,余无异常。急予补脾摄血之黄土汤加减:黄芪、仙鹤草各30克,生地、白芍、党参、阿胶(烊化分冲)各15克,白术、黄芩各12克,黑炮姜、炙甘草各8克,另:灶心土60克打碎,以沸水冲泡静置后,取其澄清之水煎药内服。此方先后服完5剂,精神及面容均有明显改善,大便亦逐渐成形而转为黄色,9月18日查大便隐血为阴性。但仍于每天晚餐前及晨起时剑突下觉嘈杂难受,进饮食后则缓解,不耐劳累,动则汗出。于9月21日经纤维胃镜检查诊断为:1.十二指肠球部前壁溃疡(约0.3厘米×0.5厘米,疡面凹、覆以白苔,疡周充血)。2.胃及十二指肠球炎。即予归脾汤加味治之,方药:黄芪、蒲公英各30克,党参、白术、酸枣仁、龙眼肉各15克,当归、石菖蒲、乌贼骨各10克,木香、炙甘草各6克,炙远志4克。服5剂,饥时胃脘部不适即消失,食欲增加,精神渐振。继予本方加减,先后共服三十余剂,诸症痊愈,面色红润,精神健旺,至今已十余年,未见复发。

11、焦树德治消化病六法    □ 洪文旭 陕西省中医药研究院

  焦树德生前系中日友好医院主任医师,焦老对辨证论治、组创方药及疑难杂症均有独到的研究,亦对脾胃病有精深的造诣,现将其治疗脾胃病六法归纳如下:

  升阳:即升发脾胃之阳,以补充元气而生阴血,常用方有补中益气汤、调中益气汤、升阳益胃汤、升阳除湿汤等,适于脾胃阳虚证。

  柔润:即柔润养胃,常用方有益胃汤、增液汤、沙参麦门冬汤,适于脾胃阴虚证。

  和降:胃多气多血,发病每多实证,应以通为用,常用方有旋覆代赭汤、橘皮竹茹汤、通幽汤、增液承气汤,适于脾胃不和证。

  调肝:肝病必犯脾胃,是乘其所胜之故,常用方有四逆散、逍遥散、越鞠丸、痛泻要方等,适于肝脾失调证。

  祛湿:脾虚则水湿停留不化,常用方有五苓散、防己黄芪汤、实脾饮等,适于水湿困脾证。

  活络:脾胃病久治不愈,必及血分,故有“久病必瘀”之说,常用方有丹参饮、失笑散等,适于胃络瘀阻证。

(0)

相关推荐

  • 李东垣效方集锦——枳术丸

    <内外伤辨惑论> [组成]白术二两(60g)枳实麸炒黄色,去瓤,一两(30g) [用法]同为极细末,荷叶裹烧饭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白汤送下,不拘时候(现代用法:水丸,每次6g,每 ...

  • 中医内科学:脾系病证概要

    经过六十多年来的不断探索与完善,中医专业教材建设经历了从无到有.由少到多的过程,发展至今出现了重复.繁多的现状,致使教师不易把握课堂教学主次,学生不易掌握基本知识点.为此,笔者在多年临床与教学实践的基 ...

  • 前人之方,后人应用,到底改不改

    原创 脉问 中医学苑 今天 主持人说| 今天又到了"入门·经典·临床"栏目.陈修园说:入门正则始终皆正,可见中医不可入错门.千百年来,中医的发展模式均离不开"读经典.做临 ...

  • 【李振华:论治胃肠病】

    【李振华:论治胃肠病】

  • 脾胃:各大医家综合论述脾胃之法!

    叶氏茯苓饮的临床应用 □ 陈振斌 山东省新泰市泉沟镇卫生院 叶天士云:"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盖太阴之土,得阳始运:阳明阳土,得阴始安.以脾喜刚燥,胃喜柔润.仲景急下存津,治在胃也:东垣大 ...

  • 脾胃:各大医家综合论述脾胃之法

    叶氏茯苓饮的临床应用 □ 陈振斌 山东省新泰市泉沟镇卫生院 叶天士云:"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盖太阴之土,得阳始运:阳明阳土,得阴始安.以脾喜刚燥,胃喜柔润.仲景急下存津,治在胃也:东垣大 ...

  • 综合疗法治疗慢性化脓性骨髓炎25例疗效观察

    第 1497 期 作者 /  1杨爱勇1林传松2戴世学1广东省新会区司前正骨医院2广东医学院 编辑 / 刘刚 ⊙ 校对 / 赵馨 化脓性骨髓炎是骨科常见的化脓性细菌感染性疾病,它涉及到骨膜.骨密质.骨 ...

  • 易水学派代表医家治疗脾胃病方药规律及学术思想嬗变研究

    间在用药特征及学术思想上的相似度.结果:1.共收集方剂833首,方剂频次1440次,涉及药物272种,药物频次9701次:药物频次100次以上的药物有25种, 药物频次在300次以上的药物有 甘草.白 ...

  • 白术大论,治疗脾胃证的一味特效中药

      中医认为:"脾胃是后天之本."只有脾胃健旺,吃进的食物才能被胃消化.被脾吸收,进而转化成营养全身的气血.所以,脾胃好才能气血足,气血足才能身体健康,容光焕发.脾胃虽然重要,但也 ...

  • 明代十大医家对附子的论述

    (李时珍论述已经另文专列) 1.明·陈嘉谟<本草蒙筌> 附子,味辛.甘,气温.大热.浮也,阳中之阳也.有大毒.系乌头傍出,故附子佥名.畏人参.黄芪.甘草.防风.恶蜈蚣.气因浮中有沉,功专走 ...

  • 半夏厚朴汤治疗脾胃病适宜性探析

    导读: 半夏厚朴汤最早载于<金匮要略>,用于治疗妇人气郁痰阻之梅核气.通过临床跟诊学习和文献研究发现,半夏厚朴汤对多种脾胃病有较好的临床疗效,现从理论研究.组方分析.现代应用及药理研究等方 ...

  • 腿部血脉不通水肿?教你一个穴位!治疗脾胃疾病,消除下肢水肿!

    腿部血脉不通水肿?教你一个穴位!治疗脾胃疾病,消除下肢水肿!

  • 治疗脾胃病的医案一则

    L某 性别:女性  年龄:72岁  就诊科室:中医科      就诊日期: 2021/03/24       主观资料 主诉:      便秘数周 现病史:  便秘,大便干结,排出困难,一天一次,晨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