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的华人为什么是东南亚华人中最像“华人”的存在

文:宏亚海外安家

排版:神鲸文化

东南亚华人这个群体,原先是由中华民族组成部分的东南亚华侨社会,一直直到20世纪到50世纪以后,才逐渐融入当地社会,构成东南亚当地族群之一。

世界第二大战以后,东南亚华人作为移民或者移民后代的群体,也在这近50年里经历了不少的变化:由落叶归根转变为落地生根。

东南亚华人这个群体中主要分布在印尼、泰国、新加坡和大马这几个国家。

国家

华人人口(万)

印尼

>1000

泰国

≈1000

马来西亚

598

新加坡

298

印尼:5%,泰国:14%,大马:23%,新加坡:74%

放眼望去,印尼华人中其中90%已经加入印尼籍,他们当中许多人都不会说华文甚至不愿意承认自己华族的身份更没有华文名字;泰国会说华文的华人也是少之又少,族群越来越当地化;所有人普遍认为继承完好中华文化的新加坡,其总理李光耀却主动消灭了华文教育,让全体人民学习英文。

唯独大马华人,他们不论是语言上、生活习惯上或是宗教风俗上都比较和“华人”相似,像是这些来自大马的华人明星,许多不清楚的粉丝都会误以为他们是中国人:

梁静茹
戴佩妮
巫启贤
光良
曹格
品冠

华文把华人群体的文化特征最明确地突显出来,成为除去皮肤相貌等外表特征之外,华人最重要的族群特征。

由此可见,语言是文化认同一种渠道、一种标志,同时也是一个文化认同的一个支柱。众所周知,大马的华文教育体系可以说是所有东南亚国家中保存得最完善的,大马华文教育之所以能有今天的成就,都是由马来亚时期(大马正式独立前名为马来亚),华人通过自身的努力演变而成的。

参考以下链接:

几番的打压之下,都被这群人坚持下来

逆流而上的马来西亚华文独立中学

从上个世纪的华人下南洋,踏足到这片土地开始,这些华人先贤就特别重视华文的教育,他们不断提升自身的经济能力,集结来自各社会阶层华人的资金和力量,自办私塾、宗祠等学府教授三字经和四书五经。甚至到了后来,他们还随着中国的教育改革而改革,只为了让华文教育延续下去。

大马正式独立后,华人屡次遭遇大马政府“企图同化”的阻扰如:以马来语作为教学媒介的学习才可受到津贴、马来语才是国家的唯一教学媒介语和不承认华人独中统考等。

其实以大马近几十年的情况来说,华文在这个国家的出路确实不算多,以马来文或是英文作为媒介语反而会让当地华人受到更多优待。可即便如此,大马华人依旧没有放弃捍卫自己的根,为了中华文化的传承,大马华人建立华社、华校、华文媒体、报社和庙宇等,他们甚至投身政治,争取为更多的华人发声,在这片土地上留下更多属于中华文化的踪迹。

价值观是一个人的选择倾向和个体态度,基本上它主宰了一个人对外在世界感知和反应的倾向。因此,是价值观是群体认同的重要根据——共享的符号系统,它成为划分群体的依据之一。

大马华人一直以来都谨记着他们原本属于华人的身份,而这种强烈的文化认同已经逐渐转变为文化价值的认同。这种时候文化中最活跃的因素就将被独立出来,它可以不依赖语言、祖籍地或者是亲缘关系,成为构成文化的内核。

但随着教育和科技的发展,大马华人中的许多年轻一代其实已经以英文为媒介语,也抛弃了属于华人的传统文化习俗,例如到庙宇膜拜或是庆祝华人传统节日等。

这些新生代虽然已经不像传统的华人,不过他们的行为方式依然保留了华人的文化价值:在大马,你可以看见不信奉佛教/道教的华人依然说这着华文、接受西方教育的年轻人却以“华人”的方式来孝顺自己的父母,这些人的行为方式和态度观念上依然不放弃孝道、人情、面子、勤俭、报答和中庸等中华文化价值。而这些足以证明大马华人强烈的文化认同转变成了文化价值的认同。

换句话说,大马华人之所以还能保留那么多属于华人的“特征”,是他们经过很长时间的不懈努力争取而来的,同时他们也逐渐建构了独特的在马文化为主要背景的多元文化中立足的“马华”文化。这是大马华人几代人的创造,也可以说是大马华人文化认同的最终结果。

小编认为马来西亚的华人是因为东南亚华人中最像“华人”的因素,才会如此得到中港台人士的欢迎并选择到大马参加【我的第二家园计划】项目。

旅游、艺术及文化部昨天发文告说,会透过第二家园计划中心处理现有相关事务,直至9月15日,而移民局将在10月开始,接管大马第二家园计划(MM2H)的新申请事宜。敬请等待,10月份关于第二家园门槛是否提高或U-转。

参考最新条件

马来西亚第二家园最新条件初步出台  10月启动!!

(以上言论纯属小编观点及部分网路信息,并不代表本平台立场)

感谢客官阅读~

(本文图片来源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