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有说皮埃罗其实并不是小丑角色,这儿便借画家托马斯·库图尔的《刑事法庭上的皮埃罗》(Pierrot in Criminal Court),搭载可以无问西东,不分青红的“绘事”,将话题往深处再聊一聊。
法国画家让·安东尼·华托(Jean Antoine Watteau)或许是最早将皮埃罗形象描绘到画布上的。了解华托的观者知道,华托的一生如流星划过天际,三十多岁便匆匆离世,短暂的人生为后人留下至少两样重要的贡献,一是由他发展出一种情境画风,根据或引用或创设的某些元素,布置出一个盛大的场景,以盛宴的形态展示所绘。其二可能就是让皮埃罗的形象深入法国的人心,通过对原生意大利戏剧中的皮埃罗角色原型做个性特色上的再塑造。以及与法国本土固有的,类似皮埃罗形象的喜剧角色,如称为吉尔(Gilles)的人物形象,从特点上对人物有所区分。当然,真正让法国皮埃罗的形象变得丰富饱满,有形立体,可近可亲的,最大的功劳应属像莫里哀等一批法国剧作家做出的创作努力。小丑是没有名字的,这是由于角色大于人物的戏份特性决定的。小丑的无名有点类似中华国粹京剧角色行当中的“流”行,龙套角色,而不是“丑”行角色。人们对京剧角色中的生、旦、净、末、丑似乎并不陌生,对副、外、武、杂、流,可能就不会太熟悉了,“流”行,此处的行读成“航”字音,应该无须六月提醒了吧。京剧中的流行,可以说就是最专业的龙套,真正的龙套,戏中出现的夫役,兵卒,随从等角色正是流行,他们甚至与最不起眼的小配角不同,无名无姓。后来好像京剧有所发展,由于一台戏人员过于庞大,末行、外行纳入生行,龙套也由其他角色来承担。又好比近代交响乐团中的不同分组,以及各组中的不同乐器组成,演奏中各就各位,默默无闻且无名,呈现的仅是器乐的合集。又如电影中的路人甲起的作用也是相当。若严苛起来,这些类比并不严谨,六月只想引发一层思考。皮埃罗的原型是意大利喜剧艺术中一个被称之为“赞尼”(Zanni)的角色。随着喜剧表演程式化的形成,其中有一种普遍的模式,表演通常会由10个人组成。包括四个恋人(Innamorati),两男两女,类似像克劳迪奥和伊莎贝拉这样的情侣,他们之间交错着复杂的恋情,产生剧情可圈可点的矛盾和冲突。两个老人(Vecchi),几乎都是富有的,他们的价值观左右年轻人,其存在似乎只为成就年轻人恋情发展的麻烦和障碍。还有一个船长(Captain)和一个侍女(Servetta),船长多是自封的,个性张扬自大。
无问西东
不分青红
往白处说
……
绘事
微信号 HuishiA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