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台正义号酱牛肉

邢台正义号酱牛肉

邢台正义号酱牛肉,原在邢台古城南关马路街路南,这是一家传承170多年的传统回族老字号。其前身为“清真三合肉铺”。为什么叫三合肉铺?根据回忆,最初肉铺是由一个姓陈和二家王姓人家合股经营的,故正义号的历史有“一陈二王家”之说。

邢台南关在明清两代是一处热闹非凡的商贾重地,在南关的北大街、西大街、东大街、花市街等街道有商家近千家,在商业发达的南关自然少不了地方名吃。这些名吃并且与当地的风俗和文化相结合。

南关,本为元代之后顺德府回族民众的聚集居住地,在众多的名吃中也自然与回族有着密切的关系和渊源。其中以牛羊肉为主的饮食更为丰富,如黑家饺子、光真楼、福信昌回民羊肉馆、本盛德羊肉馆、清真饭馆等等,在这些回族名吃中还有许多专做熟肉的馆子,如恩三义酱牛肉、正义号酱牛肉。

清道光三十年,即1850年,由陈姓与二家王姓的人家合股经营开设了一家回族牛羊肉肉铺,晨、午两晌出售新鲜的牛羊肉,兼营以王家祖传的卤制的熟肉。因为选料精良,制作精细,卤味纯正,储售讲究,待人和气,故生意甚好,后来逐渐改营熟肉制品为主,1949年9月,邢台解放后,“清真三合肉铺”第四代传人王好仁分立改号经营,设立清真正义号酱牛肉铺,并在原有的制作技术基础上对卤制技术、配料、加工等进行改进,形成了独特的酱牛肉熟肉品种,成为远近闻名的邢台名吃。

中国人民抗美援朝总会为转达祖国人民对中志愿军的关怀和敬意,前后组织中国人民赴朝慰问团进行三次大型慰问活动,前往朝鲜慰问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军民。慰问团由全国各民族、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和革命烈士家属、军人家属的代表,各条战线著名的劳动模范和解放军战斗英雄及各界知名人士、文艺工作者组成,不仅有丰富的慰问活动,还带来了各地的物资和名吃。1953年,在第三次中国人民赴朝慰问团慰问活动中,邢台正义号酱牛肉作为慰问品随国出国。

1956年,随着社会主义建设 三大改革高潮,正义号酱牛铺进行了公私合营改革,改革后形成了邢台回民肉食加工厂,而在原有的肉铺址,为了保持“正义号”酱牛肉品牌和品种,在马路街路南原址维持仍设“正义号”肉食门市部。

1960年代,正义号酱牛肉与王好仁师傅受到“资产阶级代理人”冲击,王好仁被下放到农村进行劳动改造,“正义号”酱牛肉铺号被关停,正义号酱牛肉品种也被停止生产。

1978年后,在社会各界的支持下,于中兴路(马路街)农贸市场西侧恢复了“正义号”酱牛肉门市部,由王好仁兼任门市部主任,恢复了传统的酱牛肉制作生产,并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1980年,“正义号”酱牛肉参加河北省首届优质食品展销会,并被河北省商业局评为河北省“省食品优质产品”。

牛肉是国人的第二大肉类食品,牛肉蛋白质含量高,而脂肪含量低,氨基酸组成更接近人体需要,并且能提高机体抗病能力。牛肉有有补中益气,滋养脾胃,强健筋骨,化痰息风,止渴止涎之功效,还有安神补气的作用,适宜于中气下隐、气短体虚、筋骨酸软、贫血久病及面黄目眩之人食用。

“正义号”酱牛肉是一道酱香浓郁,味道鲜美的牛肉熟制品。所选的牛肉新鲜而有光泽,红色均匀稍暗,脂肪为洁白或淡黄色,外表微干或有风干膜,不粘手,弹性好,有鲜肉味。加工时将鲜牛肉进行整形处理,去除肉上的杂质物,肉块形状均匀,大的肉块改刀为长方条形,刀口整齐无皮毛,无碎肉条。选好的的牛肉首先要进行清洗、浸泡。据家传记载,正义号酱牛肉春夏两季的浸泡时,需要多次换水,秋冬季换水与浸泡时间还要适当延长。

为了保证牛肉的鲜美和本身的营养成分,卤制时鲜牛肉采用沸水下锅,这样可以使牛肉下锅后其外皮遇高温后迅速收紧,使肉的组织及蛋白凝结,其中的鲜美味道不会溢出,可充分的保留牛肉的本来的鲜味。

“正义号”酱牛肉在卤制时投入砂仁、豆蔻、陈皮、良姜、花椒、茴香、丁香、白芷、肉桂、甘草、鲜姜、大蒜、盐等佐料。同时进行面酱炒香,所用面酱亦为家传晒制,炒制时以中火入锅,快速搅拌,直到锅中的面酱变成略稠的酱状后,再加入酱油进行调和形成酱汤。调和好的酱汤与陈年老汤相融合,形成了独特的酱香醇正的复合型香味。

“正义号”酱牛肉在卤制出锅时也有独特的技艺,煮熟的酱牛肉闭火晾汤,待自然凉后再加温出锅,这样出锅手法据说可以让酱牛肉充分吸收老汤的香气,使味道浸入牛肉的内部组织,让酱汁留驻于肉的细缝之间,让肉更入味,并保持内外的鲜嫩味道一致。同时这样也保证成品的酱牛肉色泽酱红,油润光亮,肉中的牛筋色黄而透亮,切片时因卤制的火候适中,牛肉的肉质紧实,切片改刀时可以保持形状完整而不会松散。

“正义号”酱牛肉,因为卤作工艺考究,久享盛誉而不衰。“正义号”除卤制酱牛肉外,还卤制牛肚、牛脸、牛蹄筋、口条,并炒制牛肉码子等。

期待你的

分享

点赞

在看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