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一凡:我眼里的好文章——读任林举的《枸杞》

我眼里的好文章

——读任林举的《枸杞》

王一凡

  

  我之前从未听说过任林举这位作家。

  

  了解我的人都知道我的阅读习惯:通常很少读近三十、五十年以内的作者的著作。

  

  任林举,六零后作家,他不在我的阅读范围里。

  

  但朋友推荐说,还是读一下吧,毕竟你得知道,时下的人是怎么作文章的。

  

  于是买了一本他的《他年之想》。今晚临睡以前,读了其中的《枸杞》。

  

  我读任何人的文章,无论名家还是普通作者,先看前三段,若是能引得兴趣上来,便读下去,否则断然略过。

  

  但这篇文章,我忍着读到了第四段(大概不想辜负朋友的推荐吧)。

  

  我喜欢的好文章,是开门见山式的。我没有那么多的时间,打开一篇文章,先听作者在那儿跟我唠闲嗑儿。

  

  有人说,好的文章是改出来的。

  

  但有的时候我甚至以为,好的文章是删来的。但凡与主题无关的内容,一个字也是多余的。

  

  《枸杞》的开头稍有冗长之嫌。

  

  尤其是他写院子里石阶的那一大段,尽管描写十分细致,意境也十分美好,但拉得略有些远,要么会冲淡主题,要么会让读者的思绪跑偏,甚至有拉不回来的危险。

  

  所以我差点儿没有读下来。

  

  难道说,文章的开头,就一点儿铺垫都不要吗?

  

  必要的铺垫是要有的。但就算是铺垫,也需干净利落为好。具体在这篇文章里,用一个小段的内容,能表现他借住的这个地方寂寥空旷的环境就足够。

  

  之后,精彩就来了。

  

  作者在这寂寥空旷的院子里,发现了一丛鲜红的枸杞,这使他立即想到了儿时家乡的枸杞。这本是很多作者惯用的手法,然后不出意外地把它写成思乡文。

  

  他们习惯于从眼前的一个小场景开始忆苦思甜,把儿时的光阴写得既悲又乐,既苦又甜,然后是满满的乡愁与怀念。

  

  这不是好文章吗?

  

  我只说它是到处都能看到的,人人都会写的文章。这就好像小时候的“六一”儿童节,人人都穿白衬衫蓝裤子。

  

  好看吗?

  

  好看。

  

  那你怎么才能让人从这一群好看的白衬衫蓝裤子里找到你?

  

  你只能和别人不一样。

  

  这就是《枸杞》精彩的地方。

  

  他从眼前的枸杞回忆到故乡的枸杞之后立即转了笔锋——他发现了一只和他一起争吃枸杞的小鸟。

  

  在这空旷的小院里,每天早上只有他们两个,你一粒我一粒地吃着刚刚成熟的枸杞,直到把这院里的枸杞一粒一粒吃完了的时候,作者也要离开了。

  

  但鸟儿却没有离开。

  

  它是自由的,可以自由地选择它想要去的地方,或者是它想要留下来的地方。

  

  但人呢?人不行,人有很多眷念,有很多向往,有更多的无可奈何跟屈从。所以作者说:

  

  我却只能以一种经常告别的形式,对某一事物展开另一程的思念。

  

  这才是这篇文章里,从一丛小小的枸杞,到一只可爱的鸟儿,再到最后的别离,作者真正想要说的话。

  

  于是,他结尾了。

  

  这是一个不太高明的结尾,话说得太满了。把他想要通过这篇文字表达的全部意思,一字不落地全说完了。

  

  那你还让我品什么呢?

  

  中国古典诗词品评里有一句大家都非常熟悉“言有尽而意无穷”,这就好像我们品一杯味道醇厚的美酒,虽然酒下肚了,但余香满口,能让人细细地回味一整天。

  

  文章也能做到这样的妙处,但却全在欲说不说间。艺术上把这叫作“留白处理”,就是作者要学会惜墨,而留给读者更多的想象空间,他才会有兴趣去慢慢地品你那想说而未说的味儿。

  

  这是《枸杞》又一美中不足的地方,仿佛大团圆的中国古装戏剧,男女主人公都拜堂成亲入洞房了,你还让观众念想些什么?

  

  但即便如此,这篇文章整体还是打动了我,他有好几处写得特别好,尤其是写他小时候吃枸杞:

  

  舍不得马上咀嚼吞咽,而是放在嘴里含着,让果汁从果蒂的破裂处一点点的渗出来。

  

  这种贫穷的儿时又苦又甜的味道,后来一直被延续到了他写这篇文章时,他又遇到了枸杞,他又用这样的方式去吃枸杞,仿佛咀嚼着儿时的味道似的。

  

  尽管作者自己并没有说,但在这个熟悉的动作和熟悉的味道里,其实充满着对故乡怀念。但故乡已远,大约再难回去。而或许这也正是作者最后,以为他不如一只鸟儿可以选择去留的哀伤。

  

  当然,这也是我们每个人的哀伤。

  

  说到这只鸟儿,作者的设计真是太巧妙了。我甚至认为,他是特意安排了这只鸟儿在这里的,来达到他烘托主题的目的。

  

  我经常也会这样做,在非虚构的创作中,适当地加入一点点虚构,来完成一篇文章的艺术升华。

  

  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因为文艺作品一定不是生活原原本本的复制,它可以有艺术的加工,让它体现出一种来自生活,却高于生活的艺术的美。

  

  这只鸟儿,就是《枸杞》里,一处非常艺术的美的刻画。

  

  虽然我并不认识任林举,我甚至从未听说过他的名字,但我承认,他的《枸杞》的确是篇好文章。

  

  我得谢谢我的朋友,也许我会因此改变我的阅读习惯。

作者简介:王一凡,原名王燕,年逾不惑,一无所成,唯有抱猫、读书、作文章。

↓阅读往期精彩↓

范墩子:山 鬼(中)

范墩子:山 鬼(上)

胡   颖:圆月与古塔

高   涛:狗 眼(下)

高   涛:狗 眼(上)

安   黎:凤城五路

黎   荔:秋叶绕着灵魂旋转

梁晓声:窃  秋

林喜乐:接近天的地方(下)

林喜乐:接近天的地方(上)

毕淑敏:离太阳最近的树

郁达夫:故都的秋

网络图片权属不详,如不妥请联系我们删除

(0)

相关推荐

  • 【远方】 海南 《麦子黄时》 作者:刘国宗 主播:珠穆朗玛

    作者:刘国宗 主播:珠穆朗玛 编辑:小鹿 麦子黄时 当我从这个春天 匆匆走过时,突然悟出 该放弃点什么吧 当然,随流水而去的落花 那是很容易放弃的 放弃春风十里的麦子 就不那么容易 现在,我正经过 故 ...

  • 觉醒者(七十七)

    ①写不来小说,就写个小小说.看看不像小小说,就起个"微小说". 看一个人能不能做成大事,成大器,就看他如何做小事情.能看到小事情,做好小事情,就可以大成,成大器. 可惜大部分人眼里 ...

  • 【精华荟萃】宋连骥:岁月如歌,回味悠长(61)

    点上方 蓝色字体 一键关注    诗歌| 小说 | 散文 | 歌曲 | 戏剧 | 故事 | 音乐 作者简介:宋连骥,2017年度俊杰十佳爱心诗人,网名乡音不改.天津市蓟州区东施古镇人.原籍内蒙古呼伦贝 ...

  • 散文||故乡的魂(二则)

    故乡的魂 张洁||河南 乳  名 无论走到哪里,无论身在何方,那声呼唤像是烙在了我的心上,那是我诞生在故乡的泥土里,混合着毛豆角和老玉米清香的乳名! 记忆中,炊烟袅袅升起的黄昏,母亲们总是隔着轻掩的柴 ...

  • 【远方•夜读】山西《故乡的鸟林》作者•李元平 主播•孙春苓

    故乡的鸟林 文/李元平 千山小草碧,万树杏花飞.又见一年春草绿,又闻满山莺啼时,我不由想起幼时故乡的鸟林. 我的故乡位于黄土高原的一个小山村,荒山秃岭,植被稀少,自然条件极差.上世纪七十年代正是&qu ...

  • 【万物有情】草木有本心,植物是我们的老师、医生和朋友

    第三部分:草木有本心.有9篇文章:<多识草木鸟兽之名><品茶><采青><车前草><桐子树><核桃树><白菜的心>&l ...

  • 老喻:思念的味道(外一首诗)

    阅读本文前,请点击标题下面蓝色字体"温馨微语""关注"我们.倡导原创,感谢转发,欢迎海内外作者赐稿.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文坛园地,奉献给所有高尚灵魂. 文/老喻 ...

  • 【远方•夜读】山西《故乡里味道》作者•沙漠飞鹰 主播•新音

    故乡里味道 文/沙漠飞鹰 故乡的山, 故乡的水, 故乡的味道埋在心底 一瞳瞳熟悉的镜头 留在记忆深处 不管走到天涯 还是海角 就会想起房上升起的炊烟 回味飘扬的馒头香 更会想起亲人的笑容 心里装着黄土 ...

  • 书法界的第一狂人,王羲之在他眼里也是小弟,专家:他有狂的资本

    对于一个真正的艺术家而言,往往是个性极为突出的,倘若没有个性,那么这个人的艺术成就也不会高到哪里去.个性是一个人成为艺术家的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这种个性的体现往往是不入流俗,做出与迥异于世俗的事情以及 ...

  • 王莉老师:写不出文章的三宗罪

    在书香里得到快乐,在诗词里得到文化的滋养. 微刊第308期 写不好文章的三宗罪 一.两耳不闻窗外事 冬天,拉着雪橇,带着狗,走在洁白的雪上,脚底吱吱咯咯的响声,听上去是那么欢快.雾凇在太阳下,晶莹闪亮 ...

  • 王清宪省长的这篇文章,催人泪下!

    王清宪,男,汉族,1963年7月生,河北永年人,1983年7月参加工作,1986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研究生学历,经济学博士学位,高级记者. 现任安徽省委副书记,省政府省长.党组书记.      王清 ...

  • 【山东】王少凡《忆昔》指导老师:邱树秀

    忆昔 德州经济开发区实验小学 王少凡 天地苍茫,草儿与羊群点缀着大地,那是行云流水般的放荡,放飞心灵的翅膀,自由翱翔. 草原的广袤与海的辽阔让人阔气抒怀,那满眼的碧绿和蔚蓝总能让人觉得惬意清爽.或许骨 ...

  • 王延凡:依时辨治久咳的体会

    咳嗽证治,前人论之详矣,然于久咳,临床获效非易.近年来,笔者依据中医时间医学理论对久咳进行辨治,疗效甚佳.兹介绍于下. 一.辰时咳甚 漆XX,男,45岁,1989年3月18日诊. 咳嗽近二月,始因感冒 ...

  • 都市烟火 || 王一凡:老张家的新年愿望

    老张家的新年愿望 王一凡 老张是我的先生,老张的家里,有他的父母我的公婆,他和我,他的妹妹我的小姑子,以及我们三十二岁至今未嫁的女儿. 大约有将近十年的时间,每到新年,老张家的新年愿望就只有一个,大家 ...

  • 《九九归一》总第014期:年关(刘新财·元宝·黄俊·王成平·凡富堂·周杰·秦明树·杜发海·河那边)

    每天叫醒你的不是闹钟,而是文学时代微刊 文学时代微刊·第4106期 <九九归一>总第014期   年关 文/刘新财(福建) 每至此时 地主当头 百姓犯愁 年关利收 要结清的结清 该还帐的还 ...

  • 膏方大师王绪前教授眼里的膏滋世界

    江城子整理 文图提供:王绪前教授 武汉市江岸区黄石路33号国药中医馆王绪前膏滋工作室,王绪前教授坐诊时间:每周二下午 膏滋的优势在于一人一方,克服了中成药.保健品千人一方的缺点,实现了个性化制药,还避 ...

  • 春节印记|王艺凡:三代人的年味

    寒假的开始意味着辞旧迎新的到来,因为疫情的原因,我们响应国家号召,少聚会.少串门,所以我决定趁着这个机会做个家庭采访,采访一下奶奶和妈妈,看看她们小时候的春节跟我们现在有怎样的不同. 我的第一位受访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