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字相解
古体的“歬(前)”字,从止、舟,《说文解字》:“不行而进谓之前。从止在舟上。”许慎认为这是人站在船的前面不动,但船仍在前行。古代行船方法有三种,一种是撑船(用篙杆),一种是划船(用桨),还有一种是摇船(用橹)。这三种方法中唯有摇船时,或有一船工持篙杆站在船头,协助掌握航向。
《象形字典》认为这是人拉纤的相,古代止同趾,前与纤谐音,似有一定道理。但从字形看,这个脚趾也太大了?又,一趾如何拉纤?
笔者认为这个止与停船方法有关,即“歬”的字相:船艏止船。古代停船用碇,或是一块大石头,或用篓筐装满石头,用绳子拴好,从船的前面(船艏)抛下去。后来发明了锚,用绳或链连接,停船时从船艏抛下去。这个停船方法流传下来,现代的船舶仍在使用。
除了船艏抛锚,也有船艉抛锚或舷侧抛锚,但不常用,主要原因是船在水中,受水流和风的影响,停船时船位会改变,因船体外形自艏向艉呈流线型,船艏止船船舶会随水流自动调整方向,不容易翻船!另外,船的推进设备(螺旋桨等)和方向控制设备(舵)都在船艉,船艏抛锚前后配合容易控制方向。现代商船运动起来惯性很大,一般要在船艏设两套锚设备,包括锚机、锚链、锚等。以8500箱集装箱船为例,单锚重量约15吨,加上连接它的锚链,两套锚链总重300~400吨!停船关系船舶及人员安全,十分重要。
楷体“前”字形发生蜕变,从丷、一、月、刂,始见于汉洗。有人认为是误写,显然低估了古人的智商。丷、一组成犄角之势,月、刂呈现的是血腥场面,这应该是个与作战有关的字相。
冷兵器时代作战,十分讲究布阵,《孙膑兵法》将古阵总结为十阵:方阵、圆阵、疏阵、数阵、锥形阵、雁形阵、钩形阵、玄襄阵、水阵、火阵。但不管哪一种阵形,必须有先(前)锋和后卫。古代生产力低下,装备简陋,当先锋死亡率极高,几乎相当于人肉盾牌,以肉(月)对刀(刂)、对箭。特别是攻城或决战时,攻方往往派一些俘虏兵或百姓先上,消耗敌方的武器(如矢箭)和体力,藏精良于后备,待敌军疲惫,第二或第三梯队再上。国外也有类似战法,罗马军团作战一般将士兵分成三列。第一列士兵打累、打残,第二列士兵上,第二列士兵打累、打残,第三列士兵再上。故楷体“前”的字相:作战先(前)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