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例说明三段式
老六小时候语文学的很差,作文成绩一直很低。从小学二年级开始近视,以看不清黑板,写不完作文为由,一点一点的语文从来都没学好。实际上我是很纳闷的,我觉得我一天能说出三斤不重样的话,怎么到阅读啊作文啊就整不明白呢。
我不是在回忆往事,我是在把一种过去的状态用一种直观的方式表达。
实际上作为高中时期补得人最少的科目,语文我从小学都没有停止过补习,但是我从小时候就没能把作文写好。我从小明白我肯定不是韩寒这种高手,拿着钱钟书先生的围城就能写出三重门。我的作文不好肯定不是因为我思路高端清奇,我作文差纯粹是没法符合要求。
所以我喜欢自嘲不合时宜的人。
当然我这满肚子的不合时宜跟东坡先生那个又不太一样,我这顶多算是学艺不精。大凌子曾经吐槽说作文就像八股文一样,实在是招人讨厌。每次我也只能通过这种说法来安慰我只有49或者51的作文分。
相比之下老三就显得优秀的多。老三的作文曾经在年级当过范文,老三的东西写的也是更有料一些。我的作文,不被批评已经谢天谢地了,那还琢磨范文的事情。
所以在我回头看的时候我也整不明白,我到底适合学什么。
三段式这事情实际上我琢磨的十分明白。老六在作文里什么修辞都用不明白,但唯独排比那是驾轻就熟。这个可能和东北人天上喜欢段子有关。翻来覆去的例子,李白苏轼王昌龄,廉颇孙权辛弃疾,王石马云李彦宏,强东化腾俞敏洪。就这么几个人翻来覆去的。万物皆可一套路,开头只负责一件事情,拉到三段式上,然后开始常用的三段式,然后一个贴题的结尾。
对,我还就是不会。
回过头来看,在自己的公众号上前前后后的写了三百六十多篇,不管中间吹了什么牛皮到最后都能奇奇怪怪的贴题。我也想不通,当年就这点破事就是说不清楚。
举例真的是这个世界上最为没有标准的事情。
那个最为经典的段子告诉我们,从古代就有双标的说法。大丈夫顶天立地刚正不阿,大丈夫能屈能伸,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细节决定成败,大丈夫不拘小节。
但是实际上很多时候我们并没有去看本质。就关于是怂还是不怂的问题之上,我们透过现象,能看到的是在原则问题上是不能够通过保全自己来成就所谓的未来的,而在一些不重要的事情上,退也就退了。狭路相逢勇者胜的时候真就没有退一步海阔天空的道理。
所以这实际上的问题就是,你所维护的真理是否值得你来牺牲性命。
小时候总说篮球梦,觉得自己也能进入省队走向人生巅峰,但实际上自己在停止训练之后也并没有拼命的争取,说白了就是自己并没有百分之一百的觉得那个真的会成为自己的出路。
实际上我们曾经每一次的考试就好比是一次机会。把握住机会的人回家就少挨顿揍,没把握住那回去就是分分钟凉凉。我们现在活的环境之下是没有三段式来给予我们照顾的,也没有任何的帮助能够让我们借鉴。很多人会抱怨没有机会,但是转头看来,机会多得很,自己根本就没打算上前。我不能继续说的原因就是我还没能成为一把抓住机会的人。
大一辩论的时候,老六自觉自己机敏过人,第二轮险些自己以一刚四完成逆转,最后依旧没有入选学院的辩论队,现在回头来看也算是长舒了一口气。但对于我当时来说,这个机会也是十分偶然,因为没人所以赶鸭子上架,也算是不负晨哥厚望,没成为第一轮就被淘汰的班级。
辩论里最有力的就是例子,但最无力的就是例子。当一个辩题存在,它就具有不确定的双面性,而这种双面性会让每一个例子也会充满着漏洞,当举例的时候,稍有不慎全是被人击打的点。
我要说的是,你通过任何人举例都会让自己暴露在危机之下,只有你自己成为了你的例子,无论你是否是三段式,你都是被点评的那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