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鼽理论
“疏风通窍汤”,方中有
荆芥,防风,苏叶,牛蒡子,蝉蜕,五味子,辛夷,苍耳子,生甘草。
在此主方的基础上,
风寒重者可以加用白芷,桂枝等等,
风热证则可用菊花,桑叶,薄荷,银花等药物。
但加减切忌用量过大,使得方子过凉或过热,失于平和。
另有其他兼证则别有加减。
目的: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和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变应性鼻炎的发病率近年来逐步上升,目前在总人口数中已经到达10%~20%左右,在城市人群中尤甚,但目前临床上还没有发现特效疗法和药物。近年来,随着中医药地位的逐渐提高,国内外学者都开始研究用中医药防治变应性鼻炎,中医治疗本病的理论以及治疗方法都日益丰富,在临床亦颇有建树。晁恩祥名老中医从医五十余年,对于呼吸道疾病的诊治经验颇丰,
本文总结了其对于变应性鼻炎的治疗经验,并传承了其呼吸疾病治疗特色,丰富了其理论体系。 方法:本文主要运用三种研究方法:文献挖掘,临床数据分析,与晁老座谈。本文对于名老中医晁恩祥治疗肺系病的经验总结文章都进行了研究,深入分析了其“从风论治肺系病”的经验特色,学习并传承了“风咳”,“风哮”等理论体系的建立。在临床数据的分析中,通过对于“晁恩祥名老中医工作站”中50例变应性鼻炎的患者的用药分析中得出了其药物使用频次,对于总结晁老临床经验很有帮助。在与晁老的座谈中,晁恩祥教授知无不答,详细地介绍了他对本病的认识,以及在治疗变应性鼻炎上的心得。通过上述三个研究方法,总结分析了晁恩祥教授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独特思路,辨治规律,临证特点等。
结果:晁恩祥教授在继承前人治疗鼻鼽病经验的基础上,结合了现代医学对变应性鼻炎及其与哮喘相关性的认识。
在临床实践的基础上,观察鼻鼽病患者临床症状,发病特点,对鼻鼽病的病因病机进行了探讨,总结出了“风邪犯肺,肺窍失畅”的主要病机,提出了“从风论治”鼻鼽的学说。并根据鼻鼽病人症状表现,总结了鼻鼽病常见分型--风寒型以及风热型。尽管分为寒热两型,两者之间的症状差异不甚明显,故在临床证治上仍以“从风论治”为主。晁恩祥教授治疗呼吸疾病崇尚“从风者,辛平主之”,治疗本病治法大要“疏风宣肺,通窍利咽”。秉承其从风论治特色,主方为自拟
“疏风通窍汤”,方中有
荆芥,防风,苏叶,牛蒡子,蝉蜕,五味子,辛夷,苍耳子,生甘草。
在此主方的基础上,
风寒重者可以加用白芷,桂枝等等,
风热证则可用菊花,桑叶,薄荷,银花等药物。
但加减切忌用量过大,使得方子过凉或过热,失于平和。另有其他兼证则别有加减。
结论:变应性鼻炎的发病症状中多见“流鼻涕,打喷嚏,鼻子发痒”等,并有着“突然发作,时作时止,反复发作”等发作特点。这些症状符合风邪致病易于伤人上部,变化无常,发病急骤和易与六淫诸邪相合而为病的致病特点。晁恩祥名老中医延续其“从风论治”的临床思想,从风邪致病的角度论证治疗变应性鼻炎,“辛平主之”为其治疗特色,在临床上取得了较好疗效。这也更加印证晁恩祥教授对于呼吸道疾病的治疗特色。故继承其“风咳”,“风哮”理论体系命名方式,命名为“风鼽”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