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一首词:项鸿祚《清平乐·池上纳凉》
清平乐·池上纳凉
清・项鸿祚
水天清话,
院静人销夏。
蜡炬风摇帘不下,
竹影半墙如画。
醉来扶上桃笙,
熟罗扇子凉轻。
一霎荷塘过雨,
明朝便是秋声。
碧空如水,一片清静凉爽,院子静悄悄的,人们都坐在院子里纳凉。房间的帘子没有拉下来,微风吹过,蜡烛的光焰也随风摇摆不定。
竹子的影子倒映在墙上,看上去,好像一幅优美的图画。
我喝得有点醉了,家人把我扶上竹床躺下来。因为穿着丝织的衣服,轻摇着扇子,所以在这夏夜也还觉得轻快凉爽。
池塘里下过雨后,荷叶碧青,莲花争奇,明朝醒来,庭院里便是一片秋声了。
1.清话:清新美好的意思。
2.销夏:消除暑气,即纳凉。销一作“消”。
3.蜡炬:蜡烛。
4.桃笙:竹簟。据陈鼎《竹谱》载,四川阆中产桃笙竹,节高皮软,制成竹席,暑月寝之无汗,故人呼竹簟为桃笙。
5.熟罗:丝织物轻软而有疏孔的叫罗。织罗的丝或练或不练,故有熟罗、生罗之别。
词的上片,勾勒出一幅夏夜宁静清幽的画面。“水天清话,院静人销夏”二句,勾画出一幅夏夜宁静、清幽的画面。描写池水、夜空一片清澄,庭院悄然无声,只有词人在池畔乘凉。“蜡炬风摇帘不下,竹影半墙如画”,是写在庭院乘凉的词人所看到的室内的情景。根据下片词首句“醉来”二字判断,词人此时是在以酒销夏,边饮酒边观赏院中的景色,夜风吹来,室内的蜡烛光炬被风吹得摇晃不定,门帘也随风摇动;室外,月光将竹林映照在墙壁上,竹影依风摇曳,发出轻微的声响。在这里,词人是以动写静,那被风吹动的烛光,飘乎不定的门帘和那半墙如画的竹影,更显出夏夜的宁静,虽不一字月,却使人感到明月朗照。瞑目遐思。一幅清新优美的夏夜图便可在眼前浮现。
词的下片着意描写词人乘凉时的心情。“醉来扶上桃笙,熟罗扇子凉轻”二句,是写人的动作。词人醉酒后躺在竹席上,手执熟罗扇,轻轻的扇风使人轻松凉快,
全词勾勒出一幅常见的池边消夏图,传递了一种闲适、安逸、祥和的气息。水天清话,夜深入静,是小令的基调,但不时有风中烛曳、墙上竹动、席上人晃、手中扇摇来打破这种静谧。以动衬静,对比分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