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永武:孔子与弟子谈国家治理

孔子具有非常深刻丰富的国家治理思想,其弟子受到孔子思想的深刻影响,孔子的这些思想至今仍然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原文】

12.6 子张问明:子曰:“浸润之谮,肤受之愬,不行焉,可谓明也已矣。浸润之谮,肤受之愬,不行焉,可谓远也已矣。”

【译文】

子张问怎样做才算是明智的。孔子说:“像水润物那样不易察觉的坏话,像切肤之痛那样直接的诽谤,在你那里都行不通,那你可以算是明智的了。不易察觉的坏话和直接的诽谤,在你那里都行不通,那你可以算是有远见的了。”

【评析】

浸润之谮,这里是指谗言,是说像水那样一点一滴地渗进来的谗言,不易觉察。肤受之愬:是指诬告,是说像皮肤感觉到疼痛那样的诬告,即直接的诽谤。远:明之至,明智的最高境界。孔子认为,做人能够耳聪目明,不受挑拨的蛊惑,就是很明智了。实际上,中国古代非常注重兼听则明,要避免偏信则暗,一个人能够做到耳聪目明,客观认识和对待他人和事物,也是非常不容易的。

【原文】

12.7 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期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译文】

子贡问怎样治理国家。孔子说,“粮食充足,军备充足,老百姓信任统治者。”子贡说:“如果不得不去掉一项,那么在三项中先去掉哪一项呢?”孔子说:“去掉军备。”子贡说:“如果不得不再去掉一项,那么这两项中去掉哪一项呢?”孔子说:“去掉粮食。自古以来人总是要死的,如果老百姓对统治者不信任,那么国家就不能存在了。”

【评析】

本章里孔子回答了子贡问政中所连续提出的三个问题。孔子认为,治理一个国家,应当具备三个起码条件:食、兵、信。但这三者当中,信是最重要的。这体现了儒学的人学思想。只有兵和食,而百姓对统治者不信任,那这样的国家也就不能存在下去了。

另外,“民无信不立”也可以引申为做人的原则。人生在世,应该做信义之人,诚信赢天下,无论是人际交往还是企业经营,都应该讲究诚信,以信为本。

【原文】

12.8 棘子成曰:“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子贡曰:“惜乎夫子之说君子也!驷不及舌。文犹质也,质犹文也,虎豹之鞟犹犬羊之鞟。”

【译文】

棘子成说:“君子只要具有好的品质就行了,要那些表面的仪式干什么呢?”子贡说:“真遗憾,夫子您这样谈论君子。一言既出,驷马难追。本质就像文采,文采就像本质,都是同等重要的。去掉了毛的虎、豹皮,就如同去掉了毛的犬、羊皮一样。”

【评析】

古代大夫都可以被尊称为夫子,棘子成是卫国大夫,所以子贡这样称呼他。驷不及舌:指话一说出口,就收不回来了。即一言既出驷马难追的意思。鞟:去掉毛的皮,即革。棘子成认为君子只要有好的品质就可以了,不须外表的文采。但子贡反对这种说法,认为良好的本质应当有适当的表现形式,否则,本质再好,也无法显现出来。

“文犹质也,质犹文也”蕴含了深刻的哲学原理。一方面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对内容由反作用,但事物本质上应该达到内容与形式的有机统一,所以,内容即形式,形式即内容。对此,黑格尔在《小逻辑》一书中有很详尽的表述。

【原文】

12.9 哀公问于有若曰:“年饥,用不足,如之何?”有若对曰:“盍彻乎?”曰:“二,吾犹不足,如之何其彻也?”对曰:“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

【译文】

鲁哀公问有若说:“遭了饥荒,国家用度困难,怎么办?”有若回答说:“为什么不实行彻法,只抽十分之一的田税呢?”哀公说:现在抽十分之二,我还不够,怎么能实行彻法呢?”有若说:“如果百姓的用度够,您怎么会不够呢?如果百姓的用度不够,您怎么又会够呢?”

【评析】

这一章反映了儒家学派的经济思想,其核心是“富民”思想。鲁国所征的田税是十分之二的税率,即使如此,国家的财政仍然是十分紧张的。这里,有若的观点是,削减田税的税率,改行“彻税”即什一税率,使百姓减轻经济负担。只要百姓富足了,国家就不可能贫穷。反之,如果对百姓征收过甚,这种短期行为必将使民不聊生,国家经济也就随之衰退了。这种以“富民”为核心的经济思想有其值得借鉴的价值。孟子所说的“民为贵,君为轻,社稷次之”与有若的观点都反映了民本思想。

【原文】

12.10 子张问崇德辨惑。子曰:“主忠信,徙义,崇德也。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诚不以富,亦祗以异。’”

【译文】

子张问怎样提高道德修养水平和辨别是非迷惑的能力。孔子说:“以忠信为主,使自己的思想合于义,这就是提高道德修养水平了。爱一个人,就希望他活下去,厌恶起来就恨不得他立刻死去,既要他活,又要他死,这就是迷惑。(正如《诗》所说的)'即使不是嫌贫爱富,也是喜新厌旧。’”

【评析】

崇德:提高道德修养的水平。徙义:徙,迁移,向义靠扰。诚不以富,亦祗以异:这是《诗经·小雅·我行其野》篇的最后两句。此诗表现了一个被遗弃的女子对其丈夫喜新厌旧的愤怒情绪。孔子在这里引此句,令人费解。本章里,孔子谈的主要是个人的道德修养问题。他希望人们按照“忠信”、“仁义”的原则去办事,否则,感情用事,就会陷于迷惑之中。

责任编辑:高雪

好 书 推 荐

简  介

薛永武《中西文论与美学研究》一书凝聚了作者二十多年的心血与智慧,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年12月出版。

作者以视域融合与思域融通的方法,对中国文论、西方文论和美学进行了融通性的研究。第一部分包括中国文学理论研究的需要关注的重大问题、影响中国文学理论研究的主体性原因,比较全面系统研究了先秦音乐理论对《乐记》的影响、《庄子》《乐论》《吕氏春秋》与《乐记》的比较、《乐记》天人相谐的和合精神、《乐记》对乐的生命本体论阐释。第二部分研究了毕达哥拉斯、赫拉克利特、苏格拉底、德谟克利特、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贺拉斯、郎吉弩斯、狄德罗、康德和黑格尔的文艺思想。第三部分研究审美价值与主体性等重要的美学理论,对人才美学、审美与人才开发、审美经济和海洋美学等进行研究,提出了一些新的观点。

(0)

相关推荐

  • 论语:颜渊死(11-9~11)

    11-9颜回一直在孔子身边为学,深得先生学说之精髓.孔子也视之如自己的儿子,期望他能够成为传道之人.可颜回不幸早逝,孔子悲叹不已. 颜渊死.子曰:"噫!天丧予!天丧予!"   [注 ...

  • 论语:子张问明(12-6)

    任何人都想做一个明智之人."兼听则明,偏信则暗",是指从全方位了解事物的真相,不要偏听偏信,才是明智之举.本章孔子则从正确对待谮愬之言教诲弟子做明智高远之人. 子张问明.子曰:&q ...

  • 薛永武:孔子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开启人才教育的新视野 点击题目下方蓝字关注 薛说人才 治理国家,是否需要孔子所说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呢?在这方面,很多人是不理解孔子的,认为孔子所说的"君君.臣臣 ...

  • 薛永武【周末贤谈】:厨房里的管理学

    开启人才教育的新视野 点击题目下方蓝字关注 薛说人才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古人之言可谓深得世间哲理.同样,我们可以从一个小小的厨房里看到管理学的奥妙. 一.厨房的企业特点 第一,节省采购开支.厨房和企 ...

  • 薛永武【周末贤谈】:人生的命运归因探析

    开启人才教育的新视野 点击题目下方蓝字关注 薛说人才 古往今来,每个人都关心自己的命运,但命运的模糊性和或然性又让人难以捉摸,颇为神秘,以至于让唯心主义宿命论有机可乘.因此,正确认识命运的归因,显得十 ...

  • 薛永武【周末贤谈】:对“坑爹”的反思

    开启人才教育的新视野 点击题目下方蓝字关注 薛说人才 人们一般把那些飞扬跋扈的富二代或官二代的违法乱纪行为,视之为"坑爹",即对其父母产生了不良的影响. 近些年来,发生了一些所谓的 ...

  • 薛永武【周末贤谈】:从“沉默的螺旋”看“一致通过”

    开启人才教育的新视野 点击题目下方蓝字关注 薛说人才 我们在各种会议上,经常可以看到这样一种现象:对于某种决议,与会者往往是"一致通过".意见高度一致,怎能不皆大欢喜啊? 其实未必 ...

  • 薛永武【周末贤谈】:从高考作文答卷要求看对创造力的束缚

    开启人才教育的新视野 点击题目下方蓝字关注 薛说人才 近些年来,全国高考作文的答题要求虽然较之以前有所变通,改变了过去只允许考生写议论文的要求,但大部分省市的作文答卷要求中仍然不允许写成诗歌的形式,这 ...

  • 薛永武【周末贤谈】:中国的“吃”文化

    开启人才教育的新视野 点击题目下方蓝字关注 薛说人才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其中"吃文化"可以略见一斑.有的言简意丰.哲理深邃:有的管窥之见,止于表面:有的人云亦云,流于世俗:有的浅尝 ...

  • 薛永武【周末贤谈】:宾馆的四条霸王条款

    开启人才教育的新视野 点击题目下方蓝字关注 薛说人才   宾馆的霸王条款司空见惯,只是许多人或者视而不见,或者见怪不怪,竟然习以为常罢了. 经常出差的朋友会遭遇到如下的条款: 第一,在宾馆登记住宿的时 ...

  • 薛永武【周末贤谈】:三个维度看教师的社会角色

    开启人才教育的新视野 点击题目下方蓝字关注 薛说人才 "教师"这个词汇是长期以来舆论和社会普遍关心的话题,比如教师的社会地位问题.教师的待遇问题等.尽管评价教师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