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怀瑾:任何新办法与政策都会遭遇“民曰不便”(图) | 都赢农业科技

我们对历史很难读透,读中国历史,失败了以后,历史的结论,四个字“民曰不便”。这是个大政治哲学,变革常常因为“民曰不便”而失败。“民曰不便”,这一点大家千万注意,这就讲到群众心理、政治心理与社会心理。大家更要了解,人类的社会非常奇怪,习惯很难改。

一个时代转变,当政策要转变时,领导政治的人很困难,明明新办法对人民社会有利,开始老百姓绝对反对,因为不习惯。要叫人改变坏习惯,他也会觉得不习惯。所以,我们读了历史,非常感叹!

政治上一个新的措施一拿出来,人们的心都会抗拒的,我们读历史就知道。一个新的政策要推行的时候,当时常遭人反对,反对者的说词只有四个字:“民曰不便。”民就是老百性,老百姓反对,不能推行。老百姓很奇怪,任何一个新办法,老百姓一开始都是反对的,不接受,就造反。所以要“推而行之”,把它推出来。

如何来“推”?这中间就要懂得中国的太极拳了。太极拳的推是圆的,不是直着硬推的,硬推是推不动的,转一个圆圈就把它推动了。一个东西如果直推硬推,要用一百斤的力量,如果换一个方法顺势而推,也许一个指头就推动了,这就是以四两拨千斤的道理。这个中间的巧妙,也就是智慧之学。

历史上有几桩事,都是“民曰不便”,老百姓不习惯,闹起来造反。实际上闹了半天,照样改变了。我当年在四川,知道重庆要修马路的故事,古代都是石头路,下了雨,路上两边都是泥巴,房子屋檐很低。但重庆当时也像成都有地方势力,有所谓五老七贤,是从清朝到民国的,地位高,名声大,学问好,社会力量很大,财产很多。修什么马路?他们走路很舒服啊,坐坐轿子,有黄包车,为什么拆房子,修那么宽的路?马路给马走的,同我什么相干?

结果有一位先生,此人后来在台湾这里过世的,后人叫他军阀,他真有有办法。有一天,他就请五老七贤来赴盛大的宴会,有鸦片可吸,有赌可玩,菜很好又很恭敬,一边请吃饭,一边派他的部队,拆了那些人的房子。等他们吃完饭回去,房子也拆了,马路也修了。后来四川的朋友告诉我,瞎子讲,唉呀!真好,某伯伯修了这么宽的路,现在走路都不要手棍了。

所以由这个故事看到,天下事有时要改变很难,有时必须违反大众的意思,坚持正确的政策,要有这个担当,要大众体谅那是为了长远的公利;也有的时候,在执法上和自己的私欲冲突,那只好忍痛牺牲,这也是难能可贵的。

一个时代一个环境,譬如这个环境,我们坐的位置这样布置,假如下一次来,位置改变了,许多人一定觉得“民曰不便”。我当时坐的那个地方蛮好,怎么弄到这里!所以啊,不能动。其实都是心理作用,所以社会上很多的事情,不但是政治社会如此,家庭也如此,你那个孩子习惯了不用功,以后你想叫他改变得用功一点,“民曰不便”,他也不给你用功的,都是同样的道理。

我们读历史,这四个字很容易一下读过去了,所以我们看书碰到这种地方,要把书本摆下来,宁静地多想想,加以研究。这“不便”两个字,往往毁了一个时代。毁了一个国家,也毁了个人。以一件小事来比喻,这是旧的事实,新的名词,所谓“代沟”,就是年轻一代新的思想来了,“老人曰不便”。就是不习惯,实在便不了。这往往是牵涉政治、社会型态很大的。

一个伟大的政治家,对于这种心理完全懂,于是就产生了“突变”与“渐变”的选择问题。渐变是温和的,突变是急进的。对于一个社会环境,或者团体,用哪一个方式来改变比较方便而容易接受,慢慢改变他的“不便”而为“便”的,就要靠自己的智慧。

——————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