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儿时看大院电影的那些往事
原创:妥帅
上世纪70年代,我还在上初中,跟随妈妈和弟弟在大西北当兵爸爸所在部队大院内随军。每周一晚上,是操场露天放电影的固定时间。电影对我们孩子来说是最受欢迎的文化大餐了。电影开始前,战士们都要集合队伍,排着整齐的队列入场,腰杆笔直的坐在规定的位置。地方群众和部队家属的区域在操场的前部或银幕后面,整个操场中间和二侧是军人的区域。渐渐地,暮色四合,夜幕徐徐拉开,繁星镶嵌在天幕上,好奇地眨巴着眼睛,月亮时隐时现,在辽阔的夜空中走走停停。
伴随着“向前,向前,我们的队伍向太阳…”的解放军军歌,八一电影制片厂标志性的五星开始闪烁起来,大家的目光齐刷刷地转向屏幕,电影正式开始了。
黑白的经典电影总是叫人难以忘怀。看着坏人欺压百姓,看着敌人戕害忠良,大家怒目圆睁、双拳紧握,慈善的老人则哽咽着轻拭眼泪、长吁短叹,紧张的气氛仿佛让空气都凝固了。“地雷战、地道战、上甘岭、铁道游击队…”太多革命题材的战争片都历历在目。荧幕上王成、刘胡兰、董存瑞…那些光辉的英雄形象震撼和激励着我们那一代人,在潜移默化中引导着我们形成了坚毅和勇往直前的品格。就是现在,一有机会看到那些电影,我也绝不会放过,感觉就像品一杯陈年老酒,时间越久越有滋味。
与露天电影一样,电视同样让我们期待。随同爸爸转业到地方,到了1977年我又响应国家号召插队农村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慢慢世面上又有了电视机。那时电视剧《霍元甲》、《射雕英雄传》、《少林寺》等影视剧的热播,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而深刻的影响。只是那时,电视还没有普及,我们常常会为看一部电视剧或一场电影会约着知青伙伴徒步很远到却又是那样别有趣意。
记得在1977年到1980年插队落户几年中,我们经常会到村支书老书记家里蹭电视看,他是我插队的村庄改革开放的创业模范,他家也理所当然的成为我们村最先购买电视的家庭。虽然那不过是台12英吋的黑白电视机,可于当时,是那样的宝贵和稀有。为找一个理想的位置,大家在夕阳之前就将长的短的高的矮的躺的坐的各类椅子凳子按照一定顺序面向黄支书家的东墙排好,不过大家都很自觉地将最好的位置留给主人家。待电视开播,前面坐地上的、后面站着的、还有站在凳子上的,场面很是宏大,因为方圆几个村的都聚集观看。胜夏,看电视之前不得不用水擦洗几次椅子凳子,如不这般恐有“板凳烧”之苦。如若赶上雨天,屋里的电视则向门而摆,里几排外几排,观众拥挤而有序,确是一道独特的风景。那时的人们足够执着,不管看什么电视节目,总要等到屏幕上出现“再见”字样方才罢休。
可以说,在那个经济落后信息闭塞生活单一的年代,电影电视在丰富人们精神文化生活同时,犹如一扇敞开的世界知识之窗,极大的开阔了人们的视野增长了人们的知识,也给年轻的我们插上了想像的翅膀,让我们在模仿中实践生活、在幻想中憧憬未来、在思考中奋斗人生。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时代的发展颠覆了儿时的认知成就了童年的幻想,且不说高大上的神舟问天蛟龙探海,就说从“11路”徒步走到自驾游、从自行车到飞机动车高铁、从《美篇》美友到QQ微信群朋友圈、从商场超市到淘宝拼多多网上店铺、从照相馆到全民微拍……曾经百思不解的疑团都在科学的应用里找到答案,曾经遥不可及的梦想都在时代的发展中逐一实现。不能不说,现今这个社会变化快,快到有些事情来不及回味就已经变成经典、有些东西来不及把玩就已经被视为古董、有些观点来不及印证就已经被淘汰。不得不想,身处这个伟大的变革时代,再过几十年,那将又是一个怎样的信息世界。
抚今追昔,我一直热爱并从事与文化有关的工作(在部队当过连长、政治协理员,转业回地方当过办公室主任、机关党委专职副书记、四级调研员),也许与小时候在部队操场上看那种简单朴素却又无比豪华的“原生态”露天电影有关。这种陶冶,有着潜移默化的无形,有着春雨润物的无声,更有着以文化人的力量,让我的内心始终充满了对文化工作的坚定和执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