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那个管你最严的老师,其实爱你最深!

看到一位老师发的朋友圈:

你教室里的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家庭的整个世界。

教育者要永远保持一颗充满爱与责任的心。

我坚持,我传递。

他发这段话,无疑是对教师责任的表态,也显示了为人师表的自信。

每一位老师,当他们站上这三尺讲台,便宣誓要为了教育事业奉献自己的一生,他们满怀期待与梦想,满怀热忱与希望。

他们是这世界上除了家长外,最希望孩子好的人。

老师当然爱孩子,但是他们的爱是劝诫、是督促孩子上进、是让孩子遵守规则,老师的爱是盔甲,不柔软,但是却能让孩子在未来的刀枪剑雨中,有自保之力。

1

任何不以合作为目的的家校教育,

没有赢家

家长要理性面对孩子的反馈。不是不相信孩子说的话,而是要学会对孩子的话进行理性地分析。人都是有自我保护意识和欲望的,在对一件事情的陈述中,会有意无意选择更有利于自我的措辞,小孩子也不例外。

很多老师都有这样的经历,不完成作业的孩子,会为自己找各种借口,因为有了借口就有可能免责,所以就出现了作业“被弟弟撕烂了”“被家里的猫咪叼走了”“被家长安排着走亲戚了”等等这样的借口。

去办公室告状的孩子,从来不说自己把同学怎么样了,只说别人怎么攻击了自己。有经验的老师,在处理孩子之间的矛盾时,总会先调查,再据实处理。

不听一面之词,在出现疑虑时,及时和老师进行沟通,了解事件的原委,直面孩子的问题,与老师达成共识,同步纠正和引导孩子。家长的支持和理解,就是给老师教育和管理孩子的底气。

有的家长,总是很忙,忙到多数情况下不能及时回复班级信息,忽略班主任各种提醒,遇事也很少和班主任沟通……老班主任都有经验,这样的孩子也常常丢三落四,做事不够专注。

一个孩子的成长,离不开老师的悉心教导,更不能缺失该有的严格管理。

班主任一再提醒的事宜,很可能就是班主任或学校发现了事情的端倪,在警报拉响之后,家长密切配合老师和学校的警示,是及时纠正孩子出现失误的关键。

2

教育从来不是放纵,

适度惩罚才会让教育真正变得有力量

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成才,但是又希望自己的孩子不受一点苦难,不受一点痛苦,不要有一点不开心。

这怎么可能呢?老师不是神,不可能温柔的在孩子额头点一点,孩子就能开窍,就能学会一切知识和技能。

老师要想教育孩子,必须一手拿糖果,一手持教鞭,孩子表现好,用糖果表扬孩子,鼓励孩子再接再厉;孩子犯错了,用教鞭惩戒孩子,让孩子知错就改。

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适当的惩罚,不仅是教育者的权利,也是教育者的义务。”

好的老师,绝不是一味宽宥,永远对孩子慈眉善目,而是如一位妈妈在写给孩子的信里所说的:要手持戒尺、眼中有光。

就像电影《老师好》中的苗宛秋老师,他不苟言笑,不留情面,不放弃每个孩子,更不纵容每个孩子。

学生刚开始讨厌他,反对他,甚至报复他,但是到了后来,学生在他的管教下都走上了正途,于是他们尊敬他,爱戴他,感激他。

今天孩子犯了小错,老师惩罚了他,未来孩子才不会犯大错,今天孩子不遵守规则,老师管教了他,未来孩子才不会触犯底线。

一颗小树苗,恣意妄为地生长,很容易跑偏,而老师就是那一个不厌其烦把小树苗矫正的人。

3

每个孩子都值得被期待,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闪光点

每个班上都有成绩好的孩子,也有成绩差的孩子,有调皮捣蛋总是犯错的孩子,也有乖巧懂事的孩子。

难道那些成绩不好,又顽劣不堪的孩子就应该被放弃吗?不是的,每一个孩子都值得被期待。

电影《放牛班的春天》中,有一所被称为“池塘之底”的学校,这所学校里的孩子都是被放弃的孩子。

老师和家长对这群孩子都不抱希望,校长甚至说:永远不要指望他们变好。

新来的马修老师却反驳道:永远别说永远,希望就在前方。

马修让孩子写出自己的的愿望,有的孩子想当消防员,有的孩子想当拿破仑,有的孩子想成为热气球驾驶员,每个孩子的梦想都很美好。

更美好的是马修让他们重新点燃了内心希望的火焰。

马修还成立了合唱团,给每个孩子都安排了合适的角色,让每个孩子都发挥自己的价值。

于是,每个孩子都卸下沉重的心防,露出柔软内心的同时,也接纳外界的阳光。

这群本不受期待的孩子,在马修老师这里却被寄予厚望,让他们找到了自己的价值,也找到了久违的自信。

永远不要低估讲台下的任何一个孩子。

陶行知说过,“在你的教鞭下有瓦特,在你的冷眼里有牛顿,在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

好老师不是你教过多少年书,带过多少孩子,是否是特级教师,而是给过多少爱,给过多少希望和可能。

最后:

一千个孩子,有一千种问题,老师就要拿出一千种解决方法。

不论他们是如何的严苛和不讲人情,无论他们是怎样的耐心和不厌其烦,都饱含着对孩子笨拙朴实的关爱。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