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城的选址、规制与变迁
本文作者:江鄂鲁
城池,是城垣和护城河的统称,设立城池的原因无外乎政治、经济、军事、交通等要素。一座城池通常不是单一形态,而是复合式的,即城郭,《吴越春秋》谓“筑城以卫君,造郭以守民”。
北京有3000多年的建城史,800多年的建都史,其城制几乎完美呈现《周礼·考工记》中关于国都规划的蓝图,是研究中国传统城市的范本。它因陆路而兴,又因运河而盛,两条通道一东一西,串联起古都的前世今生。
一、早期城池
北京建城史可追溯到商代,今广安门地区有一小国“蓟”。西周建立后,周武王封召公奭于燕,位于今房山区琉璃河镇董家林村。燕国吞并蓟国后,将国都迁至蓟国旧址。秦始皇统一六国,在此设蓟县,为广阳郡治。之后很长的一段时间,蓟城一直作为中原王朝的边疆重镇而存在。
图1 蓟城纪念柱
图2 西周燕都遗址博物馆
蓟城的选址与其地理位置密切相关:宏观上,它是太行山东麓古代南北大道的北端起点,是中原农耕民族与北方游牧民族之间的纽带;微观上,永定河故道较今日偏东,这决定了蓟城处于距渡口相去不远的位置。
图3 蓟城与古代南北大道、古漯水的关系
二、辽南京城
辽会同元年(938年),辽太宗耶律德光改幽州(蓟)为南京,为辽“五京”之一,又称燕京,府名幽都,开泰元年(1012年)改称析津府,辖11县,统6州。
图4 辽南京城平面图
据考证,辽南京城呈长方形,南北长约3000米,东西宽约2200米,大致走向为:东垣在今烂缦胡同一线;西垣在今莲花河以东;南垣在今白纸坊东、西街一线;北垣在为今头发胡同一线。城垣四面共设8道城门:东为安东门、迎春门,南为开阳门、丹凤门,西为显西门、清晋门,北为通天门、拱辰门。城内有26坊,天宁寺塔是目前仅存的建筑。
图5 辽安东门(左)、开阳门故址
图6 天宁寺塔
宫城又称子城,位于西南隅,四面设门:东为宣和门;南为南端门,又称启夏门,位于丹凤门外,南门两侧各设左、右掖门一座;西门即显西门;北为子北门。宫城西北建燕角楼,城内有元和、仁政、洪政(武)诸殿。
图7 辽燕角楼故址
三、金中都
金贞元元年(1153年),金海陵王完颜亮迁都于燕京,定名中都,改析津府为大兴府,辖10县。
图8 金中都平面图
图9 金中都水系略图
图10 莲花池
金中都是在辽南京城旧址的基础上,分别在东、南、西三面扩建而成的城池,周长约19千米,四面共设城门13座:东为施仁、宣曜、阳春;南为景风、丰宜、端礼;西为丽泽、颢华、彰义;北为会城、通玄、崇智、光泰。
图11 辽金城垣博物馆(金中都南垣水关遗址)
图12 金中都城垣遗址(万泉寺段)
皇城位于城中央偏西南,南为宣阳门,北为拱辰门,东西两侧分别为宣华门、玉华门。皇城内设宫城,城南为应天门,前殿为大安殿,后殿为仁政殿。
值得一提的是,丰宜门、宣阳门、应天门、大安殿、仁政殿、拱辰门、通玄门均位于同一中轴线上,这为元大都、明清北京城的城市规划奠定了思想基础,是对中国传统城市规划思想的传承。
图13 金宫殿(左)、应天门故址
金中都城垣大致走向可从城池转角位置判断:东北角位于今新壁街北,东南角位于今永定门外四路通,西南角位于今凤凰嘴村,西北角位于今军博南皇亭子。皇宫中轴线与西二环南护城河走向平行。另外,白纸坊桥西尚存有金鱼藻池遗址。
四、元大都
1267年,元世祖忽必烈将都城迁至中都,北京第一次成为统一王朝的首都。1272年,更名为大都。正式的行政区划为“大都路”,辖6县,统10州。
图14 元大都平面图
图15 京杭大运河与元大都水系略图
图16 白浮泉
元大都是以金中都东北琼华岛离宫为中心修建的城池,设计思想源于《考工记》:“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城市坐北朝南,呈长方形,周长约29千米,面积约50平方千米。南城垣位于今长安街南侧,设丽正门、文明门、顺承门;北城垣位于今西土城至芍药居一线,设安贞门、健德门;东城垣位于今芍药居至建国门一线,设崇仁门、齐化门、光熙门;西城垣位于今西土城至复兴门一线,设和义门、平则门、肃清门。总计11道城门,均以《周易》卦辞命名。全城划为50坊,中央建有中心台、钟楼、鼓楼等建筑。
图17 元大都城垣遗址公园
皇城位于城南偏西,充分利用太液池水源,北侧的积水潭是全城重要水源地、商业中心,也是京杭大运河北端起点。宫城位于皇城之中,呈长方形,南面正门为崇(承)天门,左右设云从门、星拱门;宫城东西两侧设东华门、西华门;北设厚载门。宫城内主要建筑为大明殿、延春阁等。
图18 积水潭
元大都奠定了明清北京城的基础:首先,规划设计了城市中轴线(今旧鼓楼大街一线),明清北京城中轴线只是将其东移;其次,城市大部为明清北京城内城;第三,皇城、宫城范围与明清时期基本吻合。
五、明清北京城
明洪武元年(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定都南京,将大都改称北平府,设北平布政使司。明成祖朱棣即位后,于永乐元年(1403年)将北平改为北京,北平府改为顺天府,辖22县5州。永乐十八年(1420年),改北京为京师,并于次年正式迁都。清初,统治者基本沿袭明朝建制,之后陆续调整,至乾隆八年(1743年)定为19县5州。
《春秋公羊传》云:“京师者何?天子之居也。京者何?大也。师者何?众也。天子之居,必以众大之词言之。”从朱棣将此地正式定名至今,“北京”一词已有600余年的历史。
图19 明清北京城平面图
图20 明清北京城水系略图
图21 昆明湖
(一)内城
明军攻占元大都后,将北城墙南移约五里,仍设两门,即安定门和德胜门,同时将崇仁门、和义门改称为东直门、西直门。永乐十七年(1419年),又将南城墙南移约二里,仍设三门,名称如旧。正统元年(1436年)起,加修九门城楼、月城、角楼、城濠、桥闸等;正统四年(1439年)完工,改称丽正门为正阳门,文明门为崇文门,顺承门为宣武门,齐化门为朝阳门,平则门为阜成门。九门名称沿用至清朝。
正阳门,俗称“前门”,是专供皇帝銮舆出驾之门,故地位、规制最高。城楼、箭楼均建在上窄下宽的砖砌城台上。城楼为灰筒瓦绿琉璃剪边重檐歇山三滴水楼阁式建筑,面阔7间,通高约40米,通宽约41米,进深约21米。箭楼面阔7间,4层,通高约38米,通宽约62米,进深约32米,东、南、西三面共辟箭窗94孔,是唯一设门的箭楼。
图22 正阳门城楼(右)与箭楼
内城其他八门形制基本相同:城楼为三重檐重楼阁建筑,面阔5间,通高33—37米,通宽36—39米,进深19—23米;箭楼面阔7间,4层,通高30—32米,通宽30—34米,进深19—20米,对外三面共辟箭窗82孔;瓮城单侧设门。
崇文门,俗称“哈德门”“海岱门”,走酒车,是京城重要的征税地点。瓮城镇海寺内有一铁龟,即名响京都的“崇文铁龟”。
宣武门,俗称“顺治门”,走囚车,出城门可通往清代刑场菜市口,故又称“死门”,城门楼顶上刻字“后悔迟”。
朝阳门,走粮车,城门洞顶上刻有谷穗图案,是距离京杭大运河最近的城门,故南北客商云集于此,朝阳门内至今尚有“禄米仓”“海运仓”等地名。
阜成门,走煤车,京西煤炭经此输入城内,因“煤”和“梅”谐音,故城门洞墙上刻有梅花图案。
东直门,走木车,京城所需砖瓦木材一般经此运输。
西直门,走水车,主要运输皇室专用的玉泉山泉水,城门洞顶刻有水纹图案,是清代帝后赴西郊行宫的必经之地,规模仅次于正阳门。
安定门,走粪车,通往地坛粪场。内城九门中,唯安定门和德胜门因位于北方而在瓮城内建真武庙,其他七门瓮城内均建关帝庙。
德胜门,走兵车,明代曾在此发生过“北京保卫战”。
图23 德胜门箭楼
内城角楼共4座,平面均呈曲尺形,建制规模亦相同:四层,通高约29米,外侧面宽约35米,内侧面宽约23米,两端宽约12米,对外共辟箭窗144孔。
图24 内城东南角楼
北京内城城墙周长约24千米,东西略宽,南北稍窄,西北角呈斜切状转弯。城墙顶部宽度为11.5—19.5米,底部宽度为14—24米,北城墙厚度、倾斜度均高于其他三面城墙;外侧壁高度为10—12米,顶部筑有垛口和箭窗,侧面筑有马面;内侧壁高度较外侧壁略低,筑有马道等设施。
图25 明城墙东便门段(左)与西便门段
(二)外城
明中叶,为抵御北方蒙古势力的侵扰,同时缓解京师不断增长的人口所带来的压力,修筑外城被提到朝廷日程。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始筑外城。原计划修建完成后,北京城郭形成“回”字形轮廓,但因财力紧张,只完成了南面。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外城筑毕。城墙周长约14千米,共设七门:南设永定门、左安门、右安门,西设广宁(安)门,东设广渠门,东北角设东便门,西北角设西便门。与内城相比,外城城门、角楼规制较小。
图26 左安门值房
(三)皇城
明永乐四年(1406年),北京的宫殿准备营建。永乐十八年(1420年),皇城和宫城一道竣工。皇城缺西南角,周长约11千米,为红墙黄琉璃瓦顶,共设四门:南为承天(天安)门,北为北(地)安门,东为东安门,西为西安门。
图27 天安门
图28 东安门遗址
(四)宫城
宫城旧称紫禁城,城墙高约10米,四周被筒子河环绕,南北长约960米,东西宽约750米,周长约3.5千米,占地面积约7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设有四门:正南为午门,东为东华门,西为西华门,正北为玄(神)武门。城墙四角各设有角楼一座。
图29 故宫雪景
宫城以乾清门广场为界,分为外朝、内廷两部分。外朝以太和、中和、保和前三殿为中心,内廷则以乾清、交泰、坤宁后三宫为主。宫城其他建筑均分列于由前三殿和后三宫组成的中轴线两侧。
(五)中轴线
总长约8千米的北京中轴线是我国古代城市建设最突出的成就,它串联起北京城各大主要建筑,两侧的建筑亦对称分布,强调皇权的威严。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曾言:“北京独有的壮美秩序就由这条中轴的建立而产生;前后起伏、左右对称的体形或空间的分配都是以这中轴线为依据的;气魄之雄伟就在这个南北引伸、一贯到底的规模。”
图30 北京中轴线旧照
位于中轴线上的主要建筑有:永定门、天桥、正阳门、中华门、千步廊、外金水桥、天安门、端门、午门、内金水桥、太和门、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乾清门、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坤宁门、御花园(天一门、钦安殿、顺贞门)、神武门、北上门、景山(绮望楼、万春亭、寿皇殿)、地安门、万宁桥、鼓楼、钟楼。
关于中轴线对称分布的主要建筑有:左安门和右安门、天坛和先农坛、广安门和广渠门、东便门和西便门、崇文门和宣武门、长安左门和长安右门、东三座门和西三座门、东单牌楼和西单牌楼、太庙和社稷坛、东华门和西华门、文华殿和武英殿、东六宫和西六宫、日坛和月坛、朝阳门和阜成门、东四牌楼和西四牌楼、东直门和西直门、德胜门和安定门。
图31 历代城池空间关系
六、京郊古城拾零
京郊曾分布许多古城,按功能大致可分为行政类和非行政类:前者如宛平城、通州城,后者如具有军事功能的岔道城、用于帝王驻跸的巩华城,它们大多数已湮没于历史中。本章通过多种方法,尝试记录或还原部分行政类古城,仅供参考。
(一)宛平城
唐代析蓟县置幽都县;辽改称宛平。原为附郭县,旧址位于今西城区东官房。1928年,迁至卢沟桥畔的拱极城,并改称宛平城。1952年宛平县撤销。
宛平城呈长方形,南北窄、东西宽,仅设两座城门:东为“顺治门”,西为“永昌门”(清代改为“威严门”),西门与卢沟桥相连。古时,卢沟桥是南方进京的咽喉,宛平城位置的重要性不言而喻。1937年,侵华日军在此发动“七七事变”,全面抗战爆发。时至今日,宛平城墙上的炮击弹痕仍清晰可见,城内建有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
图32 宛平城与卢沟桥
图33 从卢沟桥望宛平城
(二)良乡城与房山城
房山区有良乡、房山两座古城,均已不存。前者轮廓尚可凭借道路与路名辨认,后者则有一部分消失。
良乡县始置于西汉,1958年撤销;1997年,良乡地区成为房山区党政机关驻地。房山县置于金代,初称奉先,后称万宁,元代改称房山;1958年,与良乡县一同撤销,合并为周口店区;1960年称房山县;1974年,析置石油化工区办事处,1980年改为燕山区;1986年,房山县与燕山区合并为房山区。
图34 良乡城(虚线为昊天大街走向)
图35 房山城
(三)通州城
西汉设路县,金代升为通州,民国初年降为县;1953年析置通州市;1958年,通州市和通县合并为通州区;1960年称通县;1997年称通州区。
通州城由新、旧两座城池合并而来,新城紧依旧城西部。通州是大运河北端的重要节点,位于旧城北关的燃灯塔始建于南北朝时期,在古代,沿运河北上的南方漕船以它作为入京的标志。
图36 通州城(虚线为新旧城分界)
图37 通州燃灯塔
(四)顺义城
顺义在唐代属归顺州,辽称顺州,明称顺义县;1958年改称顺义区,1960年复为县,1998年称顺义区。顺义城池平面呈不规则状,今太平村残存西北城垣一段。
图38 顺义城
图39 顺义城垣遗存
(五)昌平城
西汉时,在今辛力屯村一带置昌平县;五代后唐时迁治于今旧县村;明代称昌平州,迁今址;民国降州为县;1956年称昌平区,1960年改为县,1999年复为区。昌平城基本为四条环路所围成的区域。
图40 昌平城
(六)怀柔城
“怀柔”一词最早见于《诗经·时迈》中的“怀柔百神”。怀柔县建于明代,2001年改为区。唐代,曾在今顺义区置怀柔县,但与今怀柔区不存在沿革关系。怀柔城虽已不存,但从南马道东口起伏的地形中仍可窥探当年的痕迹。
图41 怀柔城
(七)平谷城
平谷县初置于西汉,原址位于今山东庄镇大、小北关村附近,后几经置废,迁至泃河西岸,2001年设平谷区。从目前的情况看,东城根地势明显较高,似是昔日为防水患加固城墙所致。
图42 平谷城
(八)密云城
密云的行政建制可追溯至战国时燕国设立的渔阳县。北魏设密云县,原址位于今河北丰宁东北,东魏迁至今址,2015年设区。密云城有新、旧两座,中间由夹道相连,今新城东、北各一段城垣尚存。
图43 密云城
图44 密云城垣遗存
(九)延庆城
西汉时,延庆设有居庸、夷舆两县;唐代置妫川县,后改称缙山县,原址位于今旧县镇;元代升为龙庆州;明代先后改称隆庆、延庆;民国改州为县;2015年称延庆区。今延庆十一学校北墙外即延庆城墙的西北垣。
图45 延庆城
图46 延庆城垣遗存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