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读 |《三国志》的36个思维模式(2)

7.进退思维

能屈以为伸,让以为得,弱以为强,鲜不遂矣。

(卷二十七《徐胡二王传》)

有很多成功的企业家,他们的文凭并不是特别高、也没有强硬的背景,甚至多次创业失败。

但他们能屈能伸、落入低谷之后仍然有强大的反弹力,这是他们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三国时期的孙权,就是一个能屈能伸的君王——他在刘备最落魄的时候,把荆州南郡借给他,即使刘备夺取益州、不肯奉还南郡,孙权也是忍下了这口气;

后来,趁刘备攻占汉中、关羽出兵樊城的时候,一举攻下荆州。

而后来,在夷陵“火烧连营”大破刘备之后,孙权也主动示好、跟诸葛亮重新促成合作,共同抵御曹丕。

所以,懂得“进退思维”的人,更容易成功。

8.动态思维

智者不为小利移目,不为意似改步,时可而后动,数合而后举。

(卷四十二《杜周杜许孟来尹李谯郤传》)

俗话说:风水轮流转,任何优势,都是会根据形势来转化的——

你今天拥有的优势,明天很可能就会成为你的短板;同样的,你的缺点如果发挥得当,也会成为你的优势。

三国时期,关羽镇守荆州,而东吴则让一个年轻的将领——陆逊去防守关羽。

陆逊知道自己不是关羽的对手,就选择避其锋芒、不断吹捧拍马屁,让关羽放松警惕。待荆州防御薄弱、襄樊陷入苦战的时候,再对关羽的大后方进行偷袭,一举占领荆州。

成功,不仅仅是实力的比拼。

要想成大事,不能目光短浅、轻举妄动,而是要从动态的角度来分析,认清形势、看准时机。

9. 底线思维

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弗闻。

(卷二十《武文世王公传》)

古人说:君子慎独。

真正的君子,即使是一个人呆着的时候,也不会放任自己,而是时刻保持警惕。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是在维护自己的“底线”。

《三国演义》里面有这样一个细节:曹操攻打徐州,把关羽和刘备的两个夫人俘虏了,准备带回许昌。

有一天,他们要在一个驿站过夜,曹操就给关羽“难堪”:你不是要保护两位嫂嫂吗?那好,今晚你们就住一个房间吧!

关羽会怎么做呢?他让两个嫂嫂住在房间里,自己坐在门外,点着蜡烛读《春秋》,就这样读了一个通宵。

历史上的关羽,在被曹操俘虏之后、有没有被安排和嫂嫂“共处一室”,我们还不得而知;

但关羽“降汉不降曹”、有了刘备的消息之后第一时间就离开曹营,却是真有其事。

真正成功的人,都会给自己一个“底线”,对待朋友,不会当面一套、背地里一套;对待客户,也不会玩忽悠对方,而且还会把很多细节都做得尽善尽美。

这样的人,即使一时半会儿捞不到什么“好处”,但却能收获更重要的东西——信任。

守得住底线、不背叛兄弟、不辜负信任,这就是成功的基础!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