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用精微之察劲:武禹襄《十三势行功要解》集解(一)

全用精微之察劲

一一武禹襄《十三势行功要解》集解(一)

李新方

【原文】以心行气,务沉着,乃能收敛入骨,所谓命意源头在腰隙也。意气须换灵,乃有圆活之趣,所谓变转虚实须留意也。立身中正安舒,支撑八面;行气如九曲珠,无微不到,所谓气遍身躯不稍滞也。发劲须沉着松静,专注一方,所谓静中触动动犹静也。往复须有折叠,进退须有转换,所谓因敌变化示神奇也。曲中求直,蓄而后发,所谓刻刻留心在腰间也。精神能提得起,则无迟重之虞,所谓腹内松静气腾然也。虛领顶劲,气沉丹田,不偏不倚,所谓尾闾正中神贯顶,满身轻利顶头悬也。以气运身,务顺遂,乃能便利从心,所谓屈伸开合听自由也。心为令,气为旗,神为主帅,腰为驱使,所谓意气君来骨肉臣也。

【解曰】武禹襄这篇《十三势行功要解》,学太极拳的朋友都熟悉,是对王宗岳《十三势行工歌诀》的讲解,但很明显,与各种相类、相关的著述截然不同,这是为什么呢?我们今人要想真正读懂太极拳经典,并且用于自己走架打手的实践,就不得不把这个问题弄清楚。

首先不同于各种太极拳和其他武术专著。今人的武术专著,特别是太极拳专著,著述最丰,但大多都是动作图解,而理法研究很少,既有涉及到理法的,也多是人云亦云,缺乏独到见解,对于王武李论虽著书必载,却往往当作神物供奉起来,图解和理法好像是两件事,少数解经之作也多是文字上的解释,而很少自己的心得体会。至于古人的武术专著,或被认为早期太极拳的著述,“旧谱,多为歌诀,罕涉理法”(徐震《太极拳考信录》第十),“拳谱多言拳架,即言理法,语亦粗涩,而不明畅”(第十九),“其文散漫多浮词”,“杂显见于之粗法”,“有识者自能辩之也”(后序)。

再者不同于今人的解经之作。今人的解经之作很多,如讲解《周易》、《论语》、《大学》、《老子》、《庄子》等书的著述就有很多种,由于现代印刷术的发展,这类书大多都是大部头的,有注释,有语译,广征博引,对于今天的一般读者读懂经典颇有裨益,但也同样大多缺乏作者自己的心得和主见。读过这类书的朋友,不难看到今人的解经之作,与这篇《十三势行功要解》的种种不同之处。

还有不同于古人的解经之作。解经之作,是中国历史文化典籍的一大门类,包括传、注、笺、正义、诠、义疏、义训等不同体例,大多是以经解经,或文字上的解释。只有其中的传,在解经之作中占有特殊重要的地位,如《周易》的十翼就是这样的传,相传为孔子所作,虽为传,后来已成为经的一部分,《易经》虽有三易,而流传至今的只有《周易》一种。再如《春秋》的《左氏传》、《公羊传》、《谷梁传》,也是经传并称,而不同于其他解经之作。

所以然者,中国历史文化是“知行合一”(王阳明《答友人问》)之学,“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王阳明《传习录》),学习任何一门学术,能够真正学明白并用于自身实践,就已经是难能可贵了;而中国历史文化又是人天之学,能够既精于一门学术,而又与其他相关学术融会贯通,形上形下圆融无碍,并做出开创性贡献的人就更少,是以朱熹《韶州先生祠记》云:“秦汉以来,士不知学。言天者遗人而无用,语人者不及天而无本;专下学者不知上达而滞于形器,上达者不务下学而溺于空虚.....人挟其私智以驰鹜于一世者,不至于老死则不止,而终亦莫悟其非也”。

武禹襄,不论从“专下学者”还是“上达者”来说,都是一位旷世奇才,以“博书史,有文炳然,晃晃埒伯仲,以才干志行为当时大人所器”(《武禹襄墓表》)的政治家、军事家之才略,而精研武术,故能突破历史条件的局限,继王宗岳之后在武术史上取得又一重大突破,故此篇《十三势行功要解》,决不仅仅是对王宗岳《十三势行工歌诀》的解释,而是在已有基础上又取得了许多重大的开创性的成就,揭示了十三势的十大秘密,后面还要具体讲,而人们所见此篇与其他解经之作,以及各种武术专著所不同者,就在于武禹襄论与王宗岳论一样,都是全用精微之察劲,无一浮词,后来的李亦论亦复如是,唯上达而专于下学者能之。

也正因为如此,武禹襄、李亦畲论,与王宗岳论并称为太极拳经典,都是皆本其心得,全用精微之察劲,无一浮词,最集中概括,而又最具体,最具有可操作性,是几千年来武术实战经验的科学总结,集中反映了武术实战的本质规律,故在整个武术领域中最具有典范性、权威性,虽久不废,是经过历史选择的文章,如这篇《十三势行功要解》,所揭示的十三势的十大秘密,今之学太极拳者如能领会其中精要,则不难步入坦途而登堂入室矣。《后汉书·荀爽传》云:“爽皆引据大义,正之经典” ,我们今人读此,而学太极拳如欲有所成就,亦引据此篇之十大要义而正之经典。(待续)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