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文坛 | 等春来 作者/雷丹 主播/半夏
雷丹,中共党员,陕西宝鸡人,大学本科学历。2013年参加工作,就职于陕西中烟澄城卷烟厂,热爱文学与写作。其中,散文《又见清明》《蝉声》在《渭南日报》(黄河周末)刊发,游记《游武帝山》,散文《浅秋》、《小城冬日》等十余篇作品在《华山文学》刊发,抗疫通讯《咱是党员,关键时刻咱要上》登载于《三秦都市报》。《渭南文坛》特约作者。
点击喇叭,边收听、边阅读。
一个有声的文学平台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初读这首脍炙人口的二十四节气歌,是在1998版的《新华字典》里,那是二十几年前父亲买给我的,到如今虽已陈旧不堪,却仍在我的书桌上占有一席之位。至于这首二十四节气歌何时成了我记忆里的一部分,大约是在我刚刚学会查字典的时候罢。
相较于便捷的电子日历,迄今为止我仍保留有使用纸质台历的习惯,似乎有几分与我年纪不相符的“老朽”气在。许是因为在我心里,只有那些能实实在在地看在眼里、摸在手里的日子,才算没有悄无声息地白白流逝掉吧。翻看日历,不出几日便是一年之中最后一个节气——大寒了。民间流传“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大寒时值“四九”、“五九”之间,这也反映出大寒节气处于季节更替的阶段,预示着寒冬已尽,暖春将至。
俗话说:花木管时令,鸟鸣报农时。花草树木,飞禽走兽均按照季节活动,因此它们规律性的行动,被看作区分时令节气的重要标志。我国古代将大寒分为三候:一候鸡乳;二候征鸟厉疾;三候水泽腹坚。这就意味着到大寒节气,作为家畜的鸡也提前感知到了春天的气息,开始孵化小鸡了;而鹰隼之类远飞之鸟此时正处于捕食能力极强地状态,它们盘旋在高空,物色着可以御冬的猎物;在一年的最后五天里,水域中的冰一直冻到水中央且最结实宽厚,孩子们可以尽情在河上溜冰玩耍。
“微湿易乾沙软路,大寒却暖雪晴天”。即使在一年当中最冷的时节,微微湿透的沙子路也能很快变干;即便有着厚厚的积雪,大寒之日的晴天也依旧温暖。宋代词人陈著用一首看似朴实无华的诗告诉人们,即使到了一年中最寒冷的时节,我们的内心也依旧可以温暖如春日,正如最黑暗的黎明,也是最接近光明的晨曦。
近日来天气寒冷异常,看着窗外枯黄的枝丫在冷风中摇曳颤抖,忽而想起小时候那些大雪纷飞的冬日,和那些数不清的双手冻的通红的求学之路。民间有一说法,大寒之后十五日,阳气就会出地驱逐阴寒,也就到了立春时节了。大寒虽然寒冷,但因为已近春天,所以处处都带着春天的得温暖气息。在这个最后的节气里,一年一度最为喜庆的春节也即将到来,人们在这时便开始忙碌着张罗各种年货、准备各种祭祀用品,扫尘结物,除旧饰新,即便大寒有冷意,也阻挡不了人们劳累一年后那颗需要休憩和团圆的心灵。
四季更替如此,人生之路亦如是。诗人余秀华在《月亮落在左手上》中写到,一个能够托起月亮的身体,必然驼住了无数次日落。她以诗为盾,驼住了无数次人生的日落,在漫漫黑夜里施施而行,最终心生明月,照见了自我的世界。余秀华的人生如此,我们的人生之路又何尝不是呢?愿我们都能不惧寒冷,不避黑暗,你看,那温暖的黎明早已在路上。来吧!和我一起在这寂静的寒冷中——等春来!
半夏,声音修行者。钟爱自然恬淡的生活。闲看流云、静听花开,用声音和文字煮时光,偏安于尘世间一隅美好。《渭南文坛》特约作者。
闵盼龙,中共党员,从事媒体行业10年。2012年至2015年就职《渭南日报》,2016年至今就职《渭南青年网》,担任内容总监、首席摄影。曾被共青团渭南市委、渭南市文明办、渭南市青年联合会评为渭南好青年。临渭区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谊会理事,黄河文化传承志愿者,渭南市雷锋车队志愿者协会副秘书长,渭南市摄影家协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