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讲|党参:平民百姓的补气药,这4种人吃党参更合适。

最接地气的中医干货,看透中医本质,启发中医思维,构建中医系统,全在这里!

专辑1:中医入门必学

专辑2:九种体质调理

专辑3:100味中药通俗解读

专辑4:365个常见病合集


第77讲

党参:平民百姓的补气药,这4种人吃党参更合适。

今天来聊聊党参。

党参也是一个补气药,这是大家都知道的。

接下来跟大家聊点大家可能不知道的。

关于党参的疑点,其实挺多的。比如我上次在介绍人参的时候说了一句:伤寒论里的人参其实是山西上党地区的参,然后底下马上有留言就反驳了,说你这个说法不对。

伤寒论里的人参到底是人参还是党参?今天我们是时候聊这个话题了。

伤寒论里写的人参,肯定是人参。可问题是当时人参很多种,当时东北有人参,山西上党地区也有,还有其他很多地方都有,每个地方长的人参还不太一样。

所以呢,后代专家研究伤寒论,当然要把这个人参搞清楚,查来查去,在张仲景那个时代,山西上党的人参是道地药材,所以就认为张仲景先生用的人参是山西上党人参。

既然是道地药材,人参又是珍稀名贵药材,肯定很多人都去这里挖人参,慢慢地就挖没了。

山西上党人参就绝迹了,所以咱们现在没人知道这个山西上党人参长什么样。

人参挖没了怎么办? 肯定还是要想办法补上来的。于是,大家就去找类似人参根茎的植物来填补这个空白,很多品种的根都类似人参,找来找去,最后找到了党参,很多医家用这个党参来代替人参,效果还可以,所以党参就被医界公认广泛使用。

所以,你问我伤寒论里的人参到底是人参还是党参? 这个问题要回答清楚,真的好绕啊。

现在的人参不是当时的人参,现在的党参在那时不叫党参。

如果你问我,那咱们现在用张仲景的方子,里面的人参到底用什么?

当然是人参。只不过此人参非张仲景的那个人参,这点大家要明白。

党参这个药,是清代开始才有的。最早见于清代的《本草从新》,文中提到“真党参”,指的是当时在山西上党地区的五加科人参。

后来,山西上党地区人参被挖绝了,后面用的党参实际上就不再是人参。

这党参和人参是不同科属,人参是五加科,党参是属于桔梗科。

现在很多中医开方,人参跟党参区分也不是很严谨,甚至很多方子后面标注,人参可用党参代替。

近代以来,很多医家都是用党参代替人参,有些情况是不得已。

比如,在清代时候,人参的价格被炒上天,只有皇宫贵族吃得起,老百姓要用人参根本用不起,那怎么办?只能退而求其次用党参来代替。

我个人观点是这样:现在人参不是很贵,应当要区分出来,不可混用。党参是党参,人参是人参,不可随便代替。

那人参和党参到底有什么区别呢?

第一,价格区别。人参自古以来是名贵药材,就算到了今天,真正的野山参依然是很贵的,而党参就是平民的补气常用药了,用不起人参的平民百姓用党参也不错。

第二,科属不同。人参是五加科,党参属于桔梗科。

第三,性味不同。人参偏温偏燥,党参基本没有温燥之性,性味平和,一般人吃党参是不会上火的。

第四,功效不同。人参补气第一,能补元气,身体各种气都能补,而党参就略显平庸了,主要补肺气补脾气,补元气就谈不上了。所以,党参的补气功效不如人参那么全面。

那在哪些情况下可以用党参呢?

我给大家总结了4点:

第一,气虚体质的人,可以用党参。前面已经跟大家谈了人参,西洋参,今天又谈到党参,气虚体质的人都是可以吃的。

很多朋友可能会有疑惑,那到底该吃哪种呢?如果你不差钱,西洋参和人参随便挑,容易上火的人选西洋参,虚寒的人就选人参咯。如果你经济能力有限,那用党参补气效果也不错。

第二,中气不足的人。表现出来没食欲,吃点东西又容易肚子胀,平素容易乏力这些表现,那党参就非常适合。这种情况,用党参比人参还要好。因为党参补气缓和很多,不像人参那样补进去容易堵在身体里。

第三,产后或者大病初愈的人。产后的人肯定气虚,很多女性产后发热,产后便秘,产后生痔疮等等,这些病症背后其实都是气虚在作怪。因为生孩子时耗费了大量的气,中气下陷导致的。最安全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用点党参来补补,这党参太平和不过了,你也不用担心它会上火,也不用担心补到一半堵在路上了。

第四,气血双虚的人。在补气药当中,党参有个最大的特点,就是它补气的同时还能兼有养血。这跟其他补气药不同,用其他补气药如果同时要补血,那就得另外搭配补血药进来才行。

党参不需要,党参本身即可补气又可养血。

所以,如果你刚好是一个气血双虚的人,你又不想配方子那么麻烦,那直接吃党参就可以了。

效果虽然慢点,但是很安全不容易出错啊。

最后,来跟大家聊聊,党参该怎么吃呢?

很简单的。

你可以直接嚼着吃,当然这晒干的党参很硬,不容易嚼,你可以煮水喝。

还可以炖鸡炖肉吃。

除此之外,就是把党参配在方子里,来发挥它更大的功效。

关注本公众号,打开公众号对话框,输入你想要的关键词,就可以获得调理方案。

舌诊 手诊 温胆汤 熬药 祛湿 鼻炎 高血压 糖尿病 失眠 便秘 耳鸣 荨麻疹 贫血 静脉曲张 头发油腻 甲亢症 甲减症 子宫肌瘤 乳腺增生 小儿抽动 抽筋 磨牙 更年期综合征 痔疮 眼袋 脾胃差 口臭 偏头痛 减肥 自汗 盗汗 脾虚 腋臭 痛风 口腔溃疡 湿疹 类风湿关节炎 肺结节 前列腺增生 排毒泡脚方 胃炎 脂肪瘤 卵巢囊肿 带状疱疹 中暑 冠心病 黄褐斑 痤疮 上火 脱发 低血压 坐月子 口苦 痛经 美尼尔综合征 月经量少 崩漏 胆囊息肉 肝囊肿

这是一个有温度的地方,分享最接地气的中医干货。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