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8兄弟,生9个儿子,活了92岁,虽姓司马,终为魏臣

谁家如果养两个小子,都会觉得家里养了两个土匪——这两个小子会一天到晚干仗。

试想一下,家里养一窝土匪,会是个什么情况?

三国时,有人这样干过。他叫司马防,养了8个儿子。

他们依次是:司马朗、司马懿、司马孚、司马馗、司马恂、司马进、司马通、司马敏。

司马防是名虎爸,对儿子们管教极严:不命曰进不敢进,不命曰坐不敢坐,不指有所问不敢言——老子不让儿子进屋,儿子不敢进屋,不让坐不敢坐,不让发问不敢说话。

在外面,司马防同样很严肃,即便是参加宴会,也保持威仪。

他这8个儿子,每个人的字里都有一个达字。长子是司马朗是伯达,次子司马懿是仲达,三子司马孚是叔达……

当时人们称司马防这8个儿子,为八达,也是八虎。

其中第3虎,司马孚与其父司马防最为相像,平和不争的性格像,多子多孙的能力像。司马孚生了9个儿子,比他爹还多一个。

最奇特的是,虽然侄孙司马炎夺魏建晋,司马孚却一直坚持当魏臣。

公元272年,司马孚临死时,他对自己评价道:有魏贞士河内温县司马孚,字叔达,不伊不周,不夷不惠,立身行道,终始若一。

意思是:我司马孚,河内郡温县人,魏国志节坚定、操守方正之士,不是伊尹、周公那样的权臣,也不是伯夷、柳下惠那样的隐士,一生修身治道,始终如一。

这个时候,魏国已经灭亡7年,他的兄长司马懿已经死了21年,他的首任老板曹植已经死了40年,他的首任君王曹丕已经死了46年。

问题来了,司马孚为什么坚持当魏臣而不当晋臣?

由于他是司马炎的爷爷辈,有任性的资格。

但是,一笔写不出两个司马,这个司马凭什么心向曹营?

这是因为,司马孚是个有信仰的人,他所修之道,不是道教的道,而是儒教的道。

简单地讲,这个道是人伦之道,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司马孚虽然生于东汉末年,但没在东汉朝廷任过职,与汉献帝没有君臣之义,所以在公元220年,他能大大方方地拥立曹丕,代汉称帝。

曹丕和曹睿,对司马孚不薄。

曹丕任命他为黄门侍郎、骑都尉,后升任清河郡太守。

曹睿用他之前,问别人:这个司马孚,有他哥哥(司马懿)的范儿没?

身边的人告诉曹睿:和他哥很相像。

曹睿非常高兴,说:我有这两个司马,就啥也不愁了。

曹睿任命司马孚当度支尚书,相当于现在的财政部长。

公元239年-249年,曹爽专权期间,司马孚只做好自己的事,不管杂事,避免被人陷害。

高平陵之变中,司马孚协助司马懿,和司马师一起屯兵司马门。

但是,司马懿执政之后,司马孚开始有意避免过多参与朝政,后来司马家废立皇帝,他根本没参与谋划。

公元260年,魏帝曹髦率人讨伐司马昭被杀。文武百官都不敢去,司马孚前往,将曹髦的头部枕于自己大腿上,失声痛哭说:“让陛下被杀是为臣的罪过。”

为什么说他司马孚有罪,因为君臣有义。

他当时作为曹魏的太傅,深受朝廷(皇帝)恩宠,有责任维护朝廷(皇帝)安危。

君义臣忠,他没有做到,就是道有亏损。

可以想象一下,一个80岁的老头,抱着死去的19岁皇帝,在宫门前放声痛哭。

而凶手,却是自己的大侄。

侄子也若子,而父子有亲。

君臣之义,与父子之亲,两伦发生了冲突。

是忠于君,还是厚于亲?

司马孚自有决断。

生前,虽然备受晋武帝司马炎尊宠,但他不以为荣,常常露出忧愁的神色。

死前,明明白白地给自己戴上魏之贞士的帽子,才安然离去。

有信仰者,心安之处,才是天堂。心若不安,虽在殿堂,也是地狱。

《三国的秘密》

有真本事的人,能把画饼变成真饼

最该感谢的,从来都是敌人

人生有此五好,不做至尊,也无遗憾

权力,吃一点是春药,吃上瘾是毒药

俸禄最高,死得最惨,速胜之后的速败,让后人记住2个字

(0)

相关推荐